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封建社会在当时还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还处于向前缓慢发展的阶段,而不是已经到达了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也还有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宋代新儒学(包括理学而不应太突出理学)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也可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1)宋成果扩展阅读
宋朝社会
1、衣食住行
衣:崇尚节俭——奢侈之风盛行。
食:北宋肉类以羊肉为多——南宋羊肉价格高,一般人吃不起。
住:百姓住房较为简陋,稍稍富裕点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结合。
行:牛车——骡子——乘轿。
2、城镇发展
宋朝的城镇商品经济特别发达。北宋末期有四十六个十万口以上的城市。包括开封、洛阳、应天(今商丘)、大名、杭州、镇江、苏州、江陵(荆州)、广州、成都、福州、潭州(今长沙)、泉州等。宋朝首都东京开封府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
宋朝打破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夜市与晓市。南宋行在临安府(今杭州)人口在1274年达到125万,城内极其繁华,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就连南宋灭亡后,马可·波罗依然称杭州为“天城”。
3、娱乐场所
瓦舍是重要的庶民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大众娱乐。东京的瓦舍就有十多座。临安的瓦舍见于有廿三座。瓦舍的演出内容呈现商业化、专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的新趋势。演出的内容主要包括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等。其形式多样,深受大众的好评。
南宋城市则出现了以娱乐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组织,造成原因是南宋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及城市文化生活的高度发展和行会组织的大发展。
『贰』 宋朝主要成就是什么
宋朝对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说宋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很大的。首先,宋朝的文学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时期。纵观一下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个都是宋朝人,虽然有人说,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但是宋词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宋朝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时期。
一、宋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宋朝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虽然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告诉的发展,但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而且在宋朝出现了纸币,交子的出现,成为我国钞票的雏形。由此可以看出,宋朝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二、宋朝的科技成果发展也是很突出。
说起来宋朝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但是这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都是宋朝出现的: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而且,宋朝的各类科学笔记和著作也是相当完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欧洲先进思想传播也起到了极大作用,所以说,宋朝的科技进步, 不仅仅对中国有这积极的影响,在世界舞台也是不同凡响的。
『叁』 宋微的研究成果
1、主持项目: (1)获中国博士后第51批资助—活性乳杆菌L.coryniformis T3L体内外抗氧化机制的研究 2012.4-2013.12 (2)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乳杆菌L.coryniformis T3L 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及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2013.1-2014.12 (3)主持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新教师基金—免疫活性乳杆菌抑制结肠癌的体内外抗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2012.1- 2014.12 2、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聚硒酸软骨素的制备及其诱导K562细胞调亡的机理研究”(2006-2008)第三名 (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硒酸多糖的氧化-还原制备技术及其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2005-2007) (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寿命调控活性蛋白多糖的产业化技术”(2001-2004)学术会议 (1)参加2010年Whistler碳水化合物中心年会(美国,西拉法叶) (2)参加2009年AAC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国际年会(美国,巴尔的摩) 发表论文选列 宋微, 刘安军, 王稳航, 张国蓉, 曹东旭. 不同分子量的软骨多糖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6,9.21(3).20-22. 张国蓉, 刘安军, 贾永利, 宋微. 基于Fenton反应的羟基自由基对胶原蛋白的氧化降解作用.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6,9.21(2),12-14. 高献礼, 刘玉江, 刘安军, 宋微, 范艳丽. 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05.21卷(1),25-30.
『肆』 宋朝的科技成就有什么
宋代科技成就有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宋代的科技成果,沈括的指南针、毕升的印刷术、唐福和石普发明了火药。
『伍』 宋代时期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
沈括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闻名于世的三大发明,到宋代又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天文、数学、医药、农艺、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指南针在宋代又有重大进展 ,北宋末已有使用指南针于航海的记载。南宋时,海船上普遍装有针盘,即原始的罗盘导航。这是世界海运史上空前的进步。
唐、五代时开始应用雕版印刷术印书,北宋时有了很大发展。开封府、杭州、西川、福建是当时印书的中心。南宋临安府是印书业最发达的地方。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宋廷设有火药武器的作坊。宋神宗时,边防军已大量配备火药箭。北宋时进行了多次较全面的恒星观测 。景德三年(1006)关于客星的记载,是世界上著名超新星中的最早记录。元佑年间,苏颂、韩公廉等人创造了水运仪象台。宋代的历法经过多次改进 ,庆元五年( 1199 )实行的《统天历》,和现行公历的一年长度完全一样,但比公历颁行早383年 。北宋中期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 ,世称贾宪三角形 ,比西欧相同的帕斯卡三角形早约600年 ;他的增乘开方法,与霍纳的方法大致相同 ,但早约770年 。宋代医药学比唐代有较大的发展 。元丰五年 ( 1082 ),唐慎微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收药物种类为《唐本草》的一倍。宋徽宗时审定的《和济局方》,是中国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配方手册 。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 ,标志着针灸学的重大进步。太医局将产科、眼科等单独设科,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名著。南宋《洗冤集录》十五卷,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北宋末陈旉在南宋初撰成《农书》,是综合性的农学著作。皇佑元年(1049),陈翥撰写的《桐谱》,嘉佑四年(1059),蔡襄著《荔枝谱》,淳熙五年(1178 ),韩彦直著《橘录》,都是传世最早的有关经济作物的专著。庆历元年(1041),喻皓在开封建成砖塔,其建筑方法成为以后北方通用的砖塔建筑方法。今河北定州城内的开元寺塔 ,于至和二年(1055)建成,又称了敌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陆』 宋王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宋代在技术方面是一个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发明家、能工巧匠和有影响的科学家。但宋王朝的国祚却一步一步地江河日下。在经济方面,宋朝从一开始就没有实行过大的改革,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土地集中和无地人口增加的问题始终存在。农民的反抗在两宋初期、中期和末期都时有发生。王安石在1067年的艰难改革便是企图从根本上扭转宋朝国运日下趋势的尝试,但失败了。北宋王朝被金兵推翻后,南宋时期已根本没有力量问师中原。宋代统治者的政策在很多情况下起到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然而,宋代产生和成熟了的一大批科学技术成果没有能够改变宋王朝走下坡路的趋势。
