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取得了哪些成果
取得的成果如下:
1、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得到强化
在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版方面,权根据中央部署,教育部和中央外办等部门合作起草并由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扩大和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得到了广泛欢迎和肯定。
2、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得以深化
在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方面,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阶段。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
3、共建丝路合作机制得以推进
在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方面,开展了“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教育援外行动,在中非各选择20所高校开展一对一长期稳定合作,鼓励合作双方在各自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包括合作科研、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等。
Ⅱ 昆明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15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229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67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162人,文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理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文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0人,一本率81.08%;理科一本上线人数665人,一本率85.40%;文、理科一本上线率84.43%;文、理科上线率100%。海外大学申请中,24名毕业生共收到87份录取通知书,顺利申入美国排名前100、英国排名前30的大学。22所美国排名前40的大学首次录取云南学生,一位艺术类学生进入艺术类排名第一的伦敦艺术大学。
2014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344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113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31人,文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2人,一本率85.45%;理科一本上线人数555人,一本率82.71%;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3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的有268人,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15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3人。赵真同学690分名列云南省文科总分第一名,文科6名同学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1人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一本上线率90.81%,文科一本上线率83.60%,一本综合上线率88.86% ,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2年,学校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有107人,占学校应考人数的12%。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81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 26 人。一本综合上线率83.48% ,本科上线率99.11%,总上线率100%。不含加分,学校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1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10名。文科班李晴川同学高考675分(不含加分)位居全省文科第三名。
2011年,学校理科总分600分以上52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人,文理科600分人数占全省600分人数的7.43%;理科本科上线率98.96%,文科本科上线率97.14%,文理本科上线率98.47%,文理科上线率100%。理科总分校平均分509.84分,文科总分校平均分507.60分。不含政策加分,理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文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 学科竞赛 2012年,在“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中,学校有2人获得一等奖,43人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9年,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2名,全国三等奖3名。
2008年,在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李天阳同学获云南赛区第一名,将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数学奥赛冬令营,赵恒禹、万签霄同学获全国联赛一等奖。
2005年,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学校张扬、王翀同学分别以74.4和79.4分的成绩摘取了两枚金牌。
2003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2人获一等奖。 素质成绩 2015年,在云南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学校杨瑞涵同学取得高中组男子双打第三名。
2015年8月,在“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云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校足球队获得甲组(U18)第一名。 8月18日,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段巍、江顺发、刘星雨同学的参赛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创新奖”和“北京公益学学会科技创新奖”。“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5年7月,在第十九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学校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了Robcup Junior CoSpace Rescue项目,邹昊澜、唐誉铭、赵长宇、龙荃同学在Secondary Indivial 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在Super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邹昊澜同学在个人技能挑战赛中获得冠军。
2008年,在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夺得全国一等奖1项、云南省一等奖2项、昆明市一等奖2项、专项奖励2项。周桐同学的发明作品“具有节水功能的太阳能装置”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7年,在云南省和昆明市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云南省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10项。荣获昆明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 2015年10月,学校教师张兴虎、赵露、叶早音、年红梅、曹红兵、孙愿录像课被评为昆明市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
2015年7月,在“《云南教育成果》系列活动——第十二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夏耘等五位老师的六篇论文均获一等奖。
2012年4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也谈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第八届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1年12月,学校教师季新文在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0年,学校教师纳仲明在昆明市第二届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竞赛获一等奖。 3月,在第七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学校教师王文思获得课堂教学获全国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古典诗词中的草意象刍议》在云南省第八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9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演讲学会“庆祖国60华诞”演讲比赛一等奖。9月,学校教师王文思论文《提高高中学生课外练习的有效性》获全国论文交流二等奖。
2008年,学校教师年红梅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讨会教学观摩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及高中组最佳课堂教学组织奖,学校教师杨冬梅获云南省第六届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王文思在第二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获全国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课件使用奖。
2007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在第二届“英语周报”年中,学校教师年红梅获昆明市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优秀辅导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全国“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奖赛”获二等奖。
