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2.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3.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7.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实“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8.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分类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❷ 恐龙是怎么繁殖的
恐龙是交配繁殖。
虽然没有恐龙交配的直接证据,但可以通过鸟类和鳄鱼等现生动物的交配行为来进行推测。几乎所有爬行动物和现代鸟类会把精子产在雌性体内,所以恐龙也应该如此。”徐星说。
徐星介绍,鸟类可以算是活的恐龙,它们于1.5亿年前从恐龙的一个分支中演化而来,并顽强存活至今。鳄类,一个包含了短吻鳄、长吻鳄和宽吻鳄的群体,是现存与恐龙和现代鸟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类群。鸟类和鳄类的共同特征也可能出现在恐龙身上。
其中一个在鸟类和鳄类的两性中都存在的性状是,它们都具有泄殖腔,这是位于躯体最末端的一个空腔,综合了生殖、排尿和排便的功能。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推而广之,恐龙很可能也具有类似器官。因此,恐龙的生殖器很可能平常是看不见的,外观上仅仅只是尾巴下方的一条缝。
(2)技术成果树扩展阅读:
爬行动物是产卵的,以前人们假设恐龙也这样。不过直到本世纪20年代,一支美国探险队到蒙古寻找恐龙化石时,才获得最初的证据。
科学家不只找到了恐龙的遗骨,还找到了它们留下的巢和巢里的蛋。这些恐龙都是一种小型的角龙一原角龙。活着时,它的大小就像一只现代的羊。它的蛋是鹅卵形的,大约宽75厘米,长15厘米,多至30只,以蛋尖向内,在巢中螺旋状排列。
巢位于沙中的一个洼处,因为原角龙生活在一个多沙的地方。很多雌龙似乎在同一个集中产卵。很偶然,在其中一个巢中,找到了一只吃蛋恐龙—一偷蛋龙的化石骨骼。看来似乎这只动物在偷袭这巢时,被沙暴压死了。自那以后,很多其他种类恐龙的蛋相继被发现了。
❸ 中国十大板材排行榜
板材如今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同品牌的板材,不同类型的板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对板材的需求变大也让市场中出现各大板材品牌,下面为大家说下板材十大品牌:
1.大王椰板材
大王椰是国内较大的木工板以及生态板生产企业,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家具装饰材料行业领先者,中国驰名商标,十大板材品牌,免漆板十大品牌,十大消费者信得过品牌,专注于为中国家装市场提供全球领先的家居产品与服务,以及个性化解决方案,是国内建材领域值得信赖的产品生产商与供应商。
2.兔宝宝
创建于1993年,上市公司,胶合板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室内装饰材料综合服务商;国名牌产品,大芯板细木工板十大品牌;
3.鹏鸿
辽宁省著名商标,十大板材品牌,免漆板十大品牌,辽宁名牌,大连鹏鸿木业;
4.伟业板材
是一家专业生产“伟业牌”抗甲醛环保装饰板材的大型木制品企业。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打造原生态环保 家居 ,树行业标准,已取得辉煌成果。
5.千山板材
千山木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6月6日,公司占地100多亩,现已成为集生态板、胶合板、细木工板、欧松板为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
6.青岛一木
青岛一木细木工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现已发展成为以生产名优家具、出口产品为主的大型股份制家具制造企业,综合生产能力数亿元。是青岛市家协理事长单位,是山东省木材加工行业享誉多年的“百年老字号”企业。
7.莫干山:中国驰名商标,浙江著名商标,十大板材品牌,板材十大品牌,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公司
8.福庆: 江苏品牌,十大家居品牌,十大家装品牌,江苏福庆木业有限公司;
9.千年舟:中国驰名商标,十大板材品牌,板材十大品牌,杭州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千年舟集团华海木业有限公司;
10.腾飞:木工板十大品牌,河北省名牌产品,十大板材品牌,十大消费者信得过品牌,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腾飞木业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市目前市场上比较出名的一些板材品牌,至于其他的一些材料大家平时还可以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我们可以品牌与品牌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一些性价比最高的板材产品。板材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装修材料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毕竟这方面的知识以后是有用处的。
❹ 牛顿的生平简介
1、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尔索普庄园。
2、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少年时的牛顿,他成绩一般,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书,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奇怪的小玩意。
3、1654年,牛顿进入九龙的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牛顿的母亲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后来迫于生活困难,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
4、1661年6月3日,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该学院的教学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5、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发展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现在世人所熟知的微积分学。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位。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大学关闭了。在此后两年里,牛顿在家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6、1669年,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
7、1689年,当选国会议员。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在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长,任职24年之久,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会员。
8、1696年,牛顿通过了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的提携迁到了伦敦作皇家铸币厂的监管,一直到去世。
9、1705年,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10、1727年3月31日,伟大的牛顿逝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4)技术成果树扩展阅读:
牛顿的主要成就:
1、力学成就: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2、数学成就:广义二项式定理,它适用于任何幂。他发现了牛顿恒等式、牛顿法,分类了立方面曲线,为有限差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首次使用了分式指数和坐标几何学得到丢番图方程的解。他用对数趋近了调和级数的部分和,并首次有把握地使用幂级数和反转幂级数。
3、光学成就: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
4、热学成就: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5、天文成就: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
