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三個禁止拍照的地方為什麼禁止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裡,但大致上,禁止拍照的原因只有如下幾個:
一、宗教或風俗因素
二、對文物物品的保護,尤其涉及到了安全條例和仿製、感光受損影響等。
三、非公共場所的私人規定(譬如商場、餐廳等地,其不屬於公共場所,而屬於場地經營者)
四、相關單位和事件的保密性,譬如刑事案件或軍事行為
五、版權保護,譬如某件商品或收藏品的全權所有權(這個就較為復雜了,即涉及私人又涉及文物保護)
六、對特殊物種的保護行為,譬如動物園的夜行動物館。如果因為拍照導致動物受驚乃至死亡,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
大致就這些吧,文物涉及的較多,這涉及到了顏料褪色和腐敗程度的問題。就像你用的電燈開關閘盒一樣,一直開著或關著燈,閘盒不會有磨損,但開關次數太多了,閘盒就壞的快了
==================
除此之外,由於迷信之類的問題,很多人相信在不吉利的地方拍照,會拍到不該拍到的東西,也就是至今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
但說實話,兇殺現場之類的必須有法醫勘察現場並拍照,但迄今為止未發現有相關職業流出類似的照片。
所以,相對只是嚇人更多一些……(北京小西天以前是亂墳崗,現在那裡到處都是樓房,沒見哪個自拍的說拍到什麼不該見的啊)
『貳』 整個圖片上有水印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怎麼去除
沒辦法去除。
『叄』 版權所有,請勿盜用什麼意思
就是說人家有版權了,你盜用版權是違法行為。
版權(英文名稱: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
侵權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 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6)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8)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9)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以上第(1)至第(11)項行為,侵權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12)項至第(19)項行為,侵權人除了承擔上述民事責任外,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在著作權許可使用或轉讓等合同中,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承擔民事責任。
『肆』 演唱會一般禁止拍照攝像,那麼粉絲們私拍的照片版權歸誰
明星粉絲的照片或錄像自己收藏是可以的,這個版權歸粉絲,明星嘛,娛樂大眾,連別人是收藏你的照片都不行,那還靠什麼吃飯啊但是,如果特意買賣明星的照片或錄像,是法律不允許的!!!!!!!
『伍』 請勿拍照英語
No photos!
『陸』 為什麼很多古跡禁止拍照,尤其是不可以用閃光燈
博物館不準拍照 原來是中國特有
「在巴黎盧浮宮,參觀者可以與『蒙娜麗莎』合影,可為什麼在我們的博物館,參觀者跟『司母戊鼎』合影就不行?」昨天上午,在全國博物館館長論壇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炮轟不少博物館「禁止拍照」等不合理規定,痛陳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弊病。
童明康指出,我國博物館的不少規章制度都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有些制度今天看來,缺乏合理性,但一直沒有做相應的改變。博物館禁止拍照的理由主要是保護文物和保護版權,但童明康以巴黎盧浮宮為例說,盧浮宮從來都沒有禁止參觀者拍照,因為他們曾經做過實驗,用閃光燈幾十萬次對文物進行照射,其破壞程度幾乎為零。但在我國有些博物館,一旦發現有遊客拍照就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撕人家的膠卷,還甚至有「嚴禁觸摸玻璃」的荒唐規定,直接影響了觀眾的熱情。「連拍照都不讓,服務到位嗎?」童明康指出,博物館再不能用保護文物、保護知識產權這樣的托辭,拒絕遊客的合理要求。
童明康說,有些博物館甚至沒有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有的省館,七八年都沒開放過一次,甚至連臨時的展覽都不搞,怎麼對得鵡傷叭恕保俊安┪錒菀�暈鍶∪耍�夏靡恍┳玖擁母粗破泛��耍�芩閌欽嬲�牟┪錒萋稹保懇恍┎┪錒蕕惱構襠嫌檬忠幻��窈竦囊徊慊頁荊�澳訓懶�蟶ㄎ郎�那�濟揮新穡課銥粗饕��蚴欠�窶砟畹娜筆А薄#ㄊ迪吧�煬?記者張演欽 魏輝 通訊員蔡錦明)
博物館不準拍照的「中國特色」
2005-05-20 08:17:11 來源:南方日報 周虎城
「中國特色」論和國情論一樣,常常成為一些人行事的理由。這理由看起來是那麼的充分,隱隱還透著「高大全」的味道。不過咱得辯證地看,有些所謂的特色倒真的已然落伍了,非但站不住任何腳,還讓人頗覺有些蠻橫,不掃一掃,總是難得清爽。
記得剛到廣州之時,單位組織一日游,我有幸第一次現場瀏覽了著名的黃埔軍校,也在外面拍了不少好照片。但在校內的文武陳列廳,我極想和黃埔軍校校長與政治部主任二位的雕像合影,卻被無情地拒絕了。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拒絕,任何一個去過博物館又想留此存照的人恐怕都少不了被拒絕的經歷。據說博物館禁止的理由主要是保護文物和保護版權,不過照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的說法,卻也不成立——在巴黎盧浮宮,參觀者大可與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合影。(見羊城晚報5月17日)
由此恍然大悟:原來博物館不準拍照是咱們中國特有的,是所謂的「中國特色」。童副局長一語中的:不準拍照的主要原因,在於有些博物館甚至沒有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最高一級的主管領導這樣痛陳,想來這次並沒有護短。
可惜,這些「中國特色」不獨存於博物館業中,機場、電信、石油、鐵路等各壟斷、半壟斷、偽競爭行業尚處處可見。從國外打越洋長途回來比咱自己打國內長途還便宜,在機場吃頓快餐價錢嚇死老農,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我行我素,一年一度的鐵路春運票價上浮……相關部門的官員們每每在遇到關於這些問題的質詢時,總是會拿咱們國家如何如何,要考慮到中國特色和基本國情等理由搪塞。可問題是:這究竟真的是老百姓喜歡的中國特色?或者,什麼才算是中國特色?
