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输电线路成果

输电线路成果

发布时间:2021-09-06 02:23:40

A. 配网设计、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变电设计,哪个比较好

其实没有哪一个比较好。

输电线路设计:首先是很累,测量的时候满山跑,然后线路设计的灵活性很强,不同的人设计出

来的可能差别很大,内容牵涉力学比较多,电学的反而少,所以你学继电保护的可能要花更多的

时间适应。

变电设计:土建部分就类似一般的建筑设计,灵活性也强,主要牵涉力学。电气部分逻辑性很

强,对技术要求也高,相对比较死板,不过知识更新很快,各种新设备变化很快,不过万变不离

其中,牵涉的内容也大多是电学。变电设计多数时候都在办公室,相对较轻松。

配网设计:基本上就是缩水版的输电设计加少量变电设计的内容,设计深度也较浅,经验很重

要,还有就是要细心。

至于技术好还是设计好,这个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两个根本就是一体的,设计是最容易学技术

的。楼上可能把技术和技能搞混了,技能才是动手方面的。

B. 合肥供电公司的主要成就

为更来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自合肥供电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快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2009年,共完成主网建设改造投资17.2亿元。截至目前,合肥供电公司公司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不含三县)62座,其中:500千伏2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47座。形成了以500千伏为输电主网架,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东、西环网运行的电网网架结构,输电线路总长1961.2千米,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基本满足“N-1”准则。城市中低压配电网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5840台,总容量324万千伏安,10千伏公用线路415条,10千伏客户专用线路90条,配网线路总长度2675千米。

C. 江秀臣的成果与获奖

城市复电网电灾防治关键技术与应制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谐振接地的新原理、新方法与成套技术,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输电线路多功能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若干关键问题技术研究及应用,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数法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成套装置,中国高校科技进二等奖。
创新性学术成果
掌握局部放电UHF传感器、信号处理、定位算法、状态评估核心技术;
在输电线路传感器、状态参量选取、动态输送容量、状态评估计算方法、特征值与设备状态关系模型等;
在变电站全站监测和风电场设备监测的图像处理、局放定位、分布式测温,分布式传感器与物联网,无线自组网等。
开发成功变压器、GIS 智能组件。
上述各类成果在电力公司获得较多应用,与许多制造厂家签署转让或配套协议。近几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教育部人才计划项目1项。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及各类企业项目50项左右。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其中SCI、EI论文50余篇。

D. 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常用的设计软件是啥啊还有做配网设计常用的软件是啥

广州超人20KV及以下配网设计软件就很不错,独立自主的绘图控件(不会使客户牵涉到CAD正版的版权问题),有图模块,自动出杆塔组装图,导入CAD图、导入GPS数据、快捷设计、批量修改、集成了设计系统与概预算系统,设计成果可以生成工程信息、地形设置、土方计算、跨越设置,物料清单,最后一键出造价。

