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华北油田同口西勘探成果

华北油田同口西勘探成果

发布时间:2021-09-23 14:54:55

Ⅰ 李四光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 )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

应该是 胜利油田,因为是"等大油田"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1954年,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接着,李四光与其它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国很快找到了钨、铬、铀、金刚石、煤及稀有金属矿藏,并在开发地热、地下水,研究第四纪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Ⅱ 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到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为我

李四光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根据他的研究成果 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 胜利油 田 华北油田等大油田 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Ⅲ 了解一下华北油田30年的变化

变化挺大的,以前产油多,现在产油少,可是华北油田还是日新月异!很多路边小建筑都拆了,路也拓宽变美了!——以前的华油炼厂分出去了,叫华北石化,副局级单位。vampirefan 说的太极端!我们单位工作好紧张的!

Ⅳ 华北油田的油田介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英文PetroChina Huabei Oilfield Company。1975 年,华北油田投入勘探开发, 1976 年,华北油田会战指挥部成立,后更名为华北石油管理局。 1999 年 10 月,按照国务院对石油石化企业进行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原华北石油管理局重组为上市和未上市两部分,上市部分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华北油田管理局、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并接受其直属领导管辖,行政级别为设区地级市。
公司现任总经理为黄刚。现有员工13863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404人,博士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4人。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集输及储运、勘探开发工艺研究及规划研究等石油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拥有油气资产原值229.60亿元,净值80.74亿元。注册油气勘探区域主要集中在冀中地区、内蒙古中部地区和冀南—南华北地区、山西沁水盆地等四大探区。共拥有54个油气田,油气集输管线3500多公里。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23亿吨,排在中国石油第3位,累计生产天然气72.44亿立方米。
公司成立后,按照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发展勘探开发主营业务,精细管理,全员创新,以人为本,依法经营,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2000年至2004年,公司生产原油2212万吨,天然气26.99亿立方米,实现了储量替换率大于1的目标;公司累计取得科技成果558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9项,获国家专利31项。连续五年纳税在河北省排名首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被河北省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工业行业综合实力优强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先进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等先进单位。
华北油田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担负起国有企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确立了年新增可采储量500万吨以上,年新建油气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年油气生产量达到500万吨的 “ 555 ” 工作目标,推进油田健康发展,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做出新的贡献。

Ⅳ 根据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4个大油田分别叫什么

根据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华北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

Ⅵ 胜利油田勘探史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 8 个城市的 28 个县 ( 区 ) 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 4.4× 10 4 km 2 , 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是一个资源丰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同时又是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石油化工基地和农牧渔业基地,在实施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和山东省两个跨世纪工程(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和建设“海上山东”)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胜利油田主体部位在黄河入海口两侧,目前主要工作范围达4.4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八个市和地区的二十八个县(区)境内。

按地质区划分,山东境内可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约6.1万平方千米,其中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已探明储量占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的99.6%。

1996年,胜利油田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风险勘探,中标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1999年,对安徽合肥盆地进行风险勘探,中标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2000年,在准噶尔盆地登记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风险勘探区块。

这里濒临渤海,紧依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油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投资环境良好,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引人注目。

发展历程

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

1961年4月16日 ,在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了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当年7月,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东营凹陷进行重点勘探。

1962年9月23日 ,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 1964年1月25日 ,国家正式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形成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的又一场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会战。1965年3月,坨11井和坨9井分别获日产1134吨和1036吨的高产油流,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千吨级油井。由于该油井位于东营地区胜利村一带,为了纪念石油会战取得的巨大胜利, 1971年6月11日 ,“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1972年6月15日 更名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结束了20多年的会战体制。1998年6月,划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

2000年5月28日 ,根据中石化重组上市的整体部署,“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胜利油田的机构、资产、人员从法律上分开为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上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存续)两部分。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是隶属于中石化集团公司的企业。

从1964年投入大规模勘探开发以来,胜利油田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速战速捷,到1978年,全油田原油产量上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

