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抽水试验成果表

抽水试验成果表

发布时间:2021-09-04 09:16:30

⑴ 抽水/回灌试验相关参数获取

静水位、动水位、出水量为抽灌试验实测值,其他参数由计算或数值模拟获得。

(一)抽水、回灌试验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1)降深(m)=动水位-静水位

(2)单位涌水量(m3/(d·m))

(3)渗透系数

式中:K———渗透系数(m/d);

Q———出水量(m3/d);

S———水位降深(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r———抽水井过滤器的半径(m);

R———影响半径(m)。

(二)抽水井影响半径数值模拟

下面利用Feflow软件模拟抽水井影响半径。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热泵系统为例,模拟区面积约为1km2,边界条件为开放边界。地面标高为40m,底板标高为-60m。区内布置两眼抽水井W1,W2(图10-8),井间距为100m,每眼井的抽水量为120m3/h,初始水位标高为12m,模拟期为3d。经过模拟、拟合、调参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得到模拟末期研究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图10-9)。

图10-8 模型示意图

图10-9 示范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

由图10-9可以看出,钻孔中心处水位值约为7.28m,钻孔抽水的影响半径约为78m。

为检验输入的地质、水文地质参数是否与当地条件一致,模拟的结果是否与实际相符,以实际抽水试验结果与软件模拟的抽水试验结果比较(图10-10)。

图10-10 抽水降深历时曲线对比图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模拟的抽水降深变化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很短时间内降深即达到稳定,说明这一区域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径流速度较快,因此可以判断在此区域,当第四系水井单井出水量达到120m3/h时,其影响半径为78m。

(三)回灌水温度场影响半径

下面通过Flowheat软件模拟回灌水的温度场影响半径。

本次模拟边界设置为开放边界,网格大小为1m2/格,地下水流向为由北向南,水力坡度为3‰,地质、水文地质参数的设置与Feflow模型一致。

如图10-11所示,区内共布置三眼井W1,P,W2,其中W1为抽水井,出水量为120m3/h,初始温度为15℃;W2为回灌井,回灌量为114m3/h,回灌温度分别为20℃,22℃,25℃,W1与W2井间距为50m;P为观测井,位于两井中间。

图10-11 模型示意图

在纵向上将90m地层划分为18层,5m一层,由“地大2#”井孔柱状图可知,工区地层以粘土、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细砂及砂砾石层为主。其中砂砾石层有4层,总厚度约35m。当系统连续运行120h(5d)后,5℃,10℃两种不同温差的回灌水影响范围如图10-12,图10-13所示。

由图10-12,图10-13可以看出,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下,当以5℃,10℃两种不同温差连续回灌120h后,回灌水的温度场影响半径分别为42m和46m。

(四)抽水、回灌试验的结果分析

抽水、回灌试验的主要成果见表10-7,由表可以看出,降深在5m以内时,单井出水量在102~172m3/h之间;水位抬升在3.2m以内时,单井回灌量在80~114m3/h之间,水位稳定时间均大于8h,并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计算其渗透系数和单位涌水量。

综合比较四处抽水、回灌试验结果,以及计算而得的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可以发现海剑大厦水文地质条件最好,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较好,四道口次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对较差。分析其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特征可以发现,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四个项目的位置在永定河冲洪积扇上从上游至中游依次排列,第四系厚度逐渐增大,含水层由单一、单层厚度较大逐渐过渡为多层、单层厚度较小,岩性颗粒由粗变细。

图10-12 温差为5℃时回灌水影响范围图

图10-13 温差为10℃时回灌水影响范围图

表10-7 抽水、回灌试验结果一览表

⑵ 抽水试验与涌水量评估

一、抽水试验

(一)抽水试验任务

1)确定各含水层的富水性或出水能力。

2)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导压系数(a)、给水度(μ)等。

3)判断地下水运动性质,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4)判断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性质及位置。

(二)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按GB—J27执行。

1)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以带观测孔非稳定流抽水为主,稳定流抽水试验为辅。

2)抽水试验孔一般宜采用完整井型。

3)抽水试验一般宜利用机民井或天然水点作观测点;当需布置专门的抽水试验观测孔时,观测孔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

4)对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控制意义的不同含水层(组)的典型地段,应有抽水试验工作控制。

5)一般抽水试验不必做复杂的大规模的群孔抽水,以单孔抽水多孔观测为主。

6)工作区有多个强含水层时,应布置少数的分层抽水试验。

7)在抽水试验前、中、后采取水样,确定抽水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三)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和稳定标准

1)按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一般进行2~3次水位降深,其中最大降深值应视抽水设备能力确定。每次水位降深、降深与涌水量需保持8~24小时相对稳定。

抽水试验水位下降稳定标准:稳定时间内,主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低值的3~5cm,观测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2~3cm。主孔涌水量波动值不能超过平均流量的3%。

