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曾性初的研究成果
曾性初教授首先运用信息论与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中文与汉字,香港大学心理系主任高尚仁教授对他的《汉字各种笔画的频率估计》、《汉语的信息分析》等论文曾这样评价:“这个分析的成果对汉字的信息处理的研究以及笔画为单位的汉字键盘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曾教授根据汉字笔画的冗余信息所提出的笔画码(特别是轮廓码)的设想,已为多种中文信息编码方案所采纳。
1983年,曾教授发表《汉字好学好用证》一文,在教育学、语言文字学、中文信息编码等领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日本电视台特地邀请有关专家就此文举行了汉字改革的专题讨论。与会者认为不论赞成与反对文字改革的人士都可以从中吸取教益。著名的文字改革专家周有光先生说:“ 曾文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汉字的一言堂的局面。” 所谓一言堂的观点,就是“ 汉字笔画繁、字数多,难学、难认、难记、难读、难写、难用”。而曾教授却认为笔画多的字,虽然书写时多费一点时间,但是因为线索(冗余信息)多反而较易辨认。就词而论,各种文字的词数大致相等。牛津大词典收词60万,汉词也不过此数。根据实验结果,因为汉字的冗余信息高,它英文、日文假名与汉语拼音都较易学、易懂、易写,它所占的篇幅少,经济实用。因此汉字是悠久、优美的文字,纪录与传递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曾性初教授运用信息论开创了一门“汉字汉语心理学”。关于这项研究的性质和成果,在杨桂欣(《中国教育报》1995年11月22日第二版)的纪念廖一帆的文章中做了评估:“表扬他贯彻执行党的‘双百’方针,为办好《教育研究》而努力工作。1982年下半年,刊物收到自发来稿《汉字好学好用证》,稿子长达两万余字,即用丰富的科学实验材料,又同多种拼音文字进行认真的比较,非常充分地认证了‘汉字是历史悠久、字型优美、易学、易写、经济有效的文字’,根本不应当废除它而走什么拼音化道路。事关重大,作者曾性初曾被错划为右派,怎么办?发表还是不发表?编辑们把这篇稿子交给一帆同志,他认真阅读之后,毫不犹豫地予以签发,并立即向编辑们布置任务:多方面组织争鸣稿件,尤其要组织文改工作和语言文字专家们的稿件,认真讨论一番。1983年伊始,《教育研究》分两期连载了《汉字好学好用证》,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说是“轰动效应”也不为过分。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郑重决定将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不再提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了,这同《教育研究》发表曾性初《汉字好学好用证》,有着重要的关系。”
1983年7月,曾教授应邀出席了在香港召开的“中国语文国际讨论会”,宣读了《方块字与字母文字之比较》的论文,受到了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代表好评。
曾性初教授在80年代做了儿童早期识字的实验。运用程序设计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方法教授不到周岁,尚不会说话的婴儿辨认汉字(利用指辩、用图或实物配字、或用字配图和实物,、听音指字、中英文对照比较学习、动作表字以及口说等方法),不仅使儿童认识了汉字,也在认识汉字的过程当中学到了相关的英语单词,同时还使儿童具备了利用汉字来识别未见过的图画的能力。实验表明,婴儿在未说话前可学会辨认百来个汉字。一般智力中上,2到4岁的儿童,每天以两节(15到20分时间),可以学会二三千个汉字。曾教授对尚未说话的婴儿教学识字的方法,已被美国圣路易斯聋哑研究所采纳,用来教聋哑人识字与阅读。
同时,曾性初教授还做了儿童早期算数的实验。首先教会儿童数的自加、自减、自乘、自除这样的特殊情况,利用数的乘或除连教(让孩子明白乘是连加,除是连减)。儿童会数数但不一定又数的概念,所以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实物,如算盘、积木、硬币。糖果……使儿童对形状、大小不一的东西有基数(表示事物个数的数)的概念,这样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从数(shǔ)到数(shù)的意义。曾性初教授利用特制的又纵横两根直角相交的游尺的方格板,利用操作法来教儿童同时学加减乘除法,教会儿童从动作算到看算、由看算到口算、最后过渡到心算,关键是要求儿童学会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的进位和退位。从具体算术情境到抽象的算术情境,再回到实际的应用,以游戏(学钢琴、练习字画)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小孩子更容易掌握四则运算,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下,不出现皮亚杰发展阶段。
哈弗大学加德纳教授1980年在《今日心理学》上撰文大意如下:我多次与华东师范大学曾性初教授在上海和波士顿交谈讨论,并观看了他的《学习与发展》的录像带,发现他用巧妙的方法(结合操作条件反射和讯息分析学认汉字、英文字词、诗词)研究的结果和瑞士的皮亚杰教授所说的发展阶段(守衡、感知活动、低级运转与高级操作等)有所不同,后三个阶段提前很多,三四岁左右的儿童可以用笔算或心算做复杂的加减乘除运算,这意味着三四岁的儿童便已经具有抽象运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先说话后认字和以图识字的顺序,儿童可以用以学过的字来认识未见过的图。
『贰』 4岁孩子上美术班,成果却这样,孩子多大学画画好
四岁学儿童画很不错啦,很糟的话应该是老师的问题。可以把小家伙的作品发来看看吗?