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象“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脚”。胜利油田的科技人员和职工,“一分为二”认识断层,破除“断层有害”论,像查“楼房”、查“房间”一样,搞清断层和油层的特点,高水平、 高效益地勘探、开发了东辛、滨南、河口、临盘等地区的复杂断块油田。 1968年5月18日 ,3205钻井队钻探的渤2 井,获日产13.2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孤岛油田。 孤岛油田含油面积85.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7亿立方米。1971年3月,投入大规模开发建设。 凸起,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孤岛油田的发现,开创了我国石油勘探史上"凸起找油"的先河,破除了"突起无油"的禁区。孤岛油田是胜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全国高效开发油田,1992年最高年产量474万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1981年开始,国家对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推动胜利油田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八十年代中期的孤东、滨海开发建设会战,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91年达到3355.19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在3000万吨水平上保持稳产至1995年。随后进入战略调整期,1998年的原油计划产量为2730万吨。特别有意义的是,“八五”以来,油气勘探开发大步向海上挺进,实现了由陆地向海上跨越,形成了陆海并进的格局。

1993年埕岛油田投入开发,2000年海上建成245万吨的生产能力。

油气勘探

到2001年底,共做二维地震测线 227923千米 、三维地震面积19751平方千米,在济阳坳陷的三维覆盖面已达64%。共打探井5755口,累计探井进尺1454.69万米。已找到70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其中海滩地区6个,海上油田1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71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67. 2亿立方米 ,海上地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6亿吨。

2001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354万吨,控制储量8216万吨,预测储量8272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61亿立方米。从1983年开始,已连续18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

油田开发

已投入开发68个油气田,动用石油地质储量33.34亿吨。有油井20071口,目前原油生产能力2644.8万吨。已累计生产原油7.46亿吨。油田平均综合含水为90%,自然递减14.24%,综合递减7.08%,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为10.02%。储采平衡率103.79%。2001年生产原油2668.01万吨。

现有气井353口,建成天然气配套生产能力1.56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342.38亿立方米。每年按计划向齐鲁石化供气2. 2亿立方米 ,油田自用气约4.31万立方米。

有注水井9160口,目前日注水60.66万立方米。累计注水37. 06亿立方米 ,累计注采比0.79。

胜利油田是一个地质条件复杂,含油层系多、储层种类多、物性变化大、油藏类型多的复式含油盆地。广大地质工作者经过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和完善了复式油气聚集理论及勘探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突破了潜山斜坡和洼陷内找油的禁区。近年来研究形成了一套特殊及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发现了许多新区块、新层系,使东营凹陷含油面积和储量持续增长。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于 2000年5月28日 正式挂牌成立,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由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主体部分重组改制而成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地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主体部位在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按地质区划,山东境内可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6.1万平方千米。同时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和准噶尔盆地风险勘探,和田探区合同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取得探矿权12978.7平方千米,准噶尔盆地取得探矿权59965.5平方千米,对安徽合肥盆地进行风险勘探,探矿权面积25312平方千米。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的前身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自1961年发现、1964年正式投入开发建设以来,到2001年底,共打探井5457口,先后找到69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7072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67. 2亿立方米 ;从1983年开始,已实现连续18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累计生产原油7.45亿吨,生产天然气342.28亿立方米。

到2001年,动用石油地质储量34亿吨。有油井19250口,原油年生产能力2650万吨左右。全油田平均综合含水为90%,自然递减14.24%,综合递减7.08%,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为10%。现有气井405口,年生产能力近10亿立方米;有注水井7117口,累计注采比0.79。

胜利油田在油、气、水、电、路、讯、机修、供应、公用设施等方面具有完备的综合配套生产能力,有力地支持了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同时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873项,其中88项获国家级奖励,308项获省部级奖励,取得专利473余项。近几年每年科技直接增油量在300万吨左右,科技成果推广率8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禀承胜利油田原有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生产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正逐步向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管理严密的现代企业迈进。

在未来发展中,胜利油田的经营方针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稳定发展油气主业,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市场化、产业结构多元化,上下游一体化,资源开发和资金投入产出均步入良性循环。同时,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发展对外合资合作。现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公司、企业、社团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今后我们将立足胜利发展胜利,跳出胜利发展胜利,让胜利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胜利。我们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胜利油田投资,开展经济技术交流。

Ⅶ 周口坳陷油气勘探历程

周口坳陷地处豫东平原的许昌、周口、驻马店和皖西的阜阳地区,面积32620km2,整体为第四系所覆盖。自1955年以来,先后有河南油田、华北石油地质局、石油物探局、安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和江苏油田分公司在此开展过工作。相比而言,周口坳陷是华北南部地区勘探程度最高的一个地区,但经历了“三上三下”的曲折历程,概括来说可划分为4个阶段。

