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地使用權50年房屋使用權50年是什麼原因
土地使用權(Land Use Rights)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2011年1月,一則「土地使用期滿後會無償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依該合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即終止。由於土地使用權是一種有期限的他物權,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結果並不導致所有權的喪失。因而,使用期屆限滿,土地使用者理應將土地使用權返還給土地所有者,這是土地國家所有權的最終體現,也是土地有償、有期限使用原則的具體反映。為了平衡土地使用權人和土地使用者利益,《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土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法律後果作了規定:
續期
土地
使用權登記
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後的續期
(1)續期申請的提出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提出續期申請,這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1款前段對土地使用權續期規定的前提條件。
(2)續期申請的審批
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後,土地管理部門應在合理期限內,盡快作出答復,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外,均應予以批准。
(3)續期的性質
土地使用權的續期與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同其性質,也就是說土地使用權的續期也是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其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對於土地使用權的續期申請,出讓人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外,應予以批准,但對於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出讓人並無此等義務。
收回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後的收回
收迴流程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未按法定期限申請續期,以及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未批准其續期申請,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1)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國家是國有土地的所有者,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相對獨立的財產權,它只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在一定年期內由國家讓渡於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支付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取得在該年期內使用土地的權利,即取得了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當出讓年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就不在擁有該土地使用權。因此,國家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應當是無償的,不應附加任何條件。
(2)國家在無償收回起土地使用權的同時,無償取得該土地上的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
房屋的使用權是對房屋的實際利用權力。通過一定法律契約,非房屋所有權人也可獲得房屋的使用權,如房主將房屋租給他人使用。房屋使用權是指承租人承租的直管公有住房。
使用權買賣從法律角度來說,其實質是變更長期的租賃關系的承租人。由於現在買賣的只是房屋的使用權,雙方存在的只是租賃關系,所以如果購買使用權後想再上市交易的話,需先將該房屋按照成本價購買,然後按照已購公房上市手續,補交土地出讓金後方可上市交易。
❷ 為什麼我買的房子土地使用年限只有50年
你買的是房產,不是土地.你的購房款中已經包含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我國規定最回長的土地答使用轉讓年限是70年,(住宅用地是70年,寫字樓是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及工業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加油站、加氣站用地為20年).也就是說70年後你就沒有這塊土地的使用權了,但房產仍然是你的.
我國現在還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70年後的土地使用權怎麼辦.但是你要再用的話再掏錢應該是肯定的.據國家的規定,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在土地使用權期滿後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最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至於是多少,要等到70年後才知道了.
房子本身是貶值的,因為有折舊;但土地的使用權目前來說是升值的,所以你看到的是房地產的升值.70年後買土地的使用權要多少錢要看當時的市場了,不過你放心,相對與您的房產和地產的總價來說,是不會太多的,您還是劃算的.交了土地出讓金後您的房子還是可以賣一個不錯的價位的.呵呵!再說了,70年後也許這房子要拆呢.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如果徵收您的房產,是需要給補償的。
❸ 土地使用權要變成50年是真的嗎我聽說國家征地價格要有所提高是不是真的啊謝
土地使用權不是要變成50年,而是我們國家對不同用途的出讓土地有嚴格的出讓最高年限限定。
住宅用地70年,商業用地40年,工業用地50年。
徵收土地的價格由土地基礎成本構成。基礎成本包含:土地征地費、安置補償費、青苗及附著物補償費、土地報批費、耕地佔用稅等。而土地征地費根據各地的實際水平不同而不同。一般由省、市人民政府統一制定和修正。
❹ 我們買的房子他們說土地使用權是50年那50年以後怎麼辦
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如果是到期後,住宅用地是可以自動續期。
《城市房地產管理》中的第21條有規定: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年限屆滿後,如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可以在期限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眾利益收回該土地的外,其他續期申請應當予以批准。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房屋在50年產權到期後,有兩種情況:
1、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這種情況的話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來向當地的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補交土地出讓金,當然這個價格應該低於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於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2、如果是根據規劃需要,國家需要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那麼業主也可以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包括土地使用權和房屋使用權,如果到期了的話,房主只需要交錢續用。相反,如果國家不讓繼續使用,房主同樣可以獲得拆遷補償等等。
(4)現在土地使用權怎麼都是50年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續期
我國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分為出讓和劃撥,出讓土地中:住宅用地使用權最長為70年,工業及科教文衛等最長期限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最長期限為40年,劃撥用地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不設置使用期限的限制,那麼如果土地使用權到期因為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離的,是否要重新繳納土地出讓金或者申請重新劃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可見對於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到期土地使用權應當自動延期,這種延期屬於無償辦理,可以重復延續;而非住宅用地使用權到期應當重新辦理用地手續,其中屬於出讓土地的。
因重新繳納出讓金,屬於設定使用期限的劃撥用地,需要根據法定條件重新申請辦理劃撥手續或出讓手續,這種情形下因土地使用人屬於規定,應當採取協議出讓的方式供地,而是否能夠劃撥土地,則需要審查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對於沒有設置使用權期限的劃撥土地,就不用擔心期限的問題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使用權
❺ 住宅用房土地使用年限怎麼只有50年
住宅土地的最高使用年限為70年,並不排斥70年以下的年限。具體要視開發商取得該土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對購房者不會造成影響。
❻ 為什麼居民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權是70年而不是50年、60年或者80年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城鎮國有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分別是: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但問題是,土地批租的最高年限究竟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是70年而不是80年或者60年呢?
