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成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望在如下方面取得成效
顾客满意方面:产品质量提高,符合顾客要求,满意度提高。
企业发展方面:效益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得到保证,有利于员工发展,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社会责任方面:增加社会财富,资源优化合理利用,浪费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㈡ ISO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事项有哪些
销售部门
A) 取得的成效:
a) 目前销售部各岗位基本清楚自己的职责,对每个流程,都有按照ISO体系文件运行,客户下单,打印出货单,发货,客户电话回访等记录存档记录,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并做出纠正措施并监控。
b) 办公室5S:对办公区域发现有不及格的立即予以纠正。
c) 对内审的不符合项已基本整改完成。
B) 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a) 员工整体素养不高,尚不能自主遵守相关规定,必须持续的加强监督检查和教育指导来促进意识和养成良好习惯,使各项工作做细、固化和成为常态;
b) 个别人员思想意识跟不上,不能接受新的挑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方式里,不能自拔。需加强对其思想辅导。
c) 资源配合:销售人员水平不高,人员配置不齐,缺乏经验导致不足以支撑现有的工作,加大力度招入高水平带过团队的销售人员,来带动和培训整个销售部员工整体工作技能、任务。
d) 信息的传达需到位:客户有下单加工的,需要下单到生产部加工的产品,首先要和自己部门领导沟通,让领导再和生产部沟通能不能做。
e) 在销售过程中发现产品不合格的、客户投诉、产品返修、客户回访要及时的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等。
㈢ 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及主要成效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特点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全企业的管理和全员的管理。1.全过程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2.全企业管理全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3.全员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
㈣ 什么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质量管理小组,日本简称QCC,是由一组人员(可以是多个部门多个专业领域的人)为解决某个质量问题而组成(也可以按车间长时间的组成),人员的层次不限。当选定某个题目,按照QCC的方法进行改善活动后,会有改善成果(选题时设定目标),就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㈤ 质量管理史上有哪几位大师,他们的成就是什么
比较出名的有:
朱兰、戴明、克劳斯比、石川馨等。
说到成就,那就太多了,不过可以简单说下。
石川馨(1915年-1989年)是20世纪著名的日本品质管理学者。石川馨1939年于日本东京大学工程系毕业,1949年获聘为东京大学的助理教授,1960年更晋升为教授。石川馨活跃于戴明及朱兰访日后,协助翻译两位学者的著作。石川馨个人对于品质管理则强调良好的数据收集及报告,因此发展出石川图,用于表达产品流程。
朱兰首创将人力与质量管理结合起来,如今,这一观点已包含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之中。朱兰观念的发展过程是逐步进行的。最高管理层的参与,质量知识的普及培训,质量实用性的定义,质量改进逐个项目的运作方法,“重要的少数”与“有用的多数”及“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之间的区别——朱兰就是以这些观点而闻名的。
戴明(W.Edwards.Deming)(1900 - 1993)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PDCA管理循环就是戴明博士的发明,简称戴明环)。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