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你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具体说说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比如说,我小时候跟我十年之后。周文房间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 我国采取哪些手段功过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采取的主要脱贫攻坚手段包括,下发扶贫资金,开展扶贫项目,实行产业扶贫等等。
③ 脱贫攻坚成果是什么
脱贫攻坚成果是: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
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3)我国脱贫攻坚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
省级财政、对口扶贫的东部地区要相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要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④ 我国各省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
第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扶贫,有两个基本情况。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这次脱贫攻坚扭转了这种趋势。
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第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
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
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第三,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
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
第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第五,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我们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许多驻村工作队拉起来就是防“疫”队、战“疫”队,这同他们经受了这几年脱贫工作历练是分不开的。
第六,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方案是高度赞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我同许多国家领导人或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见面时,他们都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总的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广大脱贫攻坚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4)我国脱贫攻坚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沿革
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英国伦敦演讲时提到“按照中国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2亿左右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提出继续减贫的计划。
2015年10月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和要求。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并要求全国全党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年11月29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⑤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一定成果得益于什么政策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一定成果得益于专款专用政策。
⑥ 关于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的论文
1、2015年我国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
2、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内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容到的6000万人左右,总共减少1亿人。
3、整个十二五”期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完成。
4、现在我国采用 ——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就
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这个重大决定性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体现。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2018年预计还有280个左右要脱贫退出。
(7)我国脱贫攻坚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规定:
1、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更加有力。作风建设和干部培训取得明显成效;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
2、强调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
⑧ 我国脱贫攻坚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和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有哪些
我国脱贫攻坚中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我国脱贫攻坚中的四个关键问题:
1、打造和配强扶贫干部队伍。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干部。扶贫干部队伍包括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扶贫部门的干部、乡镇干部等。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些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的主力军,处在“最前线”的扶贫干部,精神状态和干劲怎么样,直接关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局。
2、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是扶贫攻坚的主要工作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凝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强大气场,凝聚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至关重要。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和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打造农村扶贫攻坚主力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和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3、发挥脱贫攻坚人才支撑作用。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如期实现精准脱贫,需要大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贫困地区应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农业技术人才,采取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争取智力支持。比如积极引导本土优秀人才和本地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服务家乡,鼓励为家乡提供服务或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引导他们多为家乡作贡献。
4、注重从贫困群体自身入手。扶贫,除了物质,更重要的是思想扶贫。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很多人都享受到了诸如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住房扶贫、产业补助等方方面面的优惠。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政策越来越好。
⑨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有哪些
1、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
2、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
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960多万人“挪穷窝”,摆脱了闭塞和落后,搬入了新家园。
3、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
4、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
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5、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9)我国脱贫攻坚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向各会员国、联合国秘书处和有关机构、中外媒体等全面介绍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其对中国和全球发展的重大意义,同各方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和实践。
与会各方热烈祝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认为中国巨大减贫成就令全世界瞩目,为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大贡献。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制定精准扶贫举措、关注弱势群体发展、构建伙伴关系等经验做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典范和样板,中国的成就将为全球范围内落实2030年议程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⑩ 我国采取哪些手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产抄业扶贫要与人力资本开发相结袭合,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二是易地扶贫搬迁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要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更要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三是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要与医疗、教育扶贫紧密结合,防止因病返贫;四是政府政策推动要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实现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产业“双轮驱动”,逐步推进政府和市场的动能转换;五是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建设要与文化、教育等“软环境”改善相结合,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联动;六是沿边地区脱贫攻坚要与开放发展相结合,把脱贫建立在坚实经济发展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