E. 中外关于超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标准的差异化分析,国内有研究成果吗

现代输电系统中,总的趋向是向着大容量、高电压、远距离的方向发展。新的高电压、大电网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使系统的动态行为变得更为复杂。超高压系统的发展,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继电保护工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如超高压输电线路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而超高压线路传输着强大的功率,若继电保护不正确工作,将造成巨大损失,影响范围很大,后果非常严重。
1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工作中的影响因素
1)L/R值大。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中除了稳态基波分量外,还包含有衰减的非周期分量,也称为直流分量。直流分量的初始值大小与故障瞬间的初相角有关。在电压过零瞬间短路时,直流分量最大;而在电压达最大值瞬间短路时,直流分量接近于零。直流分量按时间常数τ=L/R的指数规律衰减。τ值越大,衰减越慢;τ值越小,衰减越快。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加大,电阻下降,L/R值一般比较大。所以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时,因为L/R比值大,使得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τ较大而延长了短路暂态过程,使短路电流偏移到时间轴的~侧,将影响相位比较式保护和距离保护的正确工作。
2)分布电容大。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分裂导线,分布电容大,分布电容电流就大。如500kV线路的正序分布电容为0.013μF/km大的分布电容给继电保护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①在正常运行中,安装于线路两端的继电保护的测量电流等于负荷电流与电容电流之向量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位差,致使比较两侧电流相位的保护有可能误动作;②线路外部故障时,电容电流不仅使得两侧故障分量的相位改变,而且幅值也发生变化,增大了方向保护和相位比较式保护发生误动作的可能性;③线路发生故障时,分布电容储存的电能沿线路放电,会产生高次谐波。因为分布电容的容抗大于线路的感抗,所以谐振频率会高于工频。若故障发生在电容储能最高时,高次谐波的幅值就达到最大值。在实践中发现,高达1.5MHz的高频电流,持续时间达几个毫秒,影响了快速保护的正确动作;④分布电容大,会使单相故障切除后,非全相运行过程中潜供电流增大,从而延长了故障点的灭弧时间,进一步导致单相重合闸时间过长,降低了成功率。
3)负荷重。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传送的功率大,所带的负荷重,一般正常运行时就工作在稳定极限附近。一旦遇到扰动,容易发生系统振荡。为保证线路正常输送大功率,又不至于在外部故障时引起系统振荡,主要的手段是快速切除故障,这就对线路断路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并联电抗器。超高压线路两端的并联电抗器,目的在于补偿线路分布电容,限制过电压,减小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的潜供电流。在有并联电抗器的线路上发生故障时,其暂态过程除受基本直流分量影响外,还受电抗器产生的附加直流分量的影响。电抗器等值阻抗时间常数很大,因此,附加直流分量比基本直流分量衰减得更慢。当并联电抗器接于线路侧时,线路故障切除后,分布电容和电抗器将产生数秒钟振荡衰减放电电流,影响本线路保护和重合闸工作,并对相邻线路产生干扰。
5)串联电容补偿器。超高压线路串联补偿电容,是提高系统稳定和输送容量的有效措施。但串联电容也给继电保护带来了一系列困难问题。①串补电容改变了线路阻抗按长度增减的比例关系,致使本线路或相邻线路的距离保护阻抗元件、方向元件不能正确动作;②系统发生振荡时,串联补偿电容器可能不对称击穿,相当于发生纵向不对称故障,在振荡电流中附加了各序故障分量,使距离保护等不能正确判别而发生误动作。
6)线路不换位。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超高压线路常常不换位,致使三相线路参数不对称,线路正常运行时就有较大的负、零序电流。特别是在平行线路上,若有的线路换位,有的不换位并装有串补电容时,因其抵消了大部分电抗后,使不对称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在有串补电容的不换位线路上,负、零序电流加大,并在并联线路中形成环流,影响各平行线路保护的正确工作。
7)电压互感器的影响。在超高压线路上,一般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相比,此种互感器手暂态过程影响大,不能迅速准确地反应一次电压的变化。当线路故障一次电压下降到零时,二次电压需经过20ms左右的时间才能下降到额定电压的10%。产生二次电压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电压互感器回路中的电容所致,电容量越大,电压衰减越慢,误差也越大。由此可见,此种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是不可忽视的,这将直接影响反应电压量变化的保护的正确快速的动作。特别是在保护区末端故障时,将导致保护范围的变化。
8)电流互感器的影响。超高压线路故障是短路电流大,暂态过程中的直流分量和附加直流分量衰减很慢,致使电流互感器铁芯严重饱和,传变能力变坏。二次电流的相位和幅值误差增大,使反应短路电流幅值和相位的保护都受到影响。
超高压输电系统多采用环形接线或二分之三接线方式,断路器和线路不再是一一对应关系。线路内部故障时,要求同时跳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断路器,故保护装置通常接于两组断路器CT的“和电流”上。并联运行的两组CT,若饱和时间不同,外部故障时可能流出差电流,引起保护的误动作,因此,要十分注意接于同一种保护的两组CT暂态特性的一致性。
2超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原则
超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必须满足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的要求,而且比一般线路要求更高。对保护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正常运行时不误动作,线路故障时不发生拒动。
为了防止保护装置误动作,保护装置本身应选择可靠的工作原理、使用精良的工艺技术、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等,还应在保护装置内部或外部增加必要的监视和闭锁措施。
为了防止保护装置拒动,应采用保护“双重化”配置原则。一条线路除配置两套不同原理的主保护外,还应配置比较完善的后备保护。
3结束语
总之,超高压输电线路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出现带来了一些新的系统技术问题,包括一些过去不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系统规模的扩大、电压等级的升高、快速控制的引入等,都会使电网过电压、电压崩溃、恶性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问题更加突出,对保护工作人员而言,引出了许多新课题。对这些新课题加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F.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哪些进展

1972年6月6日,龙羊峡——天水——关中的33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投产,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高压输电领域的最高建设水平。对之后中国输电线路电压升级提升情况,张国宝介绍说,1981年通过全套引进的设备和技术,中国建成了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即河南平顶山到湖北武昌线路。3年后,在对国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建成了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元锦辽海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即从元宝山电厂经锦州、辽阳到达海城的线路。1989年,中国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至上海的葛沪直流建成投入使用。之后输电等级稳步提升。2005年,达到750千伏;2009年建成投运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国电网大踏步迈进特高压时代。

中国电力科技工作者以踏实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实现中国特高压技术的新突破,赢得一个又一个荣誉,特别是“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两大创新成果,分别摘得2012年和201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电网企业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控制、新能源并网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获得一大批专利和科技奖项。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全文

与输电线路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