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视机发展历史
电视这个复杂的科技产品,是经由许多科学家研究、实验后才发明成功的。首先在1817年,瑞典化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硒元素;1872年,英国人约瑟夫发现这种元素可以传递电能。这两项发现,证明任何物体的影像,在理论上可用电子讯号传播。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库发明扫描盘,为现代电视的发明奠定基础。1907年,德国人鲁新完成第一部电子映像机;1923年,英国的拜耳和美国的詹钦士完成了第一个实际由电线传送的画面。我们今天所看的电视,也是经过多次改进,加上日新月异的电子科技才得到的成果。
公元1875年,由上理论为孙莱科科学家(M Senlacq)作实验,用一个管子置一个阴极薄片,影像就会显出,不过是静止而已,但是已启发电视的发明。
公元1884年,实际电视理论的滥觞,首推德国的科学家尼伯科(Nipkow Paul G 1860 - 1940)发明电视扫瞄金属板(Scanning Dise)。尼氏23岁还在柏林工科大学读书就认定如果用一块金属板,板上凿有规则无数细小孔,让光透过便可成无数光点,而光点有阴暗光亮不同则会成影像。光亮度就有由电流与硒来处理,人们就可以藉著电流传送看到另一地方的影像,这被公认是最早的电视原理。
公元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尼 赫兹(Heinrich Hertz 1857 - 1894)发现无线电波之存在,他实验证实;电像光一样,可以在空中传放四射,遇到如镜子可以如光反射过来。此种见不到电波在1864年英国马克士威(James Maxwell 1831 - 1879)就有发表电波存在,可是赫氏更指出电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发现电荷的振荡可以产生电磁波,具有我们人眼可以见到光波再长的电波,导致他的重大发现的原理;实验确定电波可以无线电通讯的基础,引发了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发明。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赫即为纪念他命名。
隔年,有位科学家斯特乐托(G A Stoletow)发明光电管(Photoelectric Cell),这是一个金属的阴极和一个网状阳极所组成,其因在真空玻璃管内壁涂以咸金属当阴极,相对便是阳极,受光后电子便直接对称地发生对射作用。
公元1890年,科学家苏顿(Sutton)用电视扫瞄金属板(Scanning Dise)拟想电视规划,实际用光的发射来传递图片影像。接著科学家柏里劳恩(Brillounin)利用影像分离法,将两块转动的晶体板组成。使得电视影像更为清楚。
公元1895年,义大利青年科学家马可尼(Gugliclmo Maconi 1874 - 1937)在英国发明了无线电通讯,可以电报到十六公里外。此一发明,给予电视发展有了重大助益,当时就有科学家主张用尼氏电视扫瞄金属板和一个硒管作成用来收发影像,这是所谓的电视收受机产生的雏型。
公元1900年,在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法国科学家彭凯(Perkyi)展示发明电传影像机称为电视(Television),电视此名称从此为世人言传千古,结下不解善缘。
电视从公元1884年,德国的科学家尼伯科提出电视理论到现在只有不到120年,电视播放来也仅70多年,可是电视已遍布各国深入各个家庭,涵盖面之大,观看者之众,电视机之多没史无前例可以胜数。电视具备了现今大众传播媒体优越;它胜过新闻日报、杂志刊物、电影、广播、唱片,它出现在电视萤幕可以听到原音,可以即刻看真实现场情景、真正图像,可以观赏影片、戏剧、音乐、表演会、立即实况转播、融合大众文艺写实综合媒体於一身,自然被人们所欢迎爱好不厌。
电视先前发展有三项物理原理的根据;
(1)电波,经无线电发射器(播音机)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率交流电,形成无线电波经高耸天线放射出去,电波迳自会射过有无空气中,在遥远地方用接受器将电波使其还原本音真影。
(2)任何景物,有光线照射下会有光亮明暗影像呈现,我们就将无数细小的小点显示之,经电光处理、传讯、转换、映像器映像在萤幕上。
(3)当放映影像时,相当快速又连续呈映在萤幕上,因我们的眼睛看视时有视觉暂留(Persistance of vision)现象,观者看到的画面会是有连续活动的景像。
公元1902年,科学家柏兰克(O Von Bromk)发明彩色影像的传送理论,经许多科学家研发,电视影像的处理和机具已有改进不少,如马克斯(Max Dieckmann)与格拉底(Gustav Glage)发明阴极射线真空管(Cothode Ray Tube)可以用来电波来传送映像出文件和照片。紧接著美国佛莱斯(Lee De Forest)发明三极真空管(Triode),此已将电视传真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公元1907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教授鲁辛(Boris Rosing)所提全电子式电视构想,是发明第一个「电子」映像管机的理论。
公元1908年,苏格兰德籍工程师斯温顿(A A C Swinton)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电视图像论文;说电视可以用照像制版印刷的原理,分别两个阴极,用来接收与发射,传送映像在萤幕上。
