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何大一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是抗艾之父
何大一现在为止还未拿诺贝尔医学奖,如果能研究出HIV治疗方法话得到世界的认可,将会是医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名流千古。
何大一,1952年11月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新余,12岁时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1994年开始研究“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
1999年,何大一及其同事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中的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2000年,又研制出C型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是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❷ 当前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8-09/1749401094.shtml
❸ 行星为什么不命名为何大一行星
1、普通人对行星没有命名权,只有小行星才有命名权。
2、何大一先生成就取得的时间距今相对较短,还没有达到大多数中国人公认的程度。并且何大一先生一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质疑声比较多,不方便下定论。
3、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项崇高的荣誉,紫金山天文台的命名一部分以古代天文学家命名,一部分以古代科学家命名,一部分以当代科学家命名。暂时没有用当代医学家命名的。毕竟医疗方面暂时没有真正能称得上断带或者标志性人物,何大一先生也只是五位外籍院士之一。
4、命名权归属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是集体机构,在何大一先生成果下定论之前难以集体定论。
5、任何事物只有讨论“它为什么名字叫做xxx”才有意义,讨论“为什么名字不叫xxx”是永远无解且无意义的问题,就像讨论月亮为什么不叫其他什么的一样,没有讨论意义,也无解。
❹ 何大一教授为何说成功的疫苗,明年可期
因为目前全国的科学家和制药公司都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紧急研发,如今疫苗的研发速度可以说创下了历史之最,而美国已经表示所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进入了第3期的临床试验,一旦确认了该疫苗对新冠病毒有用之后,那么最早在今年10月份,最晚在明年1月份就能够正式的投入使用,所以说成功的疫苗未来可期。
确实也是当疫情成功遏制住了之后,可是因此而受难的人们该怎么办呢?要知道病毒对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人造成的影响可是永久性的,他们在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呢?他们的健康是没有办法得到根治的,同时政治问题呢,那些政府在疫情期间做出的错误决定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从而使得政治出现了差错。就比如美国在疫情期间做出了那么多错误的决定,必将会给美国官员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今连戴口罩都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那么其他的更别说了。社会问题也有待我们深思,在这次疫情中遭受到巨大经济打击的人在之后怎么办呢?比如说那些因此而破产的中小企业,在未来他们还能不能够重新爬起来继续做生意,那些因为疫情而失业的人员在未来还能不能找到工作,从而负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❺ 港星艾滋病是谁
有人也说是古天乐
古天乐
●爱泡夜店,性喜猎艳,男女通吃。古天乐
●电视圈稳坐一线小生位置 古天乐
●在电影圈是抢手货,拍过几部票房与口碑皆不错的电影! 古天乐
●演而优则唱,进军乐坛当歌手,歌影视三线发展。古天乐
●近年北上赚人民币,常到北京、上海夜店耍乐! 古天乐
●曾有一名圈内女友,但感情未能开花结果。古天乐
但我认为是:陈冠希
因为陈冠希以前和很多女星爆过艳照门,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泛滥的
而且,还指出“近年北上赚人民币,常到北京、上海夜店耍乐!”
