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天气通

成果天气通

发布时间:2021-09-03 13:03:33

Ⅰ 天气预报的由来是什么

天气和气候的冷暖、风霜雨雪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生产实践是再重要不过的事。穿衣、走路甚至居住,都免不了要看天行事。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与天作斗争,与地作斗争,逐渐掌握了气象方面的一些知识,根据物象、天象来预测天气。

远在3000年前的商代,我国就用甲骨文来记载关于刮风、下雨、旱、涝等的天气情况了。这是公元前1217年商代甲骨文的气象记录,上面的文字是:癸亥卜,鼎(真)旬。三月。乙丑,夕(夜),雨。丁卯,明,雨。戊(辰),小采日,雨,风。己(巳),明,启(霁)。壬申,大风自北。

对于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国古代人民对一些现象作了解释。《庄子》一书中说:“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这说明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形成的。南宋的朱熹对雨的产生作了解释:“气蒸而为雨,如饭甑盖之,其气蒸郁而汗下淋漓。”他还说过露不是降落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露者,夜气着物而润泽于道旁也。”

我国古代的史书以及各地的地方志上,都有较详细的气象记录。从汉代以来,就记录了大旱、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的气象,特别是各朝的首都一带地区更为详细。

我国很早就使用气象仪器来观测天气状况了,是最早发明风向计和雨量器的国家。东汉的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立一根5丈(约16.7米)的高竿,竿上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就可以看出是什么风向了。这同12世纪外国书籍上记载的候风鸡相似,比铜鸟的记载要晚1000年。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风向旗,在旗上系着小铃,挂在高竿上。看看旗被吹向的方向,就知道吹的是什么风。这同现代的风向袋相似。

我国最早使用了雨量器。在1247年宋代的《数书九章》中有记叙。雨量器大小统一标准,圆筒直径14厘米,并有铜制的量雨标尺。

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除了使用少数气象仪器外,主要依靠物象、天象来预报天气。

到了17世纪,科学家发明了气压计和温度计,而后又相继发明了温度计和风速仪,这样就可定量测定某地的天气状况了。

气象工作中最重要的天气预报是怎样诞生的呢?1854年11月14日,风暴突然袭击黑海,风速达每秒30米,海上掀起巨浪,英法联军舰队正在海上协助土耳其同俄国作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法国军队的作战部要求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研究风暴的来龙去脉。他分别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要求他们提供这次风暴发生前后几天里的气象情报,收到了250封回信。根据这些报告分析,原来这次风暴来自大西洋,自西向东吹向黑海,出事前两天,西班牙和法国首先受到影响,如果那里设有气象台、站,而那时已有了电报,如果把风暴的消息早日电告英法舰队,就可以减少损失。

1855年,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如果建立了气象站网,用电报集中到一个气象总台,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可能推断出风暴的行踪。当时,社会上需要有关气象消息,法国于185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这比用谚语作预报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1856年,巴黎的气象局每天都印制出当天的天气图。1863年开始,在报刊上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展了气象工作,从1914年开始,又将各国资料汇集在一起,绘制出全欧洲的统一的天气图。

到了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被发明和应用后,从此除了同时汇集的各地气象站、台的地面资料,又增加了高空气象资料。有了高空天气图,就出现了气压场为中心的长波理论和气压系统的发展理论,它可以作出未来3~5天天气状况的预报。

挪威气象学家维·比扬克尼斯首次尝试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由于工作十分艰巨,没能实现。后来,英国数学家里查逊组织人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出24小时的预报。由于计算过于简单,效果也不好。里查逊说,如果要同天气“比赛”,每天大约要几万人日夜不停地计算才行。从此,就再没有人去用数学来求解计算了。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计算速度真神。几万人一天的工作量,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只要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啦。从此,气象学家越来越完善了预报方程。在方程中,既考虑到大陆,也考虑到海洋;不仅考虑到平原、高山,还考虑到高空。20世纪50年代起,气象学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它完全由电子计算机计算作出预报。它既可以测算未来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短期天气,也可以预报5天、10天、15天的中期天气。气象学家甚至利用新发现的大气中的一种特长的慢波,通过精密计算预报未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

华沙大学的波兰科学家在进行国际气象规划的研究工作中,为近500年天气异常性规律的预测,研制了一种数学模拟器。根据气象学家近200年积累的大量气象学资料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运算,并揭示了有规律的温度变更和降水变更量,其中温度周期数为11年、22年、90年和220年;降水量变更周期为11年、22年、75年和230年。这些周期数与太阳运动情况密切相关。他们作出了未来500年的气候预报(只适应于东欧各国);最冷的冬天在2001年、2504年、2247年和2492年;特别温暖的冬天是2151年和2360年。最酷热的夏天在2027年、2138年、2218年、2398年和2478年;凉夏在1997年、2078年、2168年、2257年、2347年和2435年。近100年内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在1998年。

