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说物质、能量、意识,是构成宇宙的三大基础
我主要阐述以下科学思想和哲学观念
(一),世界是由物质的基本粒子组成。
这些看起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闭弦,闭弦的振动和自旋有涨落现象,涨落形成不同振动和自旋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家发现的60多种基本粒子,都是因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自旋运动所产生出的结果。
(二),基本粒子的自在运动,说明物质是有能量的;粒子间的相互转换,说明不同运动及对应的各种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是守恒的,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量。
(三),基本粒子是具有“灵性”的,每个粒子的几率“叠加态”中都存在一个“感知态”,一旦这个粒子跟另一个粒子建立起量子纠缠关系,这两个粒子就有了相互感知的联系,有了意识的基础,能记住、识别和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建立起了超时空的信息联系。
(四),物质、能量、意识,是构成宇宙的三大基础。
为便于研究这种三者的关系和变化,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以时空是跟物质的运动,能量的变化,意识的活动相联系,是随这三者的变化而变化的。
时间和空间不可以独立于物质、能量、意识这三大基础之外而游离存在。
即是说,没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
(五),宇宙的发展变化遵循两条基本规律:
物质的惰性(惯量)让自然界自发地向无序混乱的方向变化;物质的意识又让自然界向有序方向发展。这是一对矛盾运动,万事万物均得遵守。
在这对矛盾运动中,能量可以转化,有序运动要消耗能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粒子与生俱有保持它原有状态的惰性(惯性),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如听任粒子自由地随机运动,那么整个宇宙粒子的运动,将向完全无规则,完全无序的方向发展,宇宙的总能量虽然保持不变,但构成宇宙总能量的各式各样的能量,如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生命体能……以及跟这些能量相伴随的各种运动,都将逐渐地全部转化成热能,变成热运动,最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热,最终达到处处温度相等的热平衡状态,宇宙的熵(无序混乱的程度)趋于极大值,宇宙处于死寂的永恒状态,即宇宙热寂状态。
(2),由于意识的作用,粒子的运动会向有序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些粒子将出现一些排列有序的系统组合形式。
粒子从无序向有序变化,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会发生能量间的转化,即把从外界吸收的能量部份(不是全部)变换成粒子有序组合相对应的有效能量,剩余的无效能量,将已更加无序的状态退还给外界。
意识是靠信息的传递使粒子的运动越来越有序,越有规律性,使粒子之间的系统组合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机组合向有机组合发展。
随着粒子系统组合的条理化和复杂化,粒子组合形成的整体意识形态,也由低向高发展进步,例如出现了生命和遗传现象,有了人脑组织的出现,意识发展上也就有了智商、情商、灵商之类的心理活动。
一句话,
物质的意识活动是需要能量的。
它的活动一方面是使物质系统从无序混乱向规律有序方向发展,意识也会随物质结构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变化。
另一方面是指,意识活动不会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成有效能量,只能部份转换,剩余无效部份则以更为混乱的能量形式,退还给外界,加大外界的无序和混乱程度。
就是说,自然界中部份有序结构是靠其余部份的更加无序换来的。
当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
"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
"无效能量"指的是,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又可以看为熵。
熵就是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量,而每一次能量转化,必然有一部分"有效能量"变成"无效能量"(即"熵"),因此不难推论,有效能量越来越少,无效能量越来越多。
……
一个宇宙是从两个相反方向走向死亡:
一,物质惰性的自发运动,宇宙会向熵增加方向变化,最终走到"热寂"未日。
二,物质的意识活动,虽然能让部份宇宙走向有序,却会使余下部份宇宙更加无序,总体上是加速了宇宙"热寂"未日的到来。
意识会让宇宙的有序部份呈现宝塔式发展,越发展越高端,物质粒子构成的大脑也会越来越复杂,人将越来越聪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先进,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强,……最终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状态(物质有序的极限状态)。
……
注明:
早年麦克斯韦为了反驳热力学第二是定律,反对孤立系统会自发地走向无序,曾经设想了一只麦克斯韦妖,这智能妖就可以把无序变为有序,这是暗示了意识在自然变化中的作用,只是他没有明确指出这妖其实就是物质的意识,或者说他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
另外麦克斯韦认为麦克斯韦妖把无序变为有序这过程是不用花费能量,这观点是错误的(实验已证明了)。
(六),不同宇宙因为物质不同,时空不同,彼此间不能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所以这些宇宙都是孤立系统,遵守熵增加原理,最终走向热寂末日。
各个孤立的宇宙,要想联系,必须完成构成宇宙粒子的转变或者时空转换,绝不能用A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去量度B宇宙的时空和空间。
虫洞能实现不同宇宙间的穿越,把各个孤立的宇宙连接起来,是因为虫洞可以完成物质粒子和时空转变。
(七),通常情况下,意识不以占据空间的形式存在,而物质存在是占据空间的,这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区别。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传递。意识的联系实质是信息的联系,是超时空的。
(八),海森伯的“测不准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质的现象、基本粒子的现象,跟观察者、观察的目标和他所用的观察仪器直接相关的,没有一个纯客观的东西。实际上讲,意识让自然界向有序方向发展,是由我们的观念决定的, 所以物质的状态是与我们的观念相联系。实证得到的规律和理论应该是主客体相结合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外星系的智能生物会不会有与我们不同的物理定律,而那里的物理学与我们一样成功!