6、哲学成就: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牛顿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也不能不受时代的限制。
❺ 科技馆工作人员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科学普及馆的展出项目世界一流,可以免费下载展品的设计资料;游客如果奉献和公开创新设计与原型,经过专家的评审达到原创,同时具有新颖鲜明的教育效果,可以退回门票费用,同时给予奖励。这就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成果,当属领军全球的开拓创新、独树一帜的重大实践。
现在招聘科技馆人员和选择展品的要求严格了,要能够自行设计、制造世界上一流、国际上领先的创新展项,而且要撰写优秀的文件,将设计、采购、制造、装配、工艺过程、夹具、量具、理论推算分析过程、调整、校正、整定、标定、维修、检测、今后的发展、如何简化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如何做形象宣传等等的清晰文件,并且向全社会无偿公开,公诸于众,推进全国人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国家竞争力。具有历史性突破的、不同反响的公益性质。
对于国内科学普及展览馆的建设提出以下要求,对于高等院校的教材编写、教学实验、毕业论文、教师的论文、职业培训,都提出同样的要求,应该作为国策、国家战略来严格推广实行,并且作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率的量化考核刚性指标:
关键是展项要创新,展项的技术资料要完全公开。
要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贡献,要有历史意义,要服务大众,要有勇气和魄力,要充分、高效率地使用社会资源,特别是对于国家财政拨款资助的事业部门、特别是对于国家财政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
科学普及展览的人流大(反映了群众对科技的渴求,也凸显了现在教育的缺失,核心意义的匮乏)、同一原理和相同设计的产品有许多企业在低水平重复生产,并不是好事情。
现有的展项在设计、制造上就有明确缺陷,损坏率高,演示和互动不能深刻地揭示其工程和科学上的本质;每个展项没有可以供参观者免费下载或低价下载的电子文档系统、详细地解说,特别是要完全公开地介绍材料、元器件的采购地点、采购价格,非标准部件的加工过程,调试过程,设计和制造时受到的约束,希望参观者今后回去简化、改进、发展的具体建议,就是要达到参观者能制造商业化的产品出售;现有展品制造者都是奔钱而来的,对设计资料保密,使维修成本高、维修周期长(有的要运回去维修),明显影响展览效果;准备就此无偿提供超过百项创新展项,由附近的各大学在学学生制造,只需提供公共交通费用就可以了。这就是国家战略,立国之本;尤其要指出,现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实验课、毕业论文、创新研究都缺乏工程技术的支持,将国家宝贵的资源变成了垃圾,所以就业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档次上不去,对发达国家没有高端的威慑力。
❻ 古代毕升的成就是什么
古代毕升的成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五)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1)《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六)农业、手工业论著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4)《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网络全书”。 (5)《河防一览》:明朝潘继驯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七)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同步导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原因: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确有许多发现、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取得较高成就呢?这除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聪明勤奋,在长期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这些条件外,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在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小地主、手工业者,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供养脱离生产的科学技术人员,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国家的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造纸 技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须的设备和原料。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各朝都把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我国所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从直观上看,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来。这说明它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的弊病:(1)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入微,是中国学者的一大特长。比如,人人都看到过下雪现象,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却能首先发现雪花的结晶体是六角形的几何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每一个角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却从不深究,更未从几何学的角度去作探讨。这和古希腊几何学形成鲜明对照。(2)中国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一些人与自然协调的正确思想,但也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更无益于对人事的研究。中国有对太阳黑子、彗星、陨石雨、日晕、月晕、新星、超新星的最早观察和记录,然而长期以来,却把它们与人事联系在一起,纠缠不清。(3)科学实验是建立近代科学的基础。不进行实验,便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实验是受控的,只要掌握受控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同样的预期结果。中国古代的学者缺少这方面的传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是影响几代人的大学问家,他的朋友坐在亭子里观察竹子生长的机理,一连坐了3昼夜,终于病倒;他继而静观7天,仍无所获,他便得出道理,认为“其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做”。这些大思想家认为,“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研究自然事物变成了心性之学。 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差距从15世纪开始:大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学技术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走向衰落。首先这一时期中西科学技术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如果从实用的观点看,比起托勒密的“地心说”不能显出明显的优越性,但就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而言,哥白尼学说更能反映天体运行的本质。伽利略更是一位对理论充满情趣的人,他对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的轨迹等所做的探索,大都寄予对事物和规律的追寻。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大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充分体现着这一传统研究方法的使用过程。