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项目必须做用地勘测定界
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圈内单个项目用地、圈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
2. 公路占地面积以施工图为准还是以勘测定界图为准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图纸类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图 0.8mm 0.6mm 蓝晒图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图上所给的用地界线与邻近地物界线的间距差不得大于1.2mm.
7.5 界址边丈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7.6 图上两次面积量算的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7 几何图形法两次计算面积的误差
——应小于2.04ML√P
ML是界址边丈量的中误差(单位:米)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网测量
7.8.1 首级控制等级应遵照下表
8.成果资料及检查验收
8.1 成果资料
勘测定界内业资料整理结束后,应提交勘测定界图、外业记录、计算手簿、控制网点图、平差计算资料等内外业资料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核定。
技术报告书内容包括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面积表、用地范围略图、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和界址点点之记,将上述内容按目录、说明、表格、略图等装订成册(见附录七)。
8.2 成果资料的检查
检查工作是勘测定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以本规程为依据,严格进行内外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细部测量、勘测定界图和技术报告书等内外业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图件,实施单位须提供详细的自检报告。
8.3 验收工作
勘测定界工作完成后,应由有权批准用地的人民的土地管理部门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测许可证”的勘测单位,按本技术规程的要求验收,提交验收报告(见附录五)。
9.提交资料
承担将验收合格后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一式三份,分别提交给用地单位、呈报和审批该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
10.重新勘测定界
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面积与呈报的不一致时,须根据审批结果对变化的部分重新进行勘测定界。重新勘测定界成果经验收合格后,按上款提交资料。
附录一 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若同一块用地由多幅图纸拼接,面积数字应注记在较大一块的图幅内,其他图幅内只注记“征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围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可用引线(黑色)划在空余处注记。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应不避盖定界图式符号和文字数字注记。文字注记和符合按《勘测定界图例》规定。
附录二 铁路线路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该图是利用既有线确定用地范围。如图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线的间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数。从K65+000桩以南,里程为65226.3米。
每个项目征地、代征、临时用地等用地面积统计数字注记在线路起点那张图上。每张图纸加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附录三 输电线路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铁塔及电杆按图例绘红色符号,铁塔根据实际尺寸在图上按比例绘制并注记相应编号。杆间用红线画出1cm表示连接方向,临时用地范围用黑线表示。
每个项目征地,临时用地等面积注记在线路起点图,每张图纸只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附录四 勘测定界图例(略)
3. 土地审批程序流程是什么
一、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工业建设项目用地)
3、项目用地平面布置图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现场踏查——办理项目用地预审手续——区国土资源局初审——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上报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四)、收费标准
二、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建设项目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申请(指单位用地)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4、房屋产权使用证
5、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占国有废弃地的)
6、国有土地权属证明(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除外)
7、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指单位用地的)
8、身份证复印件(①个人申请用地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②单位申请用地提供单位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9、用地单位资质证明(指单位用地,包括组织代码证和企业营业执照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部队除外)
10、土地评估报告
1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供地除外)
12、项目平面布置图
13、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指单位用地)
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经营用地一律实行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领取审批表——现场委托——实地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单位申请项目用地30个工作日内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三、城镇职工占用国有非农用地建房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3、房屋产权所有证;
4、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占国有废弃地的);
5、国有土地权属证明(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除外);
6、身份证复印件;
7、土地评估报告(划拨供地除外);
8、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供地除外);
(二)、办事程序
大厅受理申请——领取审批表——现场实地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局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
(四)、收费项目、依据及标准
四、农民建房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公告(指新申请宅基地)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征
3、社员大会讨论意见表(指新申请宅基地)
4、宅基地使用土地协议或证明(指新申请宅基地)
5、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新申请宅基地占集体废弃地的)
6、原集体土地使用证(指翻建、扩建)
7、申请人户口簿复印件
8、占用耕地的附上耕地占用票据
(二)、办事程序
各乡、镇、街国土所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用地条件进行初审——联合踏查领取审批表——受理——上报审查——例会审批——大厅核发《宅基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农民建房审批手续。
五、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兴建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2公顷以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不收费、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3、联建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建设的除外)
4、建设项目用地申请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计委立项批复文件
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复
8、联建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建设的除外)
9、原集体土地使用证
10、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
11、项目用地平面布置图(①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绘制;②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要标注定位点、主要设计数据;③设计说明:用地平衡、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物统计及其它说明事项;④设计单位晒图、盖章确认)
12、其他相关材料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受理——现场踏查——办理项目用地审批手续|——例会审查——上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手续。
六、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探临时使用土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临时使用土地申请
2、临时使用土地补偿协议(指申请临时使用土地的单位与被占地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土地补偿协议)
3、临时用地合同
4、采矿许可证
5、安全生产许可证
6、环境保护许可证
7、水保合格证
8、使用炸药许可证
9、使用林地许可证(指临时占用林地的)
10、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临时占用废弃地的)
11、企业营业执照
12、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3、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联合踏查——受理——领取临时用地审批表——现场委托——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临时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于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
七、土地登记和换发土地证书
(一)、登记申请者应提交的材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3、土地登记委托书
4、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5、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
6、指界委托书
7、地上建筑权属来源证明书
8、企业营业执照代码证及复印件
9、宗地图
10、委托人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11、地籍调查表内四邻签字盖章及资料
(二)、土地登记审核标准
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四邻签字无争议
(三)、土地登记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土地登记规则》;
