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陈涉世家粤语版
陈胜,系个阳城佬,有个花名叫做涉老陈,个个都叫区做涉哥。吴广,系个阳夏佬,花名叫做大叔,因为区自称阿叔,所以个个都叫区做阿叔。涉哥细细个裹阵,比人地抓佐去做耕田佬,区成日同区D工友倾计裹阵时发西烂渣甘广“你因着黎啦,我做佐财主佬果阵,我唔会忘记李咖!”D工友笑到牙都脱齐,说:"耕你濄田啦,仲系度发白日梦!”涉哥就话“哎!你地尼D雀仔,点会明白D大天鹅的愿望呢!”(达哥原创)
秦老二岩岩升任濄年的七月,举办了个渔阳三日旅,话要庆祝一下。九百几人聚集在大泽乡旅游。涉哥同埋吴广都系濄度,仲做埋旅民人大大代表。个天落狗屎甘大噶雨,条路都行唔通,旅游噶时间已经到期啦,但系都没游过边度。时间濄佐仲唔离开旅游景点的,要罚钱十陪。涉哥同埋吴广阿叔就开始讨论:“依家唔卑钱又死,卑钱又死:都系甘上下者,但系我地都没玩过耶,白白浪费D钱唔系好唔低乜?”涉哥说:“系啊,锦样唔得噶,我地D穷人成日卑区裸着数,我听讲秦老二不应该做旅游局总裁,应该做噶系区大佬扶苏。因为扶苏成日写信闹区老豆,所以区老豆飞佐区去外面读书,现在听讲扶苏没犯过错误,秦老二就将区浸佐猪笼。D网民好中意区D文章,但系又唔知道区挂佐老亲。项燕系楚城噶大佬,成日打赢隔离镇虾楚成果班友仔,区都对D手下好好,楚城的人都很喜欢区。都愿意跟区去打交,而且仲系打死佐就罢就濄只。我地依家话我地系扶叔,项燕的恐怖部队,一定会有很多人来响应。”吴广都认同区腻濄观点,就占卜问喃模,喃模佬占卜的解法是:“你的事情都能办妥,但系你有没问过D鬼啊?”涉哥,吴广开心到发癫甘,说:“问鬼?他叫我先吓一吓D靓甘解者,系哇?”就用一张测验纸,写住:“陈胜王”这三个字,叫人将区摆入D鱼个肚里面。D靓仔买鱼食,差D卑尼张测验纸啃亲,看到上面这几个字,就觉得很奇怪。涉哥仔又叫吴广响宾馆隔离噶天主教堂那里用灯笼扮鬼火,扮狐狸叫:“大楚旅游局生意兴隆,陈胜即将举办这个旅游局啦!”D靓仔成晚吓到赖晒尿,第二日,D靓都系度倾紧陈胜举办旅游局濄件事。(达哥原创)
吴广对班靓好好,所以班靓多数都听区话。有一日,两个导游饮醉佐酒,吴广想特登三番四次地要求他们赔钱而让导游发火,让导游跟自己开片来激怒班靓,导游果然导游发火了,导游就一杯水泼在吴广的脸上,吴广一巴掌打下去,导游想拿电话报警。涉哥就出来将导游噶电话裸走了并将他们软禁了起来。并叫齐人宣布:“你地都遇到了大雨,唔可以玩得开开心心,现在已经过了旅游起,过期是要罚钱的,即使唔需要赔钱,都要卑清D费用,而且百分之六七十都系区地造出来勒索我地噶。一系就唔卑钱,一系就卑一大堆先至够,唔通区地可以造旅游局,我们不可以造吗?”班靓就话:“我地听你噶”、。就说系扶苏阿叔和项燕的商业团体,用黎顺下民意。就画佐一个露出右臂的公仔做标记,名字叫大楚旅游局。仲同官方QQ,网络,搜狐等著名商标结盟,要打败大秦旅游局,仲用导游噶导游学院毕业证书作为祭品。陈胜自己封自己为总裁,封吴广做CEO。一齐到大泽乡买地起公司,垄断了大秦旅游局在大泽乡噶生意,尼边岩岩收晒D生意,就打算去蕲城继续垄断大秦旅游局的生意,蕲噶生意被垄断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着班靓去继续往东收复地盘,铚城、酂城、苦城、柘城、谯城的遭遇和蕲城一样。他们沿路收靓,想进一步吞并陈省噶地盘,当时涉哥带领的人马已经坐满了六七百辆火车,骑着几千部单车,连搭11路车噶都有几万人。区地一齐去收陈省噶地盘,去到濄度,发现陈省的大秦旅游局噶经理和店长都不在,只有店里面的清洁工在哪里看店,就轻而易举甘将陈省噶地盘收掉了。直接收购了陈省噶大秦旅游局。过了几天,涉哥组织佐一个富豪旅游团,区号召陈省噶有钱佬都去参加。D有钱佬话:“李够醒目,可以对霖大秦甘大噶商业团队,恢复人民噶健康旅游生活,功劳最大,应该你来当这间公司噶最大股东。”涉哥就封自己为大股东,将大秦公司噶名果濄秦字画上一个交叉,在旁边补上了一个楚字,从此就叫做大楚。当时,陈省噶各个城果D被大秦所困噶无米游民,都将大秦的人全部赶走,将地盘全部转手送卑涉哥仔。(达哥原创)
该篇子是达哥—我亲自创造,希望不要抄袭
B. 关于 陈涉世家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吴广被立为次于将军的官。他不在乎吗
假设一个国家只有将军会怎样呢?我认为陈胜在起义前将世情分析的很正确,并且在士卒中得到了威信,所以他的功劳比吴广的大
补充:吴广可能也属于比较善良的(吴广素爱人。。。)而将军是需要铁石心肠、智勇双全。。。。
C. 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是否收到了成效,从哪里能看出
收到了,从“皆指目陈涉”中看出陈涉成功的在军中得到了注目,使士兵们认为陈涉与众不同,为以后杀都尉,号召士兵做好了准备。
D. 陈涉世家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导火线,即直接原因)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关键在“天下苦秦久矣”,只要围绕此点自圆其说即可!答案并不唯一。
4.不能。(①陈涉在起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且建立了政权。 ②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并未发挥积极作用。)
E. 陈涉世家主要表现了陈涉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文章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 ; 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②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 。
F. 《陈涉世家》的习题及答案
1. 给加点字注音。
①阳夏( )②嗟( )乎 ③闾( )左 ④谪( )戍 ⑤皆次当行( )⑥ 陈胜王( ) ⑦罾( ) ⑧篝( )火 ⑨笞( )广 ⑩被( )坚执锐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今亡亦死 ( )
