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今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當前位置: 浙江都市網 > 新聞中心 > 浙江 > 各地新聞薈萃 > 正文
人大代表:金融危機下必須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浙江新聞網 發布日期:2009-01-18 20:00:36
杭州人大企業家代表:金融危機下經濟要復甦 必須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中新浙江網1月18日電(記者 龔讀法 見習記者 王磊 鮑婷婷)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出口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2009年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2009年浙江省人大會上,浙江省各地企業家代表齊聚杭州共商如何應對09年將更加嚴峻的形勢,其中,浙江杭州鑫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過鑫富,闡述了自己的獨特的觀點,他提出,在當今的金融危機下,必須先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決定著經濟的形勢。
過鑫富在接受采訪時說,浙江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其中浙江的經濟結構主要是以出口型、加工型為主,面對嚴峻的形勢,企業需要提高競爭力,在產品和產業結構上尋求創新。其中我的企業出口的產品佔到產量的7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需求量及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下降,但我相信金融危機是暫時的,在過渡階段,企業家首先要做的應該是自我保護,保護好技術專利權、商業機密等。因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創造財富,這也是每一個企業家應盡的責任,企業是國家經濟的命脈。舉例來說,金融危機影響前一年,2007年我的企業利潤4億元,交稅1.7億,哪么這1.7億就是我們企業對國家的貢獻。那麼其實企業的效益,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經濟增長,經濟要想復甦,就得先保護好我們的企業。
同時,過鑫富還提到,在08年金融危機面前,中國國內市場惡性競爭的事件不斷發生,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形象,也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最典型的就是三鹿事件,企業要發展,但不能喪失道德。再比如2007年,外省一企業剽竊了我們的商業機密,直接造成了我們經濟損失,打官司遲遲未解決,因為外省政府保護他們本省的企業,使得事件直至08年11月才解決,如果繼續這么拖下去,拖跨的只會是企業自己。目前,中國企業的基礎是好的,中國的很多產品都具備國際定價權,但是卻由於國內的惡性競爭,許多企業無奈的丟掉了國際定價權,這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的產品的銷量和價格直線下降,尤其是出口這一塊,最終獲益的是中國以外的國家。所以政府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各省政府之間對企業的保護,要有大局觀,要多從民族利益出發,否則最終受傷的只會是我們的民族,乃至我們的國家。(完)
責任編輯:王康華
來源: 中新浙江網
⑵ 金融機構知識產權維權的特點是什麼有何難點
金融機構知識產權維權可能有幾個問題:1、涉及內容多,最容易涉及的可能是軟體、商標,還可能涉及專利等;2、涉及面廣;3、影響大。
⑶ 公司產品如何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一方面可以進行軟體著作權登記以保護軟體源代碼;另一方面也可以申請發明專利,不過在授權上是有風險的。
具體事務可以自己到版權中心或專利局提交文件,也可以委託正規的代理機構代辦,如果在北京也可以面談。
⑷ 新設計的全新金融服務模式可不可以獲得知識產權保護
如果僅僅是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則無法在中國獲得專利保護。
除非能夠與技術(例如軟體或硬體)相結合,則可以考慮申請發明專利。
至於其它知識產權,保護的可能就更小了。
⑸ 什麼是金融專利金融專利要怎麼申請
什麼是金融專利?金融專利是指所有金融產品所申請的專利,包括金融商業方法專利,也包括其它一般的金融產品專利。我國國內學術界對金融專利尚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金融專利又稱金融產品專利,是指金融產品擁有者對其所擁有的金融產品依法享有的權利。那麼金融專利要怎麼申請?什麼是金融專利?金融專利要怎麼申請?而所說的金融產品專利是指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金融通工具。一般把金融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諸如保險櫃、點鈔機、運鈔車等以技術服務為特徵的金融產品;另一類諸如電子貨幣系統、網上支付系統、票據結算系統等以商業方法為核心的金融產品。與金融專利相關的概念有:金融產品、商業、方法、商業方法、商業方法專利、網路商業方法專利、電子商務專利、計算機軟體專利、商業模型專利、電子商務模式、商業方法系統等金融專利申請首先需要上傳齊全的資料,當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申請,次日返還專利申請文件副本一份、專利號。其次是專利受理的過程,約7個工作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受理通知書,需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2個月內繳納申請費。最後是有關審查的問題,初步審查相對於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審查完成就基本成功了,初步審查相對較簡單,專利局會針對以上事項發出補正通知書,由申請人補正。而我們的實質只正針對於發明專利,申請公開後開始實質審查。審查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關於什麼是金融專利?金融專利要怎麼申請?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申請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⑹ 知識產權保護是什麼
隨著知識產權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作用日益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經制定和實施了知識產權戰略。面對國際上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趨勢和中國在開放條件下面臨的知識產權形勢,中國必須加緊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保護國家的技術安全,促進國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限制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濫用。知識產權保護標志基本概念知識產權是指人類智力勞動產生的智力勞動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一般認為它包括版權和工業產權。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享有的署名、發表、使用以及許可他人使用和獲得報酬等的權利;工業產權則是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的獨占權利。