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广州教学成果奖

广州教学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09-29 08:14:37

⑴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成果

(1)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①重视实验技术研究,为学生能力的锻炼提供优质环境
为了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中心重视并加强实验的教学,几乎都有开设有实验课时。软件类课程采用大型实验环境,并配备多个老师和研究生进行实验指导。专业类骨干课程由专职教师共同指导。
②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能力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之前,教师讲解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及实验知识和实验设计方案,让学生充分明确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和应注意些什么,避免学生在实验中的照方抓药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进程中或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开拓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理论(教师讲解)--实践(学生独立实验)--再理论(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得到提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是系统而全面的实验技能与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将打好技能基础与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开创了实验教学的新局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采用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精讲是前提,多练是基础。教师要抓住重点,讲授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通过上机练习解决怎样做的问题,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学计算机,教师通过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知识综合、技能综合与思维综合的原则,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实际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实践,对他们进行综合训练。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评与讨论中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本实验室的各种条件完成自行设计实验的实施。通过这样的实践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将简单的知识深入化,扩大认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如购买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由有经验的老师,利用本中心提供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类计算机技术比赛,培养高精尖的人才。指导实施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促进了对学生知识综合、技能综合与思维综合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为了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实验成绩纳入课程的总成绩中。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好坏、实验报告是否规范整洁、实验室常识、实验态度及纪律卫生、实验素质等方面。
考核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注意实验过程的考查:学生要预习,做出实验或设计方案。提交的实验报告要有现象或问题分析,结果要传到网络服务器上,提交老师检查。
一些课程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取消笔试。对于综合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结果的考核。
学院还将课程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还可以参加企业的培训,获得IT 企业颁发的技术认证证书,如Cisco 的CCNP、IBM 的WebSphere 和SUN 的Java 等专业技术认证。
(2)自制设备情况
计算机网络设备价值高,但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使用电缆经常对设备进行拔插,结果导致设备容易损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个线缆引出面板,这样不仅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而且更方便了学生完成其实验过程。
(3)学生和教师获奖情况
2004~2006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1项,经费 587万元,省部级项目46 项,经费 556.4万元,市级项目13项,经费 546.5万元,横向项目60项,经费1428.2万元。
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项,200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8项,授权38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17篇,其中EI索引141 篇,SCIE 索引35篇,ISTP索引 41篇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获得各种奖励情况如表4-2所示。 奖励类型 负责人 获奖项目 省部委奖三等奖 王知衍 飞机票数字影像管理系统 省部级三等奖 闵华清 基于WEB的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河北省交通2003重点项目(编号J-030121) 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知衍 飞机票数字影像管理系统 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梅登华 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4年度教学优秀三等奖 省部委奖一等奖 周霭如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体系建设 省部级三等奖 周霭如 2004年南粤优秀教师 省部级三等奖 周霭如 2005年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 省部级二等奖 董守斌 Matrix智能邮件处理系统 表4-2 2004年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竞赛名称 获奖情况 参与学生 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 仿真11:11(mls)第一名(一等奖) 冯帆、何华创、朱明德、陈晓洪、郭晓文、黄光略 