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如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发明成果是蒸汽机。以往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作为工厂的生产动力的。
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给资本阶级带来巨大的收益。慢慢地,人们发明了用水力代替人力的生产模式,初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这样的模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属于“靠天吃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制衡生产效率。自从蒸汽机发明以后,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蒸汽机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英国工厂在利用蒸汽机的原理进行生产之后,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了一个工业大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另一个比 较重要的发明是蒸汽船。它是在蒸汽机的原理上进一步创造的。它作为蒸汽机的衍生品,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蒸汽机。
当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很少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工具不发达,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蒸汽船的发明使得国与国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得先进的文化迅速向世界传播。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第二大成果扩展阅读:
1、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奴役当地农民,加剧了当地农民的贫困落后,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觉悟。
2、第二次工业革命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② 制度探索的第二部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写出文化探索开始的标志
科学决策的制度探索
主要从我国现行的决策机制着手,
分析了决策失误的制度原因,
提出了建立科学决策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制度架构。
③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包括哪些
第二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⑤ 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火车,轮船。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
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1896年,古利埃尔莫·马可尼发明了一台不用导线就能发射和接收信息的机器。20世纪初,是设计出“流水线”。亨利·福特因为发明了能将汽车零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获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原子能,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计算机。
时间: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5)第二大成果扩展阅读: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蓄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们想方设计地改造交通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⑥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最重要来的成果是电力的广源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新的通讯工具,化学工业的建立。
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陆续被发明出来。这些发明对世界,对人们的生活长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
电报的发明也是一场通讯革命,改变以往上千年的通讯模式,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电话的发明更是让人能够不再面对面就可以说话交流。
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炸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军工业的进步,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煤炭中提取各种化合物,塑料、人造纤维先后被投入实际生活。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版理论体系。
毛泽东权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第二大成果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现实相结合,不断形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和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是具体的。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和历史经验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
⑧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具体抄参考http://www.cpums.e.cn/shekebu/No.1/main/bj5dercgygeming.htm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 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 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90 年代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1903 年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手段
40 年代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美国
70 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90 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1867 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 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9)第二大成果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
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一个过程。
⑩ 怎样理解“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伟大革命是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三次伟大革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入总给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而提出的科学论断,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
两大理论成果从理论成果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