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侵犯著作權行為可能承擔什麼責任啊
(1)侵犯著作權的民事責任:凡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死四十七條列舉的侵版權行為,均可給權予民事制裁,適用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方式。
(2)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是違反著作權法律、法規、侵犯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以及作品傳播者依法享有的權利的情節嚴重的行為。對犯罪行為的刑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罰金。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為7年;罰金可以單處,也可與有期徒刑、拘役並處。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二百一十八條對各種侵犯著作權行為作出了明確的量刑標准。
(3)侵犯著作權的行政處罰:著作權侵權的行政處罰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違反著作權法的某些侵權行為給予行政制裁。《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侵權行為可以給予行政處罰,即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行政處罰是著作權管理部門實現其管理職能的具體行政行為,也是其主動行為,自己發現後者受害人要求、他人舉報都是進行行政處罰的行為依據。著作權的行政保護除了對嚴重的侵權行為科處行政處罰以外,還有海關扣押等行政制裁措施。
『貳』 侵害著作權與侵害專利權有什麼區別各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他們同屬著作權法,侵害專利,一般都是民法解決。
侵害著作權,刑法解決的比較多點吧。國內不太明顯,在國外,一般侵害著作權那麼直接就刑法,如果輸了,在民法解決。
『叄』 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呢?版權保護,又稱著作權保護,其最終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權法的實質是一種控製作品使用的機制。一旦作品使用超過規定范圍,可能會侵害到著作權,所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1)停止侵害;(2)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3)賠償損失。在著作權法中沒有明確約定賠償數額,但在司法實踐中可參考以下因素酌情處理:1、受害人所受損失後果是否嚴重。2、侵害行為致作品價值降低程度。3、侵害出於牟利或其他不當目的。4、侵害人主觀過錯狀態。5、侵害行為情節惡劣程度。6、侵害人獲利多少。7、侵害行為的社會影響。8、雙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1)警告;(2)責令停止製作和發行侵權復製品;(3)沒收非法所得;(4)沒收侵權復製品及製作設備;(5)罰款
『肆』 著作法47條嚴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及法律責任是什麼
第四十七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 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釋義】
本條是關於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並可以給予行政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伍』 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著作權的侵權行為,是指侵權人對他人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未經權利人許可或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出版、改編、復制、播放、發表或者進行抄襲、剽竊等,從而對著作權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害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時有侵犯著作權糾紛或爭議發生,著作權人遇到侵權事件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而自認倒霉,或者息事寧人,不了了之,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著作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當其受到侵犯時,應當像自己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一樣,理直氣壯地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民事責任是法律規定侵權人針對其侵權行為對著作權人的人身、精神、財產所造成的侵害程度和范圍而承擔的一種相應的補救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對某些嚴重的侵權行為,在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權的同時,還破壞了國家的書刊、音像、演出、廣播等事業的行政管理,擾亂了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秩序,在尚未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除承擔民事責任外,尚需承擔的接受行政處罰的責任。
刑事責任我國著作權法最初沒有規定著作權侵權人的刑事責任,這可能與當時對侵犯著作權的某些嚴重性,特別是對社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有關。然而不久,國家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4年後的1994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專門通過了《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這一懲罰侵犯著作權犯罪的單行法。到了1997年我國修訂刑法法典時,正式將這一單行法納入新刑法體系之中,成為「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重要內容之一。
『陸』 著作權法規定了那些侵權形式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各是什麼
見著作權法四十七到四十九條
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竊他人作品的;(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八)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柒』 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在我國侵害著作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大致可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民事責任:(1)停止侵害;(2)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3)賠償損失。在著作權法中沒有明確約定賠償數額,但在司法實踐中可參考以下因素酌情處理:1、受害人所受損失後果是否嚴重;2、侵害行為致作品價值降低程度;3、侵害出於牟利或其他不當目的;4、侵害人主觀過錯狀態;5、侵害行為情節惡劣程度;6、侵害人獲利多少;7、侵害行為的社會影響;8、雙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行政責任:(1)警告;(2)責令停止製作和發行侵權復製品;(3)沒收非法所得;(4)沒收侵權復製品及製作設備;(5)罰款。刑事責任:(1)侵犯著作權罪。(2)銷售侵權復製品罪。(3)單位犯第217條、218條的犯罪行為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條的規定處罰。(4)查獲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和屬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的主要用於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材料、工具、設備或者其他財產,一律予以沒收。(5)犯上述規定之罪,造成被侵權人損失的,除追究刑事責任外,應根據情況依法判處賠償損失。侵害著作權保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捌』 什麼是著作權,侵犯著作權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什麼是著作權,侵犯著作權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或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總稱。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慧所產生之權利,故屬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侵犯著作權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一)侵犯著作權的民事責任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竊他人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二)侵犯著作權的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