2)按非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非稳定状态延续至s—lgt曲线呈直线延展时,其水平投影在lgt轴的数值(单位为分或秒)不少于两个对数周期。抽水孔涌水量应基本保持常量,波动值不超过正常流量的3%,当涌水量很小时,可适当放宽。

(四)抽水试验原始资料与成果

1)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现场应绘制流量、水位、水温等历时曲线。

2)现场应绘制s—lgt、lgs—lgt曲线,有多个观测孔时,还应绘制s—lgr曲线。

3)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对所有观测资料进行检查、校核,绘制各种关系曲线图,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编写抽水试验工作小结。

4)采用抽水孔抽水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应消除井损影响。

以小关镇水道口村水井为例,洗井结束后,水位恢复至静止水位,地下水静水位埋深为35.6m。于次日6时开始进行抽水试验,共进行8小时,观测时间序列为:0min、0.5min、1min、2min、3min、4min、5min、6mm、8min、10min、15min、20min、25mm、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100min、120min、150min、180mm、240min、300min、360min、420min、480min。抽水试验进行到240min时水位埋深降至108.8m,并持续两小时不再变化,总降深为73.2m,平均涌水量为21.2m3/h。下午14时停泵结束抽水试验,开始水位恢复记录,于17时水位恢复至原静止水位,并继续进行观测两小时水位没有变化(图5-39和图5-40)。

图5-39 水道口村水井抽水试验曲线

图5-40 水道口村水井恢复试验曲线

又如铁匠炉村深水井在洗井结束后,水位恢复至静止水位88.26m。于当日18时04分开始进行抽水试验,共进行8小时,观测时间序列为:0min、0.5min、1min、2min、3mm、4min、5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m、60min、70min、80min、100min、120min、150min、180min、240min、300min、360min、420min、480min。抽水试验进行到300min时水位降至92.83m,并持续两小时不再变化,总降深为67m,平均涌水量为46.7m3/h。3月31日凌晨2时04分停泵结束抽水试验,开始水位恢复记录,于4时34分水位恢复至原静止水位88.26m,并继续进行观测2.5小时水位没有变化(图5-41)。

二、涌水量评估

通过分析拟合非稳定流定流量抽水试验s-t曲线,获得了各水文地质参数(表5-4和表5-5)。其中,对于承压水井,采用Theis公式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求解,对于非承压水井,则采用Neuman公式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求解。通过Aquifer Test软件进行曲线拟合,获得各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各井单井涌水量评估值(表5-6)。

图5-41 铁匠炉村水井抽水试验水埋深历时曲线

表5-4 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表5-5 非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表5-6 单井涌水量评估值

三、单井涌水量变化预测评估

利用各水文地质参数,在一定时间和水位降深的条件下对各单井涌水量进行预测,预测时间为10年。其中,承压含水层预测水位降深不低于承压含水层的顶板,非承压含水层水位降深不低于含水层厚度的2/3处,多以含水层厚度的1/3值为降深底板预测其涌水量。由于Neuman降深-时间曲线随着抽水时间的延长,Neuman曲线渐与给水度所对应的Theis曲线一致。因此,在预测时间为10年的情况下,承压与非承压水井均可采用Theis公式进行单井涌水量的预测。

由于预测时间长达10年,满足

条件,Theis公式可以近似表示为

淮河流域(河南巩义)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

因此,通过该公式计算可得各单井在10年内一定降深条件下的单井涌水量(表5-7):

表5-7 水井定流量抽水水量预测表

由于野外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相比与Theis和Neuman公式所要求的条件复杂得多,因此所预测的水量会存在一定偏差。同时,对于非承压含水层,由于Neuman公式要求水位降深相比于含水层厚度要足够小,所以非承压含水层所预测的水量会比实际水量略大。因为在非承压含水层中,随着水位的降低,导水系数会随之减小。

⑶ 抽水试验的资料整理

在抽水试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抽水试验的基本观测数据——抽水流量(Q)、水位降深(S)及抽水延续时间(t)进行现场检查与整理,并绘制出各种规定的关系曲线。现场资料整理的主要目的是:(1)及时掌握抽水试验是否按要求正常地进行,水位和流量的观测成果是否有异常或错误,并分析异常或错误现象出现的原因。需要及时纠正错误,采取补救措施,包括及时返工及延续抽水时间等,以保证抽水试验顺利进行。(2)通过所绘制的各种水位、流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及其与典型关系曲线的对比,判断实际抽水曲线是否达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要求,并决定抽水试验是否需要缩短、延长或终止,并为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提供基本的可靠的原始资料。

⑷ 水文地质钻孔(井)抽水试验表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水文地质钻孔 (井) 抽水试验表见表3.5。

