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胚胎转让

胚胎转让

发布时间:2021-09-11 19:03:00

⑴ 冷冻受精卵属不属于遗产

法律无明文规定。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
遗产包括以下几项:
(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树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种的树木和自留山上种的树木。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玩、艺术品等。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别珍贵的文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城市个体经营者、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投资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复员、转业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如何界定?
冷冻胚胎是一种世界上唯一一个成熟的保存生育功能的成熟方法。这种技术是将通过试管培育技术得到的胚胎,存置于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得到长时间保存。
“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界定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医学或者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认知,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因素。”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学宾分析认为。
从医学上来看,胚胎是生命诞生的初始阶段,卵子在受精后的两周内称之为孕卵或者受精卵,受精后的第3至8周成为胚胎,然后逐步地发展成胎儿。几千年来,这个过程只能在人体内实现,但是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个过程可以在人体外实现,也就形成现在的冷冻胚胎。
侯学斌指出,在我国,对自然孕育过程中的胚胎性质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但这一案例中的核心问题在于胚胎脱离了人体而独立存在,如果认为胚胎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那么它是不是夫妻双方的“财产”?显然胚胎具有成长为一个生命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是普通的“物”或者“财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界定还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侯学斌分析说,有人认为人的生命起源于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所以任何堕胎行为都是对生命的杀害,但是我国对生命起点有独特的认知,对堕胎持较为宽容的态度。尽管我国继承法中将胎儿拟制为特定情况下的继承主体,但是堕胎并不被认为是在扼杀生命,从法律的角度并不会对堕胎者追求法律责任。所以在我国,将胚胎界定为法律上的人并不具有社会文化基础。
我国目前的民事法律,并没有关于胚胎保护的特别规定。只有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对禁止买卖胚胎作出了原则规定随着我国相关医疗科技的发展,部门规章也应当尽快修改完善,进行细化。同时,当立法条件成熟时,在修改继承法等民事法律的时候,要逐步增加对胚胎法律问题的相关条款。

⑵ 冷冻胚胎可以给家属吗

按规定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也有特例,前几天刚看到网络的一个报道,有一对已婚的夫妻,是独生子女,他们刚捐出胚胎半个月,就遇车祸身亡,家里人悲痛欲绝之后,知道了孩子捐胚胎的事儿,不知道是走的什么手续,他们拿出了胚胎,装在好像是氮气罐里

,运到了泰国,找泰国的一个女的怀了孕,后来他们把这个女的接到了中国……。

⑶ 英译汉,下午3点要

浓度为载体,目前在任何
鉴于测试解决方案从未超过0.005 %
卷/卷。控制解决方案中所载的相同
浓度的乙醇作为是目前在该
各自的化学处理。显着性差异
性( P ≤ 0.05 )之间的治疗评估
使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nnett的t检验(就业选配计划软件;的SAS研究所,
卡里,数控) 。
接触到jhas期间,卵母细胞发育。
甲基farnesoate以前显示
编程成熟的卵母细胞在卵巢
发展成男性( olmstead和勒布朗
2002年) 。之后,卵巢成熟,卵母细胞
被移交给育雏商会的
产妇的有机体,而胚胎
发展。免费游泳新生儿公布
从育雏商会完成后,
胚胎发育。转让卵母细胞
从卵巢到育雏商会不谋而合
与蜕皮的产妇生物体的
外骨骼,并释放新生儿
从育雏商会,刚好与
明年蜕皮。产妇水蚤暴露
浓度pyriproxyfen , methoprene ,
或甲基farnesoate期间,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和性别,所产生的后代暴露
在卵巢的决心。应pyriproxyfen
methoprene和程序性的水蚤
通过同样的机制,作为甲基farnesoate ,
然后性别鉴定应发生在
同一窗口的易感性。

