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0-12-21 06:19:18

Ⅰ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好不好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座落于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南端,依傍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学校与中国共产党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金融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同根同源,与1960年建立的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一脉相承。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建立,1983年在校内创办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职工大学,1984年升格为长春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集金融人才培养、金融行业培训、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一体,是吉林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
学校现有在校生6700余人,设有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基础部和体育教研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管理、投资与理财、国际金融、财务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贸易、商务经纪与代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34个专业,是吉林省金融专业设置最早、专业覆盖面最广的院校之一。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课5门、优秀课2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教职工380余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87人,博士、在读博士32人,硕士248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金融行指委委员1人、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吉林省社会科学学科规划专家5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1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形成了一支学历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以服务金融领域为特色,致力于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与多家银行、企业合作,建立了百余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了27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等专业全覆盖的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创办创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博物馆等国内首创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正逐步成为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的智库。
学校在金融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办学治校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先后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因在全国和我省金融教育领域影响广泛,被吸纳为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单位、教育部全国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吉林省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和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和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学徒制首批试点院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得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创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会秘书长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学校生源质量优良,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招生工作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投档率和报到率连续保持吉林省同类院校之首。其中金融、会计专业均在二本线左右,普通专业录取均为三本线上,毕业生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100%,在金融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超过50%;专升本录取率达到50%,名列全省前茅。 恢复建校近40年来,学校为全国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培训金融行业员工5万多人次。校友中任各级金融机构局长、行长以上职务的1500余人,金融高管5000余人,在我省县以上人民银行、银监局、各类金融机构任中层以上干部的占50%以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监事长陈跃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周振海、吉林省银监局原局长高飞、中国银行原吉林省分行行长张平、光大银行长春分行行长王守坤、中国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刘清军、盛京银行长春分行行长张学文、吉林银行长春分行行长王俊翔、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总裁张剑峰、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国如、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董事长田中君、吉林省阜康酒精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文柱等均为学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吉林省“金融界黄埔、银行家摇篮”。
学校坚持“科学、民主、务实、求是”的办学精神,秉承“诚信、笃学、崇实、创新”的校训,全面提升内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金融特色鲜明,东北亚区域合作办学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的职教本科。

Ⅱ 长春理工大学怎么样

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校长。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现为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春市共建院校。
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现拥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7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7亿元;拥有中外文图书271.6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
学校现有本专研在校生2101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0人,硕士研究生3462人,本科生16169人,专科生968人,留学生127人;教职工1984人,其中专任教师1207人,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75人,教授(研究员)14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505人,有3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建有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拥有21个教学机构,设有1个国家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直属重点实验室、4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实验室、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电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激光加工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德激光加工技术培训中心),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中国兵器试验场光测仪器检定站、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光电中心)、4个省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市数字化制造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市激光加工科技创新中心),还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档案馆、校园网络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
学校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授权单位,第6批博士授权单位。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1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3个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1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有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0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设有本科专业49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1个(信息对抗技术),覆盖工、理、文、经、管、法6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理工科学生,实行创新精神较强和工程应用能力较强的培养模式;对文科学生,实行创新精神较强和社会应用能力较强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设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2个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还设有国家级(联合)和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先后获47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建有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双语示范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16门,吉林省优秀课程47门。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0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其中已有26个省市区将学校纳入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以光电技术为主,光机电一体化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学校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电医疗仪器、先进材料技术、现代光学、CAD及应用电子技术等方面科研实力雄厚,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屡获佳绩。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近900项,其中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8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08年科研经费接近1.4亿元。
学校产业工作发展迅速,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不断壮大,2007年正式挂牌并被批准为省级科技园,推动了以其为龙头的吉林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研制开发的激光治疗仪导光臂、YAG激光美容机、二维及三维医用内窥镜、机械密封技术及设备、光电检测系列产品、半导体激光器等高科技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先后派出300多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并设有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目前有14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进行学历学习或语言进修。学校同俄罗斯圣彼得堡技术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科技大学、布里亚特国立大学、韩国东新大学、日本东海大学、美国史蒂文斯工程学院、挪威布德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90多所大学或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俄罗斯建有1所孔子学院。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光电技术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Ⅲ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英语怎么说

The ninth Jilin Provincial Social Scie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Ⅳ 北华大学是几本

吉林北华大学属于二本大学。

1、吉林北华学校是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

2、吉林北华学校与英国、芬兰两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

3、吉林北华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4、吉林北华学校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学校、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改革试点高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华大学

阅读全文

与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疫情投诉 浏览:149
知识产权合作开发协议doc 浏览:932
广州加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5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办法 浏览:455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