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论述题1.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画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2.试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题号复:1 d、可持续发展制
题号:2 a、实事求是
题号 3 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题号:4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题号:5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题号:6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题号:7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题号:8 a、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题号:9 a、全方
b、多层次
c、宽领域
题号:10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e、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Ⅱ 肖伟的重要成就
参加中国美协画展九次,提名展一次,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1. 2004年,国画“热土”获辽宁省迎接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辽宁美协)2. 2005年,国画“一剑震乾坤”获辽宁省首届反腐倡廉书画作品展--铜奖(辽宁美协)3.2006年,国画“乡雪”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精品展(中国美协)4.2007年,国画“一啸惊天”入选第三届中国画展(中国美协)5.2007年,国画“晨雾初开”入选2007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6. 2007年,国画“逆风”入选全国第五届黎昌青年中国画展(中国美协)7.2007年,根雕论文“浅谈根雕艺术”荣获“和谐文化,2007年度影响力人物大型活动”全国性作品评比--特等奖(中国作协)8. 2007年,国画“月下寻趣”被辽宁省辽河美术馆收藏9. 2007年,国画“四海呈风”获辽宁省美协辉煌五十年大型美展银奖(辽宁美协)10.2007年,国画“四海呈风”获丹东市人民政府第十一届文学艺术创作奖——文艺作品成果三等奖11.2008年,国画“欢天喜地”、“问天”入选全国一百五十位纪念郭味渠先生诞辰一百年花鸟名家学术邀请展、提名展(中国美协)12. 2008年,国画“天边欢歌”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中国美协)13. 2008年,国画“月下寻趣”入选全国第五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展(中国美协)14. 2008年,国画“金秋十月”入选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辽宁展区获金奖(辽宁美协)15. 2009年,国画“破晓”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16. 2009年,国画“雪润林海”入选全国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17. 2009年,国画“晨雾初开”获辽宁省迎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辽宁美协)18. 2009年,国画“一啸惊天” 获丹东市人民政府第十二届文学艺术创作奖——文艺作品成果一等奖19. 2010年,国画“踏浪欢歌”被内蒙鄂尔多斯美术馆收藏20. 2010年,国画“逐浪”入选全国“百年百虎”名家精品展(中国美协)21.2010年,国画“太行铁臂”被河北馨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收藏。
Ⅲ 关于徐悲鸿的资料
因为您的问题描述的不是很详细,所以只能一些徐悲鸿画马的简单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逾户晓,之所以如此为人熟悉,是与他善于画马有关。徐悲鸿笔下的马,超凡脱俗,豪迈奔放,在写实的形体中充满着浪漫的遐想和激情。
徐悲鸿喜欢画马,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就认真地画过马的素描,三、四十年代又画了许多速写,对于马的动态、结构、习性均了如指掌。同时,他解决了笔墨和马的块面结构如何谐和一致的课题,从而可以得心应手地塑造出马的形象,以表现表现他的审美理想。
他不象古人那样热衷于画鞍马,他喜欢画野马,喜欢野马的自由和那豪放不羁的气质,更便于抒泻自己的情怀。所以,1940年他在克什米尔的时候,见到当地的骏马格外兴奋,也就在这一年他创作了精品之作——《群马》。
《群马》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后面又配一匹侧向的马,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右边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画家在此画中,没有画马的奔腾之姿,那几匹背向的马仿佛听到了什么,正竖耳警觉地凝视着远方,表面是那样平静,但却蕴含着内在的动力。他以粗重有力的线条表现出马匹坚硬的骨骼和挺劲的马腿,以生动的的墨色表现出风中拂动的马鬃和马尾,更强化了那静中之动的魅力。他纯用墨笔画马,画面下部以湿笔花青点染草地,渐远渐淡,也象马的神态那样把观众的视线和思绪引向远方。
徐悲鸿善于画马,对马的结构和习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现在对细节的描绘上。他所画的马,鼻孔都特别大,他认为鼻孔大的马,肺活量也会相对较大,跑起来才会有力而且耐久;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徐悲鸿认为腿和蹄是马奔跑的工具,长腿跑起来较快。至于蹄,看来好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花费了长时间研究描摹的结果。他曾说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拂动的马鬃和马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魅力所在。徐悲鸿认为毛笔太软,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钎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
徐悲鸿所画的奔马,桀骜不凡,自由奔放,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