4、《吉林省土地登记条例》;
5、国土资源部及省有关规范性文件。
(四)、土地登记程序
本人申请——地籍调查——审核填表——上报审批
一、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工业建设项目用地)
3、项目用地平面布置图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现场踏查——办理项目用地预审手续——区国土资源局初审——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上报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四)、收费标准
二、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建设项目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申请(指单位用地)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4、房屋产权使用证
5、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占国有废弃地的)
6、国有土地权属证明(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除外)
7、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指单位用地的)
8、身份证复印件(①个人申请用地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②单位申请用地提供单位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9、用地单位资质证明(指单位用地,包括组织代码证和企业营业执照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部队除外)
10、土地评估报告
1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供地除外)
12、项目平面布置图
13、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指单位用地)
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经营用地一律实行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领取审批表——现场委托——实地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单位申请项目用地30个工作日内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三、城镇职工占用国有非农用地建房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3、房屋产权所有证;
4、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占国有废弃地的);
5、国有土地权属证明(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除外);
6、身份证复印件;
7、土地评估报告(划拨供地除外);
8、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供地除外);
(二)、办事程序
大厅受理申请——领取审批表——现场实地踏查——办理用地手续——上报初审——局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
(四)、收费项目、依据及标准
四、农民建房用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公告(指新申请宅基地)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征
3、社员大会讨论意见表(指新申请宅基地)
4、宅基地使用土地协议或证明(指新申请宅基地)
5、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新申请宅基地占集体废弃地的)
6、原集体土地使用证(指翻建、扩建)
7、申请人户口簿复印件
8、占用耕地的附上耕地占用票据
(二)、办事程序
各乡、镇、街国土所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用地条件进行初审——联合踏查领取审批表——受理——上报审查——例会审批——大厅核发《宅基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农民建房审批手续。
五、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兴建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2公顷以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不收费、审批
(一)、申报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3、联建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建设的除外)
4、建设项目用地申请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计委立项批复文件
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复
8、联建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建设的除外)
9、原集体土地使用证
10、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
11、项目用地平面布置图(①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绘制;②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要标注定位点、主要设计数据;③设计说明:用地平衡、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物统计及其它说明事项;④设计单位晒图、盖章确认)
12、其他相关材料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受理——现场踏查——办理项目用地审批手续|——例会审查——上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手续。
六、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探临时使用土地审批
(一)、申报材料
1、临时使用土地申请
2、临时使用土地补偿协议(指申请临时使用土地的单位与被占地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土地补偿协议)
3、临时用地合同
4、采矿许可证
5、安全生产许可证
6、环境保护许可证
7、水保合格证
8、使用炸药许可证
9、使用林地许可证(指临时占用林地的)
10、废弃地鉴定书及现状照片(指临时占用废弃地的)
11、企业营业执照
12、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3、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勘测定界报告图
(二)、办事程序
提出申请——联合踏查——受理——领取临时用地审批表——现场委托——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上报初审——例会审查——区政府审批——大厅核发《临时用地批准书》
(三)、承诺时限
对于手续齐全、符合用地条件的,自大厅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
七、土地登记和换发土地证书
(一)、登记申请者应提交的材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3、土地登记委托书
4、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5、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
6、指界委托书
7、地上建筑权属来源证明书
8、企业营业执照代码证及复印件
9、宗地图
10、委托人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11、地籍调查表内四邻签字盖章及资料
(二)、土地登记审核标准
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四邻签字无争议
(三)、土地登记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土地登记规则》;
4、《吉林省土地登记条例》;
5、国土资源部及省有关规范性文件。
(四)、土地登记程序
本人申请——地籍调查——审核填表——上报审批
4. 土地勘界工作如何进行
1、成立外业调查组 。(数据调查)
2、成立外业测量组 。(实地测量)
3、成立内业整理组进行内业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网图、原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有关坐标系统的投影带、投影面等资料,作为布设勘测定界控制网的依据。
(4)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书扩展阅读:
土地勘界的主要作用:
(一)拟订地质勘查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矿产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调查评价,编制地质勘查专项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三)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勘查专项,负责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计划管理与成果效益评估。
(四)实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负责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和监督管理;指导地质勘查行业改革与发展,联系有关行业协会。
(五)拟订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矿产资源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
(六)负责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矿产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管理。
(七)负责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登记发证,管理探矿权、采矿权数据库,负责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确定,审核对外合作勘查、开采区块。
(八)负责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权属管理,调处重大权属纠纷。管理油气督察员队伍,负责油气探矿权、采矿权以及对外合作区块的监督管理,维护勘查开采秩序。
(九)负责汇总分析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地质勘查行业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
(十)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5. 事业单位办土地证需要哪些材料
事业单位办土地证需要的材料如下:
① 政府批准文件;
② 征地红线图;
③ 土地测量宗地图;
④ 法人代表身份证;
⑤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⑥ 土地使用合同(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
⑦ 按批文中规定须提交的收费***复印件;
⑧ 规划许可证
6. 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编制费用怎么计算
面积*0.37平方米/元+项目坐标拐点*648.5元/点。
中准价=工程勘查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查技术工作收费。
原则:
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2、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3、符合地籍信息管理的原则;
4、符合充分应用地籍资料的原则;
5、符合有效检核的原则。
材料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或者审核文件。
建设项目拟占用耕地的,还应当提出补充耕地方案;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还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7. 勘测定界的技术要求都有什么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图纸类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图 0.8mm 0.6mm 蓝晒图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图上所给的用地界线与邻近地物界线的间距差不得大于1.2mm.
