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把几个合伙的金矿卖掉,给合伙人谎报真实的价钱,自己多占8O0万
肯定不行,你的合伙人知道了,肯定会让你拿出来,而且你内心会安吗
❷ 抚州开金矿QQ群
抚州大着呢,回答问题的2位人可是对抚州一知半解。比如,东乡就有虎圩金矿、东乡铜矿都是大单位。尤其是铜矿现是德兴铜矿下属单位/
楼主,开矿的没有QQ群,说白了都是要么办事或者打牌娱乐的那群人才开矿,文化没多高,不擅长上网,而矿里做事的都是老实文化低的一些人民群众。我们有时间讨论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❸ 哪里有金矿销售信息
甘肃文县这边有很多人挖金,多是岩金,河金挖的差不多了,也有人转让岩金矿,估计也要25W左右
❹ 新疆金矿骗局
新疆投资的施国太在考察的过程中,得知阿勒泰地区清河县具有一座黄金储备达到2617kg的富矿,在得到了当地政府积极游说和投资优惠的保证后,对于相关的文件进行了查验。并在2007年10月1日与王岗等人签订了《项目合作的协议书》,以及《合作协议》和《股权转让》的协议,并于2007年10月1日至2007年10月11日之间分别汇入了200万、1860万和1440万的转让款,合计转让款达到了3500万人民币。在受害人投入巨资,准备进行矿山工程的开发和施工过程中,却发现其购买的托库涂金矿实际提供的报告和图纸都与实际严重不符,其中的黄金储量更是相差将近20倍。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706队完成的项目的普查显示该矿的黄金储量为147kg,这与原来的洽谈,以及提供的黄金八支队的报告明显不符。原来之前提供的黄金储量的报告,以及图纸均系王岗等人的伪造。(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阿勒泰地区公安局曾向黄金八支队取证,证实黄金八支队未出具过涉案报告,这些报告系王岗等人伪造)。原来此矿的采矿权是2006年王岗以60万元从国土资源厅取得(采矿权)。
三年寻访,两地会审仍无果?
在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时间里,施先生多次进行取证、追款、举报和控告,但是其追讨合同款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在确认无效的情况下,2010年4月施国太向新疆公安厅进行报案,后经公安厅指定为乌鲁木齐公安局办理。乌市公安局在刑侦中确认黄金八支队证实“没有出具过托库吐拜金矿的普查地质报告”,并对于王岗等人以诈骗罪进行了立案侦查。2010年9月2日,乌市公安局“万般无奈”撤销刑事立案。
2010年10月经过施国太向新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及乌鲁木齐人民检察院提出立案监督请求。乌市检察院明确的提出该案件涉嫌合同诈骗,撤案不当。2011年5月乌市检察院口头建议向阿勒泰地区公安局另行报案。6月2日阿勒泰地区公安局在次获得了黄金八支队 “关于未出具涉案金矿地质报告的证明”等证据。并于6月中旬对于王岗、陈春、蒋建新等人进行了依法刑事拘留。
6月30日公安机关已经掌握证据,案犯已经交代了事实。王岗因为“父亲病重”办理取保候审。7月5日自治区公安厅鉴定部门出具报告,涉案的黄金八支队报告上所盖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八支队”的印章系伪造。对于犯罪的事实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确定。7月22日检察院对于全部的犯罪嫌疑人做出了不予逮捕的决定,被拘留的嫌疑人全部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案件很复杂吗?侦查很无力吗?
阿勒泰地区公安局负责人曾经表示,一定会依法办理此案,并且会顶住各方的压力进行积极的执行。但是在2013年1月阿勒泰地区检察院的《案件不起诉说明书》中,含糊的指出“诈骗产生时间不清楚,合谋缺乏证明,对于报告的真假依然存在质疑,对于金矿的确切储量不清楚,是否出示过2617kg的报告存怀疑,施国太的后期投入没有明确证据,以及对于证人证言不充分等”作为理由,作出了案件不起诉的决定。
对于省公安厅,以及乌市公安局均已经做出了督办,以及侦办的案件,为什么依然是证据不足,是在阿勒泰公安局在侦查中遇到了阻力,还是检查部门在办理中遇到了阻力,还是案件错综复杂,一时难以有效下手?
探因六年无果,原因在哪里?
