㈠ 電大知識產權法 第三次形成考題及答案
來啦來啦,希望沒有太晚哈哈,隨便在電大題酷這個小程序上搜了一些題,不知道適不適合你呢?這個小程序還挺好用的,我覺得電大學生都應該人手備一個,如果你還想要其他的,建議你去這個小程序上搜其他的哦,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1、我國現行專利法經過了( )次修正?
選擇一項:
a. 2
b. 3
c. 1
d. 4
"
"2、發明專利有效期為( )年?
選擇一項:
a. 20
b. 5
c. 15
d. 10"
"3、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有效期為( )年?
選擇一項:
a. 10
b. 5
c. 15
d. 20"
"4、我國於( )年第三次修改了專利法?
選擇一項:
a. 2010
b. 2007
c. 2009
d. 2008"
"5、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 )年。
選擇一項:
a. 30
b. 20
c. 40
d. 50"
"6、我國現行商標法經過了( )次修正?
選擇一項:
a. 3
b. 2
c. 4
d. 1
"
"7、( )年8月30日,我國完成了對《商標法》的第三次修正。
選擇一項:
a. 2015
b. 2014
c. 2013
d. 2012"
"8、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 )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選擇一項:
a. 20
b. 25
c. 15
d. 10"
"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 )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
選擇一項:
a. 8
b. 7
c. 9
d. 6"
"10、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一定期限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 )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選擇一項:
a. 6
b. 7
c. 5
d. 8"
"1、知識產權的產生和取得方式不同於有形財產權的產生和取得方式。知識產權必須經專門法律直接確認才能產生,而其他民事權利的產生和取得沒有此限制。( )
選擇一項:
對
錯"
"2、同一內容的發明創造或者外觀設計可以授予多項專利。( )
選擇一項:
對
錯"
"3、依照一國的專利法所取得的專利,可以在全世界地域范圍內有效。( )
選擇一項:
對
錯"
"4、依照一國的專利法所取得的專利,只能在該國地域范圍內有效,超出該國地域范圍則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有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或國際條約的除外。( )
選擇一項:
對
錯"
"5、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
選擇一項:
對
錯"
"6、官方正式譯文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
選擇一項:
對
錯"
"7、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
選擇一項:
對
錯"
"8、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委託人。( )
選擇一項:
對
錯
"
"9、復制權和展覽權屬於著作人身權。( )
選擇一項:
對
錯
"
"10、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
選擇一項:
對
錯"
"專利權的特徵:(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非獨占性
b. 時間性
c. 獨占性
d. 地域性"
"知識產權的特徵:(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地域性和時間性
b. 法定性
c. 專有性
d. 無形性"
"狹義的知識產權,是指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一般包括(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商標權
b. 著作權
c. 專利權
d. 制止不正當競爭權"
"我國對於絕大多數產品是否申請注冊商標,採取自願注冊的原則由商標使用人自行決定,法律不作強制性規定。但對( )商標採用強制注冊原則。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人用葯品
b. 煙草製品
c. 糧食
d. 酒類"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違禁作品
b. 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c. 時事新聞
d. 法律、法規"
"著作人身權包括:(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發表權
b. 保護作品完整權
c. 修改權
d. 署名權"
"作者的( )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修改權
b. 保護作品完整權
c. 發表權
d. 署名權"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 )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拓展性
b. 實用性
c. 新穎性
d. 創造性"
㈡ 知識產權、鄰接權等相關問題的題目,請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哈哈 我研究數時辰 ,終於頓悟
第一題 丙購買正版唱片用於出租,需經過著作權人單獨許可,否則構成侵權。這個題我認為主要考慮著作權客體的出租權。
第二題主要考察著作權的財產權中的出租權。 題干表述,丙廣播電台經過許可將現場演唱製作成CD,丁音像店從正規渠道購買到CD用於出租。著作權法第52條卻規定「錄音錄像製品的復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可以推定丁得到了著作權人的許可,丁音像店不承擔責任。
第一題出租沒有得到著作權人許可,第二題得到了許可。。所以答案截然相反。這是我的意見。
還有第一題是2009年卷三64的司考題。有點out了。。12年又修改了《著作權法》。建議別做老的題目,先把債,物權,擔保弄清楚就好啦。。。
這種破題靠考生自由裁量即可,就是考察考生能不能當法官的題。。`(*∩_∩*)′說你侵權你就是侵權!