公元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的KDKA广播电台成立,成为世界广播电台风起云涌的开始,电波传送广播信息及节目已弥漫全世界的上空。
公元1923年底,米夏乐科学家(D Von Mihaly)发明了振荡讯号器(Oscillator)用於作为图片像片扫瞄,可以在瞬间从硒管中扫瞄十次。同时美国科学家詹肯斯(C F Jenkins)却经无线电波把美国总统哈丁(Harding)的相片从华盛顿传送到密失士必州。
公元1924年底,德国的科学家尼伯科(Nipkow Paul G )又发明了发射接受同步机(Synchronizing) 因其发放、接受图像点面相关位置一致,更清楚使影像一完好如初的不变形,使得德国无线电台试用长波发射电视成功,组成图像是横线30后来进度到90。因他发明了电视理论和电视扫瞄器等等,德国历史上因此肯定尼伯科才是有「电视发明人」的荣誉,故1940年去世时,德国政府为他隆重举行国葬。
公元1925英国科学家贝尔德(Baird John Logie 1888 - 1946)综合以上各国各科学家的电视方面技术,最先研发出黑白电视机,发明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电视播放影像系统」。他使用一个上有小孔的转盘将摄影来的影像光影转变成电子讯号在接收器上再转换投映在萤幕上,是第一个制成了电视发射和接收设备的解析最高的电视图像的分解、转换、组合、发射、接收尤其是创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之发明者。同一时期,美国、法国、德国、苏俄、奥地利等国科学家们也有从事电视的创造实验,但是,贝尔德的电视系统最为新进、周全更具科技,凌驾於所有其他科学发明家之上。
贝尔德在1888年8月13日生於英国苏格兰西部来海伦斯堡,父亲是教会主事,少年对科学就有爱好,年长没依父意进入神学院,而因性向进读英国皇家技术学院。从而偏好起电子工程和硒光电子研究以及电视系统的研发,进而1905年移居英格兰伦敦富来斯街设立实验室醉心专研电视。因无资金也无人赞助,他刻苦地从废弃物堆或弃旧物摊收集旧收音机器材、电光灯管、扫瞄器、磁波器、电线等来作实验,锲而不舍,不顾生活困顿,有一次因要得2千伏特的电压,将好几百只小电池连接,不小心触电濒临身亡,被急救送进医院,经好事的报社披露,大家始知这位「疯狂的研究家伙」。公元1925年10月2日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清晨贝氏启动机器,将一个玩偶头影像传讯到另一方房间的接收机投映在萤幕上。虽是传送黑白影像,但是已发明电视了,贝氏下楼急找少房东威廉上来代替玩偶以真人作实验,确实是成功的在接收萤幕上有栩栩如生的威廉自然笑容。
公元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们观看他将整个人物影像用电线传讯到英国广播公司(B B C)电台,再由电台以无线电波发射,在贝氏实验室中电视机就可以收视到清楚黑白影像。如此实验的公演完全成功,引起举世振撼;「电视之父」贝尔德,世界各大报争相刊载称赞,名扬四海,誉满寰宇。
公元1927美国范华斯(Philo T Fransworth)发明电视摄影机。这些发明使得现代电视由初期进展到更高级理想化之视觉。
公元1928年,贝尔德将影片从英国伦敦用无线电波传送到美国纽约,举世更惊喜其成就。电视事业被各国广播公司纳为主要开发目标。贝氏已有英国政府及英国广播公司(B B C)资助,更进一步全心力研发努力不懈下,公元1929年底电视台播送了他的新发明「有声电视」。公元1930年,他语出惊人,提出了「彩色电视系统」构图;为此理想,百折不挠,如故顽强奋斗,终於公元1941年12月测试成功之第二日,时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轰炸伦敦,殃及池鱼他的实验室沦为毁烬,前功尽去。不过他不气馁,仍然在战乱恶劣情况下抱病另起研究。公元1946年6月8日,贝氏公演他已发明的彩色电视机,从英国电视广播公司(B B C)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大游行」彩色电视节目。参与盛会人士都对於有颜色的电视影像赞不绝口,感念贝尔德对电视开创出伟大的事迹时,他已病重在床未能躬身与会,第六日年仅56岁与世长辞了,他的坚忍不拔科学家精神为电视研发可以说「鞠躬尽瘁」,永怀世人心中。
公元1929年,美国籍俄人科学家兹沃金(V k Zworykin 1889 - 1982)改善了他的老师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罗辛所提全电子式电视构想,青出於蓝,制成新进现代化「摄影电子真空管」的电视摄影机。其组成图像的横线可以达到500以上。此位被美国本国尊为是「现代电视之父」,因为他发明的电子扫瞄影像管,正是至今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之原理与器具,就是他的发明而改进之应用的设备。
此位伟大电子工程师兹沃金在1919年移居美国任职美国西屋电器公司,1923申请到电光摄影管和电视发射器专利。翌年,又申请到电视接收器专利,此是与以前全世界上各各科学家所研究的电视系统都是「电机电视」装备,全是细孔快速转盘等器具大异其趣,而是首位第一次采取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1929年被聘任美国无线电公司电子研究所主任。甚至於帮该公司进一步研发彩色电视系统。现代电视显像管基本上是由他第一个所发明的,他随后发明电子显微镜,研究发明在第二次大战中用於黑暗里之红外线夜视镜,尚有许多电视系统器具等。1954年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偕纽约洛克菲勒医学院电子医疗主任,1967年,美国国家当局授予他国家科学奖章表扬他在科学仪器、电子工程、医学工程、尤其是现代电视发明上之贡献。
