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创新成果概念

创新成果概念

发布时间:2021-09-22 10:50:39

Ⅰ 创新成果具有哪些特性

新的基本特性:
1.目的性: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特回性贯彻于创新过程的始终答
2.变革性:创新是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3.新颖性:创新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革除过时的内容,确立新事物。
4.超前性:创新以求新为灵魂,具有超前性。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
5.价值性:创新有明显、具体的价值,对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的效益。

Ⅱ 主要进展和创新成果

(1)利用现代冷泉和冷泉碳酸盐的研究思路,研究了黔东地区新元古界南华系下统铁丝坳组冰碛层(相当于Sturtian冰期)之上,大塘坡组底部一套黑色岩系当中的含锰的碳酸盐岩(菱锰矿、含锰白云岩)沉积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一是通过野外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在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罕见的含沥青的孔洞构造、气孔构造、底辟构造、帐篷构造、上拱的纹层状构造、渗漏管构造、泥火山等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构造。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构造十分相似。另外,在相当于Sturtian冰期沉积的两界河组(南华系最底部)-铁丝坳组含砾碎屑岩中又发现多个层纹状含砾白云岩丘或透镜体,构成了从南华纪两界河早期至大塘坡早期的一个较完整的天然气渗漏沉积系统。二是通过对黔东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黑色含锰岩系中的菱锰矿体、白云岩透镜体进行了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碳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强烈的负偏移,一般δ13C同位素负偏达-8‰~-11‰,充填在气孔状菱锰矿石中的沥青碳同位素δ13C值则达-30.98‰。硫同位素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移,一般δ34S高达36.9‰~57.8‰,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释放与环境突变所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十分相似。

(2)建立了新元古代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的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模式,解决了过去锰矿成因解释上生物生成环境与矿床的形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大塘坡式”锰矿成矿理论的创新,从而开拓了该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找矿视野并指导锰矿成矿预测,取得了重要突破。

(3)对导致Sturtian冰期结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保存于冰碛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突然气化、逸出,引发甲烷等气体大规模释放导致的环境灾害所致。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和时空范围,对其所导致的成岩成矿作用、环境评价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Ⅲ 创新的定义是什么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同化和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更新和扩大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展新的生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拼音(Chuang Xin)缩写为CX,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举足轻重。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形式化。

(3)创新成果概念扩展阅读

引证解释

1、亦作“剏新”。1.创立或创造新的。

《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 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在语言创新方面,享有特权的诗人理应是先驱。”

2、首先。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有今后剏新归附的百姓有呵,有铺马里上来者,他每的拜见马匹沿路上依在先体例,与草料者。”

Ⅳ 创新成果首先体现在什么上

对企业来说,创新成果是指研发技术的成果,首先体现在产品上,然后会体现到市场反馈及利润上。
对政府来说,创新成果是指制度创新的成果,首先会体现到生产力上,然后是国家,是社会。

Ⅳ 科技创新成果

有校科技创新和校级挑战杯

Ⅵ 创新认识及成果

1)建立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与以前的7个层序相比要精细得多。层序关键界面(SB、MFS、TS)是隐蔽圈闭发育的重要部位。侏罗系可划分出12个三级层序。单个层序的平均年限为5ma,单个层序厚度一般为130.1~369.8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7.2m。

2)树立了等时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展示了体系域及准层序组的时空演化历史。等时格架内的体系域位置及沉积体系的叠置样式(进积、退积与加积)、横向展布、尖灭情况等均是预测钻井之间的空白区隐蔽圈闭所依赖的地质信息。层序受坡折带控制,坡折带上、下倾方向的层序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厚度向着坡折带的上倾方向逐渐尖灭,如SQ4层序的LST在Y1井为81.1m,Zh1井为71.5m,Z1井为48.3m,Z3井为36.7m,夏盐3井为0m。沉积体系也有所不同,坡折带附近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斜坡扇(如Y1井的SQ4层序)、辫状三角洲以及滨浅湖,在夏盐3井及以北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低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限定在坡折带上、下倾方向,湖进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产生于远离坡折带的向陆方向,高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主要在浅水沉积背景上(如浪蚀底形)。所有这些为隐蔽圈闭预测提供了技术框架。