首先施先生最一开始就避开了阿勒泰检方,向自治区公安厅进行了报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指出的是施先生在2007-2010年三年的时间里在阿勒泰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却没有取得一丝的进展,所以说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请求于自治区公安厅。而后经过乌市公安和检察院的侦查基本告破的情况下,由于种种的原因案件不能不从阿勒泰开始重新解决。但是在这里案件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2011年的6月到2013年的1月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犯罪嫌疑人王岗等人不仅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阿勒泰检方却做出了案件不起诉的决定。至于其中的原因很难用语言进行精准的概括。
附记:施国太先生其人,辽宁天成矿业有限公司法人,热心公益事业。在辽阳市政府官网上一篇《大灾统大志 大爱战大难——辽阳市统一战线系统赈灾侧记》中写道,“施国太得知汶川灾难的消息后,在第一时间就将1000万元人民币汇至国家民政部。”对于一次捐款就达到1000万的民营企业家,更多的应该是对于其进行关怀和帮助。
❺ 四川金矿转让你知道吗
我知道,加348056022了解详情
❻ 储藏量5吨的金矿,转让费多少
转让费是你个人定的,这要看你的金矿的储量和品味,如果品味高的话当然能值点钱,回不过5吨不是特别多答,如果品味高,个人就可以选别、冶炼出来了。依照最近的黄金价格在210左右,按品味5~10g/t算,(这是最理想的了)也就25~50g再乘以个回收率95%23.75~47.5g,再乘以金子价210,4987.5~9975元你还得让买方盈利些所以差不多还有比这个低点,最近金价不行啊,等高了在转让吧
❼ 老板拖欠工资求帮助!!!我们在金矿干活、我们65人我们来到这干了1个月、突然金矿转让、现在工资也不
集体去工商局说下情况
❽ 加拿大赫姆洛金矿床
1.地质背景
加拿大赫姆洛(Hemlo)金矿床位于安大略省苏必利尔湖东北岸,马拉松镇以东35km处的赫姆洛村附近。矿床发现于1981年,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探明矿石储量8000万t,金的平均品位7.7×10-6,约含黄金600t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震惊全球的重大发现,矿床不仅储量巨大,而且类型特殊,是过去未被人们认识和注意的太古宙绿岩带中的层控浸染型新型矿床。
赫姆洛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加拿大地盾苏必利尔构造区沃瓦亚区,地处新太古代EW向赫姆洛-赫伦湾绿岩带的东部。该绿岩带长40km,宽30km,构成一个宽阔的EW向向斜,并由强烈变形、变质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苏必利尔剪切带两侧发育一系列次级构造,成为热液活动的通道,赫姆洛金矿的主矿带即沿该主断裂面分布。
该区区域地层呈EW向展布,基底为古老片麻岩,上覆太古宙变火山岩和变沉积岩。赫姆洛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地层赫伦湾群上部的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带中(图13-11)。
赫姆洛主矿体由东矿带、西矿带、A矿带和B矿带组成。另外,向西还有零星不连续的C矿带、北矿带、南矿带和“公路矿带”等,分属不同矿业公司。
总矿带沿走向长2900m,向下延伸1300m,厚3~45m。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片岩。矿石中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等。金主要呈自然金出现,有少量方锑金矿。金矿物在岩石中分布均匀,粒度很细小(1~20μm),主要分布在石英-长石颗粒之间和黄铁矿-脉石矿物的边界上,也有在黄铁矿的裂隙之中。矿床中矿物种类极多,总共已发现的矿物在100种以上,其中辉钼矿和呈绿色的含V、Cr、Ba的白云母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为金矿化的重要指示性矿物。
矿床所在的区域至少经历了两次区域变质和三次热液蚀变。金的富集与第三阶段热液交代作用有关。赫姆洛矿床与传统的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下部基性岩石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和产在绿岩带上部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的金矿不同,它是产在绿岩带中部的酸性火山沉积岩中,矿体沿层产出,形态规则,矿石品位均匀,具有同生层状矿床的特征。但它的元素组合和围岩蚀变又显示出浅成热液矿床的某些特点,矿化带又主要赋存于脆性-韧性剪切带中,等等。因此,对它的成因就众说纷纭。
图13-11 赫姆洛金矿床东部地层柱状图