有人將上述問題的症結歸結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認為這是完成現代市場經濟的必要成本。聽起來彷彿挺對,可為什麼一定要不合理才成其為「中國特色」?
顯然,這只是借口。「中國特色」不過是某些部門、某些人借口生財,藉此不思改革或者進行假改革的屏障而已。不合理就是不合理,該革除就是該革除,這些所謂的「中國特色」原本也不存在,其中不少還是既得利益者和將得利益者們打著改革的旗號生下來的「蛋」。
文明不分高低,但你首先得是文明。文明是有底線的,塔利班炸掉巴米揚大佛就絕對不是什麼文明的表現。當然,我們身處現代社會,講的是現代文明、當代文明。蠻荒時代的某些行為在今天看來,許多是違背基本人權價值的,但在當時卻也文明。然而「中國特色」豈能拿過往的那些標准來要求自己?既然我們建設的目標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國特色」就應當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價值,如此的「中國特色」才不至於令人蒙羞。
換句話而言,某些所謂的「中國特色」其實遠已背離了文明的初衷。或許,在改革進程中,有時非得交些學費,但這種學費如果能夠不交卻故意交,能夠少交而有意多交,能夠不再交而裝傻繼續交,然後以國情論、以中國特色來當遮羞布,就實在太不厚道了。依我來看,這種所謂的「中國特色」要不得,當真該掃一掃了。
文物景點為何「禁止拍照」?
http://eladies.sina.com.cn/travel/media/chinatourism990304.html
主持人語:許多讀者給編輯部打來電話,對文物景點
禁止拍照的問題不很理解。本期「圓桌會議」就此展開話
題——
主持人●董宇璐
張璇
(女,中國新聞學院學生)
我去過許多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
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照片作紀念,挺遺
憾的。開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
觸摸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後來,聽說是拍照
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大概這是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吧。
我認為有關部門應該想點什麼辦法,讓大家既能拍到照片,
又不讓文物受到破壞兩全其美最好。因為,通過廣大旅遊
者的照片,對咱們的文物景點也是一種宣傳,有利於弘揚
民族文化。
柴小明
(男,國家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
國家文物局於1991年下發了《關於加強文物影視、照
片拍攝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是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
作了六項明文規定。1999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頒布關
於文物影視、照片拍攝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實,對於文
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宏觀管理,具體的管
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
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
題吧,我們只在大范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
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
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
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
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
特殊情況,關繫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
畢建宇
(男,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文物處館員)
80年代,有外國人到故宮拍照,為方便拍攝,到處釘
釘子。後來,這事兒引起了有關部門重視。1984年,文化
部頒布《關於使用文物古跡拍攝電影、電視故事片的暫行
規定》的通知。雖然主要針對影視拍攝,但事實上,我國
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
、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
一般禁止拍照。
吳世康
(男,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教授)
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
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
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
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
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
、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
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
但都應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
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
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馬繼奮
(男,上海博物館開放部主任)
我們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
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
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我們博物館的陳
