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指的什么东西
1、天宫——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落入指定海域。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2、蛟龙——蛟龙号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
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其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3月17日,搭乘“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安家青岛。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
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和大糦热液区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潜和第4次下潜。
这两次下潜都在调查区域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3、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2019年3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接受专访时说道,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
4、悟空——悟空号卫星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硅微条、钨板、电磁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
DAMPE的主要科学目标是以更高的能量和更好的分辨率来测量宇宙射线中正负电子之比,以找出可能的暗物质信号。它也有很大潜力来加深人类对于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和传播机制的理解,也有可能在高能γ射线天文方面有新发现。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5、墨子——墨子号卫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6、大飞机——C919国产飞机
C919大型客机,全称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制。
C是英文缩写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
2018年10月27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从山东东营胜利机场起飞,历经2小时6分,平稳降落在南昌瑶湖机场,圆满完成转场飞行任务。 2018年12月28日,C919第三架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上起飞,将完成首次飞行。
Ⅱ C919客机主要部件是进口的吗,谢谢
核心部件全部进口,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成本问题。以后再想办法国产。
Ⅲ c919大飞机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已通过国际认证了吗
C919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以最主流的航空运输市场大型客机为目标,C919是一架完全按照国际主流适航标准和国际主流市场运营标准研制的干线飞机。C919实际总长38米,翼展33米,高度12米,其准航程型的设计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 C919它是一个缩写。“COMAC”代表的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C”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经久不衰,而后面的“19”代表最大载客量是190座。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在实现完全国产化的道路上,我们仍需努力,虽然已经实现了大飞机关键部位的国产,但是与国外的公司相比,我国还是有着很长的道路要走。
Ⅳ c9丨9客机是何时经美国发证
美国发证的话,我们也是不太了解的,但是一定会有正常的手续。
Ⅳ 中国大飞机c919需要到美国认证吗
世界上就是通用这么两家半的适航标准,要想卖到西方世界,就得拿FAA的适航认证,或者是欧洲的EASA适航认证。不然的话只能卖到第三世界国家去。
Ⅵ 中国C919大飞机恐怕拿不到美国适航证,您还敢坐么
美国适航证就是美国说了算有对企业更好没有拉倒
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2008年开始正式研制,是我国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C919飞机采用单通道窄体布局,基本型可以乘坐158名乘客,与目前国际航空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空客320、波音737相当。C919全机长度接近39米,翼展近36米,比同类型飞机略大。C919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新型航空合金,使得机体更大的情况下,总体重量保持在合理水平。与同级别的空客A320和波音737相比,中国的C919更快速、更省油、更环保
C919的最大挑战不是国产化率,而是如何拿到美国的准飞证,也就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认证。中国商飞的专家对取证比较乐观,认为尽管C919取证会千难万难,但有之前ARJ21支线客机探路,C919取证时间将会缩短, 6年内有望获得适航证。
有些国内外公众对C919大客机的安全性有些顾虑,其实这是多虑了。
一架喷气大客机,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安全水平主要由以下四个要素决定,即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水平。
中国民航局颁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CCAR21部、CCAR25部、CCAR121部和 CCAR145部,全都是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法规和标准,甚至是逐字逐句严格翻译过来的,实际上中国民航运营安全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
C919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外,生产制造方面绝不逊色同类型的波音、空客客机,目前C919大飞机的零部件都是特别成熟而且现今的国际品牌或中国制造,天天在天上飞,C919经历7年时间,严格按照CCAR25部来设计,研制体系严格按照美国SAE/ARP4754《高度集成或复杂飞机系统适航审定考虑》规定的方法和流程来开展,做了大量设计、计算、试验,可以说C919是完全按照美国标准设计和生产的,C919的安全性跟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没有任何区别。
Ⅶ 除了空客和波音,世界上还有什么大型民航飞机生产公司 国产的c919如果上市,有竞争力吗
这个应该说现在没有了,早先的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现在也主要生产军用机,苏联因为解体而俄罗斯没有资金支持不再生产大型飞机,所以大型客机的市场被波音和空客完全瓜分。
C919有没有竞争力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分很多阶段,就是要过很多关。
首先第一关是航空组织的评检,针对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要进行很多测试,然后出具测试的结果和认证书。比如通过美国的FAA认证(适航证),通过这个认证中国的飞机才能进入美国领空才能被美国的航空公司使用,而世界上很多国家也认同FAA的认证,如果这个认证拿不下来就很难说服航空公司购买。同样的,要增加这架飞机在欧洲的竞争力也最好通过欧盟的航空认证,这些认证要全部拿下来即使一切顺利也要花不少时间,到时候C919还具不具有竞争力还要看通过认证的速度。
至于性能上怎么样这个我不好评论,这个连试飞都还没有呢,现在还只有一个机头。有些事我不好说,总之还是先过认证再说,就不要跟波音777、787之类去比较了,我们的目标就是飞机能飞,能安全飞,然后很便宜。
第二关就是要说服航空公司购买几架试用,就算是中国白送飞机你总还要让乘客放心去坐,让航空公司肯去用,但是中国的第一架大飞机总归是不让人放心的,这就需要在先前的认证测试中拿出好成绩然后要中国的宣传力度足够大。
第三关就是试用中的成绩要好,这要在使用成本上、维修成本上、安全性上得到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因为出点事就会彻底砸了牌子。现在不是航空业刚出现的年代,麦道因为在DC10飞机上拙劣的表现一个当年和波音齐名的大公司走向了垮台,更何况中国,如果有安全事故恐怕飞机再好也卖不出了,因为乘客不敢坐,航空公司不敢用。
可以肯定C919的主要客户会是国内(主要是出事可以包一下,这也是没办法,因为飞机设计上会有一些经验不足的地方,波音系列的飞机有很多也因为最初设计上的问题出现了安全事故,但是波音的牌子在那里所以还没事,但是中国的就不一样了)。
手打不易,望能采纳。
Ⅷ 中国客机c919载客营运了吗
没有
按照规定,民航客机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前,必须获得适航证书
昔日arj21为了取证花了7年
919现在只有3架原型机,要到投入商业运行,起码还有4-5年
Ⅸ 中国的大飞机C919已经试飞,为什么还要向法国空客购买300架飞机
只是试飞,还没有获得适航证,不能作为商品提供给航空公司。估计还需要两三年时间。
其次,中国可以交付C919后,短时间内还是需要从空客和波音购买飞机,直到可以及时批量交付后才会逐渐减少外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