⑷ “冷冻胚胎”让生命静止

最近,一件由于家庭不幸而引发的官司,将一个陌生的名词“冷冻胚胎”推到了大众眼前。事情的起因是,一对夫妇因为车祸不幸双双去世,而他们双方的父母为“延续香火”,因争夺夫妻二人留存在医院的冷冻胚胎而对簿公堂。而最终的判决结果,则由于现行法律规章,双方均无法获得冷冻胚胎的所有权。

这件事情还在继续,那么,冷冻胚胎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用途,这一事物的出现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低温冷冻——让生命静止】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要让买回的瓜果蔬菜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要将它们放到冰箱保存,对于鸡鸭鱼肉,最好还要冷冻,这样才不会很快腐坏变质。低温,能够降低甚至停止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活动,从而起到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细胞内物质消耗等效果。而升温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又能够恢复。由此,人们想到是否能通过冷冻来保存活的生物组织,从而在解冻后重新恢复其生命活性。

对于活组织样品,我们不能像冰冻鸡鸭鱼肉一样直接扔到冷冻室里,因为这种降温过程,在到达冰点时细胞内的水会产生尖锐的冰晶,从而刺破细胞,使得细胞失去活性。因此,对活组织的冻存需要添加适当成分的冻存液,然后通过特定的降温步骤,将样品温度下降到零下196℃,从而防止大冰晶生成,最后储存在液氮之中。这样的冻存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在升温后组织活性的恢复。可以说,低温冷冻是让生命静止的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应用的非常成熟。多种细胞和组织,包括病毒、细菌、细胞株、精液等,都能通过冻存保存。而冷冻胚胎,就是针对胚胎的冻存技术。

【冷冻胚胎用处多】

冷冻胚胎技术诞生于1972年。英国学者Whittingham发明了胚胎慢速冷冻保存方法,首次成功地冷冻保存了小鼠胚胎。胚胎冷冻技术最早被应用于畜牧业。在获得良种牲畜的胚胎后,可以依靠冷冻进行保存和运输,然后配合胚胎分割和移植技术,能够大大扩展良种牲畜的选育工作。

当然,既然动物的胚胎可以低温冻存,那么自然人类的胚胎也可以。人类的胚胎冷冻技术是伴随着试管婴儿技术而产生的。所谓试管婴儿,是指收集夫妇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获得胚胎后,再重新植入妇女子宫内发育为胎儿的技术。在施行试管婴儿过程中,通常会收集多个卵子并进行受精,从而发育为多个胚胎。通常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的夫妇来说,只需要植入少数几个胚胎即可达到孕育孩子的目的。但由于胚胎移植和怀孕过程有失败的可能,因此人们通过冷冻胚胎技术,将多余的胚胎冷冻起来保存,当前次移植失败后可以再次移植,从而提高怀孕成功率,并节省时间和费用。世界上第一例胚胎冷冻移植成功的新生儿诞生于1984年,到如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期间为无数不孕不育患者送去了拥有孩子的幸福,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

【冷冻胚胎——法律和伦理的麻烦物】

然而,虽然冷冻胚胎在技术上毫无问题,但是却在法律和伦理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论甚至官司,本文开头就是现实的一例。其中争论最大的话题之一,就是冷冻的胚胎,究竟是人还是物。

在法律上,一个自然人可以拥有一个物品的所有权,但对于人来说,一个人只有对另一个人特定时间内的监护权,而无所有权。对于冷冻胚胎来说,它处于静止的状态,但却有发育为一个正常人的潜力,因此具有物和人的双重属性;而很多法律对冷冻胚胎并无规定,因此造成了在法律上冷冻胚胎“既不是人也不是物”的尴尬局面。

在我国,对冷冻胚胎的法律规章主要依据是卫生部在2001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辅助生育技术规范》,以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等规章性文件。其中规定对对胚胎进行处理的主体为提供精卵的夫妇,对胚胎的处理应遵循患者夫妇的意见或所签署的文件。而在开头的案例中,夫妇二人双亡,因此丧失了对胚胎的处理权;但同时,法律没有规定胚胎拥有权和处理权的转移方式,因此使得胚胎的管理权收归医院,遵照夫妇二人生前所签署文件执行。