瀟灑轉身,留下謎一樣的色彩 。。。
㈢ 2010年福建電大本科的《知識產權法》形考答案
《知識產權法》形成性考核冊作業1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20分)
1、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法是調整因創造、使用智力成果而產生的,以及早確認、保護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識產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商品裝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裝、容器以及其他附著物上所進行的裝飾。
3、商品商標:指使用於商品之上的商標,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分為製造商標和銷售商標。
4、證明商標:也稱保證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服務具有檢測和監督能力組織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務上,用以證明該商品或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精確度或其他特定品質的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
5、注冊商標:經國家商標主管機關核准注冊的商標。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請按你的理解給知識產權概念下個定義。
答:知識產權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給予自己所擁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項民事權利的總和,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閥線圈、發明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知識產權是一個隨著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和深化的概念
2、請試述知識產權的法律性質。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這就是知識產權的法律性質。
3、請試述知識產權的范圍。
知識產權的范圍,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的知識產權范圍,為兩個主要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所界定。
第一:1967年簽訂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指出,知識產權應包括下列權利:1關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2關於表演藝術家的表演、錄音和廣播的權利;3關於人類在一切領域內的發明的權利;4關於科學發現享有的權利;5關於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6 關於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商號及其他商業標記的權利;7關於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8其他一切來自工業、科學及文學、藝術領域的智力創作活動所產生的權利。
第二: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規定的范圍,包括:1版權與鄰接權2商標權3地理標志權4工業品外觀設計觀5專利權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7未公開的信息專有權,主要是商業秘密權.
目前基本上國際上都是以這兩個協議所界定的范圍為知識產權的范圍。
狹義的知識產權,指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即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卓越人社區
o4.你認為知識產權法有哪些作用(最少四條)。
答:(1)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調動了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為智力成果的推廣應用和傳播提供了法律機制,為智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到生產建設上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為國際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則,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4)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作為現代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隊對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傢具有重大意義。
三、案例(40分)
某公司新生產一種環保型純天然礦泉水。經試銷顧客反響很好,銷售業績不斷上升,為防止他人假冒並樹立市場形象,取得信譽,公司決定申請商標注冊。公司想起名注冊商標為「神怡」,但又怕別人利用法律侵害其商標權益,如何注冊也不清楚。如果你作為商標代理人將提出哪些建議,並提供注冊咨詢服務。
要求:寫一篇咨詢意見書(包括怎樣注冊、程序是什麼、如何防止權益被侵害、可採取哪些方案。)
根據我國商標法及相關法規,我作為商標代理人,謹對貴公司申請「神怡」牌礦泉水注冊商標一事,出具咨詢意見如下:
一、 怎樣申請注冊商標及申請程序。
我國商標法規定,我國國內申請人可以通過兩種渠道辦理商標注冊,一是由申請人委託商標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注冊商標申請事宜,二是由申請人直接辦理。貴公司可以選擇其中之一進行辦理。若選擇委託辦理,貴公司首先應當注意選擇具有商標代理資質的商標代理機構就代理事項與之協商一致,簽訂委託代理合同,出具授權委託書,並向該機構交納代理費以及貴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等有效證件的復印件。若選擇直接辦理,則應持企業介紹信、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有關申請文件,直接到商標局辦理注冊商標申請手續。無論採用哪種渠道,都必須填寫統一的《商標注冊申請書》報商標局,並提交商標圖樣及申請人身份證講的復印件。商標局在收到商標注冊申請之後,將依法對該申請進行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經審查,對符合規定的,予以初步審定並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無異議者,予以核准注冊。對不符合規定的,予以駁回。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駁回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商標復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對復審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審結果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 關於防止貴公司合法權益受損害的措施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貴公司一旦獲得「神怡」牌礦泉水注冊商標後,應採取哪些措施予以保護的問題。關於商標保護,我國法律規定主要有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兩種方式。行政保護是指商標管理機關通過行政程序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來保護商標專用權。貴公司一旦發現自己擁有的注冊商標權益受到損害,如市場上出現假冒產品,就應當及時向商標管理機關報告,並積極搜集相關證據,配合商標管理機關打擊任何人對貴公司注冊商標合法權益的侵權行為。司法保護是指司法機關通過司法程序依法審理商標侵權案件,制裁商標侵權人,打擊假冒注冊商標犯罪來對商標專用權予以保護。如有必要,貴公司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保護。此外,貴公司也應加強注冊商標自我保護,包括通過學習增強商標保護意識,配備商標管理人員,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發生侵權事件後及時請求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等。
╳╳商標事務所
商標代理人:╳╳╳
年 月 日
《知識產權法》形成性考核冊作業2參考答案
王某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於1990年4月1日向中國專利局受理處有幾名為「保溫鞋」的實用新型申請文件,郵戳日為1990年4分月1日,中國專利局受理處收到該申請文件的日期為1990年4月6日。李某在北京於1990年4月2日向中國專利局額受理處直接遞交一份與王某同樣的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文件,也名為「保溫鞋」的實新型專利申請。
問:如何處理?為什麼?