(九),由于意识的作用,粒子从无序向有序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遵守两项原则:
(1),粒子从无序向有序变化,会遇到阻力,需要消耗能量,但意识永远会让能量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径。这是世界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基夲方向,即能量最小原理。
(2), 意识会努力把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尽量多地变换成粒子有序组合相对应的有效能量E,减小无效能量e的排放, 使能量的利用率η不断提高,即让η=E/(E+e)增大,但始终η<1 而不会η=1。
能量最小原理广泛存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所选择的最佳方案往往都是省时省心,最方便、最高效、最节能的方案。
对能量最小原理的实验证明,可以这样进行:
设想计算机解决某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即操作程序。计算机能量是可以测量的,最佳方案应该是计算机执行这些套方案时所用能量最小的方案。
B. 请问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个人见解:
本人一直认为,目前我门的宇宙应该是产生自大爆炸,而这次的大爆炸则源于,另外一个宇宙的黑洞中的奇点。在这个奇点因为能量集聚,在达到临界点后,在白洞(黑洞的另一面)中将能量释放出来,通过质能转换,形成了我们这个宇宙中的物质及暗物质!
当然,如果非得追根溯源,要说明第一个宇宙能量或是物质的来源,我只能告诉你,我的认为是“造物主”。
的确、在我们的宇宙中、能量守恒定律目前是无法打破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另外的宇宙中,所有的物理定律、规则都应该和我们一样,是吧?很有可能,在另一个宇宙中,所有的物质、能量、运动都是遵循着另一套物理定律在运行!也行吧!谁又知道不可能呢?
C. 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化为纯能量吗
根据你的简单描述解释如下:
对于宇宙物质转化来讲,宇宙中的所以各种物质都存在各种转化的可能,而转化的条件与时间和运动密切关联。
目前我们人类认知的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而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物质都是宇宙大爆炸后膨胀时期产生的尘埃经过漫长时间的积聚,运动,塑形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星体与物质。
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就黑洞,宇宙大爆炸膨胀过程结束后,宇宙开始收缩,各种星体,物质包括光,全部被黑洞吸收,然后产生新的大爆炸,新的宇宙就又开始了,新的物质也由此开始新的转化。
D. 宇宙中有多少种能量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满意答案
宇宙学中,暗能量是某些人的猜想,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按照相对论,这种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反引力。如今,这个猜想是解释宇宙加速膨胀和宇宙中失落物质等问题的一个最流行的方案。
暗能量主要有两种模型:宇宙学常数(即一种均匀充满空间的常能量密度)和quintessence(即一个能量密度随时空变化的动力学场)。区分这两种可能需要对宇宙膨胀的高精度测量和对膨胀速度随时间变化更深入的理解。因为宇宙膨胀速度由宇宙学物态方程来描写,所以测量暗物质的物态方程是当今观测宇宙学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暗能量它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之所以暗能量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是因为它在宇宙的结构中约占73%,占绝对统治地位。暗能量是近年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证据有两个。一是对遥远的超新星所进行的大量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加速膨胀的现象推论出宇宙中存在着压强为负的暗能量。另一个证据来自于近年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精确地测量出宇宙中物质的总密度。我们知道所有的普通物质与暗物质加起来大约只占其1/3左右,所以仍有约2/3的短缺。这一短缺的物质称为暗能量,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负压,在宇宙空间中几乎均匀分布或完全不结团。最近WMAP数据显示,暗能量在宇宙中占总物质的73%。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通常的能量(辐射)、重子和冷暗物质,压强都是非负的,所以必定存在着一种未知的负压物质主导今天的宇宙。
宇宙的运动都是旋涡型的,所以暗能量总是以一种旋涡运动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暗能量的旋转范围内能形成一种旋涡场,我们称之为暗能量旋涡场,简称为旋涡场。我们用En来表示太阳系的暗能量,用Ep来表示物质绕太阳系中心运动的总动能。当En=Ep时,太阳系旋涡场处于平衡状态,它既不会膨胀也不会收缩。但当En衰退时,太阳系旋涡场就会收缩,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就会向太阳靠近。
要提及暗能量,我们不得不先提及另外一个和它密切相关的概念——暗物质,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暗物质而不是物质就是因为它与一般的普通物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普通物质就是那些在一般情况下能用眼睛或借助工具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小到原子、大到宇宙星体,近到身边的各种物体远到宇宙深处的各种星系。普通物质总是能与光或者部分波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就能发光、或者折射光线,从而被人们可以感知、看见、摸到或者借助仪器可以测量得到,但是暗物质恰恰相反,它根本不与光发生作用更不会发光,因为不发光又与光不发生任何作用,所以不会反射、折散或散射光即对各种波和光它们都是百分之百的透明体!所以在天文上用光的手段绝对看不到暗物质,不管是电磁波、无线电还是红外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这些统统都毫无用处,故尔不被人们的感知所感觉也不被目前的仪器所观测,故此为了区分普通物质和这种特殊的物质而将这种特殊的物质称之为“暗物质”。