现在陈冠希在上海做服装生意
经常到上海和夜店去耍
❻ 艾滋病病毒存在已有50年,为什么爆发在七八十年代
艾滋病的发现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在当天出版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只有几页的报告,简要介绍了5位病人的病史。这5个人本来很健康,但他们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
第一位病人是33岁的美国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发烧,再加上干咳,呼吸困难。3月份,他被洛杉矾一家医院接收。医生诊断认为,这种新的流行病是典型的肺炎,是由对健康人没有危险的病原体卡氏肺囊虫引起的。此外,医生肯定,这种病是巨细胞病毒传染的,化验结果是白血球数目减少。尽管用最现代化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位33岁的美国人仍然于1981年5月3日死了。
这5位病人的共同特点是:大约30岁左右,发烧、咳嗽,患卡氏肺囊虫肺炎,被认为是由巨细胞病毒传染的。
当时卫生部门都感到惊恐,立即成立了由免疫学家、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寄生虫学家和毒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和跟踪小组。
由于这种谜一般的疾病最初主要发生在同性恋者身上,因此被称之为"同性恋者遭到损害的疾病"。后来发现患者同时伴有免疫衰弱,所以为该病取名为"与同性恋有关的免疫缺乏症"。
【这种病的最终定名,还得感谢法国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以蒙特尼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设想:分离病毒最好的时机不是在病情已深人发展的时候,而是在病之初期,先兆症状刚刚出现之时。接着他们从一患者身上取出淋巴结组织进行培养,并采取有利于病毒繁殖的措施。15天后,漂浮在培养液上层的淋巴结细胞中发现了具有特征的逆转录酶。不久,又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这种新病原。1983年5月,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报告】
HTLV-III的病毒粒子是直径约1000埃(长度单位,0.0000000010厘米)的圆球。粒子外包裹着由两层脂质组成的膜。这种脂质取之于清主细胞的外膜。由糖蛋白(附有糖链的蛋白质)拴住这层膜。每个糖蛋白有两种组分:覆盖着膜的GP41和伸出膜外的GP120。这种由膜和蛋白质组成的被膜包裹着一个由蛋白质P24和P18组成的核。病毒RNA被携带在核内。此外还有逆转录酶的几个挎贝,其功能是催化病毒DNA的装配。
与此同时,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盖洛领导的研究小组也企图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因病毒将感染的细胞杀死,无法在培养中使病毒生长。
1983年11月,盖洛实验室的细胞生物学家MikulasPOPOVIC解决了这个难题,分离出大量病毒。这就是艾滋病病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由此病毒引起的病被称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
在分离病毒方面,法国人走在前面,而美国人进行得更细致、准确。遗憾的是这两位共同合作的科学家为争谁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走上了法庭。这给科学上的国际合作投下了不愉快的阴影。后来,在Solk(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明人)调停下达成协议:双方对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具有同等的功劳。这才平息了这场持久的国际争端。
这种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发现:这种病毒很像有蹄动物的慢病毒。过去,人们认为它与人类疾病关系不大,因此未引起重视。后来,有人发现:非洲丛林中,有人患怪病死去,其症状与那5个人很相似。于是人们把过去50年冷冻保存的叨万份血样进行化验发现:在非洲绿猴的血液里存在一种病毒"猴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与人艾滋病病毒很相似。因而"猴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人艾滋病病毒的祖先。但是绿猴只带毒,不发病。后来人们又在猫、牛体内发现了"猫艾滋病病毒"和"牛艾滋病病毒"。因此有人推测艾滋病病毒是由于人与猴在玩耍中不小心被抓伤,"猴艾滋病病毒"从小小的伤口进人人体,经过变异在人的体内繁殖、生存、传染。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究竟"艾滋病病毒"来自哪里,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不管怎么说艾滋病是20世纪下半叶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至今全世界已有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至1997年6月30日,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达1644183名,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1亿。目前全球每分钟有11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截至1998年9月底,我国感染HIV者为11170人,艾滋病患者338例,死亡184例。实际上感染者已超过30万,预计两年后超过120万。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卡波济氏(Kaposi)肉瘤和机会感染,CD4细胞下降,HOV抗体阳性。
病者一般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数天至数月。而后是长达8年的潜伏期,被称为"无症状带毒者"或"HIV携带者"。后来淋巴结肿大,周期性地发热,最后全身各处均发生感染,平均存活9个月。
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克来松镇的巴克太太一家。丈夫巴克·利克27岁,幼年患病,需经常使用血制品,结果染上了艾滋病。妻子巴克·劳莲24岁,原先健康,生了一个女儿妮克尔,年龄4岁,是全家惟一健康者。以后巴克·劳莲很快发现自己也有艾滋病,只是症状不重,还能工作和料理家务。她在患病后又生一子德怀脱,也有艾滋病。不久丈夫及儿子病重住院。一个原先幸福美满的家庭被艾滋病所破坏,将只留下4岁的女儿妮克尔。
艾滋病通过体液进行传染。与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相似。艾滋病病毒从人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泪、尿、乳汁和阴道分泌物中产生,但只有当它们进人血液循环时才能传染。现已证实: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同性或异性问的性接触、血液、母婴进行传染。排除日常生活中的传染,如:见面时轻吻、同桌进餐、盆浴、厕所座位、衣物等。