之所以对冷冻胚胎如此不明确其属性,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若一旦将冷冻胚胎物化,将不可避免的涉及胚胎所有权的移交和转让,甚至衍生出的交易问题。此外,在这一案例中,由于医院在胚胎保存期满后将按文件销毁冻存胚胎,而双方父母尚期待利用冷冻胚胎生出孙辈。但显而易见的是,要使得冷冻胚胎发育为胎儿,必定要经过代孕。而目前在我国,代孕还是一种非法行为。此例一开,将引起众多法律纠纷,甚至地下代孕等违法现象产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失独老人希望获得孙辈是正常的情感需求,理应得到支持。由此在民众的正当需求和严格的政策法规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冷冻胚胎——亟需立法管理】

综上,正是由于冷冻胚胎的“非人非物”属性,以及涉及到生殖过程需要的代孕等操作,使得冷冻胚胎对于非夫妇本人的所有权和处理权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因此,笔者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是通过立法途径对冷冻胚胎的属性做出明确定义,消除“非人非物”的灰色状态,解决夫妇亡故这一特殊情况下胚胎的所有权纷争。此外对于代孕现象,也应考虑通过立法进行严格管理,在满足特殊情况人权需求的前提下杜绝违法和人身损害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应加强研究,发展新的非人体内胚胎培育技术,以此避免开头出现的那凄凉而尴尬的事件。

⑸ 观十二姻缘而出生死流转,破执而离苦 这句话什么意思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1)、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2)、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3)、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8)、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9)、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 (10)、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 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 (11)、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缘起: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 三、缘生: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 四、缘生法之共同性: (1)、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2)、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 (3)、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 (4)、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他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他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5)、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 (6)、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 (7)、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 (8)、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嗔心,现在就可以嗔,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嗔你,还要依众缘使它嗔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嗔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嗔心,因为没有嗔的境,故嗔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9)、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 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因为我们有感受到声音,所以才会贪爱它。佛陀说我们有‘受’,就有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著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为流转门。 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 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 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死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死,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 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 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 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 (一)、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灭,……。逆观是:如果要‘老死’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 (二)、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 (三)、应以智慧观察,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的识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变;我们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鲜艳、暗淡等颜色的刺激;耳朵听到和谐或是刺激的声音等,这些由我们的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触’,因触而产生的‘受’,我们也都不能改变,然而我们要觉观它,把握它。假如我们很清楚的觉悟到这个‘受’的话,那必定会认识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这时我们就不会有爱、取了。既是说我们现前的六根,接触外境时,觉悟到耳朵感受声音的苦、乐;眼睛感受颜色的苦、乐,那就有办法放弃爱、取;如果不能觉知,就会坠入爱、取中。也既是说,如果你对‘受’明明了了,那爱、取就有机会放下;如果我们对‘受’观察觉悟,然后来觉悟爱、取,使他们不再生起,如果我们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脱死。我们过去有无穷无尽的业与无明,但是现在的觉悟,就能够把它们全部丢掉。打个比喻说:一个做母亲的人,对子女贪爱执著,儿女快乐,她亦快乐;儿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觉悟到;这个人跟我有一段因缘,前世与我的缘比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这般地做母子(女)罢了。你无需为他而悲哀,也不必为他而快乐,他有他的业,为什么别人的悲哀与快乐,你无动于衷?而子女的悲哀与快乐却能牵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牵肠挂肚?如果你观察到这一切都是缘份,看的很清楚的话,这个悲哀与快乐就会消除。讲的更简单一点: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灭的境界,称为涅槃。 (四)、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 (1)、植树的譬喻: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树木就茁壮成长;还灭门如种树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长不好;如把树砍掉,那它就长不起来。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我们在‘受’这儿加水、加肥料(加爱、取),那它就越长越多,长出将来的业有,生、老死。如果在‘受’这儿把它斩断爱、取(不加水与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长,甚至于‘受’也不生,那你就进入无余涅槃。 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著、无余涅槃。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处在有余涅槃的状态,他没有爱、取了,这就好比一棵树,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树根和树干还存在,继续等到这棵树老、死。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能成长了。 (2)、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如人口渴,发现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万不要喝它。这比喻爱、取如口渴,我们所喝的水就是业报,它有毒,喝了会被毒死,使得我们再来轮回生死。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业报,就不要去爱、去取,这样才能截断生死的流转。

