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些情况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 ,是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 “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大学,也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法4+4”项目、“中欧精英大学联盟”的主要成员;学校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3次
现任校长
徐飞
知名校友
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
2. 西南交通大学在成都市哪个县或区
截至2019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校区有犀浦、九里、峨眉三个校区,具体地址分别如下:
1、犀浦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
2、九里校区: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3、峨眉校区: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路1号。
西南交通大学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援藏计划培养单位。
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 ,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
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2000年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管理。
(2)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扩展阅读
(一)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西南交大-利兹学院)、1家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个异地研究生院(青岛研究生院、唐山研究生院)、1个附属中学和1个子弟小学,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共建医学院。
2017学年,学校在教育部备案专业共计83个,其中工学门类本科专业43个、理学7个、管理学10个、经济学3个、文学10个、法学3个、艺术学5个、农学1个、医学1个。
(二)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无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硕士点7个,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三)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九;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0项。
3. 西南交大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方向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06年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全国共计13所学校通过),标志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导师11名,其中属于建筑学院在职7名,退休1名(隔年带研究生),物流学院1名(城市交通规划),公共管理学院1名(区域规划).校外兼职导师1名.导师简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本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年在教学一线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果: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各级横向课题二十余项,在《新建筑》、
《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以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编译
出版《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等专业译著,曾经获四川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第九届城市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
大学(2002)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大学(2004)教学成果一等
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规
划理论等
钟 毅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重
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建筑城市学院建筑设计理论领域攻
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
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
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成都市新区城市景观规划
设计”、“成都市三环路宝成铁路至成绵高速公路段城市设计”、
“郫县新胜镇竹瓦街改造规划”、“都江堰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
研”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理论,城市设计理论
赵 炜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毕业。科研方向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参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第1主研),主持横向科研课题3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EI检索1篇。指导学生获全国规划设计作业竞赛三等奖2项(第1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精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主讲教师。完成多项规划设计任务,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1项(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
毕凌岚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领域攻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攻读城市规划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学报》、《城市规划》、《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山地城市生态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广州番禺生态廊道控制性详细规划”、“成都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研究”、“乐山新旧大桥滨江区域景观改造规划”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参与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曾获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成都市优秀科技论文1998年度三等奖”。
主要教学成果:指导学生获2004年度《城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全国竞
赛三等奖;获2005年度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研活动竞赛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城市规划方法
崔 叙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05年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城
市交通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参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研究(上海市建设技术基金),城市及都市带的综合交通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遵义、顺德、重庆沙坪坝等城市(城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吴江市盛泽城区、彭州市工业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2篇。
左辅强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城规学院。
成 果:近年来已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
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际竞赛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管理与设计
王松涛 副教授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成都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成都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博士,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先后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供职,长期主持全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2003-2004)、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保护实施规划(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区概念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核心网规划》、成都浣花溪公园总体布局规划(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2003年)、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07)》等。在《规划师》、《城市规划汇刊》等国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从空中步行系统到空中商业街》、《三峡库区城市形态演变与城镇迁建》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翻译专著:《都市空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学城市规划的(建筑院校),建议不要选张锦\戴宾两位教授,专业套路不一样.建议本科非城规专业的,数理强的选张锦或崔叙,他们都是搞交通的,比较重视数据分析;文科强的选戴宾,他原来是学哲学的.