答:本題的考點是依法判斷王某與李某誰是該項專利的最先申請人,該項專利的申請權應當歸誰所有。
我國《專利法》規定,兩個以上主題相同的發明創造分別向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的,實行先申請原則。即誰是最先申請人,誰就是請求權人。確定的方法是,以申請日作為申請時間先後的判斷標准,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受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但是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在本題中,王某是以郵寄方式申請的,郵戳日是1990年4月1日,因此他的申請日依法應確定為1990年4月1日。而李某是以直接遞交方式申請的,遞交時間是1990年4月2日,申請日為1990年4月2日。由此可見,王某是該項專利的最先申請人,因此國家專利局應確定該項專利的申請權歸王某所有。
《知識產權法》形成性考核冊作業3參考答案
案例答案要點:
關於故宮博物館國務院和某出版社糾紛的案例,考核的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寫以原告的代理人身份寫一篇代理意見和以被告的律師身份寫一篇答辯意見。本題無標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予以發揮即可
代理意見參考要點:我受某某律師事物所委託,擔任原告故宮博物館的代理人,現根據《民法通則》和《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准繩,發表以下代理意見:
1、故宮博物館將900多套珍貴文物進行攝影、測量,編寫文字形成作品並經過「兩家出版社」出版,從而享有該作品的著作權。理由:(1)被告非法使用的原告790張圖片是經過原告故宮博物館對文物進行攝影、編寫文字而成,原告對每一張圖片享有攝影作品的著作權。(2)原告對900多張圖片配以文字,予以整理編輯,擁有對900套圖片文字匯編而成的匯編作品即出版物的著作權。
2、出版社侵犯了故宮博物館的著作權,構成了權利的侵犯,應當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理由:(1)出版社未經原告許可,擅自使用其圖片,不僅是一種剽竊抄襲的侵權行為,而且是一種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原告作品的侵權行為。結合教材283頁內容。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使用權,不屬於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的情形。結合教材314-316內容(2)被告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匯編790張圖片,侵犯了原告的復制權和演繹權中的匯編權。結合教材288頁內容論述。(3)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作品完整權,原告擅自使用790張圖片,編寫《宋清瓷器圖錄》一書,是對包含900張圖片的原告出版作品的篡改。結合教材281頁內容(4)被告侵犯了原告取得報酬權。原告向社會出租圖片資料版權費400遠,加工製作費400元,被告擅自使用圖片,造成原告經濟損失
3、根據《著作權法》等法規的規定,被告應當立即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原告的作品系珍貴文物,因此被告應按每張800遠乘2予以賠償,應賠償共計元。
答辯參考要點:我接受某某律師事務所,作為被告出版社的辯護人,就故宮博物館訴出版社侵犯著作權一案,答辯如下:
1、出版人未侵犯故宮的著作權,不付賠償責任,原告的理由有漏洞。(請對以上原告代理意見從四個方面進行反駁,闡述了個人理由,接合教材有關內容根據自己理解論述)。
2、該書有作者,出版社只是出版了他人的作品,出版社沒有侵權圖書的著作權。作者非法使用原告圖片790張,是作者天津某教授具有侵犯原告著作權行為,應為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不應由出版社承擔。原告應起訴作者的侵權行為
3、故宮博物館享有該作品的著作權,但原告故宮博物館提出的按每張800元乘2方式予以賠償,沒有法律依據,賠償額顯然跟我國法律規定相違背。作為被告的辯護人認為這種賠償方式是不應該成立的。就賠償問題來說,這個價格不應該這樣計算,相關法律法規並沒有規定翻兩倍的演算法,對於賠償損失范圍,《著作權法》規定,以被害人的實際損失為限。
《知識產權法》形成性考核冊作業4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知識產權: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給予自己所擁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項民事權利的總和,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閥線圈、發明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知識產權是一個隨著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和深化的概念
2、商標權:根據我國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商標權也可稱為商標專用權是指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權利。
3、專利權:是發明基於發明創造,通過申請專利的方法,公開自己發明創造的技術內容,經審查程序而取得的專有有權,是發明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發明享有的獨占權。
4、著作權:也稱版權,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
5、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行為人採取不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違反合同約定擅自允許他人使 用別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
二、填空:1、國家知識產權局 2、自願注冊強制注冊 3、商標國際注冊逐一國家注冊 4、個案認定被動認定 5、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6、形狀圖案色彩 7、責任視為作者 8、同意報酬同意報酬 9、一種直接
三、選擇 1、AB 2、B 3、BCD 4、ABD 5、ABC 6、AD 7、D 8、ABCD
四、簡答
1、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具備的條件
(1)申請注冊的商標必須具備構成要素;(2)申請注冊的商標應具備顯著性;(3)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使用法律所禁止使用的標志。(4)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與他人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已經注冊或者初步審定商標相同或者近似。(5)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與被撤銷或者注銷未滿一年的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
2、授予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實質條件
我國專利法第22條也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2)中國專利法第22條第3款規定:「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3)實用性包括實踐性、再現性和有益性.
3、著作權人享有哪些著作人身權利
答: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著作人身權主要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四項人身權利。