⑹ 谁的胚胎800字的读后感

国内首例因争夺冷冻人体胚胎处置权引发的案件一审宣判,引发各方对相关法律及伦理问题的思考。
一场车祸,夺去了一对年轻夫妻的生命,留下了四位无助的失独父母。夫妻二人保存在医院里的冷冻胚胎,成为双方父母最后的慰藉。为了取得冷冻胚胎,双方父母打起了官司,医院也牵涉其中。5月15日,国内首例因争夺冷冻胚胎处置权引发的继承纠纷案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继续由医院保存冷冻胚胎。
冷冻的人体胚胎,能不能继承?这起罕见的案件背后,有许多复杂的法律和伦理难题需要解开。
判决
冷冻胚胎不能继承
家住江苏宜兴的小沈与小刘,因自然生育存在困难,2012年8月,他们来到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手术(俗称“试管婴儿”)繁育后代。取得受精卵后,医院为了防范病症,并未立即进行新鲜胚胎移植,而是当天冷冻了四枚胚胎。胚胎移植原本定于2013年3月25日进行,但就在手术前几天,小沈与小刘遭遇车祸,不幸死亡。
保存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四枚冷冻胚胎,成为双方父母延续“香火”的唯一希望。为此,双方父母经过多次交涉,开了各种证明,希望获得胚胎处置权。但是院方明确表示,不能将冷冻胚胎交给他们。
院方表示,对于“试管婴儿”技术及相关管理问题,卫生部门已有规定。作为医疗机构,院方不可能违反规定而对少数个人特殊对待。对于老人的请求,他们只能报以同情。
无奈之下,2013年11月,死者小沈的父母选择与亲家“对簿公堂”,要求获得儿子儿媳遗留的冷冻胚胎的监管和处置权,并将医院列为第二被告。本报记者事后了解到,其实原告与被告的共同目的都是想从医院取回冷冻胚胎。有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现“告亲家”的一幕,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诉讼策略。他们认为,这比直接起诉医院胜算要大。
宜兴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施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受精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潜能,是含有未来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不能成为继承的标的。同时,夫妻双方对权利的行使应受到限制,即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并且必须以生育为目的,不能捐赠、买卖胚胎等。本案中小沈和小刘夫妻均已死亡,通过手术达到生育的目的已无法实现,故他们手术中留下的胚胎所享有的受限制的权利不能被继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宣判现场,双方父母情绪激动。小沈的父亲当庭表示,将选择上诉。
争议
胚胎在法律上的“尴尬”
“属于自己孩子的东西,孩子没了以后,为什么就不属于我了?”死者小沈的父亲认为,自己当然有权利继承这四枚冷冻胚胎。而医院方面则认为,冷冻胚胎不具有财产属性,原被告双方都无法继承,也无权行使死者的生育权。
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只有首先明确胚胎的法律属性,才能决定双方父母是否有权继承和处置。
