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奖金多少
每年奖金都有变化的!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内办、社科联容等部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
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
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⑵ 四川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什么时候发证书
每年奖金都有变化的!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内联等部容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
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
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⑶ 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什么地方可以用得上
晋升职称、调动工作或是相应的评选学术带头人之类的地方可以用得上
⑷ 王婷的科研成果奖励
1、2008年度考核优秀;
2、《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文获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3、《和谐发展在江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研究》(参著)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⑸ 王官成的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伦理学、法理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伦理学会会员、重庆市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涪陵区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成员。长江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连续三届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
公开出版专著3部,参编教材2部。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毛泽东思想研究》、《探索》、《改革》、《学术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从庄子到郭象—庄子与郭象伦理思想比较》一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涪陵现象”研究》一文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日中老人问题比较研究》(中方主持人),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2项,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5项,主持或参与地方课题研究8项。
⑹ 俞荣根的获奖情况
1、省部级一等奖四项:
《儒家法思想通论》(专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199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道统与法统》(专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羌族习惯法》(合著、主编),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编》(上、下)(教材,执行副主编,主要撰稿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2、省部级二等奖四项:
《孔子法律思想探微》(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1983年第4期,198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儒家法思想通论》(专著),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合作,项目实施人),1997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艰难的开拓—毛泽东的法思想与法实践》(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9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省部级三等奖九项
《孔子的法律思想》(合著),群众出版社1983年第1版,1988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儒家伦理法批判》(论文),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1992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合著,主要撰稿人之一),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版,1994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科教兴渝战略及其实施方案研究》(科研报告,主持人、主研人),1999年重庆市市级软科学项目,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合川市暨重庆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研报告,主持人、主研人),2000年重庆市市级软科学项目,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该成果同时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重庆市人口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科研报告,主持人、主研人),重庆市市级软科学项目,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成果同时于2001年12月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材,主编、主要撰稿人),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三等奖。
4、九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一项
2002年10月,在九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委员个人提案被评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
⑺ 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都有哪些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版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权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回答:2008-12-09 15:06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⑻ 万光治的学术成就
当代著名学者,辞赋学家,国学专家。主要从事先秦西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辞赋研究,出版《汉赋通论》、《赋学研究论文集》、《蜀中汉赋三大家》、《羌山采风录》。教育部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等著作与教材10余种,发表《论汉赋的图案化倾向》、《尹湾汉简〈神鸟赋〉研究》等论文30余篇。199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次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万光治,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汉赋通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丛书)。《汉赋通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赋称原始、第三章班固分类原则试析、第四章汉赋分类史述略、第五章汉赋三体溯源及变迁、第六章汉代颂赞箴与赋同体异用、第七章祝 论汉宋古赋、第八章汉初文化心理与骚体赋、第九章赋家之心 包括宇宙、第十章赋家地位与赋的繁荣、第十一间机舱赋的与汉诗、汉代经学。《羌山采风录》在人民大会堂发行。
⑼ 杨建成的代表性成果
1.专著《行政诉讼导论》,1989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合编;
2.专著《告诉申诉的理论与实务》,1992年重庆出版社,合编,该书获四川省第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专著《强制执行的理论与实务》,1993年重庆出版社,合编,该书获重庆市第7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专著《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2000年4月广东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5.《知识产权工作实务指南》,2008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合著。
6.论文《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几个问题研究》,《法院工作研究》1997年第4期,该论文在全国《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7.论文《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人民司法》1997年第9期,合写;
8.论文《论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损害赔偿额的确定》,《上海审判实践》1997年第8期;
9.论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诉讼地位分析》,《市场与法》1997年第6期,合写;
10.论文《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审判中确定侵权损失赔偿额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法院工作研究》1997年第13期,合写;
11.论文《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司法》1998年第5期,获人民司法“金华杯”优秀论文二等奖、广州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论文《专利权不稳定对专利侵权案件审判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人民司法》1999年第9期,合写;
13.论文《论共同侵犯专利权》,《法院工作研究》1999年第13期,合写;
14.论文《商标专用权与其它知识产权的冲突及解决》,《法院工作研究》1998年第4期,合写;
15.论文《从一则案例看商品包装装潢权利的性质》,《审判研究》1999年第3期,合写;
16.论文《加入WTO与知识产权审判》,《广州审判》2001年第7期,合写;
17.论文《知识产权审判中专家鉴定问题研究》2001年中国方正出版社《知识产权办案参考》,2002年7月(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两岸智慧财产权保护与运用》,此文曾在曾在2001年6月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和2001年第四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上宣读,被评为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首届知识产权优秀成果;
18.论文《推进审判方式改革,促进知识产权审判》《广州审判》2003年第2期,合写。
19.论文《论对外国法院裁判的承认与执行》,2004年6月法律出版社《中国涉外商事审判热点问题探讨》;
20.论文《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判的突出问题及其法律适用》获2004年全市法院系统优秀调研成果;
21.综述《把脉中国知识产权---2004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2005年1月19日《中国知识产权报》,合写;
22.论文《内地与香港区际平行诉讼问题研究》,2005年5月内地与港澳法律问题研讨会交流论文,《人民司法》2005年第9期,合写;
23.论文《知识产权民事审判调解问题研究》,在2005年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上宣读。《人民司法》2005年11期,合写。
24.论文《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社会科学》2006年11期,合写。
25.论文《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人民司法》2007年5期,合写。
26.论文《美国专利诉讼中的陪审团》,《法律适用》2007年7期,合写。
27.论文《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保全制度理论探析》,《人民司法》2007年21期,合写。
⑽ 冯贤亮的成果
工作以来,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第四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11年)、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6)、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04年)、第三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04年)、第三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2年)、第四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4年)、华东师大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2004)、“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