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测绘成果保密的概念
测绘成果保密是指测绘成果由于涉及国家秘密,综合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将测绘成果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和被一定的人员知悉的活动。
大量的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测绘成果也相应地划分为秘密测绘成果和公开测绘成果两类;对于测绘成果的密级划分,1984年4月国家测绘局专门出台了《全国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规定》。2003年12月23日,国家测绘局和国家保密局又联合印发了《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对测绘成果的密级进行了严格的划分。
(一)绝密级测绘成果
绝密级测绘成果包括: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分辨率高于5′×5′,精度优于±1mGal的全国性高精度重力异常成果;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二)机密级测绘成果
机密级测绘成果包括: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以及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国家等级天文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卫星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国家等级重力点成果及其他精度相当的重力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精度优于±5mGal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的垂线偏差成果,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机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
(三)秘密级测绘成果
秘密级测绘成果包括:构成环线或者线路长度超过1000m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重力加密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至1°×1°,精度在±5mGal至±10mGal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m至±2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至±6″的垂线偏差成果,非军事禁区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或多张连续的、覆盖范围超过6km2的大于1:5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敷宇化成果,1:10万、1:25万、1:5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军事禁区及国家安全要害部门所在地的航摄影像,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秘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军事、国家安全要害部门的点位名称及坐标,涉及国民经济重要设施精度优于±100m的点位坐标。属于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保密期限,一律定为“长期”保存。
随着测绘科技进步和测绘事业发展,测绘成果的种类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测绘成果的保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测绘成果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测绘成果密级越高,其应用范围越小。为了促进测绘成果的广泛利用,必须正确处理测绘成果保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关系。
⑵ 涉密基础测绘成果使用要求
1)准予使用的基础测绘成果属于测绘工作中国家秘密级事项,要按《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进行保密管理,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消除失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涉密基础测绘成果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
2)绝密级基础测绘成果,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①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②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③在设备完善的保管装置中保存。经批准复制、摘抄的绝密级成果,依照前款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3)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仅限于本单位范围内,按批准的使用目的使用,不得扩展到所属系统和上下级或同级其他单位。
4)利用涉密基础测绘成果开发生产的产品,未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密处理的,其秘密等级不得低于所用测绘成果的秘密等级。
5)违反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发生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按照《报告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规定》的要求,向有关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并查处。
6)首次申请使用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的,被许可使用的申请人应签署国家测绘局印发的《涉密基础测绘成果安全保密责任书》。
7)准予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测绘成果资料保管单位应当与被许可使用的申请人签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使用许可协议。
⑶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规中,我国绝密、机密、秘密等级的测绘成果包括哪些
这个要查阅测绘领域的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目录,网络可查,也可以到保密局申请查阅
⑷ 涉密测绘成果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涉密测绘成果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第六条 基础测绘成果保密等级的划分、调整和解密,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商国家及军队保密主管部门决定后,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发布。
专业测绘成果保密等级的划分、调整和解密,由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管理部门确定,并报同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密级不得低于原使用的地理底图和其他基础测绘成果的密级。
各部门、各单位使用保密测绘成果,必须按照国家保密法规进行管理。保密测绘成果确需公开使用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解密处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三十四条 测绘成果属于国家秘密的,适用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对外提供的,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审批程序执行。
测绘成果的秘密范围和秘密等级,应当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保障国家秘密安全、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的原则确定并及时调整、公布。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九条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第三十条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4)确定测绘成果秘密等级的依据扩展阅读
违反国家保密法规违规存储、处理涉密测绘成果是违法的。
2016年4月,某州保密局接到有关部门转来案件,线索直指几名测绘人员。
经查,自2013年起,杨某、徐某、石某在履行审批手续后,先后数次到所属勘测设计研究院档案室领取涉密测绘成果光盘(由该院统一向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申领)。
为工作便利,3人擅自将光盘内容拷贝到单位配发个人使用的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内,随后将光盘退回档案室。这几台计算机长期存储涉密测绘成果,直至案发。
勘测设计研究院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申领成果、3名当事人从档案室领取成果,都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但当事人不顾测绘成果的涉密性质,将光盘内容导入非涉密计算机存储、处理,构成了保密违规行为。
⑸ 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保密期限为什么定位长期依据是什么
依据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释义:对不同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分别限定了最长时限,即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机关、单位在确定保密期限时,应当在上述时限内确定一个合理的保密期限。本款“另有规定”,主要是指在保密事项范围中明确规定某类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期限为“长期”的情况。这些国家秘密事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期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即使确定为本款限定的最长保密期限,也难以满足保密需求。
测绘成果当然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要确定为长期。
⑹ 什么是基础测绘成果,为什么说基础测绘成果往往属于保密范畴呢
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释义:对不同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分别限定了最长时限,即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机关、单位在确定保密期限时,应当在上述时限内确定一个合理的保密期限。本款“另有规定”,主要是指在保密事项范围中明确规定某类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期限为“长期”的情况。这些国家秘密事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期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即使确定为本款限定的最长保密期限,也难以满足保密需求。
测绘成果当然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要确定为长期。
⑺ 测绘成果保密的特征
(一)测绘成果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是客观存在的实物
测绘成果是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和属性的客观反映,测绘成果保密的关键是一部分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形状、空间位置及其属性需要保密,例如军事设施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和属性需要保密,有些政治设施、经济设施、科技设施以及国家安全设施等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属性需要保密,决定了相应的测绘成果必须保密。这些特定的设施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测绘成果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是客观存在的实物。
(二)测绘成果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具有广泛性
无论国家或者地区的测绘成果,都是对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自然地理要索和地表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和属性的客观反映。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不仅分布广泛,其数量也是十分浩大的。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事务中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为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等都属于国家秘密,这些国家秘密的相当一部分都会通过测绘手段,真实地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测绘成果上。因此,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具有广泛性。
(三)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数量大,涉及面广
截至2008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了40万人,地理信息市场总规模达到600亿元,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测绘成果的数量巨大,其中大部分属于国家秘密。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重力测量系境的控制点数量至少有100多万点的数据,国家1:1万至1:100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数据库和城市1:500,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及数据库以及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信息、数据库等,都涉及国家秘密,与这些测绘成果直接接触的人员数量是相当大的,这些人员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非常广。
(四)测绘成果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时间长
测绘成果涉及的国家秘密要素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实体,这些物质实体一般情况下都会长期存在着,即使由于各种人为和不可抗力使这些物质实体不存在了,也会由此而产生新的保密内容。特别是各类测绘系统的点位和数据,始终是测定保密要素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的依据。因此,除国家有变更密级或解密的规定外,测绘成果的保密期限都是长期的,需要长久保存。
(五)测绘成果不同于其他文件、档案等保密资料
测绘成果一经提供出去,便由使用单位自行使用、保存和销毁,与其他带有密级的文件、档案等秘密资料不同。其他带有密级的文件、档案、音像等资料一般都采取登记借阅的方式,借阅完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因此,对提供和使用测绘成果的单位和人员都要有特殊的要求,以防止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为此《测绘法》明确规定,对外提供测绘成果,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⑻ 【急】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保密期限为什么定位长期依据是什么
因为地形地貌几十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曾经的测绘结果实效或者变得不准确。
⑼ 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 有新规定吗
新规第34条:测绘成果的秘密范围和秘密等级,应当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保障国家秘密安全、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的原则确定并及时调整、公布。
上面这段话是老规没有的。新规增加很多和互联网地图、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