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编制要求

成果编制要求

发布时间:2021-09-25 11:01:16

成果图件编制

遥感地质解译提交的成果图件包括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遥感地质图和专项遥感调查图件三类。

7.1.1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制作

它是一种以遥感影像为基础,配合线画符号和小量注记,满足地图的几何精度要求,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一种地图。

7.1.1.1 制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3)影像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4)制作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的控制点应来源于1∶100000线划地形图、数字地图。

5)几何纠正采取拟合多项式方法。选择二次多项式,控制点应有9~12个;选择三次多项式,控制点应有14~16个。要求纠正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控制点拟合精度控制在0.3mm。

6)相邻两景图像重叠区内选择同名点作为数字镶嵌控制点,拟合中误差在一个像元左右。

7.1.1.2 图面表示的基本内容

图面以影像形式显示出色彩明快、层次丰富、反差适中、清晰、不偏色的地表地物影像,并标注有内外图廓、坐标、公里网格、地名、山系名称、水系名称,以及图名、接图表、数字和线条比例尺、时像、波段组合、控制资料(地形图)、制图单位等项内容。

7.1.2 1∶250000遥感地质图编制

遥感地质图是在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基础上,经过野外地质调查,编图单位修订,综合分析整理后完成的最终成果图件。

7.1.2.1 编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编图所用资料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一致。

2)地理底图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250000地理底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并视测区情况,补充公路、铁路等现势性资料;地理底图的综合取舍参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96)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0000数据库技术规定”和DZ/T0191—1997中的有关规定。

3)遥感地质图的编制必须按照GB958—89和DZ/T0179—1997中规定的图式图例、符号等进行表示。

4)遥感地质图编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5)遥感地质图应充分注意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表示方法应尽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以尽可能扩大为社会服务。

7.1.2.2 图面表示的基本内容

1)在1∶250000遥感地质图上,应表示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界线及其性质、接触关系、侵入岩相带、变质带界线、蚀变带、断层、韧性剪切带(标出位移和倾斜方向)以及混杂堆积,特殊意义的岩石、火山机构等。准确标绘有代表性的地质体产状、线理等地质要素,正确反映区域地质现象的基本特征。

2)编图单元代码采用地质代号,加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Ⅰ、Ⅱ、Ⅲ)来表示。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完全吻合时,单元代号采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加原地质代号表示。如ⅠJ1H、ⅠJ1γ2;虽然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完全吻合,但依据影像组合规律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时,单元代号采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加原地质代号加注上脚标1、2、3,表示分解单元的个数,如ⅠJ1H1、ⅠJ1H2、ⅠJ1H3、ⅠJ1γ1、ⅠJ1γ2、ⅠJ1γ3;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部分吻合时,应考虑单元标志的稳定性和边界圈定的准确性,通过区域填图单元分析对比确定其具体归属,赋予相应的地质代号;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无法对比时,暂时用特殊符号标注。

3)地质体的宽度表示在图上最小为1mm,小于这个限度的可以合并,但性质不相同的岩体则不得合并,脉岩不能过于简化;标志层、有意义的岩层、岩体和具有特殊指示意义的地质体(如榴辉岩或深源包体等)即使很小也应夸大表示。

4)图框外除表示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外,应从实际出发,多用生动形象的图、表,不要用冗长的文字叙述作为有关图面内容的说明。

5)地质图的图式图例,应包括图面表示的所有地质代号、符号、花纹、颜色以及各种结构构造和产状要素等。

7.1.3 1∶250000专项遥感调查图件的编制

1)与遥感地质解译同时进行的其他专项遥感调查,如矿产地质、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遥感调查,均应编制相应的遥感解译图件。

2)专项遥感调查图件的编制,可根据专项遥感调查的具体内容,按照有关规范、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

⑵ 企业成本报表编制要求是( )

数字准确和内容完整。

成本报表实质上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编制的,对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产品成本是反映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也就是说,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在产品成本中。通过成本报表信息,及时发现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问题。

(2)成果编制要求扩展阅读:

为了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充分发挥成本报表的作用,编制成本报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真实性。也就是说,成本报表的各项指标必须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

(2)重要性。也就是说,对于重要的项目(如重要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应在成本报表中单独列出,以表明其重要性;对于次要的项目,可以一起反映。

(3)正确性。也就是说,成本报表的指标要计算正确,与审计有关的数字要在各成本报表之间、主表与附表之间、各项目之间保持一致,与本报告和上一报告有关的数字要与每一个OT挂钩。她。

(4)完整性。即要编制的各种成本报表必须完整,要填写的指标和文字说明必须全面,表中的项目和表外的补充信息,无论是直接根据账簿信息还是通过分析计算,都要准确,不能随意。

(5)及时性。即按规定日期提交成本报表,以保证成本报表的及时性,使成本报表在各方面得到充分利用和分析,充分发挥成本报表应有的作用。

⑶ 方案的编制条件和要求

3.1.1 制定方案的基本原则

制定我国13000m超深科学井钻探技术方案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制定的方案应该在技术上可行。