1.区域地质普查勘探阶段(1955~1973年)

地质部门先后在该区完成了1:100万、1:20万重磁普查及地质调查工作,并在局部地区开展了少量电法及地震概查工作;华东煤建公司钻探阜1、2、3、5、6、7、8、10及亳1等9口浅井(井深<1200m)。这些工作为石油普查与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2.石油普查和初步勘探阶段(1973~1984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中、新生界为勘探目的层,开展地震采集和少量钻探工作。石油物探局、安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和地质矿产部华北石油地质局先后在不同的凹陷内发现了有利构造带,并对主要目标实施钻探。在地震普查的基础上,选择光武、双浮等局部构造先后钻探阜深1、阜深2、阜深3、阜深4等4口探井,揭示该区巨厚的古近系砂-泥岩地层,并发现荧光砂岩和气测异常。

3.油气持续勘探阶段(1985~1998年)

在1985~1992年间,河南油田管理局以周口坳陷中-古生界作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系。当1985年沈丘凹陷的南2井发现下白垩统烃源岩后,勘探重点转移至周口坳陷的北部和中部凹陷带。随后,华北石油地质局也于1986年在倪丘集凹陷大王庄构造钻探南12井,于古近系底部试获少量源自石炭系—二叠系的低产油流,首次揭示该区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引起业界对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评价及勘探的广泛关注。安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也于1988年在临泉凹陷杨桥构造带南断块钻探了阜深5井,于下白垩统临泉组见暗色泥岩和油斑砂岩。

在1993~1997年间,受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获得突破的启示,河南油田管理局把勘探目的层转向下古生界风化壳,重点是探查太康隆起古生界天然气,但未曾获得突破性进展,该区的勘探进入停滞阶段。

4.油气勘探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1998年后,河南油田管理局为了寻找油气战略接替地区而重上周口坳陷。在1998~2000年期间针对舞阳-襄城盐湖凹陷的低熟油开展勘探,实施钻井2口,但未获突破;在2001年之后,主要针对谭庄-沈丘凹陷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工作,勘探目的层系为中-新生界,实施钻井1口。

自1999年以后,江苏油田管理局将阜阳地区作为战略准备区列入勘探计划,先后登记油气勘查、煤层气勘查勘探区域6490.11km2,实施探井1口。

总之,对周口坳陷近50年的油气勘探工作量统计表明,已完成非地震物化探工作有1:100万、1:20万、1:10万高精度航空磁测;1:100万、1:20万、1:10万重力普查,上蔡、汝南、临泉地区做过1:5万重力普查;1:20万电法;20368km2的水化学和土壤气测普查(1:10万);累计完成二维地震测线28252km,覆盖面积4.12×104km2;三维地震290km2;航磁5.31×104km2;化探2.05×104km2;重磁4.22×104km2;钻井68口,进尺2.076×105m。其中,倪丘集凹陷的测网密度最高,局部达0.5km×0.5km,临泉凹陷次之,局部为1km×1km;颜集凹陷基本为4km×4km,深井21口(表1-1)。

表1-1 阜阳地区勘探工作量统计表

Ⅷ 根据他的研究生成果,我国先后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

这个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记得了,他叫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当时很受重用,也确实有才华,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国家重视谁都可能显示出才华,重要的是国家没有重视你,所以你一直默默无闻。李四光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华北油田起的作用不大,当时有很多人都看出来那里有石油,其地貌特征与大庆很接近。

Ⅸ 华北油气勘查历史性的大转折

1955~1960年,以5年时间华北胜利地完成了区域普查任务。这个时期的工作方针是:“区域展开、物探先行、整体解剖、面中求点”。在全面掌握华北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区域资料的同时,已在济阳、黄骅坳陷的重点地区展开了“面中求点”的地震详查工作,并发现了一批局部构造,为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查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

1959年9月26日,发现大庆油田后,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消息传到华北,大大地鼓舞了华北油气勘查工作者,形势的发展将会使战略决策发生重大变化。

同年,李四光根据新华夏系沉降带理论,对中国东部石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评估观点:“看来松辽油区,大局已定,今后该是我们跳出门坎(指铁岭一带隐伏的东西隆起带)往南移动的时候了(指下辽河、渤海及华北平源)。”