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 仿真5:5(mls)三等奖 覃争鸣、郑喜景、陈亚鹏 2004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 Fira 仿真组11:11一等奖、二等奖 冯帆、何华创、朱明德、陈晓洪、郭晓文、黄光略 2004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 Fira 仿真组5:5 一等奖、二等奖 覃争鸣、郑喜景、陈亚鹏、刘伟 2004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 Robocup 中型组1:1 三等奖 章奕贵、惠佳星、孙广成、梁立平 2004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 Robocup 中型组2:2 三等奖 章奕贵、惠佳星、孙广成、梁立平 2004年第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足球机器人表演赛 仿真组5:5 第一名 范耀军、覃争鸣、郑喜景、陈亚鹏 FIRA robo world cup 2004 Korea SimuroSot 11:11第三名 冯帆、何华创、朱明德、陈晓洪、郭晓文、黄光略、覃争鸣 2004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 一等奖 梁成、张嘉华、陈利强 2004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 一等奖 陈戈、罗学成、张栋浩 2004 全国高校IBM Linux随需应变应用设计大赛 一等奖 程媛媛、伍子轩、张芳松、江炜斌 第二届“趋势科技百万程序竞赛”决赛 第五名(五等奖)¥50,000 方天、邓宇翔、黄建辉、何超林 第二届“趋势科技百万程序竞赛”决赛 最佳造型奖 ¥30,000 刘伯豪、罗志敏、黄贤俊、黄伟、叶健峰 第二届“趋势科技百万程序竞赛”决赛 最佳变革管理奖 ¥30,000 林古宏、汤思 、邓维、黄海伦、王征宇 “高教社杯”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 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杨劲锋(成员之一) “高教社杯”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 省三等奖 郭胜基 表2-2 2005年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竞赛名称 获奖情况 参与学生 第三届全国搜索引擎和网上信息挖掘学术研讨会(SEWM)中文网页分类测评(CCT) 木棉中文网页分类系统,第一名 曹鸿 第三届全国搜索引擎和网上信息挖掘学术研讨会中文WEB信息检索 木棉中文信息检索系统。第一名 陈晓志 第三届全国搜索引擎和网上信息挖掘学术研讨会中文WEB信息检索 主题提取任务,第一名 欧健文、蔡斌、郭立山 第三届全国搜索引擎和网上信息挖掘学术研讨会中文WEB信息检索 文本分类,第一名 朱旭圻、刘鹏飞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Butterfly旅游自助系统,第二名 邓宇翔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Butterfly旅游自助系统,第二名 黄建辉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中国区优秀成果奖 周维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中国区优胜奖 张佳祺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中国区优胜奖 黄斌 2005年度“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 中国区优胜奖 周维 首届全国大学生思科网络设计大赛 三等奖 李键伟 第二届IBM全国“Linux随需应变”电子商务软件设计大赛 优胜奖 黄斌 美国国家半导体2004-2005中国音频设计大赛 PC-Centered Audio System,优秀奖 魏彬彬 第二届“波导杯”手机软件设计大赛 交通查询,三等奖 魏彬彬 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 VDisk,全国二等奖 陈建、罗家峰、李静锴 许耿聪 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 VDisk,优胜奖 奚建飞、郭懿心、梁轶涛、王新忠 微软Imagine Cup软件开发大赛 全国第二名 何超林,方天 微软Imagine Cup软件开发大赛 优胜奖 黄伟、符伟安 第八届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 基于多维感知的智能教学机器人,三等奖 叶荣华、余刚 第八届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 关于大规模地形场景组织和渲染的策略的研究,一等奖 张嘉华、梁成、陈春华、陈利强 第九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 关于大规模地形场景组织和渲染的策略的研究,二等奖 张嘉华、梁成、陈春华、陈利强 第六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 FIRA仿真 11:11,亚军 冯帆、陈焕、陈墩金 第六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 类人组,亚军 章奕贵、孙广成、陈墩金、柳雄、陈健 第六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 FIRA 仿真 5:5,二等奖 郑喜景、陈亚鹏、覃争鸣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FIRA 仿真 11:11,二等奖 冯帆、陈焕、陈墩金、陈经特、陈健荣、蔡洁锋、覃姜维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RoboCup中型组4:4,季军 惠佳星、章奕贵、孙广成、梁立平、张斌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FIRA 仿真 11:11,一等奖 陈墩金、冯帆、陈焕、陈经特、陈健荣、蔡洁锋、覃姜维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FIRA 仿真 5:5,一等奖 陈亚鹏、覃争鸣、郑喜景、陆露、刘雪红、张智明、施东炜、吴伟文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RoboCup中型组2:2,二等奖 章奕贵、惠佳星、孙广成、梁立平、张斌、陈春华、何文裕、严世广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RoboCup中型组 2:2,三等奖 孙广成、章奕贵、惠佳星、梁立平、张斌、陈春华、何文裕、严世广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RoboCup中型组 4:4,三等奖 章奕贵、孙广成、惠佳星、梁立平、张斌、陈春华、何文裕、严世广 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 类人组,技术进步奖 柳雄、孙广成、陈墩金、杨育奇、范耀军 第十届FIRA足球机器人世界杯 FIRA HuroSot ,第三名 范耀军、覃争鸣、陈墩金、冯帆、章奕贵、郑喜景、陈亚鹏、陈健 ACM程序设计大赛 广东省第二名 ACM程序设计大赛 亚洲赛成都赛区,银奖 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 Et防火墙,二等奖 张智卓、朱志强 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 基于P2P的IPTV软件系统,二等奖 陈新新、陈业伟、连宾雄 “数模”大赛 美国赛,三等奖 陈炎 表2-3 2006年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竞赛名称 获奖情况 参与学生 2006中国机器人大赛 类人组,冠军 柳雄、孙广成、陈墩金、杨育奇、范耀军 2006微软中国软件设计大赛 第三名 黄福鹏、孙镇涛、柴阳阳、王艳波

