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包括教师课件制作奖吗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的范围包括基础教育各阶段、各领域取得的教学成版果。凡按国家有权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要反映我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其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中小学教材目前暂不列入奖励范围。
❷ 河南教育有希望崛起么
中原崛起,西部大开发,口号都喊好多年了,“河南教育就要崛起了”,这句也是口号
❸ 河南教育学院怎么样,要详细的
河南教育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河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78年正式设立为河南教育学院。学院坐落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信息便捷,环境氛围优雅,是青年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立足基础教育,服务基层,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逐步形成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普通和成人教育并举,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的办学格局。 据有关资料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办学积累,学院拥有纬五路和龙子湖两个校区,共占地1014亩,全日制在校生6023人,建筑面积20.6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50万元,馆藏图书63万册。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行政管理中心、学生餐厅等;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篮(排)球场25个,网球场6个;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大提高了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总站等机构均设在该院。学院以此为依托,共培养培训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专业人才22万余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共开设有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管理学四大学科,全日制成人该专科专业38个,普通本专科专业37个。有18个教学机构、1所二级学院和15个科研机构。学院承担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1项。拥有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为顺应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趋势,学院从1993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先后开设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25个专业。2004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等12个专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学院的办学层次。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欢迎,生源质量连年提高,就业形势逐年看好,2006年以来平均就业率为92.6%,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❹ 关于河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优秀教学成果中取得观摩课晋升高级职称评委能认可为优质课、观摩课
焦作市教育局
关于组织参加河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四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电教『2013』6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工作在我市广泛深入地开展,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市教育局决定组织参加河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及条件
(一)参评对象:焦作市中小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师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人员。
(二)参评基本条件:参评者应是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www.hner.cn,以下简称“省资源网”)的注册用户,且通过实名认证(参评者姓名、单位,以此实名信息为准)。
(三)参评者除享有参评作品的署名权外,需同意其参评作品经编辑、审定后在省资源网上公开发布,以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及本网指定用户免费浏览、下载使用,并许可活动主办者择优结集出版。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本届评选设“教学博客、教学设计、网络公开课、观摩课、专题视频”五个项目。
(一)教学博客。即参评者独自撰写的、在省资源网“教研备课”平台——“教学博客”栏目发表的主题博客文章。本届主题是:数字资源在**学段**学科教学中的应用。1篇或系列均可。1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系列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数字资源包括国家、省资源网上的及其它来源的教学资源。学段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含教学点)。学科不限,但必须是参评者本人任教的学科、年级,最好与教材版本对应。文章要求真实、具体,有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避免假大空。
(二)教学设计。即参评者在省资源网“教研备课”平台发起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文案(共案和每个人的个案,且共案有每个参与人的修订痕迹)及相关资源(课件、图片、音视频、文章等)、讨论等(缺项者不能参评)。该项目不限学科、不限教材版本,但必须是教师任教的学科、教材。每个参评作品的作者限主备教师1名、其他参与教师不少于2名,可以跨市、跨县、跨校组合。市区学校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学点教师的组合将优先评奖。参评作品如获奖,证书署名只取前三名。
(三)网络公开课。是以辅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知识为目的,并以“三分屏”形式录制,发布在省资源网“同步辅导”栏目的网络同步辅导课程。同步辅导与课堂教学实录不同。同步辅导录制时不带学生,但讲授时应做到“眼前无学生,胸中有学生,网络终端有学生”。上传作品标题需显示对应教材版本、年级,要确保能够正常播放,具有清晰、具体的内容索引,并同时将使用的PPT课件、同步练习题等按要求上传至省资源网。该项目不限学科、不限教材版本,但须是主讲教师任教的学科,并须注明作品适合的学科、年级和教材版本。要求录制系列辅导课程,每系列课程至少涵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且辅导课节数不低于5节。若一个单元录制辅导课节数少于5节,应录制连续的多个单元的课程。每节辅导课突出解决一个问题,录制时间小学、初中以每节6-10分钟为宜,高中10-20分钟为宜。每个参评作品主讲教师限1人,课程指导限1人,录制人员限1人。
(四)观摩课。是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用优质数字资源创新设计并开展有效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包含课件、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视频)等内容。课堂实录应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在录播教室录制、也可以至少由双机位摄像机录制。格式为纯视频MPEG-2格式,幅面要求达到720*576或以上,视频码流为5Mbit/s。为便于作品在网上交流共享,课堂实录的视频还另需转换成一种FLV格式的文件,视频编码格式为H.264/AVC,幅面要求480×368,码流:300Kb/s,帧速率:25帧;音频:音频编码器:AAC,采样率:44100HZ,比特率:16000HZ。每个参评作品主讲教师限1人,课程指导限1人,录制人员署名限3人。
(五)专题视频。即以“纯视频”格式录制的优秀专题视频讲座。类别分为“名师讲坛”和“校长论坛”。“名师讲坛”是由各地电教部门组织选拔推荐当地名师主讲并录制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中考、高考辅导,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等。“校长论坛”是由各地选拔推荐本地优秀校长(或其他校领导)主讲并录制的专题讲座,内容要围绕数字校园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展开。讲座可分集录制成系列,每集讲座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视频格式要求同(四)。每个参评作品主讲教师限1人,录制人员署名限3人。
上述各个项目参评作品均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有抄袭等作弊行为,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三、奖项设置
