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鲁迅的创作成果.!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 科学 ”与“民主”。1902 年赴日本留学 ,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发表了《 摩罗诗力说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 。1909年8月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 。此后“ 一发而不可收 ”,陆续发表《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 ,他还结合斗争需要 ,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 年 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 ,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 ,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 。1927 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 。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在上海期间 ,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 ,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 ,回忆散文集1部 ,1400多封书信 ,还有1912 年5月5日到1936 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 100 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 、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鲁迅全集》
鲁迅著作结集。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了20卷本;1973年人民出版社重印。前6卷收鲁迅创作的小说 、散文 、杂文,第7卷《两地书》、《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8、9、10卷收学术论著和辑录校勘的部分古籍,后10卷收鲁迅译著。1956 ~1958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包括译文的《鲁迅全集》10卷 , 同时先后出版《鲁迅日记》2卷和《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编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不包括译文) ,前6卷与1938 年版编排体例不尽一致 , 总内容相同 , 第7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9卷《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第10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第11~15卷收《两地书》,书信和日记,第16卷( 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这是迄今内容最完备、校勘注释最精确的版本。
❷ 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已经做到了什么成果
圆珠笔笔尖,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可以国产了,这就是了不起的制造大国呀,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❸ 创新性成果的生产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文社科成果是人们在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具有规律性认识或改造世界作用的成就或结果。对人文社科成果进行评价,是判断成果价值和能否广泛推广实施的重要尺度,也是使成果获得同行和社会承认,鼓励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必要途径。目前,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以文献计量为主,同行评议为辅,评价的标准、方法、指标和组织实施等都存在一些不足,以致出现了过度数量化、简单化、形式化,甚至偏离评价目标等问题,影响了学术界和社会对人文社科成果的正确认知和学术创新的积极性,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广泛认为,评价机制不完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诱因,尤其在诸多机制中,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控制机制的严重缺位和失效,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011 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也指出: 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
❹ 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
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分别是对形式的依附和对再现性的依附。音乐表演生产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音乐唱奏活动对创作生产活动的依附以及音表演的行为活动的相对独立。
音乐唱奏活动对创作生产活动的依附是在一定的短时期内,唱奏行为的启动必须依赖于创作生产。没有创作生产,就没有唱奏生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区分。
(4)创作生产成果扩展阅读:
音乐表演生产也具有其行为活动的相对独立。一些音乐作品在产生以后漫长的时间里,经过长期的社会检验和社会认定,此刻,依据这些优秀作品展开的唱奏表演生产行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为。
另外贝多芬的交响曲作为经典的创作生产成果以总谱的形式留存下来,后世演奏生产活动对这些作品的演奏带有随意性,贝多芬生前的创作生产行为对后世的唱奏生产活动并没有制约性和依赖性。
除此之外莫扎特之前的音乐家们,无一不是通过依附于贵族来谋生的。如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海顿都是在某一位贵族手下当差,或是受聘于教堂,创作音乐作品。
❺ 创作实践类成果的学术价值怎么写
创作实践成果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创作实践成果的应用价值
❻ 数控技术创造发明指导生产成就的技术总结
数控技术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必不可 少的基础,并上升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十 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课程的重要性在于不仅 要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 基本素质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顺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数控技术课程建设显示出 了强劲的改革发展势头,在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方 面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改革成果 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控编程及数控原理为 核心,以 cad/cam 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 发点,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创新教 育模块,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贯 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 创新制作和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 个模块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工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 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坚持工程的灵魂是实践、工程教育本质是实 践、实际、实干、实绩、实效的原则,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在理 论教学结束后,进行 1 周的集中实习,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循由 基本技能到专项能力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程序,运用分散在课外的 实践和集中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紧密结合、 相互渗透、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 养。 三、改革考试办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程考核方面进行改革,除实行试卷库考核外,加强综合实践 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改革分为闭卷、开卷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 式。闭卷主要考核数控基本理论知识;开卷考试分为工艺设计与编 程、机床操作与创新制作。工艺设计与编程主要考查学生工艺分析 能力、程序编制及优化能力。机床操作与创新制作主要考查学生实 践操作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实践操作要求。 四、编写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为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的变化,相应地对原有的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补充、重 组,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五、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与当今社会相适应,是高 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程组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 细致的改革,围绕改革的总体思路,课程组按照优化培养过程的总 体教学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制定了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 《数控技术考试大纲》 、 《数控实习大纲》 、 《数 控实习计划》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实践 教学体系模块和创新教学体系模块。