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占地2061亩,校舍建筑面积26.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700余万元,图书馆面积2.9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60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建有99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314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320余人。校园峰峦起伏,碧波粼粼,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被誉为国内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学院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珠宝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机械与电子系、建筑工程系、思教部、基础课部等三院六系两部,开设42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其中,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另有2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4个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目前,学院拥有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市级精品课程。

学院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5%以上,青年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71.5%。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6人。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各类教材著作270部,20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3年以来,共有22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学校,广州市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已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以开展42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

学院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2008年更是以99.88%的高就业率再次位居全省本专科院校首位。

番禺籍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澳门特首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陈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学院的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有力的资助,捐资兴建了霍英东学术交流中心、何厚铧大楼等一批教学、实训用房和学生宿舍,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目前,学院全体师生正秉承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宗旨,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争取早日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数据截止到2009年5月)

应用外语系招生专业

应用外语系开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和应用英语三个专业。为满足商务英语领域不同岗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设有国际贸易方向,该专业2000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示范性专业,2008年获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商务日语专业的开设符合了本地区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专业发展势头强劲;应用英语专业 2009年推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培养更多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同时,应用外语系承担全院公共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改革成绩斐然,多项综合性改革措施引领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新潮流。
应用外语系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046人。凭借珠三角的地理优势,应用外语系的优质教学资源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有志学子踊跃报考,招生、就业形势喜人。应用外语系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保证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多次被评为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应用外语系现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27人,“双师型”教师39人。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团队实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外语系重点引进和培养外语教学功底好、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应用外语系全体教职员工怀着满腔热忱,本着积极投入、严谨治学的精神为学生创造专业、友好、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基础扎实而又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作出更多贡献。

商务英语专业按专业类进行招生,入学后再根据学生意愿划分专业方向。

商务英语 学制三年 学费:6000元/年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既懂英语又有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驻华机构,从事商务管理、商务操作类工作,如英语翻译、英文跟单员、进出口业务员、国际营销人员、涉外行政文员、涉外客户服务等工作。
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实践、进出口业务模拟谈判、会展实用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网上外贸实务、进出口单证制作、电子商务操作、商业项目设计与策划、顶岗实习等。

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方向) 学制三年 学费:6000元/年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独立的外贸业务处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大、中、小型外向型企业、驻华商社、船运公司、报关公司,从事外贸业务、外贸跟单、进出口货物报关、货运代理、船务代理、单证员、文员等工作。
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进出口业务函电(英语教学)、进出口业务洽谈(英语教学)、进出口业务综合技能、外贸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实务、国际市场营销、会展实用英语、网上外贸实务、职业资格考证、顶岗实习等。

应用英语 学制三年 学费:6000元/年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应用英语专业培养既懂英语又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地区主要行业及主导产业概况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外资机构,从事外事服务与管理、英语翻译、营销、涉外文员、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语法与写作、应用英语翻译(口、笔译)、国际贸易实务、会展英语、进出口业务单证制作、行业产品与贸易、行业英语、涉外礼仪、综合实训、商务办公实训、顶岗实习等。

商务日语 学制三年 学费:6000元/年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商务日语专业培养既懂日语又具有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中日合资企业、日本独资企业、驻华日商机构,从事商务管理、商务操作类工作,如文员、业务员、日文翻译、市场、销售及客户服务等。
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日语、日语视听说、日本概况、商务日语函电与谈判、商务日语阅读、商务日语翻译、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日语听说强化训练、日本文字处理实训、国际日语能力考试实训、职业资格考证、电子商务操作、顶岗实习等。

