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近代取得这么多科技成果的原因
❷ 李四光研究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成功了
❸ 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原因有:
1、国力的强盛,经济不断发展,可以支持科技研究。
2、人才的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
3、国家的重视。
4、自身拥有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
(3)成因成果扩展阅读
人才强国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须有“人才资源强国”作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❹ 中外科技文化成果显著的原因
显著的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以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❺ 理论成果
根据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禄丰一武定地区铜铁矿床成因的几个主要因素——矿源、液源和热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禄丰—武定地区昆阳群中产出的铁铜矿床系列,是以火山喷流活动为起源、以深部物源为主要矿质来源、以热势能驱动下的热水环流系统为矿质运移方式、以同生断裂为主要通道,喷流出含矿热液或热水,以机械沉积方式、物理化学沉积方式和生物化学沉积方式在海盆地有利部位沉积下来形成的,后期不同程度叠加了成岩、改造、再造成矿作用。其成因总的归结为同生喷流热水沉积加改造成因,即本区域的稀矿山式、落雪式、桃园式3种类型的铁、铜多金属矿床系列,由火山喷流、热水沉积一改造成矿作用分阶段形成。
禄丰—武定地区的成矿规律可概括为:“裂、火、构、盆、层、相、深”7个字。即禄丰—武定地区的成矿规律包括了:①裂谷背景:禄武地区是昆阳裂谷内几个火山活动中心之一,其成矿作用与昆阳裂谷的发生、发展及演化有成因上的密切联系,可以说裂谷带内形成了区域矿带并控制其展布。②火山喷流:裂谷发生初期的地堑式断陷盆地,沉积了铁矿及火山喷流岩,含铜热液沿高渗透带通道再次活动叠加在沉积岩之上的铜矿体,形成了火山喷流沉积铜铁矿——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比较典型的有鹅头厂铜铁矿床和迤纳厂铜铁矿床。成谷时期由于同生断裂的差异性运动,产生局部的隆起和凹陷,其断裂提供了有利场所,火山喷气及热卤水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形成了沉积矿源层,再经成岩作用及后期热液的叠加形成火山喷气热卤水沉积型的东川式铜矿床,比较典型的有小新厂—大美厂铜矿床和老五少铜矿床。③构造活动:区内南北向断裂及其派生构造,不仅控制着岩浆的喷发、侵位,也是矿源上升和运移富集的通道,而且对鹅头厂组、落雪组和因民组矿源层的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背斜轴部和两翼以及有利的断裂部位,受到后期热液活动的改造,常沿节理、裂隙形成脉状、网脉状、块状铜铁矿石。④断陷盆地:裂谷带内的二级裂陷控制成矿亚带,三级断陷盆地控制矿化集中区。⑤赋矿层位:区内的鹅头厂组、落雪组、因民组即为赋矿层位。⑥多种岩相:火山喷流相、火山角砾相、碳酸盐台地相是成矿的有利环境。⑦深源叠加:禄武地区侵入岩发育,种类较多,有基性、中基性、超基性岩等。角砾岩带内常有火山热液活动。由于岩体侵入或隐爆期后带入含铜气液,热液使白云岩铜矿化富集,形成较富的铜矿体。
❻ 分析日本改革的原因和成果
原因是统治黑暗、外国入侵造成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突出 成果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❼ 郭敏泰的主要成果
1、基于浙江长广和内蒙乌达实例研究,建立了潮间泥炭沼泽聚煤模式和煤层海积物的灾变型风暴成因模型;2、基于植物解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中国扬子板块乐平煤的多层角质层成因观点;3、基于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煤系沉积学的研究,提出了盆控型泥炭沼泽巨型煤层聚积理论,并划分了华北C-T克拉通盆地的构造-沉积序列;4、基于大同-准旗煤田实例,建立了内藏煤层风化的机理模式及风化区的勘探策略;5、基于本人构建的全空间全过程全时程全学科研究方法和耦合地质学与演化地质学解析流程,根据对华北煤田基底潜岩溶和煤系陷落柱林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华北煤田基底溶洞网络和煤系陷落柱林的3D构形,建立了中国煤系陷落柱林地质学的理论框架。6、基于汾河峡谷套谷地貌演化的研究,建立了晋中盆岭系统的构造断陷时序;7、基于斯通博利型火山渣锥地貌演化的研究,建立了大同火山锥群的喷发时序;8、基于多板块长时程汇聚效应-壳幔岩浆侵位-构造大变形-地貌-岩石圈力学结构的剖析,发现了华北克拉通中带显生宙以来岩石圈的演化过程及其现今镶嵌块体的4D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中国特殊煤种研究》获1997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获1999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名),壳幔构造-地貌的演化时序研究2003、2007年获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第三名)和《阳高广灵白石山山西省地质公园》(第二名),壳幔构造-火山学研究成果2009年获批《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第二名)。
❽ 吴冲龙的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子课题,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大型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共40余项,在盆地构造演化、盆地地热场、煤的成因、盆地模拟、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和地质信息科技领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并初步建立了地质信息科学理论、方法论和技术体系框架,主持开发了国内第一套真三维的可视化地学信息系统QuantyView(原名GeoView)和十几套地矿勘查开发信息化软件,并且在产业部门和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先后公开出版《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等专著5部,主编并出版《地质信息技术导论》等国家级重点教材3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进入国际著名的SCI、EI和ISTP检索系统。“基于便携机的辅助地质调查系统”等2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还有12项发明专利在公示中;“GeoView”等10项成果获得国家版权局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地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北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地矿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7,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次,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特等奖1次。还曾先后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荣誉。
❾ 有关科学家的成果(简要举例)
1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兰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
2 诺贝尔 诺贝尔奖 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 尔 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3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4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5 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汉族。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6 洪堡 德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是自然地理学的先驱。他用了5年时间,行程近万里,对中南美洲的动植物及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此后又花费13年时间分析和整理考察结果,撰写了达30卷本的《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这套巨著为后人开发中南美洲提供了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洪堡一生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涉及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许多领域。他也完成了许多著述,如《自然全貌》、《中部亚洲山系与比较气候学研究》,还有驰名中外的自然地理学巨著《宇宙》
7 伽利略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后来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8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磁电感应”。实现了“磁生电”,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9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他正确地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著名的还是求阿基米德螺线(ρ=α×θ)所围面积的求法,这种螺线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锥曲线的方法解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并得到正确答案。
阿基米德还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他在计算球体、圆柱体和更复杂的立体的体积时,运用逐步近似而求极限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微积分计算的基础。力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他系统并严格的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阿基米德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提出了精确地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体的中心处支起来,就能使物体保持平衡。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定律,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用圆内接多边形与外切多边形边数增多、面积逐渐接近的方法,比较精确的求出了圆周率。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还首创了记大数的方法,突破了当时用希腊字母计数不能超过一万的局限,并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阿基米德螺旋永动机
天文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仪,他还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
10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11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12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是“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3 门捷列夫(1834.2.8~1907.2.2),俄罗斯化学家生在西伯利亚。元素周期律
14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伟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学大师,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为祖国奉献出一生的前辈,他为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为中国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
15 莱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兄:维尔伯·莱特
弟:奥维尔·莱特
飞 机 的 发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