最后还应看到,宋代人对他们的新发明也不光应用在生产、战争和经济生活中,而且也应用到了文化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用火药造成了爆竹来做庆贺的礼炮,在发明了纸币的同时,还把它应用到了祭祖方面,在丧礼和扫墓时便烧以数量很大的纸钱、纸人和纸马,来完成一项礼仪。
『柒』 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代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三百多年间出现了人数众多的散文作家。所谓“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写作了不少文学散文和带有文学性的散文,也有许多议论文的名作。
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收词人千家以上,词作二万首。最近还陆续有所增补(如孔凡礼先生《全宋词补辑》等)。虽因词在开始时还未被承认为“正统”文学,亡佚很多,但目前搜集的成果就足以反映出宋词的繁荣兴盛和丰富多彩了。
宋诗方面则受到唐诗的巨大影响,北宋初期,主要沿袭中晚唐诗风馀韵,大致可归为三体。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诗风的白体诗,主要诗人是李昉、徐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特别关注民生疾苦,风格通俗,暗示了宋诗发展的新方向。
宋代小说和戏曲为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宋代的小说主要是“话本”,它原是说话人说书的底本,实即白话短篇小说。宋代的民间戏曲还处在戏曲的萌芽阶段。如傀儡戏、影戏、歌舞戏等,前两种不是由人来扮演的,后一种由人扮演,但还是叙事体而非代言体。
总之,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向文学提出新的要求,也由于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逐渐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失去支配文坛的地位,小说戏曲等文学样式正在酝酿着更大的文学高潮,进而成为文坛的重心。宋代文学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过渡的转变阶段。
『捌』 唐朝,宋朝科技成果
唐朝
农业嘛 首先是农具 茼车和曲辕犁 尤其是茼车 开创了第一个用自然力灌溉的先河 其次呢 是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很多荒山被开辟成良田 放火烧山和围湖造田现象十分普遍 当然了 由次引发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严重 人地矛盾开始激化 再就是水利工程发展很快 江南很多地方都有灌溉区 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扩展使得水利灌溉发展很快 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至于手工业分很多的
1.产地分布广泛
① 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
② 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
③ 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
2.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多
① 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② 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海船五百艘。
3.分工细,品种多
① 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
② 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③ 唐代青瓷主要产在南方,以越窑的秘色瓷最名贵。白瓷主要产在北方,以邢窑最盛,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④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秘瓷十多件,纠正了秘瓷产生于五代的传统说法。
4.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风格
① 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② 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③ 丝织品至今色泽鲜丽,图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宋朝
发明了指南针、密封舱1 经济发达 宋富
这已早成历史的定论,其他王朝“抑商”,而惟独宋例外。宋初,太祖赵框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后,宋太宗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 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宋之初,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朝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做法,专门研究施行了专卖法,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则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而且宋的经济法令,统一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是非常科学的法律法规。这些正确的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发展迅猛,手工业发展迅猛,使宋朝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银行,这是绝无仅有的!甚至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就算是从近代来看都是非常先进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地域而言,宋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区,就连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另人很惊讶的。从手工业看 ,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比如“糖冰”(冰糖)的生产技术,“单筒井”的开凿,宋瓷的精良等,无不反应了技术的成熟和创新,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入于商业,手工业中 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而且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加工工厂。如:造船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火器厂、还有各地的官窑等等。可见当时的手工业之兴旺是空前的! 早在北宋,中国已懂得用烧煤、炼钢、大型手工业则雇佣几百全职的产业工人。而政府的两处军工业聘用八千工人——这已经是重工业规模了!华北的钢铁业以1078一年为例,年产达一百二十五万吨的水平,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七万六千吨。此外,矿冶、造纸业、制瓷业、丝织、航海业也高度发达。宋代无愧于世界近代之前的"高科技"之家。更是当时世界上的手工业之霸主! 从商业看,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唐代都市内的贸易地区由官员严格控制,宋代则更加自由,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的发展,“坊制”的突破,集镇的兴起,因此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限逐渐消失。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都市有些发展至有了很大的规模,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而后者就是"马可波罗"在元初所见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即使是到了至元朝后期,中国以外最大的城市是"巴格达" 其人口只有三十至五十万之间,数百年后阿拉伯旅行家伊本.贝图塔也称杭州为"世上最大的城市"!从事工商业的人口逐步增多,产量加大,投入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也已不单独只是农业了,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且在其商业运作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这比西方资本主义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就学士苏东坡来说,他就曾给一位做油食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兴隆。更有意思的是,宋朝还出现了近似现代报纸的“小报”和史上最早的商标,商标是小可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宋朝商业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此外,著名学者沈括所著<货币流通速度论>也是达到了现代货币理论水平,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也是世界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母体,而宋代的经济突飞猛进则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农业发展表现在
1 以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
2 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革新。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改进为特征
3 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
4 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