对于艾滋病,至今尚无根治之术。但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利用多种技术,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籍华人何大一推出的"鸡尾酒"疗法。他认为:多种药物合用疗效远大于单一药物。他将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与一种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合在一起,使被测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达到测不出来的水平。因此,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96年的风云人物。
对付艾滋病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要加强艾滋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摒弃卖淫、嫖娼,禁止吸毒、贩毒,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对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要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关怀。为此联合国规定每年12月1日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日"。1998年的主题为: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❼ 艾滋病能治好吗
? 从目前科学成果来看,还没办法把艾滋病治好。艾滋病是一种特殊的病毒,与普通病毒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破坏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是对抗病毒和细菌入侵的人体的关键系统。所以很难研发出有效的对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感染了艾滋病就没办法治了吗? 感染了艾滋病,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进行保守治疗。艾滋病病毒本身不会将人致死,最终死于艾滋病的原因,是其它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机会感染。感染者需要定期检测,观察病毒含量的变化,CD4、CD8等免疫细胞的变化,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随着现在医药技术的提高,在控制病情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据最新的英国媒体的报道,英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存治45年左右。关键在于发现早,治疗早。从而可以延长艾滋病的潜伏期。对于感染者而言,生活中需要防止机会感染,提高生活卫生条件,减少感冒等对身体的影响。感染了艾滋病,晚期是死于什么原因? 大多艾滋病人,在病情发展到晚期,是非常痛苦的,由于口腔溃烂,很难进食。消化系统也由于细菌感染,出现问题,营养很难吸收。艾滋病人到了晚期,通常非常廋。随着病情的加重,内脏器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体内的免疫系统发挥不了作用,只能任由细菌或病毒横行霸道。最终都是死于机会感染,艾滋病的病死率是是高的,达100%。艾滋病治疗的费用怎么样?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何大一教授提出了尾酒疗法,可以使得HIV病毒在体内不能发作,如果能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每个月都用尾酒疗法去治疗,就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这种治疗方法非常昂贵,大概七千元到一万元一个月,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❽ 华裔专家创鸡尾酒疗法“打败艾滋病”,为何将专利技术1美元转让中国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疾病的出现一度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受到了阻碍,而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当今世界上没有疫苗可以防控、也无法彻底根治的疾病,很多人在提到艾滋病的时候往往会心生恐惧。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艾滋病这一难题也有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曾经,有一位华裔专家就以“鸡尾酒疗法”成功“打败”了艾滋病,后来,他又将这一专利技术用1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中国。那么,这位华裔专家究竟是谁?他的“鸡尾酒疗法”又是如何“打败”艾滋病的呢?
结语
对于何大一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明明可以选择更加简单、安全的研究内容,但他仍然将挽救生命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他的努力下,无数曾经垂死挣扎的艾滋病人获得了新的生活,而这也正是他当年参与到艾滋病研究中的目的。
在未来的日子中,他也决心继续为了艾滋病人而努力,早日研究出可以成功防控艾滋病的疫苗。他曾表示,哪怕艾滋病永远无法彻底根治,他也一样会为此而奋斗终生。
❾ 艾滋病是如何发现的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在当天出版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只有几页的报告,简要介绍了5位病人的病史。这5个人本来很健康,但他们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
第一位病人是33岁的美国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发烧,再加上干咳,呼吸困难。3月份,他被洛杉矶一家医院接收。医生诊断认为,这种新的流行病是典型的肺炎,是由对健康人没有危险的病原体卡氏肺囊虫引起的。此外,医生肯定,这种病是巨细胞病毒传染的,化验结果是白血球数目减少。尽管用最现代化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位33岁的美国人仍然于1981年5月3日死了。
这5位病人的共同特点是:大约30岁左右,发烧、咳嗽,患卡氏肺囊虫肺炎,被认为是由巨细胞病毒传染的。
当时卫生部门都感到惊恐,立即成立了由免疫学家、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寄生虫学家和毒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和跟踪小组。