“冷冻胚胎不属于继承法意义上的遗产。我认为该案的判决理由是成立的,判决结果是公正的。”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燕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冷冻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可能,不能任意转让和继承。她还说,为避免对以生殖为目的胚胎的滥用,国外的人工生殖立法均对胚胎的转让予以限制,规定胚胎储存机构只有征得胚胎所有人同意,方可进行一定范围的胚胎转让。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强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法院得出冷冻胚胎“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的结论,说理并不充分。本案当事人的目的不是“任意转让”,而是保管和管理。而且,法院宣判并未说明冷冻胚胎究竟特殊到什么程度,以至于不能继承。“法律只是禁止任何人持有和继承毒品、枪支弹药等物,而对冷冻胚胎没有明确规定。虽然胚胎是否是物存在争议,但在胚胎的父母死亡的情况下,其父母的继承人应当有权对胚胎主张权利。”
学术界对本案判决结果意见不一,折射出胚胎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体外胚胎就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即使到了今天,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依然是法律上的盲点。”孟强说。
孟强告诉记者,对胚胎的法律地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主体说,直接将胚胎认定为人,享有一般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二是客体说,将胚胎视为物,不能享有民事主体的地位;三是折中说,既不承认胚胎取得人的主体地位,也不把胚胎简单视为一团细胞组成的物,而是把胚胎看作从物到人的中介,赋予比一般物更多的保护。
“无论是何种观点,胚胎权利的行使,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即尊重胚胎父母的意愿、出于保护胚胎的目的、不违反公序良俗和公共利益等。”孟强说。
但是,在具体个案中如何认定,往往很难找到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答案。
代孕
有可能吗?
小沈与小刘同南京鼓楼医院签订的《胚胎和囊胚冷冻、解冻及移植知情同意书》明确,该院对胚胎的冷冻保存期限为一年,如果超过保存期,刘、沈二人选择同意将胚胎丢弃。现在这四枚冷冻胚胎已经超过了保存期,但考虑到事件的复杂性,鼓楼医院表示将继续保存该胚胎。
唯一能让这些胚胎存活的途径只有代孕,但这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这或许是法院驳回起诉的一个重要考量。
南京鼓楼医院代理律师郑哲兰表示,代孕会产生严重的伦理问题,孕育出来的婴儿母亲怎么认定,代孕妇女如果出现了死亡、生出来的孩子有问题又怎么办,都难以解答。
张燕玲也认为:“死者的父母作为死者的继承人,无权让胚胎通过代孕而出生。”她解释,人工生殖的目的是治疗不孕不育,而非创造生命;不孕夫妻的意外身亡意味着治疗关系的终止,死者父母不能代为决定是否接受人工生殖手术;人工生殖要以知情同意为基本原则。为保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避免没有双亲的人工生殖子女出生,应禁止遗留胚胎用于人工生殖。
孟强则认为,原告或被告拿回胚胎如何处理,是否会用于代孕、买卖等违法用途,只是一种法院单方对未来的预测。如果以后确实使用胚胎从事违法行为,自有行政执法机关查处或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如果法院单方面根据这种预测,判决双方父母无法继承胚胎,属于过度干预,有越权之嫌。
宣判后,小沈的父亲对记者表示,如果获得了冷冻胚胎,他们将选择合适的医院保存起来,他的理由是:“也许将来有一天,国家会允许代孕或者捐献胚胎呢?”