⑶ 广州的41中学好吗请详细介绍

学校简介

【创办历程】学校创办于1958年,建立初期是一所初级中学。1969年经过上级批准开办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经过全体师生几十年的共同奋斗,学校从1999年至2003年实现了从普通中学跃升市一级学校再跃升为省一级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海珠区教育局有关调整学校布局的方案,2003年9月与沙园中学合并,学校已形成以两个校区为核心的规模。

【基本情况】学校隶属于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目前全校初、高中共有58个教学班,学生3016人,教职工220人。校园环境优美,写意深刻的校园雕塑、流水潺潺的生态小景,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设施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完善,全校有3个多媒体专业室,4个电脑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语音室,建有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实验或教学活动的实验室、专用室共30个。每个教室均配备了由电脑、网络接入设备、液晶投影仪等组成的多媒体平台,并于2001年建成了硬件先进、软件资源丰富的校园网。有洁净通风、采光性强的独立图书馆大楼(市一级中学图书馆)、技术先进的科普天文台;还有室内运动馆、游泳池、PU200米环形跑道、人造草地足球场、塑胶地面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运动空间。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220名教职工中,已毕业及在读的教育硕士方向研究生有14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有18人,本科、大专的学历达标率100%;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有60人;一批教学骨干常年活跃在市、区的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及其科研活动中。
【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目标明确,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名优学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认真、严谨、勤奋、刻苦”的校风和“爱生、律己、严教、精业”的教风。1998年起学校开展了以“自主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改革,2005年9月,我校“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课题获广州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6月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十五”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研究》获省的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被评为“海珠区科研先进单位”。

《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自1979年以来,学校坚持在师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坚持把“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已成为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被共青团广州市委命名为“广州市青少年学雷锋活动教育基地”。现在学校正逐步迈向一条“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之路。
【学校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连续六年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其中2004年本科上线率超过61%,上线率100%;2003学年~2005学年连续三年获海珠区初中毕业班一等奖。2003年3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初中、高中组均获得一等奖。在2006年获得广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两项二等奖。

【未来展望】我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超越,建成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精良、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的名优学校。

校长:何树声 党委书记:曾杏华
副书记:黄桂贞
副校长:陈兆兴、黄桂贞

地址:广州市工业大道北101号 邮编:510250
电话:020-34016194(总机)34017319(校长室)
网址:http://www.gz41z.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文来自:16禁讨论区-广州本土论坛

⑷ 广州大学值得报考吗

广州大学值得报考。

广州大学师资力量相当不错,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8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34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3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2人;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特殊计划”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文化英才2人、教学名师4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5人;广州市各类高层次人才178人。

在教育质量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⑸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怎么样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好,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但学校的教学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在同类院校当中算是一个中等院校,下面是对该校各方面的详细介绍:

1、学校简介: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开设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

2、师资力量:有教职工854人,其中专任教师503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74人,占教师总数34.59%;有博士学位教师203人,占教师总数40.36%。

3、教学特色:以学前教育和小学师资培养为核心,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专业基础实、实践技能强、信息素养高、发展潜力足的教师教育人才。

4、科研成就:获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5项,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338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198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48项,人文社科类项目192项。

5、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英国桑德兰大学、英国纽曼大学、柬埔寨东南亚大学、台湾屏东大学等10多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办学协议,同时开展了“3+1”和“3+1+1”学分互认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拓展了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⑹ 请问广州41中学如何