列形式都是館內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如果
拍下照片,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我們的利益。
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
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
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
條件。第四,為了保證參觀環境。有人為拍照會讓別人挪
一挪,讓一讓,還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時間,也會給別人帶
來不便。
當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
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都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
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我們一般也不幹涉。
其實,參觀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圖片資料的話,我們
博物館制有精美的畫冊,其它博物館一般也都有。
許超
(男,國家版權局版權司副司長)
大家參觀的文物和文物景點,都是清朝以前建成的。
對於文物本身來說,本應是版權保護的客體,(版權:作
者或出版者對作品享有的出版或作別種處置的權利。——
本刊注),但這些文物的創作者去世已久,超過了規定的
50年,因此已不受版權保護。
文物景點禁止拍照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出於保護
的目的等。但如果說是因版權問題是說不通的。哪怕是一
些被私人收藏的文物,收藏者擁有文物,但不擁有文物的
版權。收藏者對文物有其它的許多權力,但與版權無關。
沈越
(男,醫師、攝影愛好者)
我去過一些寺廟,很多都不讓拍照,可能與宗教信仰
有關,可能也有一些迷信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我能偷
拍就偷拍,或者捐點香火錢,有的大師見我心誠就讓拍了。
去其它一些文物景點游覽,也有禁止拍照的規定。這是因
為閃光燈破壞文物的原因,比如敦煌的壁畫等等。但我認
為應該將「禁止拍照」改為「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因
為,現在膠片很先進,不用閃光燈也能拍出照片。如果誰
在明知破壞文物的情況下仍我行我素,我覺得採取罰款等
措施都不為過。但如果不用閃光燈,不影響文物就不應干
涉。
附:易損易壞的珍貴文物(包括書畫、絲織品、壁畫
、漆木器等),原則上不得拍攝,而由文物部門提供有關
資料或照片。特殊需要拍攝的,經過審批應一律使用冷光
燈。
——摘自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文物影視、照片拍攝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條。
博物館陳列的文物及已公開開放的文物古跡,除規定
不得攝影的外,應允許一般中外參觀旅遊者拍攝,嚴禁亂
收費用。
——摘自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文物影視、照片拍攝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六條
主持人語:
在記者結束采訪之後,有兩個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合
理、完整的答案。如果不允許拍照是由於閃光燈對文物有
破壞的話,為什麼有的遊客不用閃光燈,也不讓拍照?而
另一方面,有的文物景點,在禁止拍照的規定下,為什麼
遊人給錢就讓拍了呢?
歡迎讀者和有關專家來信來稿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圖片說明:
1.這樣的文物、宗教景點內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都是
嚴格禁止攝影的。
2.同是文物、宗教景點,在泰國的許多地方卻可以隨
意拍照。此照攝於泰國某佛寺內。
3.法國盧浮宮內可以隨意拍照,但不能使用三角架。
(北京全景圖片有限公司供圖)
2005-09-14 17:43:29: Daisy (上海)
真詳細啊,呵呵我好自己的看看
2005-09-15 20:08:49: 無聊的頭
我國的博物館其實就是政府的私家收藏館。
還有一個很可笑的事例,往往廟門的正門(中門)平常都是緊閉的,只有某某高級別政界大佬到場才能打開。
2005-09-15 22:29:16: 艾瑪 want embrace
但某些中國畫怕是真的不適合多見光的吧
也許顏料的材料不同
2005-09-25 02:37:20: migo (上海)
在仔細欣賞一件東西的時候,的確不喜歡閃光燈此起彼伏。
2005-09-26 12:08:03: Daisy (上海)
估計數碼相機不會出現閃爍問題,
但不準拍照,可能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意思.
2005-09-28 12:31:55: 透明河馬 (上海)
閃光燈到底對畫有沒有影響?
對雕塑肯定是沒有滴!
那麼為什麼不開閃光燈也不行?!
可能還是知識產權的原因,博物館出畫冊是要收費的。
2005-09-29 15:38:27: JJ (San Francisco/Bay Area)
嗯,這個。。。不準拍照並不是中國特色。很多美術館,包括紐約打賭會,巴黎朋陪都,羅浮宮,都是可以拍,但是不能用閃光燈。有些展廳,尤其是如果是新人展覽,有版權問題的,根本連拍照都不許。很多現代美術管,比如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在很多現代展上都不許拍照。主要分別在於作者是否健在。好像。如果健在,就有版權問題,會禁止拍照。
2005-10-13 09:33:18: 丫丫丫
看了全部文章,覺得不準拍照的原因就只有一個:有些文物是不能用閃光燈的。如此而己,至於博物館什麼的不讓拍照,我想有另有以下原因:
1、維護不存在的「權威」,這些博物館並不是以人為人,你去參觀不是你在享受服務,而是它對你的施捨,照相只是「高級顧客」才能享用是理所當然了。
2、遊客不會照,有些人去博物館不是去觀賞,而是去那裡拍照,欲從這方面來抬高身價。把其它遊客的心情都破壞掉了。我就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所以有時還真覺得禁止照相的好。
3、博物館還想以其它方式牟利,照相可能會損害到這些利益。如不準你照相一些相冊你就會買下來,讓你照了我這些東西還能賣給誰啊?