7.5 界址边丈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7.6 图上两次面积量算的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7 几何图形法两次计算面积的误差
——应小于2.04ML√P
ML是界址边丈量的中误差(单位:米)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网测量
7.8.1 首级控制等级应遵照下表
8.成果资料及检查验收
8.1 成果资料
勘测定界内业资料整理结束后,应提交勘测定界图、外业记录、计算手簿、控制网点图、平差计算资料等内外业资料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核定。
技术报告书内容包括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面积表、用地范围略图、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和界址点点之记,将上述内容按目录、说明、表格、略图等装订成册(见附录七)。
8.2 成果资料的检查
检查工作是勘测定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以本规程为依据,严格进行内外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细部测量、勘测定界图和技术报告书等内外业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图件,实施单位须提供详细的自检报告。
8.3 验收工作
勘测定界工作完成后,应由有权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测许可证”的勘测单位,按本技术规程的要求验收,提交验收报告(见附录五)。
9.提交资料
承担机构将验收合格后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一式三份,分别提交给用地单位、呈报和审批该建设项目用地的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10.重新勘测定界
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面积与呈报的不一致时,须根据审批结果对变化的部分重新进行勘测定界。重新勘测定界成果经验收合格后,按上款提交资料。
附录一 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若同一块用地由多幅图纸拼接,面积数字应注记在较大一块的图幅内,其他图幅内只注记“征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围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可用引线(黑色)划在空余处注记。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应不避盖定界图式符号和文字数字注记。文字注记和符合按《勘测定界图例》规定。
附录二 铁路线路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该图是利用既有线确定用地范围。如图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线的间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数。从K65+000桩以南,里程为65226.3米。
每个项目征地、代征、临时用地等用地面积统计数字注记在线路起点那张图上。每张图纸加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附录三 输电线路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铁塔及电杆按图例绘红色符号,铁塔根据实际尺寸在图上按比例绘制并注记相应编号。杆间用红线画出1cm表示连接方向,临时用地范围用黑线表示。
每个项目征地,临时用地等面积注记在线路起点图,每张图纸只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附录四 勘测定界图例(略)
8. 勘测定界标书!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图纸类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图 0.8mm 0.6mm 蓝晒图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图上所给的用地界线与邻近地物界线的间距差不得大于1.2mm.
7.5 界址边丈量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7.6 图上两次面积量算的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7 几何图形法两次计算面积的误差
——应小于2.04ML√P
ML是界址边丈量的中误差(单位:米)P是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网测量
7.8.1 首级控制等级应遵照下表
8.成果资料及检查验收
8.1 成果资料
勘测定界内业资料整理结束后,应提交勘测定界图、外业记录、计算手簿、控制网点图、平差计算资料等内外业资料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供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核定。
技术报告书内容包括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面积表、用地范围略图、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和界址点点之记,将上述内容按目录、说明、表格、略图等装订成册(见附录七)。
8.2 成果资料的检查
检查工作是勘测定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以本规程为依据,严格进行内外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细部测量、勘测定界图和技术报告书等内外业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图件,实施单位须提供详细的自检报告。
8.3 验收工作
勘测定界工作完成后,应由有权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测许可证”的勘测单位,按本技术规程的要求验收,提交验收报告(见附录五)。
9.提交资料
承担机构将验收合格后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一式三份,分别提交给用地单位、呈报和审批该建设项目用地的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10.重新勘测定界
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面积与呈报的不一致时,须根据审批结果对变化的部分重新进行勘测定界。重新勘测定界成果经验收合格后,按上款提交资料。
附录一 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若同一块用地由多幅图纸拼接,面积数字应注记在较大一块的图幅内,其他图幅内只注记“征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围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可用引线(黑色)划在空余处注记。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应不避盖定界图式符号和文字数字注记。文字注记和符合按《勘测定界图例》规定。
附录二 铁路线路勘测定界图(样图)(略)
该图是利用既有线确定用地范围。如图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线的间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数。从K65+000桩以南,里程为65226.3米。
每个项目征地、代征、临时用地等用地面积统计数字注记在线路起点那张图上。每张图纸加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附录三 输电线路定界图(样图)(略)
说明:铁塔及电杆按图例绘红色符号,铁塔根据实际尺寸在图上按比例绘制并注记相应编号。杆间用红线画出1cm表示连接方向,临时用地范围用黑线表示。
每个项目征地,临时用地等面积注记在线路起点图,每张图纸只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