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检查经营成果的步骤

检查经营成果的步骤

发布时间:2021-09-01 22:58:30

❶ 判断流程考核是否有效的依据是年度或季度的经营成果

判断流程考核是否有效的依据是年度或季度的经营成果。
此种说法:( × )

❷ 企业经营一个产品要经过哪几个管理阶段

1.1.诞生期
企业的诞生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刚刚起步,创业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开始步入创业的艰辛旅途。
企业在诞生期的特点:企业在创建之初是小规模的、非官僚制的和个人的,高层管理者提供结构和控制系统,组织的精力侧重于生存和单一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企业在这一时期力求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企业将他们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的技术活动中,组织的控制由企业内的个人来监督。
从企业诞生期的特点来看,企业家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和重点,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2. 幼儿期
幼儿期是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企业诞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经济战场上的多次拼杀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与提高,这时即进入了幼儿期。在这一时期,企业着力于其环境设计,主要进行股权资源优化和企业利益分享安排。
在这个阶段产权明确,企业家有能力将资源进行配置,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成果,需要企业家进行分配,股权资源的配置决定了企业的类型。
在形成股权结构之前,有必要根据股东个人偏好进行优先整合。
此外,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定的财富,企业需要对财富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提高企业中管理行为人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发展。
1.3. 童年期
企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称之为企业的童年期。企业经过前期的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收入、业绩都能维持相当的水平。这一时期企业进入实现经营目标的执行主体设计阶段,组织结构的框架和运作机制奠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经过前一阶段企业进行了股权资源优化和利益分享安排,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然而,没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企业难以有效地实施其发展方略,这一阶段就是企业设计组织架构的阶段。
1.4. 成长期
企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企业的成长期。这个阶段如同人的青春期一样,是企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业绩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成长期中的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必须开始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出问题、做出评价。这一时期企业进入思想设计阶段,企业在战略、决策、信息方面为企业长远目标寻求发展空间。
1.5. 成熟期
企业经历了成长期的快速发展以后,逐步步入成长的成熟期。这时,企业已经有了管理经验的积累。企业制度已经较为健全,增长放慢,进入稳步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进行系统技能设计,在生产作业、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全面成熟,形成其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长期的企业一般其短期的目标并不是获利,而是怎样不断地壮大,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一定的成效,开始给企业带来利润,企业投出的资金也开始回笼,在这一阶段企业关注的是利润的增长,稳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掌握独特资源,创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1.6. 稳健期
在经过成熟期的稳定增长以后,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步入了发展的稳健期。这一时期,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已经稳固下来,企业的业务、管理都达到一个相当完善的阶段。
这一时期企业进行文化理念设计,企业文化扩张和全面形象管理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1.7. 新生期
企业进入稳健期再往前发展就进入了老年期。企业业绩下滑、效率低下、凝聚力降低以及适应性差等老年症出现。问题也是机会,这也是企业重新崛起,获得新生的机会,故又称为新生期。企业的新生期是企业进行全面再造获得新生的时期,新生期的企业全面再造使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新生。
随着企业的发展,外界环境也相应发生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企业原有的战略、企业文化、企业结构等已经不再适应组织的发展。企业的新生期即是企业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企业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已形成的基本信念,即对长期以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遵循的分工思想、等级制度、经营体系、官僚体制等进行检查,看是否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对不适应的部分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
企业的七个发展阶段是按照企业的综合实力,从企业发展的时间维度来进行划分。企业的发展必须经过以上七个发展阶段,这是一种普遍规律。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越来越感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和机遇。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❸ 评价企业经营的成果(盈亏),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核

你可以采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经营的成果进行分析:

杜邦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靳萍 上传时间:2005-7-22

如何进行企业业绩考核是很多企业主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合理运用净资产回报率(ROE)进行企业管理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手段,也能够帮助公司的管理人员很好发现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杜邦财务分析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的需要。
一、杜邦分析法和杜邦分析图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型,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采用杜邦分析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内在联系加以排列,可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体面貌。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如图所示:

权益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 × 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 ↓
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它利润-所得税 长期资产 + 流动资产
↓ ↓
制造 + 销售 + 管理 + 财务 现金 + 应收 + +其它流动
成本 费用 费用 费用 有价证券 帐款 存货 资产

