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侯德榜成果

侯德榜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27 06:16:13

『壹』 侯德榜的科技成果对于坚持抗战有何作用

碱就是碳酸钠,可用于制食碱(小苏打碳酸氢钠),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内条、面容包、馒头等。.小苏打在工业中的作用: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消防器材中用于生产酸碱灭火机和泡沫灭火机。橡胶工业利用其与明矾、H发孔剂配合起均匀发孔的作用用于橡胶、海棉生产。冶金工业用作浇铸钢锭的助熔剂。机械工业用作铸钢(翻砂)砂型的成型助剂。印染工业用作染色印花的固色剂,酸碱缓冲剂,织物染整的后处理剂等....
碱本身就是重要的工业用料

『贰』 詹天佑.魏源.侯德榜.严复取得最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①学习刻苦,勤奋好学;②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并为我所用;③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强;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叁』 侯德榜主要成就

创立“侯氏制碱法”
揭开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
发展小化肥工业
创作:
《纯碱制造》,《制碱工学》

『肆』 侯德榜的人物贡献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经常干得浑身汗臭,衣服中散发出酸味、氨味。他这种埋头苦干的作风赢得了工人们、甚至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公司为了独享制碱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竟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这个人就是侯德榜。
虽然看起来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因此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且不说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仅从试生产的过程就可略见一斑。例如干燥锅结疤了,浑圆的铁锅在高温下停止了转动,时间长了后果是很严重的。技师们都急得团团转,这时候侯德榜果敢地拿起玉米棒子粗的大铁杆往下捅,累得他双眼直冒金星,汗水湿透了工装。不久他觉得单靠力气难于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大家商量,他们采用加干碱的办法,终于使锅底上的碱疤脱水掉下来,总算克服了困难。
此后,侯德榜又从调换碳酸化塔的水管,另行设计分解炉,到多次加强冷却设备,改造过滤机以及处理不断发生的生产故障,他都以探索者的勇气、生产者的细心和科学家的严谨来对待。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1924年8月13日,永利碱厂正式投产。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等待雪白的纯碱从烘烧干燥炉中出来时,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暗红色的纯碱。怎么回事?这无形给大家泼了一盆冰水。作为总工程师的侯德榜冷静地去寻找事故的原因,经过分析他很快就发现纯碱变成暗红色是由于铁锈污染所致。随后他们以少量硫化钠和铁塔接触,致使铁塔内表面结成一层硫化铁保护膜,再生产时纯碱变成纯白色了。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
摸索到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和范旭东一样,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他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从此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神秘面纱。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为了不使工厂遭受破坏,他决定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一个永利川西化工厂。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盆,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它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制食盐的成本就高了。另外,苏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将有30%的食盐会被白白地浪费掉,侯德榜决定不用苏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为了探索新的制碱方法,他首先分析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成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的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的氯化钙,却都没有利用上。那么怎样才能使另一半成分变废为宝呢?他设计了好多方案,但是—一都被推翻了。后来他想到,能否把苏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这样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还可以大大提高食盐的利用率,同时又省去许多设备,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
设想有了,能否成功还要靠实践。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l次、2次、10次、100次……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此法是氨碱法的重大改革,利用合成氨系统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省去庞大、耗能的石灰窑,也可以取消氨碱法中所用的蒸馏设备,同时获得两种工农业需要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苏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循环制碱法或双产品法。 众所周知,三酸二碱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仅能生产纯碱显然是不行的。侯德榜开始设计一个可以同时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的硫酸铵厂。建造硫酸铵厂与当年永利碱厂的开创不一样,不存在技术保密的问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引进国外技术和选购设备,争取投资少而见效快。为此侯德榜对整个计划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铵厂的设计,应该自成系统,完整合理,引进技术要完全立足于国情,而不是照搬外国的成套设备。在采购设备中,侯德榜精打细算。凡是国内能够保证质量的,就自己动手在国内解决。进口外国设备时,他巧妙地利用了各国厂商之间的竞争,选择适用又价廉的设备,对若干关键设备,更是力主择优。在与外商谈判和选购设备时,侯德榜相当机智,如制硫酸的全套设备是从美国买的,在买下这套设备的同时,侯德榜顺便索要了硫酸铵的生产工艺图纸。掉过头来,他又从另一家工厂以废钢铁的价格买下一套硫酸铵生产设备(时至今日还在运转)。这种精明能干连美国的许多经理都佩服。
硫酸铵厂的设备来自英、美、德、瑞士等国的许多厂家,还有些是本国造的,最后竟能全部成龙配套,很是不容易的。它充分显示了侯德榜的学识才干和细心经营,正如他自己说的:“要当一员称职的化学工程师,至少对机电、建筑要内行。”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写道:这些事,“无一不令人烦闷,设非隐忍顺应,将一切办好,万一功亏一篑,使国人从此不敢再谈化学工程,则吾等成为中国之罪人。吾人今日只有前进,赴汤蹈火,亦所弗顾,其实目前一切困难,在事前早已见及,故向来未抱丝毫乐观,只知责任所在,拼命为之而已。”这就是侯德榜事业心的生动写照。
1957年,为发展中国的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他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索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便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出的贡献。