E. 现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宇宙大爆炸后能量冷却产生的吗
物质、能量、时间、空间都在大爆炸发生的时候产生了,但是物质和能量会相互转变,所以现在的宇宙物质很多已经不是宇宙大爆炸最初产生的物质了。
大爆炸的重点不在于“爆炸”,而在于得出这个结论的人类观测依据,星系在互相远离、宇宙在膨胀降温,类似于爆炸。大爆炸可以一定程度地解释宇宙和宇宙物质能量的来源,但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未观测到的现象还很多,只能算一定阶段的解释。太球(宇宙)信息机体内部包含着四大物质:两大物质信息机体和两大能量物质,是永恒存在的,不需要大磁爆产生,不要夸大太球大磁爆的作用。
F. 宇宙中的高级文明能将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吗
能。并且远远没有达到“宇宙高级文明”的人类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技术储备。
从质量到能量:人类已经掌握了核能,包括裂变和聚变技术。不论裂变的原子弹,还是聚变的氢弹,爆炸的能量来源都是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比如氢弹,从氢聚变到氦,损失7‰的质量,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能量。
从能量到质量:一类是原子核撞击试验,将中子、质子等和其它原子核碰撞,产生更加重的原子核(很多化学元素都是从高能实验室里撞出来,而非在宇宙中能够发现的)。另一种是相对论性飞船,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前沿规划,楼主有兴趣可以参考“突破摄星”项目(网络词条:网页链接)。
PS 以上回答不考虑日常生活中的低速运动状态变化导致略微的相对论效应,也不考虑化学能的变化而产生些微的质能变化(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完全可以忽略强力和相对论效应的变化,也都是包含着质量和能量的互相转化的)。
G. 宇宙的第一形态是能量,第二形态是物质,那第三形态呢
宇宙的第一形态是能量,第二形态是物质,第三形态是什么?个人认为是一时,因为能量,物质,意识是宇宙所有活动构成的三大基础,这三种基础都是最本质的东西,它不是具象化的,但是它却是组成每一个具象化的物体,必要的东西必须得有其中。
历史能不能转化成物质或者说能不能转化成能量,这一点是不确定的,至少目前来说没有什么有效的证据,说人的意识强大到一定程度的话,可以转化成物质或者说造成能量的冲击,但是意识却是与两者紧密相连的,或者换个说法,它是物质和能量在一定程度下所造出来的一个特殊的产物。
H. 能量如何转化为物质
常规能量是不能转化为物质的,而只能在各个物体之间转移和各种能量形式之间进行相互转化。
必须是极高温度的能量(比如宇宙大爆炸瞬间),在扩散冷却时,能量才可能会转化为物质。
如果让光进入一个以光速在缩小的时空,那么光线就等于是停住,光线进入黑洞后就是这样。
如果把物理学上真空用能量推动出时空膨胀,应该能产生物质。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处在这个时空,无法跳出这个时空,无法到达物理学上的真空。如果真能到达其它时空,那一定会有惊奇发现。
(8)现有太空物质能量转化基础成果扩展阅读:
能量是物质运动转换的量度,简称“能”。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的具体表现。能量是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的量度。
对应于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能量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互相转换。在机械运动中表现为物体或体系整体的机械能,如动能、势能、声能等。
在热现象中表现为系统的内能,它是系统内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能量的总和,但不包括系统整体运动的机械能。
I. 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布第三批科学成果,研究暗物质的意义是什么
由我国设计研发并发射成功的专门用于研究暗物质的太空飞行器“悟空”,科学家们公布了“悟空”传回的第三批数据研究成果。经过对悟空传回数据的研究,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了高精度的质子、氦核宇宙射线能谱,这对研究宇宙射线起源,探索宇宙暗物质存在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暗物质是太空宇宙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假设存在的一种物质,它具有不可见性,但能参与到宇宙的引力作用,构成宇宙系统的稳定,同时能通过宇宙微波辐射感受到暗物质的能量存在。
人类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探索暗物质的存在,无非是想更多地了解我们地球所处的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根本运作规律,探索这个世界的本质。虽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会有波折和错误,但人类研究周围世界的勇气和决心是不会消失的。
J. 能量能转变成物质,物质能转化为能量,那么宇宙起源的奇点是不是就是能量呢
我认为是的,宇宙是循环的:物质转化为能量,奇点形成,能量转化为物质,宇宙形成。
奇点大爆炸,宇宙开始形成,能量转化为物质;
黑洞形成,部分物质转化为能量,当所有的黑洞合并成一个黑洞,奇点形成,宇宙中所有物质转化为能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所以: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纯属扯蛋,循环往复的宇宙不用时间计量,那还用什么才能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