由于这种谜一般的疾病最初主要发生在同性恋者身上,因此被称之为“同性恋者遭到损害的疾病”。后来发现患者同时伴有免疫衰弱,所以为该病取名为“与同性恋有关的免疫缺乏症”。
这种病的最终定名,还得感谢法国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以蒙特尼尔(Montagnier)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设想:分离病毒最好的时机不是在病情已深入发展的时候,而是在病之初期,先兆症状刚刚出现之时。接着他们从一患者身上取出淋巴结组织进行培养,并采取有利于病毒繁殖的措施。15天后,漂浮在培养液上层的淋巴结细胞中发现了具有特征的逆转录酶。不久,又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这种新病原。1983年5月,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
与此同时,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盖洛(Gallo)领导的研究小组也企图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因病毒将感染的细胞杀死,无法在培养中使病毒生长。1983年11月,盖洛实验室的细胞生物学家Mikulas Popovic解决了这个难题,分离出大量病毒。这就是艾滋病病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由此病毒引起的病被称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
在分离病毒方面,法国人走在前面,而美国人进行得更细致、准确。遗憾的是这两位共同合作的科学家为争谁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走上了法庭。这给科学上的国际合作投下了不愉快的阴影。后来,在Solk(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明人)调停下达成协议:双方对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具有同等的功劳。这才平息了这场持久的国际争端。
这种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发现:这种病毒很像有蹄动物的慢病毒。过去,人们认为它与人类疾病关系不大,因此未引起重视。后来,有人发现:非洲丛林中,有人患怪病死去,其症状与那5个人很相似。于是人们把过去50年冷冻保存的20万份血样进行化验发现:在非洲绿猴的血液里存在一种病毒“猴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与人艾滋病病毒很相似。因而“猴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人艾滋病病毒的祖先。但是绿猴只带毒,不发病。后来人们又在猫、牛体内发现了“猫艾滋病病毒”和“牛艾滋病病毒”。因此有人推测艾滋病病毒是由于人与猴在玩耍中不小心被抓伤,“猴艾滋病病毒”从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经过变异在人的体内繁殖、生存、传染。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究竟“艾滋病病毒”来自哪里,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不管怎么说艾滋病是20世纪下半叶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至今全世界已有4 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至1997年6月30日,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达1 644 183名,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1亿。目前全球每分钟有11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截至1998年9月底,我国感染HIV者为11 170人,艾滋病患者338例,死亡184例。实际上感染者已超过30万,预计两年后超过120万。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卡波济氏(Kaposi)肉瘤和机会感染,CD4细胞下降,HIV抗体阳性。
病者一般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数天至数月。而后是长达8年的潜伏期,被称为“无症状带毒者”或“HIV携带者”。后来淋巴结肿大,周期性地发热,最后全身各处均发生感染,平均存活9个月。
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克来松镇的巴克太太一家。丈夫巴克·利克27岁,幼年患病,需经常使用血制品,结果染上了艾滋病。妻子巴克·劳莲24岁,原先健康,生了一个女儿妮克尔,年龄4岁,是全家惟一健康者。以后巴克·劳莲很快发现自己也有艾滋病,只是症状不重,还能工作和料理家务。她在患病后又生一子德怀脱,也有艾滋病,不久丈夫及儿子病重住院。一个原先幸福美满的家庭被艾滋病所破坏,将只留下4岁的女儿妮克尔。
艾滋病通过体液进行传染。与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相似。艾滋病病毒从人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泪、尿、乳汁和阴道分泌物中产生,但只有当它们进入血液循环时才能传染。现已证实: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接触、血液、母婴进行传染。排除日常生活中的传染,如:见面时轻吻、同桌进餐、盆浴、厕所座位、衣物等。
对于艾滋病,至今尚无根治之术。但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利用多种技术,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籍华人何大一推出的“鸡尾酒”疗法。他认为:多种药物合用疗效远大于单一药物。他将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与一种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合在一起,使被测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达到测不出来的水平。因此,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96年的风云人物。
对付艾滋病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要加强艾滋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摒弃卖淫、嫖娼,禁止吸毒、贩毒,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对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要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关怀。为此联合国规定每年12月1日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日”。1998年的主题为: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