4. 四川的二本大学多,含金量高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四川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现在的一个“网红”省份,很多学生都我国大西南的确都有很深的向往。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选择四川,不仅因为四川的美食闻名遐迩,更因为四川的优秀院校众多,教学质量高。
一首网络红歌《成都》更是唱火了四川“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想领略一下四川的风采。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网站显示,四川省一共拥有126所不同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其中有5所211院校和2所985院校,47所二本大学。但是这些二本大学的含金量参差不齐,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几所四川含金量比较高的二本大学:
就教学成果来说,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5项。从校园环境来看,国内很少有能比得上峨眉校区的大学,学校本身坐落在峨眉山风景区内,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山水环绕,很多前往峨眉山旅游的游客也会选择入住在校园内。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是一所环境与实力兼具的二本大学。
5. 西南交通大学哪个近代史老师好
田永秀:(1970年9月——)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中文名
田永秀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70年9月
职 业
教授
性 别
女
1999年6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合著2部),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讲授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社会兼职: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讨会秘书长。其2个弟弟均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6. 西南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
王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翻译、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一般薪酬要求是7000-10000元。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学校有犀浦、九里、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设有27个学院(书院、中心)以及研究生院、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教学成果: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九;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0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南交通大学
7. 西南交通大学是211名校吗,在哪啊
西南交通大学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
学校地址:犀浦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犀安路999号 ,九里校区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峨眉校区地址: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学
外文名: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WJTU)
简称:交大、西南交大
创办时间:1896年
属性:双一流 ,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1计划 ,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系设置:信息学院、电气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学院、医学院等
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院校代码:10613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3次
知名校友: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姚桐斌、陈能宽、吴自良等
(7)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扩展阅读:
学校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总量近700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370万册,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约300余万册(件)。
馆藏中收藏较早的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的《禹贡锥止》,1908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颁赐给我校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套5044册;
以及《周礼述注》、《四部丛书》等珍贵经、史、子、集文献;建馆以来的期刊合订本和1937年以来的部分报纸合订本。
学术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创刊于1954年,原刊名为《唐山铁道学院学报》,其前身为1919年6月创办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杂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被美国Ei Compendex、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
以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20多个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现代交通学报)入选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精品工程名单,被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最新数据库ESCI收录,连续三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称号。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国际轨道交通学报)由世界著名的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英国)出版。西南交通大学是该期刊唯一的发起单位(Co-sponsor)。
致力于发表轨道交通领域各学科方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合性述评论文,覆盖轨道车辆、铁路基础设施、牵引供电、运输组织、运行控制、通信信号及铁路环境等各主要研究方向。
《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生物表面与生物摩擦学)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8. 西南交大建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LZ好,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06年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全国共计13所学校通过),标志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导师11名,其中属于建筑学院在职7名,退休1名(隔年带研究生),物流学院1名(城市交通规划),公共管理学院1名(区域规划).校外兼职导师1名.导师简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本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年在教学一线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果: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各级横向课题二十余项,在《新建筑》、
《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以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编译
出版《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等专业译著,曾经获四川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第九届城市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
大学(2002)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大学(2004)教学成果一等
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规
划理论等
钟 毅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重
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建筑城市学院建筑设计理论领域攻
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
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
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成都市新区城市景观规划
设计”、“成都市三环路宝成铁路至成绵高速公路段城市设计”、
“郫县新胜镇竹瓦街改造规划”、“都江堰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
研”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理论,城市设计理论
赵 炜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毕业。科研方向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参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第1主研),主持横向科研课题3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EI检索1篇。指导学生获全国规划设计作业竞赛三等奖2项(第1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精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主讲教师。完成多项规划设计任务,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1项(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
毕凌岚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领域攻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攻读城市规划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学报》、《城市规划》、《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山地城市生态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广州番禺生态廊道控制性详细规划”、“成都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研究”、“乐山新旧大桥滨江区域景观改造规划”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参与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曾获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成都市优秀科技论文1998年度三等奖”。
主要教学成果:指导学生获2004年度《城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全国竞
赛三等奖;获2005年度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研活动竞赛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城市规划方法
崔 叙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05年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城
市交通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参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研究(上海市建设技术基金),城市及都市带的综合交通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遵义、顺德、重庆沙坪坝等城市(城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吴江市盛泽城区、彭州市工业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2篇。
左辅强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城规学院。
成 果:近年来已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
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际竞赛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管理与设计
王松涛 副教授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成都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成都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博士,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先后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供职,长期主持全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2003-2004)、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保护实施规划(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区概念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核心网规划》、成都浣花溪公园总体布局规划(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2003年)、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07)》等。在《规划师》、《城市规划汇刊》等国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从空中步行系统到空中商业街》、《三峡库区城市形态演变与城镇迁建》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翻译专著:《都市空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学城市规划的(建筑院校),建议不要选张锦\戴宾两位教授,专业套路不一样.建议本科非城规专业的,数理强的选张锦或崔叙,他们都是搞交通的,比较重视数据分析;文科强的选戴宾,他原来是学哲学的.