(引自戴自希,1999;原地矿部赴加拿大金矿地质考察报告,1985)
2.勘查与发现
赫姆洛地区金矿勘查史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据记载,印地安人摩西皮坎格(Moses PeKong-Gay)1869年在赫伦湾附近发现了两条含金石英脉,当时挖了矿坑并以水路运出一些金矿石。
20世纪20年代,当时任赫姆洛火车站站长的莱柯尔(J.Lecour)在赫姆洛站正北的矿化剪切带上挖了一些探槽,同时一些人在铁路沿线进行了一些探矿活动。
1931年安大略省矿业局的汤普森(J.E.Thomson)首次在该区进行比例尺为1:31680的填图,并建议勘查两个地区:马尼图瓦奇(Manitouwadge)和赫姆洛的东北地区。
1944年,赫伦湾的探矿人员莫赛斯(P.Moses)在穆斯湖北侧发现了金矿化,他和莱柯尔一起完成大量探矿工作后,将产业转让给奥尔曼(H.Ollmann),奥尔曼与威廉斯(L.G.Williams)圈占了11块租地(即今拉克公司的地盘)。1945年,他们进行地表剥土、槽探,并打了15个钻孔,其中一条探槽仅差数英尺而遗漏了主矿带。钻孔探及的假厚30m的剪切带黄铁矿化强烈部分化验结果金含量低,最高仅为3.7×10-6。
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黄金矿业公司在邻近威廉斯采场圈占了一些地段。1947年,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开始了采矿工作,在NW—SE向穿过采场的剪切带中施钻16孔,曾探及含金11.5g/4.2m和5.3g/11.3m部分,但大多数钻孔金矿化宽度较窄、价值较小,由于资金用尽,钻探工作被迫停止。该公司索恩斯和盖格(W.M.Thorns & Geiger)的放射性探测也证实了采场南部的金矿带,但仍于年底放弃了钻探工作。那年总估算获矿石储量31543t,品位7.775×10-6(至约100m深度),即含黄金0.245t。据此,泰克-休斯(Teck-Hughes)公司(即今泰克公司)曾于1951年初打算选定采场继续钻探,后因品位太低而放弃了这一选择。
直至1973年,少数探矿者先后在该区西段工作,共求得矿石15万t,金的平均品位为6.53×10-6,即有黄金储量0.98t。由于所发现的矿体规模均较小,加上当时黄金价格较低,在1978年1月又被放弃了,而西段则始终被威廉斯所占有。
在这期间,安大略省地调所于1967~1968年和1977~1978年进行了再次填图,后者的填图比例尺为1:15840,面积725km2。填图报告于1980年1月公开发表,除详细描述赫姆洛地区和赫伦湾地区地质情况外,还标出了已有的矿点,特别是标明了在后来发现的矿床以西约4km处有金9.95×10-6的分析结果。这引起了很多找矿者们的极大兴趣。1980年初,两个找矿者麦金农(D.Mckinnon)和拉奇(J.Larche)联合组建一家公司,并圈占了赫姆洛地区东段的租地,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该区进行找矿勘探,后将部分租地卖给了一家小公司——科罗纳(Corona)资源有限公司。该公司雇用地质师贝尔(D.Bell)于1980年在科罗纳公司租地内进行找矿工作。
贝尔在仔细研究了安大略省地调所几年前完成的该区填图报告和大比例尺航磁图的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电磁法和磁法测量以及地球化学测量。根据磁异常及找矿经验,认为该矿床属层控型,于是一开始就按层布置钻孔,1981年1月15日打了第1个钻孔,接着又打了无数个钻孔,在西矿带获矿石量75万t,金品位仅3.1×10-6,即含黄金2.3t。后将勘探线东移,追索向东延伸的矿体。于是以130m线距自西向东布钻,于1981年5月6日终于在第76个钻孔的102.59m处见到了3m厚的含金6.9×10-6的矿体,再继续往东追索,在第78孔再次见矿,厚约5m。金品位11×10-6,这就是东矿带的发现。而后又在东矿带的西延部分施工,从此赫姆洛金矿得以沿正确的途径逐步扩大。1981年底,该区获得金品位7.15×10-6的矿石储量25万t,即含1.79t黄金。这一消息一经公布,招来许多“淘金者”,30年前曾在此工作过的泰克公司重返该区,1981年底科罗纳和泰克联合组成泰克-科罗纳采矿公司,于1982年底求得矿石储量130万t,金平均品位9.33×10-6,即含黄金12.13t;1983年勘探工作向矿带深部扩展,储量大幅度增加,至年底共探明967万t矿石,金品位11.1×10-6,即含黄金108.2t。
此间,拉克(Lac)矿产公司在紧挨泰克-科罗纳公司租地的西边买下威廉斯采场(现今赫姆洛矿区西段),于1982年初进入该区工作。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其矿产租地的地质条件与该公司在魁北克省卡迪拉克(Cadillac)地区的两个小金矿——博斯魁特(Bousquet)和多扬(Doyon)很相似(图13-12),都是太古宙地层中的层控黄铁矿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中性火山碎屑岩(凝灰岩)中,含金岩石为层状的、浸染有黄铁矿的绢云母片岩。拉克公司根据这两个金矿的经验模式制定了勘探方案。首先在租地内进行踏勘性地质填图,确定区内的岩石类型和地质环境,然后进行航空电磁测量和磁法测量,并作地面检查,包括甚低频电磁测量、激发极化测量和磁力仪测量。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勘查靶区,以金刚石钻进验证激发极化异常,结果一钻见矿。不久,拉克公司在泰克-科罗纳公司租地的西边圈定出A矿带,以后又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补充激发极化法测量、腐殖质和B土壤层地球化学取样以及某些底碛物采样等工作,相继发现了沿A矿带倾伏方向向下延伸的B矿带和西边的C矿带。这样在一年多时间内,拉克公司就探得矿石储量4200万t,金平均品位6.2×10-6,即有黄金储量260.4t,成为几乎拥有赫姆洛矿区一半黄金储量的公司。