11月,李四光在地质部召开的石油普查专业会议上,就当前石油普查和勘探方向问题提出了在辽河平原的南部,华北平原的北部,渤海和其他若干离海岸不远的海洋区域,值得开展普查乃至钻探工作。

12月,中央同意地质部党组报告,收回各省石油普查队,建立区域性、综合性的石油普查大队,由地质部直接领导。

1960年9月,地质部副部长旷伏兆和康世恩副部长在长春召开了两部联席会议,商定石油勘探以松辽为重点,由石油部统一指挥,石油普查以华北为重点,由地质部统一安排。

综上所述,华北已从理论导向、地质成果、决策部署和组织措施等四个方面具备了从区域普查转向区域勘探工作。准备迎接东部战略从松辽南移华北,积极筹划华北石油大会战。

同年10月,地质部在天津召开华北石油普查勘探会议。何长工副部长主持会议,并作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华北找到油田》的报告,关士聪总工程师作了《华北石油地质与油气突破点的选择》的汇报。国家计委代表和石油工业部沈晨副司长率代表参加了会议。旷伏兆副部长作会议总结,并作出决定:首先选择含油远景最好的济阳、黄骅坳陷作为重点工区,围绕渤海湾选择东营、义和庄、羊三木、盐山、北塘、马头营等6个局部构造或异常作为突击点,要求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突破,积极努力争取在1~2年内突破出油关。根据李四光部长的意见将条件最好的东营构造作为第一个突击点,经两部商定将该构造交给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率先进行钻探。会议还决定:以山东、河北两省石油队伍和天津海洋地质筹备处为基础组成由地质部直接领导的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简称一普),加强华北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从此,全国石油普查勘探工作的重点由松辽转到了华北,而成为华北油气普查勘探历史性大转折。

天津会议之后,华北找油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进入了连续突破的高峰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961年2月12日,河南石油队济源凹陷后邓构造上沁3井于济源群钻遇含油砂岩,这是华北平原内第一口见油气显示井。从油气地质观点看,证明华北盆地第三系具有油气生储条件。联系到华7井所见的“沙河街组”,更证明华北盆地有其分布广泛的勘探目的层,由此确认华北第三系为主要的油气突破领域和勘探对象。

(2)1961年3月4日,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构造上布钻华8井。该构造是光点地震详查圈定的相当T:反射层,构造轴部有一条断层穿过,井位是定在断层下盘高点上(小于1950米等深线内),当钻至1755.88米钻时遇油砂30层总厚40米。决定提前完钻投入试油,射开其中较好的8个含油气层(老第三系上部),用9毫米油嘴测试获日产8.1吨油流,从而首次突破华北出油关成为第一口发现井。

为什么当时地质部将东营构造交由华北石油勘探处打钻?主要原因是该处技术力量强,包括固井、试油和运输能力。而刚筹建的一普原苏制五德钻机才运抵山东张店,无法到达东宫构造上施工。

(3)1961年7月29日,山东区队3004钻井队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义和庄构造上布钻沾1井,于老第三系中试获油流日产4~5吨,这是地质部在华北第一口出油井。

(4)1961年8月22日,河北区队3007钻井队在黄骅坳陷羊三木构造上布钻黄1井,于老第三系济阳群试获油流日产1.7~2立方米,这是河北平原首口出油井。

(5)1962年9月23日,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构造上继打营2井,于老第三系沙河街组砂岩中试获高产工业油流,日产原油555吨,为当时全国最高日产量记录。

(6)1963年11月29日,河北区队在羊三木构造上继打黄3井,于新第三系馆陶组中试获工业油气流,次年4月获日初喷原油84立方米,天然气3万立方米。

(7)1964年1月25日,石油工业部决定成立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组织华北石油大会战,调集大批大庆队伍入关参战,地质部发出动员令动员一普和中原石油物探大队共3500人参加华北石油会战。

