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图片三格

成果图片三格

发布时间:2021-09-04 02:12:03

⑴ 写论文,引用别人的图片,应该怎么给图片标注

这个要看图片的用途和文章的专业。比如城市规划类的文章,鸟瞰图就不需要出处,自己画的施工图纸等等也不需要,但是引用的图片就需要给出明确的出处。在图片的下方插入一行小字,比如说是从某某某处摘得。比如,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图片格式需要IIF或JPG格式。半条形图宽度小于3.5cm,普通条形图宽度小于11cm。在图表顺序和标题中使用小五个黑色,并在它们之间留一个空格。一般在图的空白处。



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⑵ 论文成果怎么写

1、发表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可以是长文,也可以是短文,综述或者demo。可以列出预期发表论文的数量,大致研究点,拟发表在哪类期刊和会议上等。
2、申请的专利。 申请中的专利和申请已得到保护的专利都可以作为预期的成果。可以列出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大致的方向。因为专利审核的时间比较长,项目结束的时候不一定可以得到申请的最终结果,所以已经经过初审的也可以作为预期成果。
3、完成的项目,提升的指标。 在某领域内预计做一个或者几个什么类型的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预期想的到的结果是什么,对现有的指标有什么提升,对现有的技术有什么改进,对研究领域有什么贡献等。
4、参赛和参评的奖项。 有些技术类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公开评测和比赛,可以列出拟利用研究成果参与哪些比赛,期望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
5、公开的数据集合。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步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集合。如果方便的话,可以作为开源数据集合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使用,这将让整个领域的人们受益。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⑶ 成果整理

重庆市农用抄地分等成果按照《农袭用地分等成果要求细则》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第 25 期)要求,分类进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数据整理

数据表格成果要齐全,字段格式必须统一,按照相关要求填写。

(二)图件整理

包括县级和市级图件整理,图件成果要完备;图上各类线状地物、权属界线要齐全;等别色标由低到高要符合识图习惯;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坐标系统、制图时间和单位等要素要齐全。

(三)文字整理

文字报告包括技术报告、工作报告、成果应用报告、成果分析报告等;文字报告格式严格按照成果要求统一编写。

图2-8 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

重庆市农用地分等项目最终生成成果图 800 余幅,完成各类文字报告 150 余篇、数据汇编7000 多张,开发了重庆市农用地等、级、价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样地法分等探索研究,建立了全国首个标准样地体系,编辑出版的《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研究》获得 2006 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⑷ 成果图件编制

遥感地质解译提交的成果图件包括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遥感地质图和专项遥感调查图件三类。

7.1.1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制作

它是一种以遥感影像为基础,配合线画符号和小量注记,满足地图的几何精度要求,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一种地图。

7.1.1.1 制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3)影像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4)制作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的控制点应来源于1∶100000线划地形图、数字地图。

5)几何纠正采取拟合多项式方法。选择二次多项式,控制点应有9~12个;选择三次多项式,控制点应有14~16个。要求纠正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控制点拟合精度控制在0.3mm。

6)相邻两景图像重叠区内选择同名点作为数字镶嵌控制点,拟合中误差在一个像元左右。

7.1.1.2 图面表示的基本内容

图面以影像形式显示出色彩明快、层次丰富、反差适中、清晰、不偏色的地表地物影像,并标注有内外图廓、坐标、公里网格、地名、山系名称、水系名称,以及图名、接图表、数字和线条比例尺、时像、波段组合、控制资料(地形图)、制图单位等项内容。

7.1.2 1∶250000遥感地质图编制

遥感地质图是在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基础上,经过野外地质调查,编图单位修订,综合分析整理后完成的最终成果图件。

7.1.2.1 编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编图所用资料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一致。

2)地理底图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250000地理底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并视测区情况,补充公路、铁路等现势性资料;地理底图的综合取舍参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96)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0000数据库技术规定”和DZ/T0191—1997中的有关规定。

3)遥感地质图的编制必须按照GB958—89和DZ/T0179—1997中规定的图式图例、符号等进行表示。

4)遥感地质图编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5)遥感地质图应充分注意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表示方法应尽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以尽可能扩大为社会服务。