广州第四十一中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建立初期是一所初级中学。1969年经过上级批准开办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经过全体师生几十年的共同奋斗,学校从1999年至2003年实现了从普通中学跃升市一级学校再跃升为省一级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海珠区教育局有关调整学校布局的方案,2003年9月与沙园中学合并,学校已形成以两个校区为核心的规模。【基本情况】学校隶属于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目前全校初、高中共有58个教学班,学生3016人,教职工220人。校园环境优美,写意深刻的校园雕塑、流水潺潺的生态小景,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设施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完善,全校有3个多媒体专业室,4个电脑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语音室,建有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实验或教学活动的实验室、专用室共30个。每个教室均配备了由电脑、网络接入设备、液晶投影仪等组成的多媒体平台,并于2001年建成了硬件先进、软件资源丰富的校园网。有洁净通风、采光性强的独立图书馆大楼(市一级中学图书馆)、技术先进的科普天文台;还有室内运动馆、游泳池、PU200米环形跑道、人造草地足球场、塑胶地面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运动空间。【师资队伍】学校现有220名教职工中,已毕业及在读的教育硕士方向研究生有14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有18人,本科、大专的学历达标率100%;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有60人;一批教学骨干常年活跃在市、区的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及其科研活动中。【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目标明确,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名优学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认真、严谨、勤奋、刻苦”的校风和“爱生、律己、严教、精业”的教风。1998年起学校开展了以“自主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改革,2005年9月,我校“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课题获广州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6月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十五”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研究》获省的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被评为“海珠区科研先进单位”。《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自1979年以来,学校坚持在师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坚持把“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已成为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被共青团广州市委命名为“广州市青少年学雷锋活动教育基地”。现在学校正逐步迈向一条“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之路。【学校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连续六年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其中2004年本科上线率超过61%,上线率100%;2003学年~2005学年连续三年获海珠区初中毕业班一等奖。2003年3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初中、高中组均获得一等奖。在2006年获得广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两项二等奖。【未来展望】我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超越,建成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精良、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的名优学校。

⑺ 詹成的主要科研立项/教学成果

1)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7年9月立项 参加
2)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口译(课程系列)” 教育部2007年11月 主讲教师
3)口译研究方法论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8年1月立项 参加(排名第三)
4)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8年6月 参加(排名第三)
5)立体化英语教学平台(Computerized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tform)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与广州蓝鸽科技公司横向科研项目 2009年3月立项 参加(排名第三)
6)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0年2月 参加(排名第三)
7)国家级教学团队“英语口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7月 核心成员
8)口译规范描写及其在口译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0年12月立项 参加(排名第二)
9)翻译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2011年3月立项 主持
10)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度国家人文社科项目 2011年6月立项 参加(排名第三)
11)政治会谈口译中的译员角色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基地招标项目 2012年12月立项 主持
1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造就高水平翻译人才 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3年1月 参加(排名第二)
13)翻译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3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2013年12月立项 主持
14)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造就高水平翻译人才 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2月 参加(排名第二)

⑻ 卢小根的获奖情况

2011年获广州市第八届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1年获广州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
2010年获广州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0年获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州市竞赛先进个人奖
2010年获广州大学教学管理奖
2009年被评为第一届广州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
2007年获广州市、广州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6年获广州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0年被评为广州大学1998-200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00—2004学年度多次被评为广州大学教学优秀奖

⑼ 广州商学院的教学成果

学院自办学以来,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系列大赛、国际机器人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获得全国、省部级奖项120项,各类奖励获奖近1000人次。
十五年办学,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000多人,学院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就业率95%以上。201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示范高校”、广东省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十强”等荣誉称号。