⑵辍耕之龚上 ( )
⑶若为佣耕
⑷发闾左谪戍渔阳
⑸念鬼
⑹夜篝火
⑺此教我先威众耳
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⑼比至陈
⑽刑其长吏
3.本文的作者是 代著名的史学家、 家 (人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
4. 读完课文,陈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堂探究]
(一) 问题探究
1. 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1),之
辍耕之龚上 ( )
怅恨久之 (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楚人怜之 ( )
(2),死
等死 ( )
死国可乎 ( )
(3),以
以激怒其众 ( )
祭以尉首 ( )
扶苏以数谏故 ( )
(4),而
夺而杀尉 (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
2. 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固以怪之矣( )
(2),陈胜王( )
(3),将军身披坚执锐( )
(4),为天下唱( )
(5),乃丹书帛曰( )
(6),忿恚尉( )
3. 下列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分别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找出句中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5. 秦末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请据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6. 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二) 语段探究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B. 宜多应者 宜乎众矣
C. 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
D. 或以为亡 国恒亡
2. 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会天大雨 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
A.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 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 给下面文字加标点。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 解释加点词语。
略知其意
梁以此奇籍
3. 翻译句子。
毋妄言,族矣。
4. 选文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5.项羽与刘邦争霸,史称 。
6.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
(三)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天凤①元年,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②论杀之。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③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④,众至数千。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诸吏啊头为宰请。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⑤,复还海中。……时吕母病死,其众分入赤眉、青犊、铜马中。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注:①.天凤:王莽建立“新”朝后所用年号之一,公元14—20年。②宰:官名,这里指县令。③酤:买酒。④亡命:冒险作恶的人不顾性命。⑤冢:坟。⑥赤眉、青犊、铜马: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的名称。
1. 给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宰论杀之( )
A. 议论
B. 评定
C. 研究
D. 定罪
(2),规以报仇( )
A. 谋划
B. 规劝
C. 分划
D. 规划
(3),辄假衣裳( )
A. 借
B. 凭借
C. 给予
D. 宽容
(4),少年壮其意( )
A. 健壮
B. 赞许
C. 雄壮
D. 觉得……悲壮而不同寻常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同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徒以县宰不道 ②以其首祭子家 ③诸吏叩头为宰请 ④而为宰所杀
A. 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同。
B. 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 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 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
3. 把“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译成现代汉语。
4.为了替儿子报仇,吕母做了哪些事?
