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巩固和扩大巡视整改成果,并做好成果转化运用
思想教育,政策宣导和行政机制完善相结合,要巡视常态化
『贰』 县局公安机关是否有权限对派出所开展巡察
当然有权利,派出所只是公安局的下属单位
『叁』 如何强化县级巡察结果运用,发挥巡察震慑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巡视工作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关心和爱护领导干部。巡视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助推器,反腐倡廉的监督哨,考察干部的显微镜,下情上达的直通车,党内的保健医生。巡视工作制度把上级的监督与群众的监督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县级巡查工作作为上级巡视工作的延伸,对履行纪委监督职责,纠正不正之风,发现和查处一批顶风违纪行为,切实转变基层党风、政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本文拟对如何做好县级巡查工作,抓好监督责任落实进行分析。
一、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夯实巡查监督基础
一要科学安排巡查方案。坚持以集中巡查为重点,兼顾日常巡查,研究制定科学细致的长效工作方案,确保巡查不留死角和空白期,实现监督主体责任;二要精心组织巡查力量。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储备库,及时研判复合人才的特色、专业职能,及时分门别类建立专业数据库。结合巡查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及时从数据库中调集人员信息,抽调人员参加巡查,增强巡查力量。三要加强后勤保障,完善经费、保障配套机制,确保巡查无后顾之忧,为巡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重点、创新方法,通过提高巡查效果完善监督职能
牢固树立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是巡查监督生命线的意识,在巡查中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把主要精力和主要时间放在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上。 一要明确工作重点。根据平时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审计等方面了解的情况,进行摸底、筛选和排队,把群众反映多、信访举报多、反映违纪违法问题集中的单位部门单列出来,作为重点对象,带着“问题”开展巡查。根据单位部门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巡查的重点内容。如,在重点工程中,是否存在招标违规问题;在人员调整上,是否有任人唯亲、暗箱操作的问题;在接待活动中,是否存在大吃大喝违反“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在关键部门岗位是否存在利用职权之便捞取回报问题,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在重要节日和领导干部遇有婚丧嫁娶、生病住院期间,是否存在收受礼金和有价证券、趁机敛财问题等;二要灵活运用方式方法,抓住关键环节走群众路线,综合运用上级赋予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巡查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手段,优化巡查工作流程,大力营造有利于干部群众讲真话的环境,坚持把发现问题作为着力点。工作中做到“六个结合”,即个别谈话与专访或暗访相结合,面上了解与实地考察印证相结合,听取反映与了解核实相结合,受理举报与筛选移交案件线索相结合,巡查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相结合,依靠委局支持与大胆履行职责相结合。在谈话环节中理实情。坚持“谈问题不谈成绩,谈微观不谈宏观,谈事实不谈认识”的谈话原则,及时汇总分析情况,对需要核实的情况再进行约谈,从中掌握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环节中找症结,按照“找准对象、分清轻重”的原则,区别对待,有所侧重,实现纪委监督职能有效发挥。
三、充分运用巡查成果,增强巡查工作实效扩大监督范围
巡查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巡查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应该把巡查中了解到的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思想动态等状况作为重要决策依据。第一,跟踪督促被巡查单位根据巡查情况改进工作。一是要认真反馈巡查情况。在巡查工作结束后,对通过巡查所了解的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按程序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二是要监督改进工作。需有专人负责跟踪问效,定期督办,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巡查地区和部门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三是要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真正发挥巡查成果的长效作用;第二,把巡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运用到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工作中。组织部门应当对巡查中发现的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领导干部,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巡查中了解的能力较强、存在争议的领导干部,进一步跟踪考察;对巡查中核实的作风不实、评价较差的领导干部,及时采取组织措施。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巡查制度体系提高纪委监督责任效能
要加强巡查工作的成效,必须把巡查工作纳入持久有效的制度框架之下,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巡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巡查工作制约性的关键因素。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围绕巡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机构设置、工作程序、方式方法、队伍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一个制度体系,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巡查工作;第二,切实提高巡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严格执行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实行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相结合的制度,使充分运用巡查成果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五、强化事前监督,充分发挥巡查工作的震慑作用
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中央提出“注重预防”和“预防为主”的思路,也就是说不能单一的在“反”字外下功夫,要走科学防治腐败之路,而巡查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巡查的出发点是保护干部,加强监督,预防腐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在执纪中区别不同情况作相应处理。巡查中发现部分问题严重、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需要及时调查、及时清除的,尽快移交查处,快查快处,绝不姑息迁,并及时将查处情况进行公布,使巡查起到震慑效果。对一些干部在廉政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还处在违纪的边缘,只是有这个倾向,有这个苗头的,巡查组要通过廉政谈话、个别约谈等方式给他们提出警告,提醒整改。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部分领导干部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工作作风不实、律己要求不严等苗头,要及时提醒,并督促被巡查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总之,巡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应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中提高巡查水平,切实履行起纪委监督主体责任。
『肆』 对巡察通报结果要开党组会吗
被巡视巡察单位收到巡视巡察问题清单后必须召开党委(党组)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整改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方式方法、整改步骤、整改深度、整改时限等要素
『伍』 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巡察报告
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供领导了解、掌握被巡察党组织情况、研究提出巡察成果运用意见的重要依据。巡察工作开展以来,鄂托克前旗积极探索巡察报告撰写方法,按照“列框架+填问题+精修改”的模式,念好“三字诀”,力争在“把好脉”“问好诊”的基础上,“开好方”“看好病”,确保巡察报告有质量、有水平、有权威。
“严”字为本
在问题逻辑顺序上下功夫
一是确定报告主笔撰写人,写报告人通过全程参与谈话、查阅资料、组务会、现场走访调研等环节,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的前因后果,使之有真切的体验。二是通过召开组务会,集中汇报每个人发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同时确定是否作为问题,或者是否需要深入了解印证,并对问题定性和归纳加以确认,最终形成巡察问题底稿。三是组织精干力量,将整理好的问题底稿围绕“三个聚焦”,结合被巡察单位特点进行明确分类,对巡察报告进行谋篇布局,按照所提问题大小、轻重原则依次填充到巡察报告中,切实做到所提问题逻辑正确、顺序合理。
“准”字当头
在措辞陈述上下功夫
一是在文字表述上规范用语,用足用好“巡言巡语”、“纪言纪语”,坚持原汁原味,实事求是,提炼突出个性问题,将政治巡察的要求体现在巡察报告字里行间。具体事例中尽量用数字量化,慎用“部分、个别、多数”等模糊的形容词,不用模棱两可、产生歧义的语句,做到概括准确、清晰易懂。二是在内容上紧紧把握问题导向,明确时间、地点、事件,全面客观、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字里行间不能避重就轻,所表述的突出问题都要有典型事例和数据做支撑,做到语言精简、逻辑清晰、因果对应、有理有据、见人见事、定性准确。
“细”字为要
在修改建议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集体通稿制度。巡察报告初稿形成以后,及时召开集体通报会,对巡察报告进行再修改再完善,逐一研究问题归类的准确性、表述的严密性和前后逻辑性。并对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引用的案例、提出的意见再次逐一过堂,仔细甄别、反复推敲,确保报告内容充实、逻辑清晰、事例典型。二是建立组办会商制度。巡察结束后,召开组办会商会,逐字逐句讨论报告,由联络员边读边听,副组长和各副主任逐一对照问题面对面点评,组长对点评建议斟酌完善,明确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巡察办主任凝聚集体智慧,进行评价总结,立体精准地绘制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画像”,做到特点鲜明,画像精准。截至目前,我旗完成7轮巡察,组办会商149次,撰写巡察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