"中國大陸法律規定城市土地是歸國家所有,這是當初在房改的時候就碰到的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因為從產權上來說,土地是不能買賣的。當時為了想辦法繞過這個壁壘,這才有了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相結合的房改制度。"專門從事房產土地相關法律研究的上海社科院法學所副研究員王叔良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
而對於美國、日本和大多數西歐國家來說,由於土地本身就是實行的私有化,因此房屋產權和土地所有權是捆綁在一起的。中國在進行房改時,某種程度上是借鑒了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
港資房產業企業基強聯行總經理陳基強介紹,香港實行土地批租制度,主要是因為香港大部分土地是英國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清政府租讓新界得來。由於土地並非港英當局所有,按法理在租借期滿之後必須歸還,所以在解決土地流轉問題時,香港實行了批租制度,即在一定期限內轉讓土地使用權。由於租界新界的期限是99年,所以香港的批租年限沒有超過99年的。"後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又達成協議,最長的批租期限到期日不能超過香港回歸後50年左右。"陳基強表示。
上海房地政府部門有關專家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70年)這個規定的依據當時並沒有解釋,出來後大家也都接受,基本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從國際上來講,土地批租90年100年都有。中國的這個規定可能主要考慮的是,房子一般在70年之後基本上價值就會折舊到零。"
而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建偉則表示,這與人的壽命長度也有關系,因為一般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就是70歲左右,所以當初可能綜合這些因素,定出了70年的期限。
❼ 土地的使用權只有50年嗎我的這種情況如何解決`麻煩知道的 回答下 謝謝
這位朋友:
你反映的問題,屬於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目前國家似沒有統版一明確的拆遷安置權標准(但有些地方政府是有規定)。由於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安置(與國有土地上的拆遷安置有所不同),它往往要受到當地農村集體經濟(自治)組織(村幹部和村民們)的干預和制約,所以處理結果也往往因人而異。
按照常理和利益,你要的是得到房屋的安置,而不要金錢補償。所以,在這里主要看該房屋被拆遷前的使用情況,如果是有人居住的,則要求安置住房(也就是要宅基地)的理由充分,希望也就大一點。
建議:第一,要處理好與拆遷人的關系,心平氣和地與拆遷人協商;第二,可以以公民的合法財產應受法律保護的原則論理;第三,盡快將該房屋的老土地證(以及能證明一直在居住的事實證據)掌握到手。
❽ 土地證50年使用是什麼意思
50年產權意思就是房子從拿地那一年開始算起,所擁有的產權有50年,過了50年後一般可以繼續繳納搜索土地滯納金,繼續獲得產權。
土地使用權年期是指土地交易中契約約定的土地使用權年限。土地使用權年期的長短,直接影響可利用土地並獲相應土地收益的年限。
如果土地的年收益確定以後,土地的使用期限越長,土地的總收益越多,土地利用效益也越高,土地的價格也會因此提高。因此,通過土地使用權年期修正,可以消除由於使用期限不同所造成的價格上的差別。
(8)現在土地使用權怎麼都是50年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截止2015年3月,我國頒發的土地證書主要有三種:
1、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縣級人民政府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所有權。
2、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縣級人民政府對集體所有的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3、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確認國有土地使用權。
2003年,中國開始頒發林權證,其四項權益里,也包含了部分土地權益。
2015年3月1日起,全面啟用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