表3.5 水文地质钻孔 (井) 抽水试验表

(1) 钻孔 (井) 编号: 同表3.2。

(2) 洗井方法: 参见 GB9649.20—2009P31。

(3) 洗井所用时间: 按 GB /T7408—2005 周期标识 PnHnMnS 格式填写。

(4) 含水段起止深度: 对潜水含水系统指潜水面、底板深度,对承压水系统指顶、底板深度,填写方法为 0020.00 ~0080.00,0100.00 ~0150.00、0170.00 ~0200.00,多于3个含水系统时,填 3 个主要的含水系统,单位为 m。

(5) 水泵名称: 即抽水设备,参见 GB9649.20—2009 P127。

(6) 试验次数: 在不同抽水试验段的抽水次数。

(7) 水位落程的顺序号: 指抽水试验过程中不同降深的顺序号。

(8) 试验段起始深度: 抽水试验段的顶界深度值,单位为 m。

(9) 试验段终止深度: 抽水试验段的底界深度值,单位为 m。

(10) 抽水前的天然水位: 又称静止水位,是指抽水试验前孔内的地下水天然水位标高,通常施工中常填水位埋深值,单位为 m。

(11) 水位降深值: 即消除井损后实际的水位降深值,这里指水位达到稳定后的水位降深值,单位为 m。

(12) 抽水孔流量: 在抽水试验中抽水钻孔 (井) 的出水量即涌水量,这里指水位达到稳定后的出水量,单位为m3/d。

(13)试验总延续时间:指抽水试验从开始至结束的持续时间,单位为min。

(14)稳定延续时间:又称抽水稳定时间,指抽水试验过程中孔内水位达到稳定后的持续时间,单位为min。

(15)单位涌水量:即水位每下降1m的出水量,单位为L/s·m。

(16)抽水试验类型:参见GB/T9649.20—2009P36。

(17)非稳定流参数确定(方法):参见GB/T9649.20—2009P76,取其中一种方法。

(18)水井半径:指抽水试验时试验孔的半径,单位为mm。

(19)影响半径计算方法:参见GB/T9649.20—2009P76,取其中一种方法。

(20)影响半径:由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获得,指抽水井至降落漏斗周边的平均距离,单位为m。

(21)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指水力坡度为1时地下水在介质中的渗透速度,可填写抽水试验的计算值,单位为m/d。

(22)导水系数:表示含水层全部厚度导水能力的参数。通常可定义为水力坡度为1时地下水通过单位含水层垂直断面的流量。其值等于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为m2/d。

⑸ 抽水试验报告

没学过水文地质吗,,1前言
1.1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大桥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拟定的桥位为栖霞山附近的石埠桥桥位,桥型设计为悬索桥,跨径拟为1380m。其南、北锚碇位于两岸江堤外河漫滩上,设计尺寸为65.2m×55.2m。南锚碇基底标高-30.50m。北锚碇有两个选择方案,一是锚碇基底在埋深10~25m(基底标高为-5.60~20.60m),其岩性主要为松散~中密状粉细砂;另一个是锚碇基底标高-53.50m。
受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承担了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南、北锚碇抽水试验任务。
1.2目的和任务
本次抽水试验目的是为南、北锚碇的设计、施工提供所必需的水文地质资料,主要任务如下:
⑴ 查明锚碇区目的含水层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变化幅度、地下水与地表水体(主要为江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⑵ 通过抽水试验,计算目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水文地质参数;根据单井实际出水量,推测大降深下的单井涌水量;
⑶ 评价锚碇处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⑷ 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施工降水方案建议。
⑸ 对抽水试验可能影响的区域内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

⑹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见表5.8。

⑺ 谁有水文地质试验中提水试验的数据记录表

提水试验不就是简易抽水试验吗,用抽水试验的表格吗,只是记录时适当变通一下就可以了吧。

⑻ 财政评审阶段机井抽水试验有没有成果文件

财政评审阶段积极井抽水试验有没有成果文件?这个应该是有,他们既然抽水了,就有时间的,结果才能出去,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⑼ 抽水试验的类型

抽水试验的类型较多,分类也不尽统一。一般根据抽水试验所依据的井流公式原理、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和方法要求等分类(表5-1)。各种单一抽水试验类型,又可组合成多种综合性的抽水试验类型。如表5-1中的Ⅰ类和Ⅱ类抽水试验,可组合成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和稳定流干扰抽水试验,非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干扰抽水试验等。

)等更多水文地质参数时,则须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时,应尽量利用已有井孔作为水位观测孔。在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勘探阶段,当希望获得开采孔群(组)设计所需水文地质参数(如影响半径R,井间干扰系数α)和水源地允许开采量(或矿区排水量)时,则须选用群孔干扰抽水。当设计开采量(或排水量)小于地下水补给量时,可选用稳定流的抽水试验方法,反之,则选用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方法。

⑽ 抽水试验记录文件格式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抽水试验记录文件格式见表5.20。

表5.20 抽水试验记录文件格式

续表

阅读全文

与抽水试验成果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