『叁』 怎样才能让4岁孩子静下来专心做好一件事
静心玩开始。找一样他喜欢的事,陪他开始玩,从每次的坚持五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间长度,并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再转向别的事件。还有一点,要观察这个孩子是否所有的事都不能静下来做,如果是还要请医生检查下是否身体有问题,但成果不能告诉孩子,更不能因此而对孩子下定义来排斥他,需要更关心和照顾、治疗。
『肆』 四周岁了,可以体能吗
你好,当然能。你看看下面的资料吧!
儿童跑步的必要性,特殊价值
现在,国内的儿童基本上处于运动的饥饿状态。因此,必须补充有效的体能释放。而跑步是对于心血管、四肢、脊椎、内脏、以及全身性的运动器官释放最简单、最全面、最有用的一项运动。
跑步对于腿部骨骼的生长、脊椎的生长、脑子生命中枢、肾上腺、淋巴系统、排汗系统、皮肤和上皮组织类的免疫防护的刺激和动员是最有效的。
跑步对于常规的整体运动协调、运动视野是最简单的运动训练。
跑步对于动员体内微循环和排泄血液、尿液中的废物最简单有效。
跑步能培养孩子的耐性、忍受艰苦的能力、相互竞赛的能力、目标性、相互合作竞争、体验超越自我、体验分享。
自然教育中儿童跑步训练的三个特性要求--
安全性、自主性、目标的内部驱动。
1、安全性。
孩子跑步必须检查他的鞋子。鞋子必须是软底,鞋内部应是平底;鞋要合脚,鞋帮不可以在运动中直碰脚踝,不可带金属饰物;鞋底厚度不低于4毫米,不超过10毫米。内裤或长裤的贴身一面应为棉、麻、丝毛,推介棉、丝,不可以紧身。
热身运动及放松和出汗的处理:运动前需做热身运动,如:脚踝、曲身、下蹲等。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跑完后不要停、坐、蹲、躺、不可拍打、柔膝盖、拍打脚踝,做放松运动时应在安全地带。出汗时,在运动途中,应当适当增减衣物,停下时应在背风处,不可正对着风吹、呼吸、不可用凉水擦身擦脸。大汗时别脱衣,应在汗落时及时擦干,换上干燥的衣物。请家庭多备一套内衣裤。
2、自主性。
不可以威逼利诱强迫,应当以教师带领、儿童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当孩子疲劳时,可用语言鼓励。但不得强迫、拖拉、催促幼儿跑步。幼儿可以稍事休息或缓步慢行。如儿童坚持退出、停止,或发生跌倒、冲撞、或蹲坐等情形时,应在安全区域休息。
3、目标的内部驱动。
应以确切可感的方式,让儿童记录、展示跑步的成绩,让父母帮助或孩子独立绘制跑步的图表。在跑步中,尽量让孩子技术,教师应当设计与此原理相符的合作性竞争游戏,以便儿童向自己的目标释放自己的动力!
注:所有开放性的伤口需停止训练。
第三部分,儿童可以跑多长距离呢,冬天可以跑步吗?
1,大量的训练和成果表明,3岁以上的孩子经过短期训练,就可以释放到一次(半小时内)跑5000米或者更远,对于有些儿童来说,一次连续10公里,或者一天10公里的跑步(速度是自主的),是很有兴趣的。
2,冬天不仅可以跑,而且应当在早上就开始跑。
我们从来没有见由于跑步训练而患感冒的,相反,他们的呼吸机能和寒冷耐受机能得到很大释放。(应当在合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烧,感冒期间都是不合适的,此外运动中可以带手套,穿棉背心,但是不能用围巾,运动过后要及时处理排汗,擦干或者继续用热摩擦干)
希望能够帮到你。
『伍』 4岁大的孩子经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人很尴尬,如何教育孩子合理的说话
链接:
三到四岁的时候需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学会玩。小孩在该玩的时候学会了怎么玩,那么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学习了。
这里有巧虎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设计的早教视频《快乐版(3-4岁)》希望能帮到您
『陆』 孩子四岁了,数学方面的能力特别差
4岁的小孩。真的没办法回复你需要答案。 小小的感叹一下: 现在的小孩子太可怜了。 80后是被父母强压着学下来的。你又准备继续传承下去。。 童年嘛就应该给小孩子一个童年。 以后上大学了。好好协助他选个自己喜欢又好的专业,那才合理的。 也不见得你现在选择的就是你小孩子的人生。 也许他是个很有文学天赋的小天才呢。 推荐你去看部电影《三个傻瓜》印度片,你会有所收获的。 记得给分哦。。
『柒』 勤出成果的例子
1、贝多芬不也是如此,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的耳朵竟然聋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重新来过。他就是这么的勤奋,这么的坚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的音乐家!这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勤奋!
2、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3、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4、李嘉诚是推销员出身,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时彻悟。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有人说,如果掉的话那饼肯定有毒。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辛酸。
5、达芬奇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画家,他在小的时候,有一天,教师拿出一个鸡蛋说:“请你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能做到吗?”说完就走了。达芬奇想:鸡蛋有什么好画的,这又有何难呢?达芬奇从这边看,那边看,鸡蛋还是鸡蛋,但他怎么也画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
于是,他去问老师,首先,老师表扬了他认真观察,并告诉他别小看这一个鸡蛋,其实他是千万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鸡蛋。达芬奇记住了这句话,不仅用手去画,而且用心灵去画,几十年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大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