7.1.2.2 图面表示的基本内容

1)在1∶250000遥感地质图上,应表示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界线及其性质、接触关系、侵入岩相带、变质带界线、蚀变带、断层、韧性剪切带(标出位移和倾斜方向)以及混杂堆积,特殊意义的岩石、火山机构等。准确标绘有代表性的地质体产状、线理等地质要素,正确反映区域地质现象的基本特征。

2)编图单元代码采用地质代号,加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Ⅰ、Ⅱ、Ⅲ)来表示。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完全吻合时,单元代号采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加原地质代号表示。如ⅠJ1H、ⅠJ1γ2;虽然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完全吻合,但依据影像组合规律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时,单元代号采用解译程度分级代号加原地质代号加注上脚标1、2、3,表示分解单元的个数,如ⅠJ1H1、ⅠJ1H2、ⅠJ1H3、ⅠJ1γ1、ⅠJ1γ2、ⅠJ1γ3;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部分吻合时,应考虑单元标志的稳定性和边界圈定的准确性,通过区域填图单元分析对比确定其具体归属,赋予相应的地质代号;当编图单元与前人编(填)图单元无法对比时,暂时用特殊符号标注。

3)地质体的宽度表示在图上最小为1mm,小于这个限度的可以合并,但性质不相同的岩体则不得合并,脉岩不能过于简化;标志层、有意义的岩层、岩体和具有特殊指示意义的地质体(如榴辉岩或深源包体等)即使很小也应夸大表示。

4)图框外除表示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外,应从实际出发,多用生动形象的图、表,不要用冗长的文字叙述作为有关图面内容的说明。

5)地质图的图式图例,应包括图面表示的所有地质代号、符号、花纹、颜色以及各种结构构造和产状要素等。

7.1.3 1∶250000专项遥感调查图件的编制

1)与遥感地质解译同时进行的其他专项遥感调查,如矿产地质、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遥感调查,均应编制相应的遥感解译图件。

2)专项遥感调查图件的编制,可根据专项遥感调查的具体内容,按照有关规范、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

⑸ 成果验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在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以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后,一致认为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扎实、成果齐全、标准统一、数据格式规范、电子化程度高、评价体系和方法符合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的要求,并且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成果有较高应用价值,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予以验收。

验收会上,与会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给予了五个“第一”的较高评价:重庆市是全国 4 个直辖市中第一个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并且顺利通过验收的市,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省级标准样地体系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把农用地分等成果广泛应用的省(市),是全国第一家真正为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而组建专业技术队伍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的省(市),并且指出重庆市是全国第 15 个农用地分等工作通过验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个高水平的成果,是一个“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广泛领域应用的成果。

图2-10 2006年12月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会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意见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依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4〕40 号文件、《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和《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方案》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汇报和技术汇报,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1.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组织科学有效、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采取了“分区试点先行、外业分县实施、内业全市集中处理、全市一体、上下互动、步步监控”的组织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成果质量。基础扎实,成果齐全,符合有关要求,整体质量高。

2.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分等指标区划分、分等因素选择、分等参数确定、分等单元划分合理;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调查与计算正确;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划分符合实际;文字报告编写、数据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分等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统一,保证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县不同尺度下分等单元的空间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数据间的关联与互访,形成的成果逐级控制,等别序列完整,面积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国家级(12 个)、市级(183 个)和县级(202 个)标准样地的三级标准样地体系,形成了标准样地图片集与属性数据库。

5.以《农用地分等规程》和相关要求为基础,采用 GIS 技术开发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农用地分等中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成果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6.依据样点调查资料,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不同区域不同等别系列的检验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开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级估价、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核算、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8.项目经费使用符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验收组一致认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的重庆市农用地分等项目成果符合相关要求,完成了国家下达任务,予以验收。

建议在修改完善、整理归档后按规定于一个月内上报成果。

验收组组长:马克伟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⑹ 省级成果图件

在汇总、整理各市(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基础上,编制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分布图、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