2006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年红梅获昆明市第二届高三复习课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2005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昆明市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1年,学校教师杨杰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大赛分获昭通市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
1998年,学校教师孙彪参加第三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二等奖。
1996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昭通赛区二等奖。
1994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语文教学语言十法》获全国教师征文大赛一等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西南四省五方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香港大学优秀生源地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中国百强中学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生源地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学校资料来源:
Ⅲ 云南省教育厅电话
电话是:0871-65141240。只需要拨打这个电话,就可以联系到教育厅,不过刚开始是智能客服,会有选项转到人工客服,需要题主拨打的时候认真筛选一下。
云南省教育厅是主管全省教育事业的省政府组成部门。与中共云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定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并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实施。
(3)11届云南教育成果扩展阅读:
教育行政部门(e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机构或部门。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文化传统等互不相同,所以各国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讲,各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分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两类。
Ⅳ 云南省什么时候开始教学成果奖
1998年获云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11月被授予“云南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内称号2001年获“云南省容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获奖人之一)在2003-2004年度云南师范大学“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和“云岭优秀女职工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女。
Ⅳ 张诗亚的成果
近几年主要成果简介: 1.《震荡与变革──二十世纪的教育技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国教育战略重点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西南研究书系》,(主编)共两批,21本,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1997年版。
4.《中国教育问题研究丛书》,(主编)共6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儿童哲学丛书》,(编译)共13本,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小生灵系列丛书》,(主编)21本,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专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群体探究中儿童自主性负责之研究》,田家炳教育研讨会,南京1998年8月30日, 第一作者。
9.《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儿童哲学国际专家研讨会会议的报告》,提交中国教科文委秘书处教育处,1998年5月28日, 报告执笔人。
10.《“儿童哲学”──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块他山之石》,载《国际学术动态》,1998年第4期。
11.《On the view of ec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二届亚洲比较教育年会大会报告,北京,1998年9月7日。
12.《Beyond the Plural and the Unificatio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Ecational Noumenon》, CUHK Ecation Journal 1997. Vol.25, NO. Two; (《多元与一统的超越:民族认同与教育本体》),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报》1997.Vol.25 NO.2.
13.《论“科”“教”关系认识中的几个误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4.《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6期。
15.《华夏民族认同中的教育问题研究》,华人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宣读,收入论文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7年10月,中国南京。
16.《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inking and Reform of E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 《Analytic Teaching》, Volume11 NO.1.( 1998 ) Department of Pyschology, Viterbo College, WI 54601, U.S.A.
17.《论可持续发展中的教育观》,载《教育科学》,1997年第6期。
18.《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的转折-----凉山州普格县农技校的启示》,社会与少数民族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乌鲁木齐,收入大会论文集,1996年8月15日;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一作者。
19.《“儿童哲学”──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块他山之石》,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11月28日。
20.《走出李约瑟似的大山》,载《读书》,1998年第7期。
21.《关于克里克及意识研究》,载《读书》1998年第5期。
22.《多元文化互动中的西南民族教育》,中美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昆明1997年7月26日。
23.《构建“更新工程”脱西部教育之贫》,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24.《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载《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25.《分析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误区》,载《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2期。
26.《高考:热点背后的意义》,载《重庆晚报》,2001年9月2日第8版。
27.《华人民族认同的教育问题研究》,载《中国研究学刊》(美国),2001年第2期。
28.《不读历史的人,必定重犯历史错误——忆先师骥雄先生与<外国教育史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4期
29.《从“儿童哲学”到“小生灵”》,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17日第3版
30.《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31.《华夏民族认同的教育思考》,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32.《教育学的突围》,载《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33.《公民教育之道》,载香港教育系列五《青少年成长价值教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版。
34.《孩子为何成了杀手——张诗亚教授谈现行教育制度对人文精神的扼杀》,载《时代信报》,2004年12月2日。
35.《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36.《顶岗实习:农村教育的日志》,载《中国教育评论》,2005年第8期,第一作者。(以书代刊)
37.《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载《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
38.《“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6期。
39.《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 在中国西南契合人文社会情境全面推进绿色教育工程,世界自然基金会, 6万 ,2000年7月
2. 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课题 ,2.2 万,2000年12月
3. 面向21世纪重庆市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 万 ,2000年12月
4.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类型与对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规划重大项目,20万,2001-2005年12月
5.西部开发与教育.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3万,2001年-2003年12月