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4)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匠”的地位:在封建官僚社会里,科学家、技师、工匠不像在古希腊或近代欧洲那样,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讲,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服从于封建国家。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自不必说,几乎任何一种新式的复杂机械,如早期的水车和历代水力趋动的天文仪器,不是在皇家宫廷制作,便是在地方豪门的家庭作坊里产生。这些科学家、技师有的本身就是官吏,有的是依附于官吏的食客。张衡、杜诗、蔡伦、宇文恺、李诫、苏颂、沈括、燕肃、郭守敬都是做过官的人,马钧、耿询、丁谖则是依附于豪门贵族的门人。因此,科学家们的成就,就往往取决于封建国家的盛衰。大体说来,封建国家国势强盛时,诸如天文学、都邑营造、车服器械等方面,就会有所发展,反之,就无所建树。百工的地位,比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科学家更低的多。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被称为“贱业”的倍受歧视。百工的技艺常常通过血统延嗣一代一代留传下来,具有浓厚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一旦家族绝嗣,世代辛勤积累的宝贵技艺就会频于失传。这种恪守祖传的技术模式妨碍技术的交流,并与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❼ 保护环境手抄报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❽ 一则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大类其中肉食性又可分为食肉类、食鱼类、食虫类和食腐类。
1、食肉鸟类: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少数其它鸟类如贼鸥等。这类鸟嘴呈钩状爪利两翅强健善飞其中多为捕食者食腐类严格地说也属于这类。
2、食鱼鸟类:种类极多主要为水鸟和海鸟捕猎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另外不少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涉禽也属于这类。
3、食虫鸟类:为鸟类中最多的一类又以雀形目为最这类鸟通常飞行迅速而敏捷眼尖嘴快我曾亲眼看到我养的白头鹎雏鸟原地吃到飞过它身旁的苍蝇的情况。一般来说哺雏期间这类鸟会大量捕食有害农林的昆虫所以这类鸟绝大多数为农林益鸟
4、植食性鸟类:这类鸟通常情况下吃植物种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储藏食物如松鸦等。左边这只乌鸫(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虫因此所谓植食性的鸟类多数并非严格的只吃植物食物。
但象蜂鸟这样的鸟类则是终生以花蜜为食的某些硬嘴鸟也是终生以植物为食这类属于狭食性鸟类有的甚至是专食性的。一般地说广食性的鸟类种群优势比狭食性的要大。
5、杂食性鸟类:其实许多食虫鸟类和植食性鸟类都可列入到这类中这类中最典型的是乌鸦只要是人能吃的它们都吃。左边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乌鸦(雀形目)右边是麻雀(雀形目)。严格地说上页的乌鸫属于杂食性鸟而麻雀由属于植食鸟。
(8)技术成果树扩展阅读:
鸟类性成熟期为1~5年。很多鸟类到性成熟表现为两性异型。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有些种类多年结伴。有的种类一雄多雌。
少数种类一雌多雄。成对生活的鸟类雌雄共同育雏,一雄多雌的鸟类大都由雌鸟育雏,一雌多雄的鸟类由雄鸟育雏。体内受精,卵生,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繁殖行为,因而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鸟类在繁殖初期有发情活动,雌雄相遇时,雄鸟(少数为雌鸟)表现出特种姿态和鸣声。有些种类,特别是一雄多雌的种类,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发情末期或发情结束时开始占据巢区。
2~13天(如小型鸟类)到21~28天(雉、鸭),但有些大型猛禽的孵卵期长达2个月。雏鸟有早成雏、晚成雏和居间类型。大多数鸟类每年换羽1次,也有1年2次,甚至多达4次的(如雷鸟)。
❾ 求一篇有关节约的文章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采水用水。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在2200多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发生大的旱灾就达1300次之多。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水资源却占全国的19%。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全国城市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为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
可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节水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距离。农业,是水资源的用水大户,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还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中就渗漏损失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不足一些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我国每平方水灌溉后增产粮食0.5公斤,发达国家则可达2公斤。工业,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的现象十分严重。仅北京市一年跑冒滴漏的水就达36万吨。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一些好的方法,比如:开展“水资源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修建有汇集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污水的管道,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进行回收利用,改进厕所的冲洗设备、采用节水型家用设备,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节约用水!
❿ 如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办理方法如下:
1、办理材料
①申请人自备资料:《县集体、个人所有林木采伐审批表》原件2份;
②证明材料:林木采伐申请文件(原件1份),林权证(核原件、复印件1份)。
2、办理流程
①申请人在县政务中心导办台抽号后,到林业局窗口递交申报材料。窗口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材料初审合格后予以受理,发放受理通知书,但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②办理人员审核申报材料,组织现场考评,提出拟办意见;
③首席代表审核通过后,报局领导审定签发;
④申请人凭受理通知书在县林业局窗口领取《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及《林木采伐许可证》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10)技术成果树扩展阅读
林木采伐证的相关明细
据了解,林木采伐许可证作为林木采伐方面一种既合法又重要的证件,用于批准采伐林木者在依法的基础上取得采伐林木的许可权。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1、林木采伐证的内容包括采伐的地点、面积、蓄积、树种、方式、期限和完成更新造林时间等。
2、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是为了严格控制森林的年采伐量,保护森林资源。
3、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采伐林木和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都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照规定进行采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