(一)主要内容与编图方法

1.主要内容

专题内容:矿业权范围、矿种;矿产资源分布或有关地质矿产内容等。

地理要素:境界、地名、公路、铁路、水系等。

其他:图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指北针、图框、责任栏等。

2.比例尺

一般省级图件要求使用1∶500000比例尺,对于范围较大的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区)视已有的相关底图情况和资料使用1∶1000000比例尺。

3.编图方法

第一步,按照有关规范编制地理底图,或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图件及各省地质志有关图件。

第二步,将矿业权的分布范围展绘到图上,并标明矿种。对于图上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的矿业权可直接用符号表示中心点的位置。对于范围较大的矿业权,可视情况标明矿业权名称。

第三步,图件整饰。调整图内内容,使图面整洁清晰。然后将图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指北针、图框、责任栏等要素编辑好。

(二)成果图件数据格式

省级成果图件数据格式见附录V。

AutoCAD格式中的几何特征为标注的,其标注内容按照ArcGIS格式中的名称和其他字段名内容标注。如:控制点注记在A utoCA D 里要在控制点旁边标注控制点序号以及控制点高程(

)。

附录V中省级探矿权、采矿权点指矿业权中心点,用矿种符号表示,如果形心落在矿业权范围之外,要移动该点,保证其点位落在矿业权范围内。矿种采用色彩加图案的方式表示(附录W),具体参照地矿行业标准执行。当矿业权的分布范围在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厘米的,要同时展绘矿业权的面状分布。

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分布图、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均需填写省级矿业权图件数据基本说明表(附表X),文件名为:TSM+省级行政区划代码.doc(word文档)。

⑺ 2018版cad做完图纸怎么下载成果图

八年CAD做完图纸怎么下载成果图冲过头的话,一定要下载的话一定让他踩的官网上去下载下载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到某些工具才可以下载完成。

⑻ 主要成果图件的编绘

(一)实际材料图

(二)作者原图、编稿原图、地质圈

(三)构造纲要图

(四)遥感地质解译图的修编

(五)综合柱状图

花岗岩区可按岩石谱系单位建立综合柱状图,其格式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参见表5-2。

表5-2 花岗岩区单位综合柱状图(表格式)

以上成果图件(除综合柱状图外)的编制方法均与沉积岩区成果图件基本相同(参见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六)地质图上表示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根据我国《花岗岩区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对地质图编制的方法与内容要求归纳如下:

(1)以侵入体、岩脉、岩墙、蚀变带、变质带表示的地质实体,在图上用不同的线条圈出其范围,标以特定的颜色、岩性符号(规模小的岩脉、岩墙可不标岩性花纹)和蚀变、变质花纹。

(2)花岗岩类以单元为表示单位,标以由时代和单元名称组成的代号;没有划归单元的岩脉、岩墙或时代不明的小侵入体,标以岩性代号;对岩相带、蚀变带、变质带的范围,可以规定的颜色和花纹表示,并保留原来地质体属性的代号,不再另加代号。

(3)对花岗岩侵入体间的接触关系以及不同蚀变带、变质带间的渐变过渡关系等界线,应选用特定的线条表示(附录Ⅲ)。

(4)花岗岩类与沉积岩、变质岩之间以及不同花岗岩侵入体之间的接触面产状,花岗岩体内及沉积岩、变质岩、围岩中的叶理、线理及其产状,应尽可能多表示。数量过多、密度太大时,可有选择地表示。

(5)图切剖面应尽量选择在穿过超单元数最多、单元完整,且接触关系明显的地段。

(6)在综合柱状图或图例中,花岗岩类应尽量以柱状形式表示,以便醒目的突出各超单元、单元的花岗岩的先后形成关系以及花岗岩类与沉积岩地层的上下关系。

(7)尽量利用地质图周侧的有效空间,插附调查区花岗岩类的一些具有规律性或典型的图表,以补充地质图本身的不足。

(8)花岗岩类区单元、超单元地质代号表示方法。

单元 是花岗岩类区最基本的填图单位,按照国际地层指南(1976)应属广义地层学范畴。从岩浆演化的持续时间上,一个单元大约为3~5Ma,一个超单元大约为10~15Ma或15~20Ma,它们分别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与群,年代地层单位的阶与统。因此,其表示方法基本上要与岩石地层单位相符合。