發表權:是作者決定是否將作品公之於眾的權利。
署名權:是作者在自己創作的作品和復製件上標記姓名的權利。
修改權:是指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論述無標准答案,結合自己學習體會作答,以下僅供參考。
1、原因:考慮:(1)經濟因素:如剽竊他人新技術能夠減少開發成本,不用支付他人新技術的許可使用費,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獲得巨大的利益。如可以使自己的產品提高技術含量,使老產品更新換代,迅速佔領國內國際市場,贏得巨大的商機與經濟利益。(2)精神因素:通過剽竊他人新技術,搶先進行專利申請,成為專利權人,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只要大家從「追名逐利」 上分析原因即可)
2、重要性:(1)保護發明創造推動技術創新,調動人們從事專利開發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促進新技術的推廣使用,促使智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3)促進新技術的公開和傳播,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4)為外國投資提供保障,促進國際交流;(5)為智力成果的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保證
3、保護措施:(1)自我保護(2)司法保護:行政救濟和司法救濟(予以展開即可)
㈣ 電大 實用法律基礎學習知道及形成性考試作業答案
一、如何進一步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了 「五五普法」,普及法律知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識,對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有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開始有了依法辦事、依法治理的覺悟,人們的法制觀念初步形成。但是與現代法治國家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仍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
一、國現階段公民意識欠缺的原因
公民意識在建構法治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國公民的公民意識還不是很強,還存在一些影響公民意識形成的消極因素,究其根源主要有:
(一)臣民意識的影響
君主專制,維護皇帝的權力、地位和尊嚴,樹立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乃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切法律制度的出發點,這種封建專制制度培育出的是適應封建政治文化發展的臣民意識。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較大的解放,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家長制、特權思想、臣民意識在一部分人的大腦中仍然根深蒂固。
(二)權利意識的淡薄
權利意識是公民意識的核心,但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民眾的權利意識極其淡薄。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義務本位,權利、自由、平等等觀念無法正常發育與成長。
(三)公民教育的滯後
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實踐要求有現代法治觀念和倫理精神的支撐,需要有與之相應的思想教育理念和運作體系。
(四)社會轉型期制度的不完善
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進程中,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二、提高法律意識的途徑及方法
培養和提高國公民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時代的呼喚和歷史的責任,也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我認為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造適宜於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形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二)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三)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必須嚴格依法治國、嚴格執法
(四)重視法學教育,開展法學研究
(五)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合理表達訴求
人們的法律意識狀態是受其物質生活條件和其他社會意識制約和影響的。社會生活的變化必然引起法律意識的變化。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人們的法律意識尤其顯得復雜。因此,從實踐需要出發,深入到社會生活中,調查、了解、把握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和個體法律意識的狀況,分析、總結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各種有益的看法、主張,對於培養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推進現階段國民主與法制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如何理解公民權利義務的一致性
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既要求公民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又要求公民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那種只想享受權利,不願履行義務的觀點和行為是錯誤的。我國憲法33條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所謂權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權益,它表現為享有權利的公民有權做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應的行為。所謂義務,是指公民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它表現為負有義務的公民必須做出一定的行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為。對這一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從法律關繫上講,二者是同時產生的,是相對應的一對范疇。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從法律關系的主體來說,一方面,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又是義務的承擔者。既沒有脫離義務單獨存在的權利,也沒有可以摒棄權利而單獨履行的義務。所以說,權利和義務是法律規定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
另一方面,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求權利的實現。也就是說,公民享有權利需要條件,這個條件的實現依靠義務來創造,如果不履行義務,那麼權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公民能夠享有什麼樣的權利,就根據公民所盡的義務確定;同樣,公民的義務,也是根據它所享有的權利確定的。