公元1933年三月起,德国柏林用超短波播放无声电视影片。第二年,雇用电视播报员,播放电视节目。这时电视机刚问世不普遍,因制造量少故物稀为贵,卖价甚高仅在政府或高级场所才有。
公元1935年元月,英国广播公司(B B C)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纯属於电视的电视播放公司。接著三月,柏林亦出现如是电视公司,五月被德国广播公司接收,法国亦开始播放电视。
公元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开始在世界上作商业营业电视事业公司。每天定时播出电视节目,扫瞄横行数240线,而全伦敦也只不到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是正标示了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公元1939年4月30日美国电视台转播在纽世界博览会盛大实况,举世透过无线电波同时观看,也播出棒球、足球、拳击比赛及罗斯福总统呼吁世界必需要和平的演讲、赢得美誉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常时期,战乱严重阻碍电视事业的发展。战乱国家电视全无幸免均中断播出,美国那麼大地区也仅只六家商业电视台独撑大局,电视机电视设备生产与实验作业全受影响而停顿。
战后,电视事业如同百事待兴般急速恢复并一日千里的发展。英国、法国、苏俄、前已开播国家继续复播外,公元1950年每周英国播640小时节目为最冠,美国600小时,苏俄530小时,中欧400小时,法国220小时,澳洲210小时,北欧200小时,义大利180小时,加拿大100小时,中共70小时。时到今日,已有许多国家全天候提供电视节目让观众都可以随时启阅,有了电视机就不会与世间相隔绝,人在家中坐,周遭情事自映在眼里,天下事务尽可以了若指掌。
新时代电子科技发达,造成人们发收讯息方便,电子家用器具,休闲活动电子物品,充实人们生活乐趣,真的助兴不少。美国经济因大战成为全世界最大生产物资制造国,工商业更是欣欣向荣,得天独厚,他国无法可比,电视事业同电影事业没受战火波及,成为一枝独秀灿烂於世。公元1928年当电视在欧洲还处实验研究阶段时,就有了从华盛顿到纽约的有线电视台可看。公元1930年美国的无线电视节目,由当时美国广播公司(R C A)在纽约正式播放。继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 B C)电视台成立,不过播送技术有待改善,以致於才有政府成立「美国全国电视技术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s)促进电视研发及管理。美国政府当局设立「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 C C)审核发照给雨后春笋般大量电视台设立,并且在公元1941年7月1日确立了美国电视事业标准机制,依法规定了在美的电视机系统必须使用525条扫瞄线,画面播出为每秒30张影像图片之视觉品质保证。
公元1952年美国从新规划,放宽频道,以容纳压抑不了的电视台蜂拥争设的情况,旋踵间因美国采开发政策,全国电视台一夕之间百多变成五倍,电视事业资金、营业跃居美国最大企业群之一,其声势让人侧目,也雄冠群国,美国荣成为全世界电视王国声誉,致今不退让。公元1960年全美国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与同时在英电视机数才不过190万台,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相形见拙,不可与之论及。
B. 电视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电视机是第二次革命——工业革命的产物
第三次是——信息革命,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C. 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1977年,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1977年LG销售总额达到了1000亿韩元。1992年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1995年,为全力打造鲜明的企业形象,LG集团通过将集团名称更名为LG等一系列CI修订工程,发动了面向全球化的引擎。继具滋暻会长之后具本茂就任LG集团第三代会长,开辟了新的LG集团时代,打响了第二次经营革新战役同时收购了美国杰尼斯公司。具本茂就任会长后,将“正道经营”和“超一流LG”作为经营的核心,获得了石油化学领域的纵向系列化、研发出多项高端医药品、将炼油事业扩大为综合能源事业、开发各种多媒体与数码产品、确保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力量、进军因特网与网上购物事业领域、进军世界市场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LGDisplay2013年宣布投资7063亿韩元(约合40.6亿元人民币)增设一条8.5代WRGB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并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OLED正式进入大屏幕时代。韩国LG集团于1947年成立于韩国首尔,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洞20号。是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LG集团目前在171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300多家海外事机构。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等领域。