Ⅱ 每天全中国人都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性

每天全中国人都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这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的共享具有无限性,即信息的交换、转让和使用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为大家所共享。这种共享是通过不断扩散而共享的。

从这一点上说,信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扩散而共享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可以使很多人掌握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成果天气通扩展阅读

天气预报原理

用超级计算机将地面,雷达,卫星等仪器所测出来的湿度、温度、气压和风速、风向这些数据进行推演,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大气运动规律,要分析不同云层带来的影响。

预报专家用天气学,动力学,热力学等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得到的预报,制作出短时(1~6个小时天气的动向),和中期预报(3~15天的天气、动向),当然预报未来的天气情况的时间越长,精度就会减少。

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到85%,其实已经很高了,由于对地球系统的观测并不是很完整,还有许多技术难关要攻克等,还有咱们日常生活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就造成了15%的“不准确”。

大气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牵涉到很多的学科领域,天气预报不准确仍无法避免,人类对大气系统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天气预报技术还处在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Ⅲ 15天天气预报准确率

不可能有准确的数据的 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条件分布也千差万别, 中央气象台预测的相对准些,但是完全可能存在旁边的村子下雨了,而你们村子没雨的情况,这如何算呢? 天气预报只是预报的一种趋势,别太较真了。

Ⅳ 天气通软件是谁发明的

天气通是国内最早的手机专业天气软件,采用权威数据源授权的天气信息,拥有国内外3000多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预警;更可查看大城市的逐小时预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
这个软件不错,我一直在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Ⅳ 未来十五天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多少

各位专家与朋友们:大家好!
目前我们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百分之八十多点,当然这是对24小时的预报而言,那么对未来半个月预报就可想而知是很低了。我为这件事,整整巳经化废了近30年的时光,我总的想法是坚决放弃当前普遍的方法———即还是老样子走对记忆功能极差的大气研究的办法,必须走天文这条路,因为我想大气变化的动力来源于太阳糸中各大星球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只有了解这动力的変化规律,与晴雨的关系,才能真正为人类提供出一个可以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天气预报来。这就是我认为的必须从天文学中找到一个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目前我自我感觉还良好!而且由于其它原因,也对与我们季节相反的南半球作了近一年的研究,自我感觉也良好。
目前我正在整理,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争取尽量早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为祖国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服务。 浙江金华市市民———蒋作敏敬上

Ⅵ 如果做一个天气预报的系统.并行计算是什么,这个系统如何用到并行计算

昨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露出真容。本版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基于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三项全机应用入围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该奖设立30年以来,中国团队从未入围。此次,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研发的三个课题入围该奖项,占入围总数一半。 世界运算最快是种啥感受?运算一分钟相当于地球人算32年。 “相当于200多万台普通电脑”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如果用2016年生产的主流笔记本电脑或个人台式机作参照,‘太湖之光’相当于200多万台普通电脑。”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介绍。 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1000平方米的房间内,记者看到了“神威太湖之光”的“真身”: 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每个运算机柜比家用的双门冰箱略大,打开柜门,4块由32块运算插件组成的超节点分布其中。每个插件由4个运算节点板组成,一个运算节点板又含2块“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一台机柜就有1024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 大家的: 众木成林: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真是牛逼啊!!佩服,祖国加油,喷子去死! 谷成:和谷歌公司的超算相比谁更历害呢?文章中显然没有提出,这就相对证明了我国技术低于世界水平……还是去挖祖墓吧,这样才能在全世界刷存在感 匿名:一群喷子立马钻出来胡说八道了!对于国内技术进步一个个瞧不上眼的屌样,对于美日的技术成果则一个个顶礼膜拜!你们自己为技术进步做了哪些贡献? 霸王小金刚:求计算机大神科普,忽悠怕了,这个计算机有什么实际意义?比如可以处理一些对社会或是存在商业价值或者是能够阻止国外的计算机垄断,?????? 太阳小爫∮鼀:超级计算机不是拿来玩游戏看电影的!从气象预测到天体计算,还有核弹试验等等,用处海了去了!计算速度越快意味着计算精度越高,模拟能力越强,比如洲际导弹的弹道计算,以前用普通计算机计算,周期超长,而且影响因素的模拟能力不足,试射的成功率和成功的价值都不高! 傻小子:垃圾玩意,指令集都不是自己的 各位喷子我已经帮你们把这点喷好了,你们再找找别的喷吧 刘训熙:算一下农村村主任800元工资,天天抽中华,开小车,吃饭店,小孩上大学怎么安排这收入和开支的? 匿名:祖国加油!越强大越好!作为中国人我自豪!喷子们你们赶快好好搬砖赶快存钱改国籍滚出中国! 匿名:哪个外国?,几内亚?,刚果?菲律宾?越南?老挝?南非?,埃及?,阿拉伯?,海地?乌拉圭?,玻利维亚? 你不懂我:这台计算机是用来算地球什么时候毁灭太阳什么时候爆炸宇宙什么时候消失的知道吗。你们以为用来玩游戏吗。豆逼们 匿名:“更为关键的是,无论速度有多快,发展超算始终是为了“致用”,而这仍然是当前我国超算发展的短板。”,,,这是他们自己说的,也就是说都不知道拿来干什么就先造出来拿个第一,真可笑。美国人之所以能造不造,是因为造出来不赚钱,浪费纳税人的钱,我们呢?呵呵。 匿名:这么说一下,我们的处理器家用机都不能普及,说明还是很弱的,之所以拿到世界第一,是因为别人做超级计算机是拿来用的,我们的超级计算机是用来拿第一的。 :以前政治老师说几百年后,我就感觉像是在蒙人,说白了走不走得通还是问题呢,还说几百年后,这不就是给人了画一张大饼吗 浪迹天涯:国内的教育环境,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社会环境注定了慢人一步。还是先整个中国人自己的开发语言做一套OS吧。这才是完全国产技术。 时光倒流七十年:再一次领略了喷子们的智商下线和人格下线,为了点狗粮连亲妈都可以日了还有什么不能干的? 请多疼我一点:要真是全部国产化那就真牛逼了!不过还是要小心科研学术界的败类,当年的龙芯跟国产操作系统吹的太TM牛逼了,结果就是骗钱的!

