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幼小衔接成果

幼小衔接成果

发布时间:2021-09-19 13:48:13

㈠ 您认为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衔接得成果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进程。所以,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所关心和重视的。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看做是为了帮助小孩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做的准备工作。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是要求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幼儿园教育为小学教育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儿童对新的学习环境,师生环境重新适应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学习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幼小衔接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身体疲劳、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卑等;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差、厌学,以至于影响学习成绩。 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了大比例,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偏爱,使他们形成了以我为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产生人人为我的自私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等原则形成巨大反差,长久发展下来,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和能力,他们的身上会表现出些许的不合群,自私自利等不符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象。 因此,幼小衔接的意义很重要,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也要更加注重幼小链接,让孩子健康成长。 文章摘自金色雨林《幼小链接的意义》 原文http://www.jinseyulin.cn/ecation/816.html 里面会讲的更详细更多些

㈡ 幼小衔接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链接:

提取码:ak5b

第一环节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考查孩子的观察、记忆力.

第三个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创造能力.

㈢ 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别体现在哪些地方孩子上幼小衔接的必要性体现在哪

一、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异性
1、课程内容的差异
小学的课程教育学习之上会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因此就会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不同学科的学习,让孩子获得更全面而专注的培养。幼儿园则更多是以综合性、日常性的内容为主,比如孩子生活中的独立自理能力,日常的行为习惯培养,以及基础的科普内容教育为主。
2、授课模式的差异
小学主要是以教学为主,会有课前预习、上课以及课后复习、写作业等的环节,对课本每个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有有一个系统及巩固性的学习。而幼儿园在授课上更多的是以游戏和玩乐为主,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3、小孩个人能力培养的差异
与幼儿园的自由成长,专注于小孩个人生活能力培养的方向不同,小学对于孩子个人的培养和教育更多是在知识内容层面的培养。要求孩子能够有对于各个学科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对课本的知识点能够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些都是孩子上学中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
4、对小孩子学期检测的差异
小学对于孩子个人学期表现上的评价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考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成果,在学习中是否存在缺点和退步的地方。所以,小学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孩子的考试和成绩都是很重要的客观因素,而幼儿园对孩子的评估更多是个人的意见。
二、如何做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
1、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专注力:小学上课的时候是需要小孩子们维持一节课的时间认真听讲,并不像幼儿园那样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到处玩耍。因此,家长们就需要培养孩子们在行为习惯上的专注力,以免孩子上课走神。
2、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中的学习生活,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家长们在日常中需要注意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自主学习、做笔记等。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在小学上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遵守校规以及课堂纪律,并且还需要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家长们就要提前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让孩子更懂得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4、对给孩子做课前课后的辅导:孩子在接触小学课程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些知识点或者是内容上的理解能力有限而跟不上学习的问题。所以,家长就需要给孩子做一下课前课后的辅导,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其实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异就在于课程内容更有划分力和专业性,授课模式以教学学习为主,专注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还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孩子的学期成效。家长们在幼小衔接阶段,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好的学习习惯,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多给孩子做学习辅导。
希望能给与您帮助,望采纳!祝您生活愉快。

㈣ 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双方面的改革如:我国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幼小衔接问题绝不是单靠哪一方面能完全解决的,必须加强园、校间的沟通与合作,这一点往往是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的一点,现在很多幼儿园在与小学沟通方面并没做到,对于有的幼儿园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作为教育者还应该积极的去探索这方面的事。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加强对幼儿过渡期特点的理解,自觉的研究过渡期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衔接工作。

.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因为各地区的差异,及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不一定要照搬别人的经验或成果,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面向全体幼儿也应照顾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改善每个幼儿在入学准备上的不足状态。

.加强家、园、学校、社区的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单靠幼儿园或小学的力量是不够的,大家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影响幼儿,例如:现在,幼儿很多家长在幼儿入学准备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如,感觉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是不对的,学不到东西,把入学准备理解为认字,做题,背诗等,所以,家长的不配合会让幼儿园的衔接工作能进行下去,因此,做好家长工作,转变 家长的观念是搞好衔接工作的重点。

在家长方面,有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先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吸收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小衔接的工作当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配合教师为幼儿养成入学前的学习好习惯。比如:无论幼儿在老师那里学习了多少新的知识,他们都会欣赏,崇拜自己的老师,在得到表扬鼓励后会更喜欢学习。但有时孩子会谈一些对老师的不满,这时家长不能随孩子的态度一起批评老师,这样孩子对学习会更不感兴趣。在孩子学习方面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懂得欣赏老师,愿意支持老师才能爱上老师,爱上学习,从而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其次,家长在幼儿学习方面影响也很大,比如,自己是否爱学习,看书,自己是否有好的习惯,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带动孩子的学习,言传身教。另外,家长要配合好老师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如:物质的准备,图书、本子、笔等,还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如适应性、人际交往等

㈤ 幼儿园学前班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又不倾向小学化

坚决取消各种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小学入学考试,加剧了幼小衔接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应坚决制止。其实,通过这种方式对儿童将来学习成绩进行预测并不靠谱。孩子在入学摸底考试时取得的成绩,只能反映其是否先学了小学知识,根本无法反映其将来的学业水平,更无法预测其将来的发展潜力。事实证明,先学小学课程的孩子在入学考试中可能会取得好成绩,但这种优势会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并且因为学过了,他们在课堂上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其他同学。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坚决取消小学有害无益的入学考试。 加强对民办园、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的监管。政府应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防止因各部门相互推诿而使民办园、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陷入无人监管的盲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师资准入制度、课程准入制度、广告宣传审定制度和质量监管制度等,并严格执行,禁止任何幼教机构以幼小衔接之名进行“小学化”教育。此外,媒体和专家学者也应积极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科学理性地对待幼小衔接教育。 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育、管理和培训支持。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中,学前与小学低年级属同一层次,获得这一层次证书的教师可任教于小学或幼儿园。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也应作相应调整,至少让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阶段就能系统了解相邻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特点。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幼儿园和小学牵线搭桥,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进行业务交流搭建制度化平台。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教师可以组建固定的教研团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幼小衔接的教育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教育专业组织等也应积极关注幼小衔接教育,举办专门的幼小衔接教育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大力支持一线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研究,广泛宣传优秀的幼小衔接教育成果。 加强幼小衔接研究,尤其是小学教育如何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一直都非常重视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但对于小学一年级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却鲜有问津。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和小学应承担对等责任,小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应加强幼小衔接教育研究,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小学深入探索幼小衔接机制。笔者认为,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环境、课程系统、教学方式、作息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对接,而其中最主要、最具有难度的是两阶段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对接。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先生曾说:“幼稚园与一年级的孩子在年龄、体格、智力上都相差不远,不宜作显著的课程分隔。”幼小两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两阶段教育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的衔接机制。 确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幼小衔接教育旨在通过增强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教育的连续性,降低幼小两阶段教育异质性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造成的冲击。作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育之间,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与分离。“小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是超前教育,不仅未缓解过渡期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冲突,反而扩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因此,“小学化”的幼小衔接教育的本质是反衔接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家长等都应认清幼小衔接教育的反衔接本质,不被儿童能识多少字、会做多少道算术题等短时、显性的成绩所迷惑,应自觉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将幼小衔接的教育重心放在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具有终身发展价值的基本素质上。

阅读全文

与幼小衔接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