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成果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党的历史波澜壮阔交响乐的主旋律,也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主基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破深化造就中国社会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的变革成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实现历史飞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哪几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内飞跃的理论成容果是毛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成果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
由此人们可以自然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中共的重要使命。
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㈣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及其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三大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
㈤ 说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形成的背景、实践基础、主要的解决问题和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有两大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又分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中国处于双半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其中就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实践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主要解决问题是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大背景是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题。实践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主要解决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背景是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基础是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开放。主要解决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历史地位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形成背景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解决问题是如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㈥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1、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经过艰辛探索,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1940年代形成了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革命、如何夺取革命胜利和实现革命转变,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说明中国共产党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革命发展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通过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并且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成果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能与各民族的特点相融合的理论品质,具体表现为它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质。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包含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要求,它不是脱离具体民族和时代之外的抽象理论,而与民族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具有丰富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心欧洲国家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而且高度赞扬亚洲各国人民反对西方列强的英勇斗争。充分展现他们理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
再次,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东方经济落后民族或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构想,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质。这个构想,不但为后来的东方落后国家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而且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民族化和时代化,才能成为革命行动指南的理论品格。
㈦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之列宁阶段的成果
①帝国主义理论。②无产阶级革命理论。③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④无产阶级专政理论。⑤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⑥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毛泽东思想成型、成熟于二十世纪前、中期,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革命形势,随后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它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就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形式、中国的风格、中国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