8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知識產權制度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特別是近些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或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生產和運用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專利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特點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戰略制高點,並成為各國激烈競爭的焦點之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鮮明特點:一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面臨挑戰,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在不斷擴大。如在專利領域中,美國已對含有計算機程序的計算機可讀載體、基因工程、網路上的經營模式等發明給予了專利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扼制。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專利保護的范圍,已成為一個緊迫而重大的研究課題。世界銀行在1998年年底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日益強化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立法,面臨著擴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差距的危險。"二是某些發達國家近年來極力推行專利審查的國際化,提出打破專利審查的地域限制,建立"世界專利",即少數幾個國家負責專利審查,並授予專利權,其它國家承認其審查結果。所謂"世界專利",實質上是世界各國的專利審查工作,由美、日、歐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局來進行。三是知識產權已納入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范圍。知識產權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並重,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三大支柱,並且將貨物貿易的規則、爭端解決機制引入知識產權領域。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世貿組織任何成員將因知識產權保護不力,遭到貿易方面的交叉報復。知識產權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前沿陣地,隨著關稅的逐步減讓直至取消,知識產權保護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將更加突出。四是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調整和制定其面向新世紀的知識產權戰略,並將其納入國家經濟、科技發展的總體戰略之中。現狀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專利制度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了專利法律法規體系。1992年和2000年中國專利法進行了兩次修改,進一步明確了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立法宗旨,強化了專利司法和行政執法力度,修改後的專利法進一步適應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和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同時也達到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中所規定的專利保護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專利保護、專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2、知識產權工作得到了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至各省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在大量壓縮編制、精減機構的情況下,將中國專利局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並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級政府機構改革中,各地管理專利工作機構的建設總體得到加強,出現了政府主導、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動專利工作的良好局面。3、形成了包括專利管理、審查、研究、教育、執法、中介服務以及專利信息等組織機構在內的全國專利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專利保護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發明創造活動充滿生機活力,專利申請量增長勢頭強勁。"九五"期間,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比"八五"期間增長了81%,年均增長4、形成了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協調動作的專利保護機制。截止2000年底,法院和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共受理和處理專利糾紛案和侵權案1.5萬件,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還查處冒充專利行為4000多件。5、不斷開拓國際合作的新局面。中國已參加了有關專利方面的國際公約,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提高了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的聲譽。
⑺ 什麼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哪些知識產品或標記
知識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專在有限時間期內屬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著作權(版權); 專利權; 商標權; 商號權; 產地標記權; 商業秘密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等。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
⑻ 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哪些措施
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 專利管理戰略:
吸收專利管理人才,建立專利管理部門。
制訂專利管理制度,規范專利管理行為。
完善專利檔案,跟蹤專利動態。
組織專利申報,引進保護措施。
提出專利保護訴訟,進行專利訴訟抗辯。
二 專利申請戰略: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佔領市場。
三 專利保護戰略:
專利未報,保密先行。
產品未銷,專利先有。
市場未明,防禦先做。
合同未簽;文獻先查。
訴訟未提,漏洞先補。
官司未應,無效先得。
銷路未衰,技改先出。
廣告未出,外觀先遞。
10.麻煩未出,律師先請。
⑼ 金融機構知識產權維權的特點是什麼有何難點
知識產權涉及專利、著作權、商標,金融機構不是製造類企業,涉及專利的部分不多。主要應當從商標、著作權方面維權,比如自己的網站是否被模仿、商標商號是否被冒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