(一)省教育厅评选:“教学博客、教学设计、网络公开课、观摩课、专题视频”五个评选项目分别设特等奖1-2个,一等奖60个,二等奖100个,三等奖120个。另设组织奖若干个。获奖者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为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活动,广泛应用资源,积极提供优质资源,本届评选还将给予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特等奖奖励价值5000元的奖品或奖金;其他获奖者分别奖励适当的省资源网充值卡。特等奖及部分一等奖获得者,将被省资源网聘为兼职编辑,优先参加省资源网组织的相关活动。
(二)市教育局评选:在省教育厅评选结果的基础上,“教学博客、教学设计、网络公开课、观摩课、专题视频”五个评选项目分别设一等奖20个,二等奖40个。另设组织奖若干个。获奖者由市教育局颁发证书。
四、参评程序和办法
(一)非资源网注册用户,应首先到省资源网首页进行用户注册,填写实名信息,申请并通过实名认证。
(二)登录省资源网、国家资源网等网站相应平台和栏目,检索、浏览或下载相应资源。参评内容如涉及到“教学大师”、“电子期刊”等内容,请用“电教教材网络资源使用卡”(如何取得该卡,请与当地电教部门联系)进行充值并激活使用。
(三)利用资源进行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四)研究、确定自己参评作品选题,尽量不要与其他人及前几届已获奖的作品选题重复。总结应用成果,撰写、发表博客;或在教研备课平台发起或参与集体备课;或录制网络公开课(同步辅导)、观摩课、专题视频,并上传作品到省资源网上(具体要求请登录省资源网查询)。
五、评选程序和办法
(一)初评。由市教育局电教中心负责组织,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审标准(另行公布)对本地参评作品进行初评,并按比例(另行公布)评出进入复评的作品。
(二)复评。由省教育厅电教部门负责组织,由学科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评审标准(另行公布)对进入复评的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各奖项拟获奖作品,并在省资源网上公示。公示结束后由省教育厅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http://www.jz23.jze.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613
❺ 为什么河南只有一个211院校 为什么河南省不发展教育事业 为什么国家不重视河南的教育
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❻ 河南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的成果算不算职称评定的条件
教育厅的不算,我就是因为这个没通过
❼ 河南有哪些知名的教育机构
引领右脑潜能开发中心就很不错
❽ 河南省有哪些值得信赖的教育机构
通过调查分析,大多数顾客都比较喜欢清大教育,因为清大教育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将在2022年,直冲IOP。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作用,欢迎追问,再次表示感谢!
❾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什么级别
ma of more days and months and years t
❿ 河南省教育厅的各机构的职责
负责厅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和督办查办工作;负责文秘、保密、信息、宣传、信访、档案、保卫等工作;负责协调学校治安的综合治理。
政法处 负责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教育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草案;负责教育系统综合法规宣传教育和执法及监督工作;负责机关的行政复议和对外应诉工作 。
人事处 负责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务、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负责教育系统表彰奖励;负责教师资格认定;规划并指导教育行政干部及中等以下学校校长(含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的编制标准;指导各级各学校内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组干处 负责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管理省委授权范围内的高等学校干部;拟定高等学校处级干部培训规划。
社政处 规划全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建设;负责指导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负责指导高等学校宣传、统战工作,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指导教育系统社团工作。
发规处 拟定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高等学校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承办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撤销和更名;拟定高等学校和省管中专招生计划;管理省级基本建设项目及教育基建投资;负责全省教育事业基本信息统计、分析工作。
财务处 参与拟定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和筹措教育经费的有关政策;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负责直属单位的财务监管工作;编制省属高等学校和厅直属单位教育事业费预、决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国内外教育贷款、学生贷款和赠、援款;指导和推进学校总务后勤工作和后勤改革;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
基教处 宏观指导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和重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拟定中小学课程方案,编制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组织审定省编教材;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工作;管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幼儿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负责高中会考和学籍管理;指导社会力量举办的基础教育机构的工作。
职成教处 统筹管理全省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负责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指导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
高教处 统筹管理全省各类高等教育,规划并指导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估;负责高等学校专业规划、设置和审批;负责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拟定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负责高等学校除国家、省重点以外的实验室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管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师范处 指导全省师范教育;拟定中等师范教育工作的政策及指导性教学文件;指导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科外处 拟定全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高新技术应用与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负责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负责全省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出国留学和来豫留学工作;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负责同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指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工作。
学生处 负责统筹协调各类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政策;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组织研究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负责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和毕业生资格审查。
体卫艺处 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工作;拟定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学校组团参加重大体育竞赛和艺术活动;指导学生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
督导室 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我省教育督导与评估的政策措施、指标体系和规章制度,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全省的教育督导工作。教育督导的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办事机构,承办教育督导团的日常工作。
语委办 负责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离退休干部处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协调等工作。
学位办 负责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团组织建设、工会等工作。
纪检监察室 负责对教育系统行政监察、纪律检查工作。
妇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