图13-12 魁北克省博斯魁特和多扬金矿区地质图
(引自R.I.瓦利亚特,1985)
其实,当时紧跟科罗纳公司进入该区的并非拉克公司,而是戈利亚思(Goliath)和戈尔登赛普特(Golden Sceptre)两个公司,他们在科罗纳公司租地外围圈占了两大块地盘,并于1982年转交给诺兰达公司,他们也请贝尔指导勘查。经过采样、槽探、地球物理(电磁法、磁法以及激发极化法)、地球化学测量和钻探,于1982年7月发现矿带,探得矿石储量2500万t,金平均品位8.71×10-6,即有黄金储量217.75t。
至此,1984年在赫姆洛地区泰克-科罗纳、拉克和诺兰达三个公司已在2km长的地段内分别建立起3个矿山(泰克-科罗纳公司的戴维尔贝尔矿山;拉克公司的威廉斯矿山;诺兰达公司的戈尔登贾恩特矿山)和选厂,赫姆洛地区将成为加拿大最大的黄金产地。
赫姆洛矿床的发现使该区掀起了新的找金热潮。公司和找矿人员纷至沓来,沿赫姆洛金矿走向100多km的范围已全部被圈占,除三大公司外,还有40~50家公司在周围勘查金矿,找矿工作还在广泛进行。
3.小结
赫姆洛金矿经过100多年断续勘查,终获重大突破,其间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是很多的。加拿大政府多次、反复的地质填图,矿业公司地质学家不拘泥于已有认识和模式,探索新的成矿类型,坚持不懈的努力勘查,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勘查方法,公司经理信任地质学家,大力筹资进行风险钻探,等等,都是赫姆洛矿床得以成功勘查的基础。
1)太古宙绿岩带地区寻找下部层位剪切带内的石英脉型金矿,或寻找上部层位的含铁建造中的金矿是世界各地得出的成矿模式,但在赫姆洛地区却不然,其独特的成矿环境形成了火山岩与沉积岩之间的层控矿床。拉克公司在对成矿背景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后,不受已有模式的局限,大胆提出沿层找矿的战略,正确地指导了该区的找矿,使之获重大突破。当然,这种含黄铁矿层控浸染型金矿也并非只局限于太古宙绿岩带中。据介绍,在纽芬兰地区的奥陶系硅质岩石中,也发现规模达200t这种类型的世界级金矿床。赫姆洛金矿床中明金极少,金呈十分微细的颗粒浸染于绢云母石英片岩中。金的这种赋存形式给采样和化验分析工作带来了困难。100多年来,众多公司和找矿人员均嫌该区金品位低而放弃。贝尔参与该区找矿后,最初钻进采样分析品位也仅3.1×10-6,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根据该区金矿化特点进行全孔岩心采样分析,在第76号见矿孔求得金品位6.9×10-6,在78号见矿孔求得金品位11×10-6,从而确信矿带的经济价值。
2)赫姆洛金矿床的发现与科罗纳资源有限公司的财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科罗纳公司是个小公司,财力有限,但公司在打了75个钻孔约1220m钻探工作量后未见良好矿体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终于在第76个钻孔见到了矿,这是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心,并确信“矿就在脚下”,才能不断筹资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冒险。
3)在找矿方法上,贝尔是根据地面磁测资料布孔的(矿层底盘基性火山岩的磁性特征明显)。拉克公司认为矿层含有2%~20%黄铁矿,地表的冰川覆盖层厚度较小(0~30m),可采用较小电极距(50m)的相位激发极化测量圈定异常,在岩性有利地段则加密电极距为25m来评价异常。这种方法是基于该区激电异常是由各类含黄铁矿岩石引起的,虽然激发极化法不能直接探测到金,但它用于探测和圈定矿化带的效果是较好的。拉克公司的高效评价与他们对已有矿床博斯魁特和多扬层控黄铁矿型金矿模式的熟悉和运用以及因地制宜运用物探等方法有关。
4)在赫姆洛金矿床发现中,政府的地质填图工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安大略省矿业局和地质调查局多次、反复、详细的地质填图为该区找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地质资料。从1931年安大略省矿业局首次在该区进行的1:31680比例尺的填图,并建议勘查马尼图瓦奇和赫姆洛东北地区,到省地质调查局1967~1968年和1977~1978年1:15840 比例尺的再次填图和公开发表工作报告,并标明了含有9.95×10-6金分析结果的矿点,都推动了该区找矿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