6.在中国西南契合人文社会情景全面推进绿色教育工程,世界自然基金项目,6万,2001年-2004年7月
7.小松树计划,香港儿童救助基金会横向项目,10万,2001年-2001年12月
8.发展特色教育构建西南自然/人文生态良性互动系统,全国教科教育部重点课题,3.2万,2003-2005年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20万,2003-2007年
10.西南地区民族教育良性自然文化生态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4万元,2005-2007年
1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类型与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10万,2001-2005年
12.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00万,2005-2006年 1.重庆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1996年12月,第一作者。重庆,《中国教育战略重点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获奖人。
2.《教育科学学初探——教育科学的反思》,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8月。
3.推进儿童哲学中国化改进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9月。
4.2006年12月张诗亚《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研究咨询报告,教育部采纳2003年10月)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证书编号为:教社科证字(2006)第120号。该建议于2003年被《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要报》刊载,并被教育部办公厅报送国家科教小组、中宣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研究室等决策部门。根据该建议和教育部的采纳意见实施的“顶岗实习”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Sohu网等媒体均对此事作了专题报道。该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西部教育的发展,丰富了教育基本理论。
Ⅵ 我是11届毕业生,当时把户口托管在云南省教育厅,期限是3年,现在刚好到期,现如果不去管它会怎样
他会把你的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不过你要交钱的。
Ⅶ 我是2011届云南考生 现有关于报考云南师范大学的疑问 望解答 。
师大的历史是一本专业的,去年文科录取最低分数是494,低一本线一分!
Ⅷ 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9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并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抓三子”促“三化”,着力提升“三个核心指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1亿元,增长11.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8.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5亿元,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9.3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增长26.4%;进出口贸易总额8.3亿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0元,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719元以上,增长15.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扩大内需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361项,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0.13亿元,市、县(区)配套资金2.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全部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在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拉动下,“515”重点项目计划稳步实施,全市在建项目达1402项,比2008年增加404项,其中,新开工1067项,比2008年增加642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
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共争取交通项目133个,总投资78.26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全市8条(段)596公里、总投资72.5亿元的二级公路全部开工建设。600公里通畅续建工程和1660公里通达工程全面完成,262公里通畅工程和1400公里通达工程进展顺利。
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共完成水利水电投资16.5亿元。耿马另仂水库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30万元;17件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工,完成投资957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惠及16.5万人;永德康家坝水库、临翔鸭子塘水库、云县大转水水库、凤庆郭大寨水库、镇康中山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云县刘家箐水库、镇康四楞坝水库全面竣工。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实施96项园林化城市建设工程,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8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68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8.4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29%。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6.6%。粮食播种面积388.5万亩,总产量77.1万吨,增长2.9%。实现畜牧业产值29.1亿元,增长8.9%。完成茶叶产量4.8万吨,销售精制茶2.4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亿元。甘蔗种植面积143万亩,总产量534万吨,生产食糖69万吨,增长12.7%。新植核桃100万亩,累计达62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万亩。种植烤烟13.4万亩,圆满完成40.4万担国家计划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3.2亿元。临翔勐托、耿马勐撒、云县爱华三个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烤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发放农资直补、良种、退耕还林、农资综合等补贴3.14亿元。兑现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543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建成特色民居房8776户,建成进村入户硬板路1489公里,100个市级挂钩帮扶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80个省级重点村建设全面启动。300个市级重点村建设完成投资3.7亿元,重点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6.9%。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5亿元,上缴税金4.23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增长10.35%。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31.5%,入园企业达59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87亿元,增长39%。认真落实电价优惠、中小企业扶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19户企业得到资金扶持,1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123”重点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62个,完成全部工业项目投资27.46亿元。澳华食品有限公司10万吨冰鲜肉生产线、镇康东鸿公司2万吨电解锌项目投入生产,临沧南华纸业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镇康南伞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法国拉法基瑞安有限公司河底岗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凤凰纸业林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6.78亿元,落实各类教育惠民政策补助资金2.63亿元,消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102万元。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2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投资8663万元,建成12.03万平方米2406套。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完成。市一中、市第一幼儿园、镇康县职教中心顺利搬迁,市技工学校改扩建工程、市卫校搬迁新建工程步伐加快。延伸职业教育进乡入村,开展农民证书式培训17万人(次),接受学历教育9232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在校生达40.1万人。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增扩大内需卫生项目91项,新增资金2.0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81.1万人,参合率达91.66%,减免补偿医药费1.5亿元。206个村卫生室、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双百”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防艾”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旅游广电事业有力推进。以茶文化、佤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以《月亮升起来》广场集体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族文化保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耿马水文化旅游节、永德芒果节等节庆文化品牌不断提升。11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和3个旅游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接待国内旅客253.53万人次,增长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99亿元,增长7.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直播卫星第一、二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9座广播电视高山无线电发射台站全部建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有序推进。