D. 电视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三个科技革命的产物,电灯,电话,电报是第二个革命时候的
E. 电视机是第几次科技革命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 原子能 计算机 所以是第三次成果
F. 演员成果都出演过哪些电视剧
演员成果出演过的电视剧包括《塞罕坝上》、《爱情公寓5》、《嘀!男友卡》。
你喜欢成果的哪个角色?
G. 跪求各界大神,特别是常在电视播放自己成果的大佬,想问下松下摄像机在65寸高清电视上的画质如何
松下vx980拍摄的视频的分辨率是1920*1080。
很简单,你先在网上下载几个分辨率是1920*1080的电影,用专播放属器在电视上播放,看看是否满意。
如果满意,买这台摄像机的清晰度就满意;如果播放的视频清晰度不满意,那么这台摄像机的清晰度也就不会满意。
因为两者是分辨率是完全相同的。
H. 数字电视的现状和成果如何
数字电视上海芯片超越欧美
面对上海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技术,全球顶尖专家不由竖起大拇指:“非常非常好”。昨天上午,记者与欧、美数字电视标准组织的最高层同坐一辆车,现场观看了上海数字电视的优异画面。
据悉,下周,上海方案的数字电视无线信号将全面覆盖上海主城区。用户只需一台机顶盒,就能在普通电视机上收看数字电视。同时,采用该技术,电视台无需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
昨天对上海数字电视研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欧洲DVB标准技术总监彼得?麦克福克、美国ATSC标准联盟主席罗伯特?格拉弗斯等全球数字电视代表人物,首次一同观看了实地演示。近1个小时的演示中,载有上海交大牵头开发的机顶盒的演示车,穿过了高架、隧道和林立的高楼,经受住各种干扰,图像和伴音始终清晰。
下车后,格拉弗斯用“非常非常好”来描述他的感受,他代表的美国数字电视标准,无法在移动中收看;而作为目前上海公交移动电视的技术提供方,代表欧洲标准的麦克福克也承认,上海数字电视方案的收看效果,远远超过欧洲标准。
上海交大教授孙军指着车上一个书本大小的黑“盒子”告诉记者,这就是交大研制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里面用了自主开发的接收芯片。他透露,一套数字电视发射装置正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内进行调试,未来几天即将开通,届时,加上目前正在运行的两套小型发射装置,外环线以内将被数字电视信号全面高质量覆盖。
据了解,作为上海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专项,上海数字电视的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不但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机顶盒开发成功,而且商业模式也在紧锣密鼓地探索。年内,本市部分出租汽车将装上机顶盒,为乘客提供新闻、娱乐等节目;而针对公交路牌、写字楼等场所的数字电视频道也将逐步开播。一个包括芯片、机顶盒、高清电视机、节目内容等在内的数字电视产业链,正在崛起。
来源:东方网
I. 电视机是谁发明出来的
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名的电视机。 其实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
电视机是由费罗·法恩斯沃斯、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和贝尔德三人各自独立发明的,但是三人发明的电视是有区别的,贝尔德(他全名是约翰·洛吉·贝尔德)的电视是机械扫描电视,费罗·法恩斯沃斯和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的电视是电子电视。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
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俄罗斯人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他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和1927年费罗·法恩斯沃斯两人也分别发明了电视。
尽管时间相同,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和费罗·法恩斯沃斯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和费罗·法恩斯沃斯的电视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4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到1928年,美国的RCA电视台率先播出第一套电视片《FelixTheCat》,从此,电视机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从此 ,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