(8)1964年11月24日,京津区队在廊固凹陷风和营构造南北高点施工的风1、风2两口浅井先后于老第三系钻遇油气显示。一普调河北一区队3007钻井队上该构造打京参1井,在井深1050~1901.25米老第三系钻遇更多的含油气层,经选择其中8层合试,获间歇自喷日产1.5~1.8立方米油流,从而首次实现了对冀中坳陷的局部突破,它不属于天津会议上选定的6个突击点,而是一次意外收获。京参1井距北京仅50公里是在首都大门口找到的油田,又是冀中坳陷第一口发现井,为后来发现华北油田起到了先行作用。出油后曾轰动一时,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地质部长李四光、副部长旷伏兆等都曾前往视察。我和刚从苏联留学归来分到大队的张国鼐等都曾参加该井固井和测试工作,质量是可靠的,后交石油工业部进行勘探。

(9)1964年12月20日,山东区队在义和庄构造上继打义2井,试获日产原油4.2立方米。

(10)1965年2月1日,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在东营胜利村构造上打完坨11井,获自喷特高产工业油流、日产量达1134吨,成为当时我国第一口日产千吨井,从而胜利油田正式诞生。

天津会议后,在短短5年时间内,先后在济阳、黄骅、冀中三大坳陷实现了油气连续突破,并在6个突击点中找到了两个油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继大庆油田之后,华北成为我国第二个石油工业基地,为我国油气勘查史上又树起一座里程碑。

在全国三届人大会议期间,毛主席高度赞扬了李四光运用构造体系找油理论。

理论指导除李四光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的多旋回理论,应用于华北盆地中新生代多旋回沉积和构造形变,对华北找油的导向同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著名地质学家许靖华教授是这样称赞他的:“黄汲清是一个受人崇拜的老师和受尊敬的地学界领导,80年代期间中国构造学综合理论都受到他科学哲理的影响。”

胜利、大港油田发现之后,主要任务便是扩大战果了。1963年3月,国家计委指示:“向华北西部铁路沿线进行侦察。”一普把油气勘查重点迅速转向惠民凹陷,解剖临邑构造带,在大芦家构造上布钻惠4井,在田家构造上布钻惠5井,相继取得日产油流54立方米和11.6立方米。临邑构造带的突破,扩大了济阳坳陷含油范围,为后来临盘油田的建成起到了先行作用。

河北区队完成羊三木构造探井同时,扩大了钻探队伍力量并转向了冀中地区,配合区域大剖面,于1963年3月9日,在蠡县蔺岗打冀参1井,该井于2900米老第三系冀中群发现油砂及含气层,证实了冀中地区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为扩大油气勘探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蠡县,位于河北平原中部,潴龙河流域。前汉为陆成县,后汉至晋为博陵县,北魏置博野县,明置蠡州为蠡县,为小说《红旗谱》蠡县十八岗故事发源地,老区百姓对打钻热情相助。旷伏兆副部长在天津会议期间,因他曾在抗日战争年代于冀中做敌后工作,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建议将博野坳陷(高阳坳陷)改名为冀中坳陷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普除在华北关内参加会战外,还派出钻井队开赴下辽河坳陷开展油气勘查工作。该坳陷早于1955年,由地质部第二物探大队进行综合物探工作,初步划分了凹陷与凸起,发现了油燕沟、田庄台、黄金带、热河台和兴隆台等13个构造。1964年地质部第二普查勘探大队又在黄金带构造上打通1井,在老第三系钻遇12层含油砂岩。一普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开辟下辽河找油工作,集中在田庄台和盘山凹陷开展深井钻探,打井12口,其中10口井见含油砂岩,6口井测试结果都见到油气流,尤以辽6井最好,该井位于热河台构造上,在老第三系钻遇12层含气层,经测试获日产天然气65万立方米,为国家又找到了一个大型的油气勘探基地,后交石油工业部勘探开发,建成了现今的辽河油田。人们庆贺一普在关内、关外取得双丰收,实践证明渤海湾盆地在油气地学上具有特别显著地位。

“万事成于谋”。天津会议决策,使华北石油会战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战绩。在地跨冀、鲁、辽等大半个华北盆地内找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油气田,其价位已能与大庆油田平分秋色,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确保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储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人们将永远记住60年代华北油气勘查创业史。

Ⅹ 谁知道华北油田的区块怎么分布

你说的是什么区块?华北油田的勘探区块除了在河北中部的传统区域外,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山西还有部分煤层气项目。人员居住区块有河北任丘、河间、霸州、辛集、晋州、廊坊和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几部分。

阅读全文

与华北油田同口西勘探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