二、对杜邦图的分析
1.图中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杜邦分析法实际上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财务,一是进行了内部管理因素分析,二是进行了资本结构和风险分析。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 =1÷(1-资产负债率)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2.杜邦分析图提供了下列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的信息:
(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同时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比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2)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
(3)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提高销售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列示,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提供依据。
(4)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运营效率的比率,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既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又关系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利用杜邦分析法作实例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法可以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以及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下面以一家上市公司杭钢股份(600126)为例,说明杜邦分析法的运用。
杭钢股份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表:
表一 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净利润 销售收入 全部成本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
2002 27113.424 516574.923 473914.775 387688.814 139861.122 351232.617 218703.782
2003 53162.549 747153.419 670453.862 464754.141 159656.264 426221.478 272666.675
(数据来源:杭钢股份2003年年报 中国证券报)
该公司2002至2003年财务比率见下表:
表二
年度 2002 2003
权益净利率(%) 12.3973 19.4973
权益乘数 1.5643 1.5233
资产负债率(%) 36.0756 34.3528
资产净利率(%) 7.7195 12.4730
销售净利率(%) 5.2487 7.1153
总资产周转率 1.4707 1.7530
(一)对权益净利率的分析
权益净利率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该公司的权益净利率在2002年至2003年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分别从2002年的12.3973%增加至2003年的19.4973%.企业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或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和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些指标对公司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公司经理们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财务分析,他们可以将权益净利率进一步分解,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分解分析过程: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002年 12.0756%=7.7195%×1.5643
2003年19.0001%=12.4730%×1.5233
经过分解表明,权益净利率的改变是由于资本结构的改变(权益乘数下降),同时资产利用和成本控制出现变动(资产净利率上升)。那么,我们继续对资产净利率进行分解: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002年 7.7195%=5.2487%×1.4707
2003年 12.4730%=7.1153%×1.7530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2003年资产净利率提高是由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有所上升,总资产周转率提高说明资产的利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显示出比前一年较好的效果,表明该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在增加。我们接着对销售净利率进行分解: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2002年 5.2487%=27113.424÷516574.923
2003年 7.1153%=53162.549÷747153.419
该公司2003年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比前一年有较大提高,但净利润提高幅度比销售收入要大,分析其原因净利润的提高并非成本费用下降,从表一可知:全部成本从2002年473914.775万元增加到2003年670453.862万元,与销售收入的增加幅度大致相当。净利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其它利润增加所至。其它利润由2002年的-2358.379万元增至2003年的-103.012万元。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杜邦分析法有效的解释了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为采取应对措施指明了方向。
在本例中,导致权益利润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周转率有所提高,说明资产的利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而销售净利率的提高并非主营业务利润提高,说明该公司销售盈利能力基本与去年持平。由表二可知,杭钢股份下降的权益乘数,说明他们的资本结构在2002至2003年发生了变动,2003年的权益乘数较2002年有所减小。权益乘数越小,企业负债程度越低,偿还债务能力越强,财务风险程度越低。这个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对利润水平的影响。财务杠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收益较好的年度,它可以使股东获得的潜在报酬增加,但股东要承担因负债增加而引起的风险;在收益不好的年度,则可能使股东潜在的报酬下降。该公司的权益乘数一直在1.5左右,也即负债率在35%左右,属于保守型企业。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杜邦分析法以权益净利率为主线,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成果以及资产营运状况全面联系在一起,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它能较好的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因而得到普遍的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十版)[美] James C. Van Horne 经济科学出版社
「2」《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http://blog.sina.com.cn/u/4868a939010002k9

❹ 检验过程是什么

过程管理,就是对过程的管理,是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管理
过程管理就是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