Ⅶ 天气预报背后隐藏了哪些黑科技

说到夏天,不仅阳光明媚,而且还会遭遇横扫沿海地区的台风。让我们听听专家们介绍那些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黑色技术”,也就是说,它们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为公众生活提供指导。台风是影响我国夏季的主要天气。虽然它能缓解高温干旱,补充淡水资源,但其巨大的风力、暴雨和风暴潮也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近年来,随着综合天气预报模型和卫星观测技术的进步,我国台风预报路径的误差正在缩小。

我们已经尽早将气候服务纳入城市规划。在分析城市详细空间气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将其“转化”为规划建议图,不仅可以预防或减少城市化带来的气候问题,还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规划和调整建议,从而达到缓解城市气候问题的目的。”

Ⅷ 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

挪威气象学家维·比扬克尼斯首次尝试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由于工作十分艰巨,没能实现。后来,英国数学家里查逊组织人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出24小时的预报。由于计算过于简单,效果也不好。里查逊说,如果要同天气“比赛”,每天大约要几万人日夜不停地计算才行。从此,就再没有人去用数学来求解计算了。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计算速度真神。几万人一天的工作量,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只要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啦。从此,气象学家越来越完善了预报方程。在方程中,既考虑到大陆,也考虑到海洋;不仅考虑到平原、高山,还考虑到高空。20世纪50年代起,气象学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它完全由电子计算机计算作出预报。它既可以测算未来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短期天气,也可以预报5天、10天、15天的中期天气。气象学家甚至利用新发现的大气中的一种特长的慢波,通过精密计算预报未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

华沙大学的波兰科学家在进行国际气象规划的研究工作中,为近500年天气异常性规律的预测,研制了一种数学模拟器。根据气象学家近200年积累的大量气象学资料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运算,并揭示了有规律的温度变更和降水变更量,其中温度周期数为11年、22年、90年和220年;降水量变更周期为11年、22年、75年和230年。这些周期数与太阳运动情况密切相关。他们作出了未来500年的气候预报(只适应于东欧各国);最冷的冬天在2001年、2504年、2247年和2492年;特别温暖的冬天是2151年和2360年。最酷热的夏天在2027年、2138年、2218年、2398年和2478年;凉夏在1997年、2078年、2168年、2257年、2347年和2435年。近100年内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在1998年。

Ⅸ 科学家对于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或者改变天气进行了怎样的科研及遇到怎样的困难

科学家们于很早以前,就一直力图研究分子、原子和初始烟雾状微粒的运动,以及这些微粒如何结合起来开始形成凝结状的。当这些微粒的集合体发展成为云滴时,至少要有100万个这样的云滴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雨点,而是否会成为一个雨点取决于云滴表面的电、化学和空气动力的特性,以及其数量和密度。要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或者要改变天气,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微物理过程。这些过程有许多已在地面宰验室中做过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克服重力效应的技术困难。

Ⅹ 预报天气是气象工作者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这种说法,逻辑有问题,天气预报是为谁服务?你不一定享受天气预报有服务,但绝对不是为预报员自己预报天气。

阅读全文

与成果天气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