表示方法:地理专有名称加术语构成。如:春坑单元T3C,T3为时代,C为“春”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正体字);若相同时代两个单元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晚单元加第二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用小写斜体表示。如石教坪单元J3Sj,相当于阶。因此,其时代应尽量表示到世。

超单元 是在岩石学和演化序列的特征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时间上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名称,其在图上表示不用专门代号,而只在图例中给予表明。

侵入体 是花岗岩类区填图的地质实体,凡能划归为某一单元时,其表示方法按单元表示;不能划归为某一个单元的独立侵入体,其表示方法为地理专有名称加岩性,如长坪二长岩为Chξ;小岩墙及岩脉只表示岩性,如花岗斑岩为γπ(附录Ⅰ表Ⅰ-4-2)。

⑼  成果表达

一、参数图

(一)区域磁异常剖面平面图

(1)以简化地理图为底图;

(2)依据原始数据绘制(不允许依据网格化数据绘制);

(3)正异常为红色,负异常为蓝色;

(4)绘图比例尺依据原始资料数据密度确定,尽量保留更多的信息,测线距0.5~1cm。

(二)磁异常平面图

(1)以简化地理图为底图;

(2)依据网格化数据绘制;

(3)正异常为红色,负异常为蓝色;

(4)绘图比例尺同剖面平面图。

(三)重力异常平面图

(1)以简化地理图为底图;

(2)依据网格化数据绘制;

(3)色阶从暖色到冷色对应异常从高到低;

(4)绘图比例尺依据原始资料数据密度确定,尽量保留更多的信息。

当收集到其他区域性物探资料时,也应绘制相应图件。

二、推断成果图

定性、定量解释和异常查证结果,应绘制成推断地质图和找矿远景区分布图。在该图上,只图示依据物探资料新发现的、修改的、补充的和印证的地质、找矿信息。

(一)推断地质构造图

(1)以简化地理图为底图;

(2)图中内容包括:

a.推断的隐伏、半隐伏断裂和印证的断裂;

b.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岩体和印证的岩体;

c.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地层和印证的地层;

d.推断的火山机构;

e.其他推断成果,例如依据重力资料和有电测深资料时,可提供基岩或基底埋藏深度图等;

f.推断隐伏地质体应标注其埋藏深度。

若进行了二维、三维反演,应采用二维、三维显示方法绘制综合剖面图、组合断面图或不同深度平面地质图等。

(二)推断找矿远景区分布图

(1)以简化地理图为底图;

(2)图中内容包括:

a.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推断断裂和印证断裂;

b.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推断岩体和印证岩体;

c.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推断地层和印证地层;

d.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推断火山机构和印证火山机构;

e.推断有找矿意义的异常;

f.已经查证过的异常及查证结果;

g.推断的找矿远景区范围。

三、图件说明书

每一种图件都应编写图件说明书,简要说明资料来源与精度(含测点密度和数据质量)、数据处理方法;重点逐一交待每一个异常的定性和定量反演方法、定性和定量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

图件说明书不同于传统的工作报告,不必交待工作过程,不必求全,务必简明扼要,主要便于使用者了解相关情况,防止误解、误用。

图3-2甘肃北山西段(大一明镇)地区航磁△T剖面平面图

图3-3甘肃北山西段(大一明镇)地区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图3-4甘肃北山西段(大一明镇)地区航空伽玛能谱总量剖面平面图

图3-5甘肃北山西段(大一明镇)地区航空伽玛能谱总量等值线平面图

图3-6甘肃北山西段(大一明镇)地区航空物探推断岩性构造图

图3-7赣东北地区布格重力图

图3-8赣东北地区重力综合信息及岩体、构造推断图

阅读全文

与成果图片三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