3)识别出3条关键坡折带,指明了中部区块位于坡折带下倾方向。这些坡折带正是“S”型厚度中心与沉积中心,所发育的低水位进积楔砂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4)建立了砂体模型,指出了砂体分布规律。展示了J1s-J2x沉积时期4个层序的12个体系域的砂体时空分布情况。该模型与地震反演的砂体模型相比较,砂体的细节更丰富。在Y1井J2x砂体的SQ7和SQ8两个层序共出现6条且向Zh1井区即向北方向的上倾尖灭。在Y1井J1s自下而上出现11条砂体;SQ6层序中的2条砂体向北延伸到了Z1井,意味着连通性非常好,但同时也可能表明它们不利于油气保存。砂体在Y1井、Z1井、夏盐3井发育好,成为富砂区(一是坡折带附近;一是滨线坡折)。在中部区块未钻井且位于坡折带上、下倾方向的空白区也存在LST与HST的进积砂,它们是未来的勘探新领域。

5)识别出8大古水道或水流体系,为物源体系分析提供了依据。分别是:①克拉美丽水流体系;②乌尔禾水流体系;③克拉玛依水流体系;④德伦山水流体系;⑤伦3-伦参1水流体系;⑥玛纳斯河红沟水流体系;⑦博格达山前水流体系;⑧四棵树水流体系。

6)多期(LST/HST)三角洲沉积体系迁移快、叠合好;低水位砂与深湖泥匹配好,有利成藏。低位期三角洲位于坡折带附近的上、下倾方向,高水位期三角洲进积到坡折带,湖进期三角洲向陆方向迁移并远离坡折带。因此,以前将不同时期的三角洲砂体当作一个“棒状”或“线状”形态的三角洲并处理成图无疑掩盖了等时框架下的真实沉积体系展布面貌,而且三角洲的“棒状”或“线状”形态也与现代三角洲的“三角”形态相差太远,成图不合理。

7)等时格架内的有利沉积体系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滩坝。识别出7大沉积体系:辫状河、曲流河、冲积扇、辫状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及斜坡扇沉积体系。辫状三角洲广泛发育。研究表明,中部区块侏罗系有利的成因砂体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滩坝砂。夹在大套滨浅湖富泥中的薄层(2~13cm)砾岩及其伴生的砂岩是滨岸成因的,如 D2井与 Sh3井发育典型的滨岸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及冲洗层理,以及0.5~4cm大而完整的浅湖环境的双壳化石。

8)中3区块发育丰富的岩性-地层圈闭,坡折带下倾方向的LST与HST是最佳的勘探对象。层序界面J1b-SB1、K1-SB13与车-莫低隆起一起形成了不整合圈闭,界面上的低水位扇与低水位楔(推测的)可以构成上超型岩性圈闭。低位期及高位期的辫状三角洲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沉积相带。受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准层序等约束的砂体模型表明有两个富砂区:①中3区块-中1区块;②夏盐3井区。前者的进积、退积砂形成了典型的上超或下超型岩性圈闭。层序地层模式控制了不同位置处体系域(LST、TST和HST)的构成与发育程度。中3区块位于坡折带下倾方向,发育LST斜坡扇、很厚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较厚的HST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它们均是岩性圈闭的物质基础。Y1井区钻井所揭示的丰富油气正是赋存在这些LST的岩性圈闭中。

9)中3区块未来的隐蔽圈闭可能发育在3个领域:①环车-莫古隆起的高点及南北两侧与层序界面J1b-SB1及K1-SB13相关的削蚀、上超型、风化壳等地层的不整合圈闭;②进积型三角洲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未钻探的两侧空白区等的岩性圈闭;③浅部的白垩系目的层。

Ⅶ 创新的成果有哪些

创新的成果有 产品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 新技术创新 服务创新 等等。

Ⅷ 创新的含义是什么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同化和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更新和扩回大产品、服务和市场;发答展新的生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8)创新成果概念扩展阅读

哲学内涵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这种实践为的是增加利益总量,需要对事物和发现的利用和再创造,特别是是对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创造。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利用和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

创意是创新的特定思维形态,意识的新发展是人对于自我的创新。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相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是人类自我创造及发展的核心矛盾关系。其代表两个不同的创造性行为。只有对于发现的否定性再创造才是人类创新发展的基点。实践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的无限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Ⅸ 到底什么是创新性成果具体写些什么

创新性成果,就是现在还没有在本行业有应用,可自己有所突破或改变的成果,也可作为创新性成果。这个方面的材料挺多,至于新的发明与创造就更是了。
具体的写法,标准,现状,差距,改进的措施,具体的效果,来写。

Ⅹ 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科技创新效率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的综合反映,是指一定时期内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比,以及一定时期内一定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对经济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作用。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环境的结构要素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约略地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组成,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和融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和什么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阅读全文

与创新成果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