『伍』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是在工业制碱制烧碱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吗

A、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故A错误;
B、拉瓦版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权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B正确;
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故C正确;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D正确.
故选:A

『陆』 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是谁

中国石化首席专家、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乔金梁荣获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

『柒』 侯德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侯德榜

(1890—1974)

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他于20年代突版破氨碱法制碱技权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四五十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捌』 侯德榜有哪些人生经历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其姑母的资助下,得以进入当时的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学习,后又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在侯德榜的刻苦努力下,经过3年的认真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读书。在国外留学的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并与1921年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在留学时,侯德榜时刻关注祖国的国内形势,总想着为祖国的同胞们做些什么,所以在遇到正在物色人才的陈调甫先生时,他就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

陈调甫先生当时是受国内的一位实业家的授意,挑选优秀的、合适的化学高材生,回国共同努力研制开发工业碱,以应付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以及国内缺碱的严重现象。1921年,侯德榜回国后,就立刻的投入到了研制工业碱的繁忙工作中。他先是被认为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但是他却脱掉身上工整的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的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再苦再累也从不抱怨。就是以这样苦干的工作作风,侯德榜很快的到了工人们,以及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并带动大家共同的投入到了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碱厂的热情中。

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就是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虽然很多的人都知道这种制碱方法的简单原理,但是具体的制作过程却被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真正的掌握和了解这种制碱方法,就要完全靠自己不断的摸索和实验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难关和困难考研着侯德榜的耐力和毅力,他以严谨和细心的科研态度历经几个春秋的艰苦奋战,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在192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矗立在了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

在完全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后,侯德榜并没有将这项技术高价出售为自己谋取财富,而是将这项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他以这种方式将这种技术公布于众,和世界上的人们共享这项科研成果。

随后,侯德榜又在永利公司计划下,筹建了永利硫酸铵厂,这个厂可以同时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等工业原料。经过侯德榜的认真审核后,他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机械设备全部组装成为一套可生产出不同工业原料的设备,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学识和才干,以及他高度的事业心和无私的献身精神。

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燃烧到了上海、南京等地。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已经成为了当时亚洲第一流的化工厂,是日本侵略者最为垂涎的,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范、侯明确地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面对态度坚决的拒绝,侵略者派飞机对碱厂进行狂轰滥炸。在战事的紧迫下,侯德榜当机立断的将技术骨干和老工人,以及厂里的重要机件设备拆运西迁。

1938年,侯德榜率西迁的全部员工,在四川岷江岸边的五通桥建设永利川西化工厂,换了一个新环境,就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侯德榜根据当时的现状,创造性地设计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由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母液里的氯化铵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这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1960年前后,为适应国家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自己已是70高龄,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德榜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侯德榜老先生还是一位辛勤的园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研技术骨干,现在这些优秀的科研人才活跃在祖国化工领域中的各个部门,为祖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玖』 詹天佑,侯德榜,李四光,华罗庚,他们在中国近代史最突出的一项成就是

詹天佑,铁路工程师,修建京张铁路。
侯德榜,化学家,发明侯氏联合制碱法。
李四光,地质学家,著作《地质力学概念》
华罗庚,数学家,“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

阅读全文

与侯德榜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合作开发协议doc 浏览:932
广州加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5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办法 浏览:455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