⑺ 如何看待中国首例冷冻胚胎案处理

国内首例因争夺冷冻人体胚胎处置权引发的案件一审宣判,引发各方对相关法律及伦理问题的思考。 一场车祸,夺去了一对年轻夫妻的生命,留下了四位无助的失独父母。夫妻二人保存在医院里的冷冻胚胎,成为双方父母最后的慰藉。为了取得冷冻胚胎,双方父母打起了官司,医院也牵涉其中。5月15日,国内首例因争夺冷冻胚胎处置权引发的继承纠纷案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继续由医院保存冷冻胚胎。 冷冻的人体胚胎,能不能继承?这起罕见的案件背后,有许多复杂的法律和伦理难题需要解开。 判决 冷冻胚胎不能继承 家住江苏宜兴的小沈与小刘,因自然生育存在困难,2012年8月,他们来到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手术(俗称“试管婴儿”)繁育后代。取得受精卵后,医院为了防范病症,并未立即进行新鲜胚胎移植,而是当天冷冻了四枚胚胎。胚胎移植原本定于2013年3月25日进行,但就在手术前几天,小沈与小刘遭遇车祸,不幸死亡。 保存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四枚冷冻胚胎,成为双方父母延续“香火”的唯一希望。为此,双方父母经过多次交涉,开了各种证明,希望获得胚胎处置权。但是院方明确表示,不能将冷冻胚胎交给他们。 院方表示,对于“试管婴儿”技术及相关管理问题,卫生部门已有规定。作为医疗机构,院方不可能违反规定而对少数个人特殊对待。对于老人的请求,他们只能报以同情。 无奈之下,2013年11月,死者小沈的父母选择与亲家“对簿公堂”,要求获得儿子儿媳遗留的冷冻胚胎的监管和处置权,并将医院列为第二被告。光明日报记者事后了解到,其实原告与被告的共同目的都是想从医院取回冷冻胚胎。有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现“告亲家”的一幕,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诉讼策略。他们认为,这比直接起诉医院胜算要大。 宜兴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施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受精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潜能,是含有未来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不能成为继承的标的。同时,夫妻双方对权利的行使应受到限制,即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并且必须以生育为目的,不能捐赠、买卖胚胎等。本案中小沈和小刘夫妻均已死亡,通过手术达到生育的目的已无法实现,故他们手术中留下的胚胎所享有的受限制的权利不能被继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宣判现场,双方父母情绪激动。小沈的父亲当庭表示,将选择上诉。 争议 胚胎在法律上的“尴尬” “属于自己孩子的东西,孩子没了以后,为什么就不属于我了?”死者小沈的父亲认为,自己当然有权利继承这四枚冷冻胚胎。而医院方面则认为,冷冻胚胎不具有财产属性,原被告双方都无法继承,也无权行使死者的生育权。 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只有首先明确胚胎的法律属性,才能决定双方父母是否有权继承和处置。 “冷冻胚胎不属于继承法意义上的遗产。我认为该案的判决理由是成立的,判决结果是公正的。”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燕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冷冻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可能,不能任意转让和继承。她还说,为避免对以生殖为目的胚胎的滥用,国外的人工生殖立法均对胚胎的转让予以限制,规定胚胎储存机构只有征得胚胎所有人同意,方可进行一定范围的胚胎转让。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强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法院得出冷冻胚胎“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的结论,说理并不充分。本案当事人的目的不是“任意转让”,而是保管和管理。而且,法院宣判并未说明冷冻胚胎究竟特殊到什么程度,以至于不能继承。“法律只是禁止任何人持有和继承毒品、枪支弹药等物,而对冷冻胚胎没有明确规定。虽然胚胎是否是物存在争议,但在胚胎的父母死亡的情况下,其父母的继承人应当有权对胚胎主张权利。” 学术界对本案判决结果意见不一,折射出胚胎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体外胚胎就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即使到了今天,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依然是法律上的盲点。”孟强说。 孟强告诉记者,对胚胎的法律地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主体说,直接将胚胎认定为人,享有一般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二是客体说,将胚胎视为物,不能享有民事主体的地位;三是折中说,既不承认胚胎取得人的主体地位,也不把胚胎简单视为一团细胞组成的物,而是把胚胎看作从物到人的中介,赋予比一般物更多的保护。 “无论是何种观点,胚胎权利的行使,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即尊重胚胎父母的意愿、出于保护胚胎的目的、不违反公序良俗和公共利益等。”孟强说。 但是,在具体个案中如何认定,往往很难找到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答案。

⑻ 2014年12月1日 一男子身亡 妻子腹中还有胎儿 家中还有父母 男子没有留下遗嘱 该男子的财产该

!!才发现楼主和我疑惑点一样耶

阅读全文

与胚胎转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