回答者:camelfool - 门吏 三级 9-27 02:54 8150希望对你有帮助!
9. 唐山师范学院和唐山学院哪个好
唐山学院更好。
实力雄厚,专业齐全。学校分为大学西道(东院、南院、北院)、华岩北路、河北路、龙泽路4个校区,占地1253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尊师重教,人才济济。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386人,其中专任教师9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比例达到43.15%,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
研深覃精,硕果累累。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41项,市厅级项目845项,科研经费累计近2400万元。
历史沿革:
唐山学院地处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京东宝地”之美誉的河北省唐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1956年建校,前身为建立在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内的唐山市工业夜大学。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智力支援唐山成立了唐山分校。
1996年,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始联办本科专业,先后培养了8届毕业生,西南交大专家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三校实质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唐山学院。
2014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2015年,经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唐山学院-简介
10.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
学院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铁道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联合实验室5个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磁浮列车与磁力应用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校企联合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Rockwell联合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贝加莱联合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施耐德共建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飞思卡尔联合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ETAP联合实验室 专业历史沿革:
1949年7月,国家在我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设立电机工程系。1952年,由曹建猷教授(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等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气运输”专业。1962年,“电气运输”专业发展为“电气化铁道供电”和“电力机车”两个专业。1981年,“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更名为“铁道电气化”专业。1985年,“电力机车”专业更名为“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1996年,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按大类培养将“铁道电气化”和“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两个专业纳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截止到2014年10月,本专业下设“轨道交通供电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传动控制”、“城轨与磁浮交通电气化”四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7年本专业获评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首批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重点专业”项目。建设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等教学实践基地。获得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好的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并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可在轨道交通、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施工/试验、产品制造/测试、运营维护、技术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
轨道交通供电及其自动化方向专业课程: 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接触网工程、供电系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专业课程: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及其电气部分
电力电子与传动控制方向专业课程: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电力牵引系统与控制、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牵引电机与电器
城轨与磁浮交通电气化方向专业课程: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监控与保护、城轨交通牵引系统及控制、电磁悬浮与线性驱动、城轨列车网络与运行控制
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就业于轨道交通行业和电力行业,工作在中铁五大设计院、铁路局、工程局和地铁公司等,从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维护等;工作在中国南、北车集团及动车维修基地,从事高速动车组、城轨机车车辆和重载货运列车的研发、设计、生产与维修;工作在电力行业相关的各大电力公司、电力设备制造业、电力系统设计或咨询公司等;本专业毕业生也可在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等工作。近几年,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9.5%以上(2013届就业率达100%),30%以上的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历史沿革:
本专业建设依托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49年7月的电机系)。 1986年,本着“培养与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相配合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的最初设想,由钱清泉教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创办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并于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期,由著名信息科学专家靳蕃教授负责创办了信息工程专业。1999年专业调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信息工程专业合并,发展为现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在继承优良传统和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入选“四川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首批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实践基地。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好的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并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可在轨道交通、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施工/试验、产品制造/测试、运营维护、技术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
专业基础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
第I方向专业课程(电子测控技术方向): 传感器与信号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II方向专业课程(计算机信息处理方向):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仿真建模技术、铁路信息系统架构
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就业面较为广泛,毕业生大多就业于电子信息产业与轨道交通领域相关的行业,工作在华为、长虹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司,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软硬件研发、制造和技术支持;工作在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公司,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和支持;工作在中铁五大设计院、各铁路局、工程局和地铁公司等,从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维护等;工作在南、北车集团及动车维修基地,从事高速动车组和重载货运列车的生产与维修。本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达96%以上,2013届就业率100%、读研率24%。毕业生可报考校内外电气信息类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