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 自主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加强多媒体教学 改变传统的黑板、挂图和模型静态、分散的教学手段,自主开发 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传统数控技术中教师难讲解、学生难理解的内 容以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有效地扩大教学信息 量,以便适应学时压缩和我校学生的自身特点。 2.建立数控仿真加工和现场加工演示系统 课堂上需要老师用语言描述数控编程到实际加工的动态过程,教 师表达困难,学生更难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三维动画及 自动编程软件动态模拟加工路径,并拍摄和收集了各类先进数控加 工影片,链接到教学课件中,使学生更全面直观的了解数控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效果生动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启发式教学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那种注入式教学方法,从讲 课到实验、实习、自习、作业、讨论、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实行启 发式、讨论式教学。 七、深入开展教学法研讨,积极撰写教改论文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以求的学 习态度,课程组多次召开教学法研讨会,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 解,深入讨论教改方案及思路,确定新课程体系的各类教学文件。 八、收集了大量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实践的反馈意见 教学改革成果已在两届学生中应用,课程或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 学生写心得体会,发放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改革的调查表,利用网 络评教系统,广泛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和要求,为教学改革 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 果。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反映,教改效果良好。 九、学科的综合建设成效 经过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数控技术教学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在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文件建设、教学 制度完善等综合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 阶。 十、今后的构想 数控技术学科,已随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切 入点,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单纯的知识堆 砌,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课程的出路在于如何合理的保留基础, 加强融合,积极外延。特别是如何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知识 为依托,能力培养为主体,素质教育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先进制造 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数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在各方面的支持关心和课程组成员的努力 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课程组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 对外的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网上资源,继续加大数控培训力度, 使更多的学生成为有一技之长的高级实用人才。
❼ 发明和创造的含义和区别
一、发复明与创造的区别
在数制量上有区别
创造是将两个或以上按照一定方式联系,制造新的实物,发明不是
在对象上有不同
创造多是指的事物,发明不一样,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方案或者一种过程
二、含义
发明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产品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发明出来产品。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创造
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❽ 关于科学技术创造的成果的资料
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测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新突破。嫦娥四号任务将于今年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勘察,谱写月球探测历史新篇章。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介绍:
嫦娥四号今年的发射任务将分别于5月和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计划5月发射中继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点放置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通信;12月发射着陆器和巡视器,在中继测控支持下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科学探测数据再通过中继星转发至地面接收站,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②北斗卫星——密集发射 全球组网:
进入2018年,北斗卫星迎来高密度发射之年。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制和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进入发展新阶段:系统性能、卫星寿命、服务精度大为提升,提供服务的地区范围更广,进一步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将发射10多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覆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到2020年,将发射30多颗卫星,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介绍。
③深海科考——“七龙”探海 更深更远: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2018年对国家深海事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18年,我国将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深海探索中占据先发优势。
深海装备,是深海大洋调查的有力保障。今年,会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深海装备体系为抓手,促进深海技术的创新突破。比如持续推进“蛟龙号”和“潜龙二号”的技术升级与应用。
④量子技术——通信计算 继续领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对外发布2017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自然》杂志为每一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
毫无疑问,潘建伟是世界量子技术领域里最好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量子通信研究迅速从“跟跑”实现“领跑”,目前已领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国量子计算研究也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电技术——高温低温 全面发力:
核科技作为重要的科技领域,备受社会关注。岁末年初,核科技持续自主创新再结硕果,呈现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现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日前在京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也传来捷报,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成功。这意味着距离我国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工程又迈进了一大步。
❾ 周琼的(一)文学创作成果简介
周琼,常用笔名楚子,1964年10月生,湘乡人,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专业,武汉大学作家班。1986年开始在《湖南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安徽文学》、《上海文学》、《芙蓉》、《青春》、《创作》、《作家》、《诗神》、《文学界》等十多家专业刊物以表散文、诗歌、小说、书画评论、文学评论100余万字。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湘美协会员。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呻吟》,这是湘乡建国以来在籍人员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媒体和评论界的关注。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作了报道;湖南经视第45期“城市语文”作了13分钟专题报道;长沙女子频道作了长达35分钟的专题节目;《湖南工人报》、《四川青年报》、《湘潭日报》、《新生代》杂志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隆重推介;《湖南文化报》、《湖南日报》发表了著名评论家凌宇关于《呻吟》的有关评论文章。被湖南省作家协会列为省重点作家,予以扶植关注。
1991年,诗歌《评点长城》获《诗刊》“香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1994年,短篇小说《迷惘》获《芙蓉》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至今共获各类文学奖10多次。1997年被中英文刊物《国际汉语诗坛》公开投票评为“汉语诗坛十大杰出青年诗人”之一。组诗《对抗物质》、长诗《狂暴的风》被译为英文传播到英、美等10多个国家,并擅长书法,多次获省、市级奖。迄今共创作长篇小说5部(出版一部)长诗8部(发表7部),发表文学评论20万字。共计创作各类作品400万字,事迹收入《当代世界文艺家大辞典》、《湖南文艺家辞典》、《湘潭文艺家辞典》、《湘潭年鉴》、《湘乡市志》等十余种史料书籍。1994年参加“五人书展”,部分书画作品参加湘潭市和湘乡市的各种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