(3)從我國來說,社會主義制度下,公民得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地承擔對國家和社會地責任,盡自己的義務。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又反過來為公民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了條件。
(4)對公民的要求來說,在我國,任何公民都必須用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原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既要認真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自覺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在行使權利時,要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和他人權利的義務。
三、論述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又稱依法行政原則或行政法治原則。就是說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一切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任何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得享有法外特權,越權行為是無效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應導致相應的法律後果,一切行政違法主體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社會的發展從政府上經歷了「夜景國家時代」,政府相當於「守夜人」,一般維持治安,只有出現混亂不能解決時政府出面;而現在是「福利時代」,政府必須積極投入社會中,更有力、更大程度地為人民的權利提供更大的方便,所以政府的權力越來越大,但政府的權力過大,人民的權利就可能受到遏制,所以需要行政程序。
總之,採取行政程序既要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限制行政機關的權力,又要保護行政管理的效率。如果行政程序過多、過廣、過濫則行政機關的管理無法有效進行,從根本上也會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四章至第六章作業
一、案情
原告:方新良,男,37歲,幹部
被告:周士明,男,56歲,工人
答案:本案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原告以500元人民幣購買被告的房屋,並已經辦理了登記過戶手續,但在房屋交付時間上附有條件:「待單位分配給被告房屋居住後,被告即馬上騰房」。半年後,被告單位分配給被告房屋,原被告約定的交房條件成就,被告應當按約定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
二、案情
原告徐巧娣
被告趙偉成
答案:
1、趙偉成應以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的身份取得遺產。《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2、本案處理:1)、原告徐巧娣是徐國柱、趙雪文夫婦合法的養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徐國柱、趙雪文的遺產。趙偉成與徐國柱、趙雪文的收養關系不合法,不能以養子女的身份參加繼承。可以以《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以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的身份取得遺產。2)、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法院判決,原告徐巧娣分得的遺產應多於趙偉成分得的遺產。
三、案情(略)
答案:
1、D公司股東人數符合《公司法》規定。《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2、公司章程中可以對注冊資本作出規定,但必須符合《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的最低要求。D公司章程中規定注冊資本60萬元是合法的。《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3、A、B、C的出資形式合法。《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
A、B、C的出資過程不合法。已存入賬戶的貨幣出資10萬元沒有達到注冊資本的30%,即60萬元*30%等於18萬元。《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4、在認繳出資額方面,A沒有按公司章程中規定按期足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額。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七章至第十章作業
一、答案:
1、該企業解除與何某、劉某的勞動合同不合理。
何某因身體不適且有醫院證明,要求調換工作崗位,是正常的合理要求。何某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企業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劉某還在試用期內,其與同事打架的行為與錄用當時的條件無關,企業以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是不合理的。
2、本案勞動仲裁委員會應當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本案應依法認定企業與何某、劉某勞動合同關系沒有解除。
二、答案:
1、葉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葉某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2、葉某行為時的心理態度應當認定為過於自信的過失。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3、葉小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三、答案:
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蔣某的起訴。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鄉政府的《關於籌資安裝自來水管道的決定》是針對特定當事人----鄉政府所在地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兩村村民-----的不能反復適用的具體行政行為,且鄉政府通知蔣某限期10內交納30元集資款的行為也是是具體行政行為,據此規定,蔣某有訴權。
綜合作業
一、 單項選擇
1D , 2A, 3A, 4D, 5C, 6D
二、 多項選擇
1ABCD, 2BC, 3ACD, 4ABC, 5AC
三、 名詞解釋
1、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4、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民事行為。
5、贍養:主要是指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費用的行為,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幫助。
6、消費者權利: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領域中,即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中所享有的權利。