2)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考虑方案的经济性最佳。

3)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已经完成的深钻和超深钻的实施经验,并充分利用当今世界钻井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4)主要立足于国内的设备和器材,确有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技术引进。

5)主要立足于现有技术,确有必要时开展适当的研究与开发。

3.1.2 钻井条件和基本要求

制定13000m超深科学井钻探技术方案时,须考虑的钻井条件和基本要求如下:

1)钻井深度:13000m,直井。

2)岩心直径:≥70mm。

3)地层条件:按沉积岩和结晶岩两种情况考虑。

4)取心钻进比率:对点取心和连续取心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性都进行研究,考虑不同取心钻进比率时的钻进施工经济性。

5)由于目前我国13000m科学超深井的科学目标和施工地点都未知。此超深井可能在沉积岩中钻进,也可能在结晶岩中钻进,制定的方案应兼顾这两种情况。沉积岩钻井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比结晶岩复杂,因此本项目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设计以沉积地层为目标;钻进方法和经济性分析考虑两种地层条件。

⑷ 成果报告的编写

电法勘探成果报告是电法勘探成果质量的最终体现。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反映客观实际、地质效果好的物探成果。

成果报告应由组长或由组长指定专人编写,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修改。成果报告经过批准后,电法组才算完成任务。

物探成果报告一般可分为单项(或专题)成果报告、综合成果报告和阶段性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要求内容全面,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立论有据,文字简洁,结论明确,附图附表齐全。

单项(或专题)物探成果报告是指采用单项物探方法完成一个工区的一项或几项工程地质任务的成果报告(如××工区高密度电法勘探成果报告)。

综合物探成果报告是指用几种物探方法,综合解决一个工区有关地质任务的成果报告(如××工区综合物探成果报告)。综合物探成果报告的特点是要突出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地质问题方面的应用,将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提高物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1.成果报告的内容

成果报告的编写可参照下列内容要求:

1)概况:简述工区的物探任务(目的、要求、工作范围及工作比例尺),工作期间,主要仪器设备、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往进行过的地质勘测工作(尤其是与本次物探任务有关的勘测工作),以及在本次工作中与其他勘测方法的配合。

2)地形、地质简况及地球物理特征:简述与物探工作有关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物探地质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和物性特征。

3)工作方法与技术:叙述外业生产工作布置、工作方法及依据,仪器性能及仪器因素选择。

4)资料解释与成果分析:简述采用的解释方法及选用参数的依据,叙述成果分析及其地质解释。

5)结论与评价:阐明任务解决的程度,提出物探成果的地质结论;叙述检查观测质量、成果解释精度,通过与已有钻孔及其他勘测资料对比分析、钻孔验证情况,对本次物探成果做出评价。

6)问题与建议:提出本次物探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补充和需要开展的其他物探工作和验证工作的建议。

对于工程物探的单项专题电法测试工作,如地基、桩基检测、灌浆效果检测、钻孔电磁波透视和钻孔电视观察等,可不受以上成果编写内容的限制,应结合具体任务要求和专题物探工作的需要,编写专题测试成果报告。

阶段性综合物探成果报告是指一个工区在一个勘测阶段内所完成的物探工作成果的综合(如××工区可行性研究阶段综合物探成果报告)。阶段性综合物探成果报告的编写基础是单项物探成果和综合物探成果报告。

报告应在物探队技术负责人或技术组的指导下组织有关人员编写。

2.成果报告附图、附表

成果报告附图、附表,应根据任务要求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选择与解决地质问题有关的图件,需要综合而且能够综合到一张图上的内容尽可能绘在一张图上。

阶段性综合物探成果报告的附图、附表,应将本阶段历年所作成果图、表进行汇总。通常物探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和图表:

1)物探工作布置图;

2)物探成果平面图(如电测深曲线类型分布图、异常分布图、覆盖层等厚度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基岩等高线图);

3)物探成果剖面图(如AB/2视电阻率剖面图、物性-地质剖面图等);

4)物探成果表(如物性表、各种解释成果表、物探点高程及坐标测量成果表等)。

⑸ 综合成果图件编制

综合成果图件编制包括编图方法、编图内容、投影、精度要求、属性、图库与图示等项内容。

⑹ 成果编制及验收

成果编制阶段时间限定通常为野外资料验收后6个月之内,区调成果通常指1:5万地质专图、(联测区属)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图幅说明书,报告及说明书章节编排及内容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这些成果完成后,会同实测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矿产图(有的不做要求)、专题研究报告和相关图件、各种原始资料以及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等一并提交于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及验收委员会进行评审、验收。

⑺ 成果报告编制

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编图、建库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区域成矿地质构造与成矿地质作用特征,编制省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成果。成果主要包括:

1)成果报告。

2)图件及编图说明书。

3)数据库。

阅读全文

与成果编制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疫情投诉 浏览:149
知识产权合作开发协议doc 浏览:932
广州加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5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办法 浏览:455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