过程的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转化的条件是资源,通常包括人、机、料、法、环及检测。增值是对过程的期望,为了获得稳定和最大化的增值,组织应当对过程进行策划,建立过程绩效测量指标和过程控制方法,并持续改进和创新。
过程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ISO9000:2000中,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方法”中指出: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为使组织有效运行,组织应当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过程和过程之间的联系、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和持续的改进,以增强顾客满意和过程的增值效应。ISO9000:2000族标准还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实施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有效地进行过程管理的基础方法。其中ISO9001:2000是一个最基础的标准,关注顾客满意;而ISO9004:2000是一个趋向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关注组织的绩效改进和使顾客与其它相关方满意。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各类目中,过程管理是一个与ISO9000族标准相关程度最高的类目。但需要指出的是,ISO9001中的过程管理仅仅旨在使顾客满意,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过程管理旨在所有关键利益相关方的综合满意,它是落实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实施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进而履行组织使命和实现组织愿景的途径和载体,它对卓越的追求,对效果、效率以及应对动态竞争环境变化的敏捷性的追求,都要高于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过程管理PDCA循环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1 过程策划(P)· 从过程类别出发,识别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从中确定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并明确过程输出的对象,即过程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确定过程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建立可测量的过程绩效目标(即过程质量要求)。· 基于过程要求,融合新技术和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程设计或重新设计。2 过程实施(D)· 使过程人员熟悉过程设计,并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实施之。· 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来自顾客、供方等的信息,在过程设计的柔性范围内对过程进行及时调整。· 根据过程监测所得到的信息,对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应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控制过程输出(产品)的关键特性,使过程稳定受控并具有足够的过程能力。· 根据过程改进的成果,实施改进后的过程。3 过程监测(C)· 过程监测包括过程实施中和实施后的监测,旨在检查过程实施是否遵循过程设计,达成过程绩效目标。· 过程监测可包括: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质量审核,为实施SPC和质量改进而进行的过程因素、过程输出抽样测量,等等。4 过程改进(A)过程改进分为两大类:“突破性改进”是对现有过程的重大变更或用全新的过程来取代现有过程(即创新);而“渐进性改进”是对现有过程进行的持续性改进,是集腋成裘式的改进。
过程管理方法具有与传统管理方法不同的哲理,其基本思想是:从“横向”视角把看作为一个由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采购、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客户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业务过程按一定方式组成的过程网络系统;根据经营目标,优化设计业务过程,确定业务过程之间的联结方式或组合方式;以业务过程为中心,制订资源配置方案和组织设计方案,制订解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工作流管理问题的方案;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划与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技术解决过程管理问题。在应用过程管理方法的基本步骤可大致概括为:(1)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制定经营目标,建立经营目标体系。(2)识别各种具有特定业务功能的业务过程,识别业务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识别关键的业务过程,对业务过程进行分析。(3)按经营目标体系,自顶向下,先高层次的过程,后较低层次的过程,进行业务过程优化设计,简化、调整、适当归并业务过程中的操作单元(或作业单元、工序、环节),确定各业务过程的联结方式;对每一业务过程进行定义和描述,确定业务过程的功能目标、投入和产出,确定作为管理重点的关键业务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业务过程模型。(4)以信息的观点把业务过程看作为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按业务过程设计解决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的方案。(5)基于业务过程网络系统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制度设计。(6)按业务过程运行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7)应用计划和控制技术,根据业务过程运行的需要制订经营计划与控制方案,对业务过程运行进行反馈控制和协调。(8)以提高业务过程的绩效为主要目标,持续改进过程。由上可看到,与传统管理方法不同,过程管理方法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的,它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从横向视角把看作为一个由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采购、质量管理等业务过程按一定方式组成的过程网络系统;把每一个业务过程都看成是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子系统,系统由若干业务过程子系统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应用系统方法解决业务过程系统的信息流、物流和工作流管理问题;关注业务过程内部和业务过程之间的逻辑联系、相互作用,关注业务流程中操作单元的优化组合;(2)应用信息论方法,将内部的各过程视为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的过程,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业务过程管理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问题。(3)应用控制论方法,将的业务过程视为可控过程,建立过程控制系统,运用反馈控制等控制方法解决业务过程系统的控制问题。(4)注重管理的细化,即细化到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操作单元(或作业单元、工序)、每一项影响业务流程运行的输入因素;(5)注重综合应用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技术。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多学科知识积累和多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大的变革。综合运用管理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新管理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管理模式,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经营计划与控制能力将迅速提高。这些宏观背景因素将极大地促进过程管理方法在中的应用。

❺ 怎样计算经营成果

企业经营成果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
收入-成本费用

❻ 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主要依据是什么

企业经营成果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
企业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计量。
所以是看要与利润相关的收入、费用、利润。
费用泛指成本和费用。支出是成本或费用的方向,与经营成果无关。支出也可以是支付投资、借款、还款、应付账款等等。。。

❼ 如何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 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

阅读全文

与检查经营成果的步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