科技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科普工作广泛开展。体育、档案、统计、地方志、文史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人防、外事、防震、减灾、侨务、海关、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电力、供销、水文、气象、邮政、通讯、保险等行业开创新局面。
(五)民生问题逐步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2.9亿元,37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保险资金2.87亿元,比2008年增加253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3929人,参保率达62%。耿马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实施。开工建设27.53万平方米5506套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2.11亿元。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15868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743万元,解决了10328户城镇低保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公积金缴存归集2.4亿元,贷款余额6.8亿元,资金运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投入就业保障资金29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09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0人,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263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1个,2362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了就业。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退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工作不断推进。争取扶贫资金4.03亿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26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884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5亿元,发放企业专项贴息贷款4000万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临翔区博尚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水电开发库区移民工作稳步推进。
(六)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
“七彩云南·秘境临沧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南汀河孟定坝段三期治河工程、南伞国际界河工程、南汀河临沧坝段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实施7个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保护取得实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56%。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20个市级挂牌督办整改事项全面落实,全市审批新、改、扩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农村沼气池2.78万口,完成“一池三改”1.63万户。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16个“治污”工程项目,临翔区、云县垃圾处理场竣工投入使用,其他6县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展顺利;临翔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其他7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顺利开工。临翔南华晶鑫糖业有限公司、云县幸福糖业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制糖废物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竣工验收。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大幅下降,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七)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城投债券发行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初见成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基本完成。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水务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深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构建“大开放、大流通”格局为目标,充分利用边境优势,大力实施沿边、沿线、沿江开放战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组团参加昆交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世纪金源集团、荷兰比特方德公司等著名企业落户临沧。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6项,实际到位资金42.6亿元,增长25.5%。
(八)和谐临沧创建有力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弘扬临沧精神,城乡文明程度、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四挂两会一联组、一议三审一公决”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得到有力推广。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加强和巩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切实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五五”普法全面实施。
维稳工作取得实效。中缅边境(临沧段)处突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共组织重大决策听证90项,重要事项公示1067项,重点工作通报1605项,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1576条,受理政务信息查询3119项,办结3119项,群众满意率达98.3%。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与市政协协商重要事项。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批评、建议100件,办复市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复率均达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和行政监察的监督职能,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入清查“小金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开展建筑领域专项治理,严厉惩治商业贿赂,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临沧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中央和省属驻临单位,驻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全市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临沧发展的市内外单位、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方面还有差距,抓落实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筹措各类项目资本金、拼盘资金难度大。三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单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认真加以解决。
Ⅸ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什么工程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2016年12月19日至23日召开。大会将听取和审查中国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报告;审查中国云南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国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选举中国云南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Ⅹ 《云南教育成果》系列活动发表论文可以用作评审职称吗
这年头骗子太多,实在不放心可以去找国涛期刊。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