7、勞動法律關系: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律規范,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8、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是國家或農民集體依法對歸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絕對性的權利。
9、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10、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訴訟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訴訟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中國有三大訴訟法,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四、 簡答題
1、 簡述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答:我國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有:(1)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2) 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3) 辯論原則。(4) 不適用調解原則。
2、 簡述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答: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違約行為、損害事實、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等四個方面。
3、 簡述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答: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五、論述題
試論述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有以下的特點
一、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
我國公民享有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享有權利的主體非常廣泛。在現階段,我國權利主體包括佔全國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就是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也有與他們身份相適應的某些公民權利。
(二)憲法確認並保障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包括公民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宗教信仰上等等權利,還有社會生活上的、婚姻家庭上的、以及個人財產權上的權利。
二、公民權利義務的平等性
(一)公民在享有權利和使用法律上都一律平等,也就是:①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職位高低,都一律平等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一律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正當權利和合法利益,都平等地予以保護。③國家不允許任何組織或個人享有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人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之內活動。
(二)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義務,不可以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也不可以只履行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三、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現實性
(一)憲法在確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時,總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現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水平,來確認權利自由的范圍、內容以及物質保障問題。具體表現在:
1、客觀上十分需要,而又非確認不可的就堅決寫進憲法。2、能夠做到的,或者經過創造條件可以實現的,就根據能夠做到的程度,做出實事求是的規定。3、從實際來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能做到的,憲法就不予確認。
(二)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具有法律保障和物質上的保障。法律保障有立法上的、司法上的、執法上的各種保障。物質保障主要是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
四、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是指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互為條件的辯證統一關系。具體表現在:
(一)憲法要求公民既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或只履行義務不享有權利的現象存在。
(二)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相互結合,如享有勞動權、受教育權,它們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三)權利和義務相互促進。國家為公民行使權利和自由提供越來越多的保障,就越有利激發公民的政治熱情和生產積極性,更加促使他們對義務的履行,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越高,國家就越能向前發展,就會富強昌盛,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越能得到保障。
六、 案例
答案:
1、甲、丙均應按搶劫罪論處。甲在2000年10月18日作案被抓獲時已滿十五周歲,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乙不按犯罪論處。在2000年10月18日作案被抓獲時,雖滿十三周歲,但未滿十四周歲。
3、丙是教唆犯,應當按按搶劫罪論處。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丙教唆甲搶劫,與甲構成搶劫罪的共犯。
㈤ 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想個名字,2-4個字,最好4個大氣的,謝謝
浩軒鼎易知識產權代理公司!
浩軒
浩浩盪盪
堂堂正正的意思
鼎:大 大氣
易:難的反意詞,大吉利士!
㈥ 知識產權詩歌
知識產權詩歌:
別忘了,別忘了,
把一顆明鏡的心留在多依樹下。
天上人間人間天上
不管你去了哪裡,
麥粒和詩歌,
都要把你的夢縈繞。
時光的柔絮在飛,
我的容顏在老,
你的波光流淌成我午夜的河,
躺下彌一灣的綠,
直立漫麥粒和金子般錐心的痛。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㈦ 知識產權法大作業!請幫忙解決! 謝謝
一、
1 知識產權是調整因知識產品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回,它是國際上通行的答確認、保護和利用著作權、工業產權以及其他智力成果專有權利的一種專門法律制度。
2、著作權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3、鄰接權,亦稱作者傳播者權,指作品的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對其創造性勞動成果依法享有專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