5. 吕母的起义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参考答案:
[学在课前]
1.①jiǎ ②jiē ③lǘ ④zhé⑤háng ⑥wàng ⑦zēng⑧gōu ⑨chī⑩pī 2(1)逃亡 (2)去、往 (3)你 (4)同"谪" (5)考虑、思索 (6)用笼子罩 (7)威服 (8)难道 (9)等到 (10)惩罚 3、汉 文学 司马迁 纪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略
[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1)去、往;音节助词;的;代项燕 (2)死亡;为……而死 (3)来;用;因为 (4)表承接;表转折。 2、(1)认为……怪异 (2)为王 (3)指武器 (4)同"倡",倡导 (5)用丹砂 (6)使……恼怒 3、略 4、略5、略 6、不能。①陈涉在起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且建立了政权。 ②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并未发挥积极作用。
(二)语段探究
l、D 2、编次。同"倡",倡导。有人。适逢。 3、D 4、C 5、略 6、A
[课外拓展]
(一)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壬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楚汉相争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1八l)D (2)A (3)C (4)D 2、D 3、我厚待各位的原因,不是要求钱求利,只是因为县令残忍无道,冤杀了我的儿子,我要为儿子报仇罢了,你们难道不觉得痛心吗? 4、吕母凭数百的家产,酿美酒, 买刀剑衣服,把美酒赊欠给前来买酒的少年,对贫穷的人慷慨资助衣服。 5、吕母聚起义是新莽末年赤眉起义的先驱,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不可调以及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G. (1)《陈涉世家》中陈胜激励戍卒为成就一番大业而勇于献身的句子是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H. 请帮忙回答一下关于“陈涉世家”的一些问题!
1.
(1)直接原因:
失期,法皆斩。
(2)间接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2.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3.起义步骤:
并杀两尉
诏令徒属
为坛而盟
势如破竹
自立为王
4.成语:揭竿而起
警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5.激励人心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起义性质:“伐无道,诛暴秦,”
7.有利条件: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8.具体内容: 且壮士不死即可,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大意:
(1)陈涉经历
(2)起义原因
(3)起义谋划
(4)起义经过
辛苦ing
告GAO:不要窃取我的劳动成果!o(∩_∩)o...
I. 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刘邦夺取天下,定都洛阳后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这里,刘邦是拿自己和项羽比较,他对手下的回答一半肯定,一半补充,补充部分是用人问题。其实用人问题也和人的个性密切相关,他之所以能用张良、萧何和韩信,是因为他心胸宽厚,而项羽不能用范增,心胸褊狭使然。所以高起、王陵的回答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刘邦性格多元,个性丰富,该出手时就出手,又厚又黑,然而宽容大度也是其性格中的醒目元素。西进攻秦进过高阳,一个负责守城门的叫郦食其的人说:“各路经过此地的多了,我看只有沛公才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于是前去求见,游说沛公。沛公当时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见了并叩不拜,只是略微俯身作了个长揖,说:“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坐。韩信攻下齐国后,派人去对汉王说:“齐国和楚国临界,我的权力太小,如果不立个代理之王,恐怕不能安定齐地。”汉王不想答应,还想去攻打他,留侯张良在桌底下踢刘邦一脚,说:“不如趁此机会立他为齐王,让他自己为自己守住齐地。”刘邦马上说,要做就做正式的齐王,做什么代理的。于是派张良带着王印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未央宫建成了。刘邦大会诸侯、群臣,在未央宫前殿摆设酒宴。他捧着玉制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献酒祝寿,说:“当初大人常以为我没有才能,无可依仗,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殿上群臣都呼喊万岁,大笑取乐。刘邦的玩笑也体现了他对太上皇当年的小觑是释然的。 从刘邦身上可以窥见陈胜没有当上皇帝的端倪。陈涉年轻的时侯,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但是,待陈胜当了王之后,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平素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 有趣的是,荣归故里的刘邦与陈胜截然相反,值得一比。已贵为皇帝的高祖刘邦一次征战回京途中,经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幼童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得正畅快时,高祖自己弹击着筑(zhù,音竹)琴,唱起自己编的歌:“大风骤起啊云彩飞扬,声威遍及海内啊今归故乡,如何使得猛士啊守卫四方!”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于是高祖起舞,情绪激动心中感伤,洒下行行热泪。高祖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思念故乡。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身份起兵讨伐暴逆,终于取得天下,我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沛县的父老兄弟及同宗婶子大娘亲戚朋友天天快活饮酒,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过了十多天,高祖要走了,沛县父老坚决要高祖多留几日。高祖说:“我的随从人众太多,父兄们供应不起。”于是离开沛县。这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牛、酒等礼物。高祖又停下来,搭起帐篷,痛饮三天。沛县父兄都叩头请求说:“沛县有幸得以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没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怜他们。”高祖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沛县父老父仍旧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刘邦征战途中,主动回到家乡,看望父老乡亲,与民同乐,为民解忧,不忘所自,不忘根本,不论其是否作秀,老百姓精神上高兴,物质上实惠,自然拥戴钦佩,感激涕零。而陈胜当上王就忘记了自己说过“苟富贵,毋相忘”之类的话,一阔就翻脸不认人,只想分享别人的成果,不容别人分自己一杯羹,心如针芥,以致故交零散,众叛亲离。褚先生在评论陈胜事败时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太史公司马迁在《高祖本纪》结尾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两位先哲提到的仁义道德和忠厚,这就是人性的光亮,不厚道的人,谁愿意亲之附之助之王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