2005-10-14 09:44:16: christopher (佛山)
美術館,博物館總得有個氛圍吧,老是劈劈扒扒的,合影什麼的,不好.
2005-10-22 10:40:48: welleschan (上海)
不能拍很不舒服,當你看到那麼靈的藝術品,我只有偷拍。美術館比博物館更嚴厲,上次法國51件珍品防範得最厲害,都沒偷拍成。
不過關鍵看展覽的客體,閃光燈可能會影響紙畫一類,但不開閃光燈應該沒問題,還是不能拍,不知什麼時候能改善。
2005-10-23 18:59:02: Bene Wu
閃光燈會對一些文物造成損壞
2005-11-05 16:13:19: popm (北京)
強光會加速紙張的老化
2005-11-06 09:29:04: 其內問 (上海)
我在的外國就不能隨便拍攝
拍攝前需要經過manager同意。。
2006-01-05 22:18:39: 臉盆妹妹 (上海)
偶不喜歡用閃光燈。
不過,好像偶也很少看展覽。:)
2006-01-05 23:18:26: 藏青色的puma燈芯絨 (上海)
是不是因為有專著權呢?
2006-01-06 20:40:32: 會唱歌的鯨魚
如果每個展覽每家博物館都有詳盡的資料,價格合理的圖版書籍我才不費勁自己去拍呢.買本回家不就的了?幾年前去西安碑林,看到昭陵六駿我想找本帶全部圖的畫冊都沒有!明信片也沒有!浮雕啊!還不許拍照!我眼含熱淚看了良久還是的走啊~我的最愛~~
2006-01-06 21:02:14: 非魚 (阿拉巴馬)
相對的,英國比利時一些博物館美術館也是禁止的。
2006-01-08 23:17:20: KeNJi (廣州)
很多文物博物館都不許拍~但是文物的作者都仙去N年了~應該不存在什麼版權的問題吧!!!
『柒』 版權所有,請勿盜用什麼意思
您好:
就是說人家有版權了,你盜用版權是違法行為。
版權(英文名稱: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
侵權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 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6)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8)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9)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以上第(1)至第(11)項行為,侵權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12)項至第(19)項行為,侵權人除了承擔上述民事責任外,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在著作權許可使用或轉讓等合同中,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承擔民事責任。
『捌』 一些文物景點為什麼禁止拍照
嚴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簡單,一般來說: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閃光燈等使文物及自然資源受損,
三是出於版權及文物安全考慮,不允許拍照。
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館的陳列形式都是館內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如果拍下照片,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該館的利益。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條件。第四,為了保證參觀環境。有人為拍照會讓別人挪一挪,讓一讓,還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時間,也會給別人帶來不便。 當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都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也不幹涉。其實,參觀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圖片資料的話,許多博物館制有精美的畫冊,其它博物館一般也都有。
許多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照片作紀念,挺遺憾的。有許多朋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觸摸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有些地方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都應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1999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頒布關於文物影視、照片拍攝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實,對於文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宏觀管理,具體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題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關繫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
『玖』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是什麼意思啊。要是轉載了會怎麼樣
zhe話在法律上主要來是為了維護,原創作者自的利益,比如說你寫了一本書,點擊率挺高某一網站就和你簽約了,給據合同的不同,有時候你把整本書的版權都賣給了這個網站,也有的合同你和網站共同持有這本書的版權。你的書點擊率高其它的網站為了提高點擊率。未經過你和你簽約的網站允許私自將你的書轉載到它的網站上,這在法律上就構成了侵權。其它網站轉載了你的書,網友找這本書就有可能不去你簽約的網站,這樣你簽約的網站點擊率就會受到影響。這時候起訴非法轉載的網站。
『拾』 一些文物景點為什麼禁止拍照
嚴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簡單,一般來說: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閃光燈等使文物及自然資源受損,
三是出於版權及文物安全考慮,不允許拍照。
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館的陳列形式都是館內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如果拍下照片,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該館的利益。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條件。第四,為了保證參觀環境。有人為拍照會讓別人挪一挪,讓一讓,還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時間,也會給別人帶來不便。 當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都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也不幹涉。其實,參觀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圖片資料的話,許多博物館制有精美的畫冊,其它博物館一般也都有。
許多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照片作紀念,挺遺憾的。有許多朋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觸摸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有些地方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都應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1999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頒布關於文物影視、照片拍攝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實,對於文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宏觀管理,具體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題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關繫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