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电子信息和经济管理学科为专特色的高等院校属。学院设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信息工程学院临安新校区等五个校区,占地面积 2500 余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本科专业57个。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等学校。
2017年,浙江省实行“三本取消、一二本合并”之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行了“一、二本”合并招生,在报考的时候大部分专业看起来都是一本。考生在做专业选择时,还是要适当回避以前的二本专业,毕竟相应专业的含金量比较低,师资力量也是比较薄弱的。
在有一些大学的排行榜中,杭电最高被排到了全国95位,浙江第5位,作为一所二本向一本转型的大学,实属不易。与省内其他大学相比,杭电与浙江工商大学综合实力差不多(大学排名一般文科会吃亏点,实际实力两者差不多),排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之后,处于第5位。
Ⅱ 文明是什么
1、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
2、文明
(唐僖宗)——唐僖宗李儇的年号
888年
3、文明
(大理国)——大理国太祖段思平的年号
945年─?
4、文明
(游戏)——一部电子计算机游戏的名称。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他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文明的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文明”二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中,具有文采光明和文德辉耀的意思。17世纪中后期,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过:“辟草昧而致文明。”这里的“文明”是把它与“野蛮”相对立,表明社会的进步程度。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比较多地使用“文明”这个概念,其时间不早于18世纪。
马克思主义对文明作出了
科学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文明的论述很多,其中一个主要观点是: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这里的“成果”不是终结物,而是个有机体,是过去的发展所达到的和今后的发展所借以起步的一个生生息息的过程。
Ⅲ 厦门大学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都是怎么来的
1、南方之强
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长汀办学时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
2、厦门第一人民公园
厦门大学是我国东南隅的重点高校,厦大的校园风景是全国有名的,号称是我国“最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甚至需要预约排队购票才能一睹厦门大学的“芳容”,这个“厦门第一人民公园”的别称,实在是名副其实。
(3)和成果合影扩展阅读:
厦门是个旅游城市,也是个热门旅游地,现在许多人前往厦门鼓浪屿、厦门大学都是必须要去的景点,厦门大学始建于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是我国近代第一座由华侨创办的大学,最初为私立大学,后来改为国立大学。
厦大之前成为了一部火热的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取景地,这部电视剧的男女主都青春靓丽帅气美丽,他们的校服也是让大家觉得这才是理想大学的状态。因此大家都想去体验一把明星们待过的地方,也是人们想去厦大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