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

学院以“教学.教辅单位”、“党群.行政单位”为主体。教学与行政分开的组织结构机构模式。
教学.教辅单位下设置: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思政部......15个教学.教辅单位。
党群.行政单位下设置: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16个党群.行政单位 。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下设9个二级院系,共有33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设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九院一部,开设47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至今为止,学校拥有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 专业名称 学制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软件技术 3 信息安全技术 3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 珠宝学院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3 珠宝鉴定与营销 3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3 财经学院 会计电算化 3 审计实务(注册会计师) 3 财政金融类 3 人文社科学院 文秘 3 社会工作 3 外语外贸学院 商务英语 3 商务日语 3 应用英语(国际会展) 3 国际商务 3 建筑工程学院 土建施工类 3 建筑设计技术 3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 3 玩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质量检验与管理) 3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3 应用电子技术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 电气自动化技术 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3 艺术设计学院装潢艺术设计3艺术设计(时尚饰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3产品造型设计3人物形象设计3影视动画3皮具设计3 学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28.61%,青年教师中58%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中大部分具有“双师”素质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现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7人、广州市高校教学名师6人。2000年以来,我校教师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290部,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1部。特殊津贴专家:张来源 、吴翰声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渠川钰
国家级教学名师:关俊良、张来源
省级教学名师:关俊良、渠川钰、阚雅玲、王昶、张来源、贺平、曹干
广州市高校教学名师:卢飞跃、袁军平 、杨则文、余明辉、曹干、贺平
国家级教学团队: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渠川钰)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张来源) 质量工程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个、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0门市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个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 、2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校外实训基地。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校内实训基地:玩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珠宝鉴定及加工实训基地
省级校外实训基地:创业产业园实训基地、玩具专业实训基地、汽车专业实训基地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省级示范性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玩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酒店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装潢艺术设计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包装设计》、《保险实务》、《餐饮管理》、《电脑平面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首饰制作工艺》、《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工商模拟市场实训》、《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软件测试》、《室内设计策划》、《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设计色彩》和《税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玩具制图与Auto CAD、电脑平面设计。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包装设计》、《首饰制作工艺》。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所属教学单位国家级省级市级15门21门40门1玩具制图与AutoCAD何友义机械与电子系2004年度2003年度第二批2电脑平面设计关俊良艺术设计学院2004年度2004年度第二批3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余明辉软件学院2005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4色彩徐飞艺术设计学院2005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5首饰制作工艺袁军平珠宝学院2007年度2007年度第二批6玩具机构分析与应用渠川钰机械与电子系2007年度2006年度第一批7包装设计陈希艺术设计学院2007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8软件测试贺平软件学院2007年度2007年度第二批9工商模拟市场实训阚雅玲工商管理系2008年度2006年度第二批10税法杨则文财经系2008年度2008年度第二批11餐饮管理饶雪梅旅游系2008年度2008年度第一批12保险实务邓华丽财经系2009年度2009年度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肖传亮旅游管理系2009年度2008年度第二批14室内设计策划曹干艺术设计学院2010年度2009年度第二批15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阚雅玲工商管理系2010年度第二批16电脑效果图关俊良艺术设计学院2006年度第一批17建筑施工技术叶雯建筑工程系2007年度第二批18玩具安全标准与检测吴劲梅机械与电子系2007年度第二批19调酒与酒吧管理王明景旅游管理系2008年度第二批20通用管理吴强工商管理系2008年度第二批21会计张莲苓财经系2009年度第二批22珠宝玉石鉴定申柯娅珠宝学院2009年度第二批23数控机床窦凯机械与电子系第一批24商业银行会计贾芳琳财经系第一批25导游业务穰艳玲旅游管理系第二批2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孙永安基础课部第二批27CAD/CAM技术应用林新贵机械与电子系第二批28进出口业务函电刘刚应用外语系第二批29推销实务张晓青工商管理系第三批30计算机组网技术与工程余明辉信息工程学院第三批3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张强建筑工程系第三批32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陈琼财经系第三批33商务秘书实务肖传亮旅游管理系第三批34国际贸易实务(双语)严美姬应用外语系第三批35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郭盛晖旅游管理系第四批36进出口业务谈判宋梅梅应用外语系第四批37市场营销张晓青工商管理系第四批38ERP沙盘模拟实训郭立国工商管理系第四批39国际结算张宏博财经系第四批40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张莲苓财经系第四批41网络安全蒋亚军信息工程学院第四批教学成果 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1年以来,共有5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12项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商科学生“实战型、体验式、网络化”技能与素质并进的课程创新与实践》、《皮具行业创新型设计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递进”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实务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的“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施》、《以课程研发与建设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工商管理专业群的创新与实践》、《以“三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升高职财经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探索与创新》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基础-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创立与实践》、《以“高素质、强技能”为本位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
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策划”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构建珠宝首饰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高职经管类专业跨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基于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软件测试课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艺术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教学实践》、《基于网络经济下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校本探索》
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教学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商科学生“实战型、体验式、网络化”技能与素质并进的课程创新与实践》、《皮具行业创新型设计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递进”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实务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的“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首饰制作工艺》、《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珠宝结合——天坛祈年殿》、《多角度高效摘果器》。
截止到2015年2月,广东番禺技术学院教师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290部,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1部。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国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海内外知名大学、同类职业技术学院及培训机构的联系,一方面邀请国(境)内外友好或合作院校前来访问指导,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引进优质职教资源;另一方面多次派出业务骨干赴国(境)内外考察培训,主要学习先进职教理念,科学借鉴成功经验。学校现已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比利时、德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还在我校建立了南洋理工学院学生研习基地(广州) 。 学校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和2008年三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
2010年“五一”劳动节前,学校2001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黄德智喜获“全国劳动模范”崇高荣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隆重表彰。2010年底被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39% 。

阅读全文

与广州教学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