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资助成果展示

资助成果展示

发布时间:2021-08-30 12:43:54

1. 写一篇以《资助政策,圆我梦想》为题的文章。要求:主要围绕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展示国家育人成效,加强...

我是一个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从小就励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我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于是从小学、中学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 2010年8月,当我领到取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喜悲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考上了大学,可看着通知书上那昂贵的学费,一下让我那颗原本赤热的心跌到了那冰冷的雪库。我该怎么办?难道我放弃自己的求学梦吗?难道我就这样被现实打败吗?我真的就没有了办法了吗? 正当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那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后还附着一本绿色的小本子,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的政策及学院对贫困生的资助的情况。这时,我那颗冰冷的心又重新燃起求学的希望,整颗心暖暖的! 正是怀着这个希望我踏上学校的路途,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我要坚强地活着。因为我知道,唯有自己在学校努力学习,才能报答他们对我的恩情。刚到广西工学院的时候,我害怕因为自己的贫困,学校会因此拒绝我。但很快发现我错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我是幸运的,因为来到广西工学院,学校以他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这个贫困生,给了我无限的关心和爱护;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它不仅帮助我实现了大学梦,而且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学习,不必因为家里贫困的经济状况而为大学的生活费发愁,从而成为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我是幸运的,因为国家助学金帮助了我,它不仅支付了我大半部分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让我缓解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最重要的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大学,我会勤奋努力,不懈怠,不奢侈,不攀比。我要一心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回报我在大学期间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生活上,我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时间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勤工俭学等活动以解决我的部分生活费,这样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绚丽灿烂。

2. 我曾经是一名受过资助的春蕾女童,现已参加工作,如何能联系到曾经资

爱心无处不在 用心了就好 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3. 科技处工作

一、科研项目

2012年学校科研立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级别均有提高。截至2012年12月30日,科技处分管工作中,全年新启动科研项目693项(其中纵向249项、横向298项,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46项),实到科研经费接近3.6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2.42亿元、横向项目经费1.17亿元)。

2012年度学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11项,有66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重点项目2项,资助总经费为4437万元。新增杰青、优青各1名,申请和资助经费双创新高。

学校今年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资助。学校14项课题获2012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其中:优先发展领域课题2项,博士生导师类课题5项,新教师类课题7项,获批项目数、资助率、资助经费均创历史新高;4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资助,这是学校入选人数最多的一年。3项申请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历年来获资助项目最多的一年。2项申请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办资助。学校申报2013年度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各类项目31项,其中7项申请获得立项资助。

学校2010年正式启动基本科研业务费以来,已有300多名青年教师、120多名研究生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4249万元,今年的预算执行率首次达到100%。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激发了学校年轻教员的科研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促进了青年教员的成长,为提高学校的综合科研实力,促进学校科研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量,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的申报数量成倍增长,SCI文章发表总数和国际SCI文章发表数量远超历史同期水平。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顺利结题,姜在兴负责的“油气沉积地质”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二、科研成果与奖励

1.地质类高校和科研单位发表SCI论文总数暂居第一。据2012年12月6日ISI数据检索,学校发表SCI论文322篇,相比去年同期235篇增长37%;国际SCI论文224篇,相比去年同期147篇增长52%;榜刊论文92篇,相比去年同期的69篇增长33%。截至目前,学校在地质类高校和科研单位发表SCI论文总数暂居第一。

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突破。根据有关部门网上公示结果,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合作单位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3项。翟裕生院士主持完成的“成矿系统理论创立与找矿实践”项目成果已经通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答辩,有望获得突破,结束学校自建校以来没有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的历史。翟裕生院士荣获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3.科技成果转化再创佳绩。在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工作中,认真研究国家和各省市相配套的专利申请、成果转让和技术转化奖励制度,组织参加了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等技术成果对接交流会,以支持和激励学校师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马鸿文教授两项发明专利已实现成果转化,受让专利实施许可费实际到校600万元。

4.及时发放科技奖励。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奖励办法》,已经发放2011下半年度科技论文奖励83万元,发放2012上半年度科技论文奖励近120万元。科技处网页专门开设“研究亮点”和“科技咨询”专栏,进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宣传。

三、产学研合作

2012年,科技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教结合,进一步推进学校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不断增强学校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

2012年,组织参加国家性的展会二次,分别是2012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及2012年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其中在2012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学校组织遴选了7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且适宜“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参展中国高校展区并荣获三项大奖。其中水环学院冯传平教授科研团队研制的“油田压裂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和工程学院刘宝林教授科研团队研制的“井下闭环高精度旋转导向钻进机具”分获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二、三等奖,学校荣获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另外,还组织参加了首届“中国·云南桥头堡建设科技入滇对接会”、“第五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暨山东淄川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等科技展示活动。

四、学术活动

2012年,科技处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术交流工作,组织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研讨会及报告会,不断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包括:第13届国际热年代学,2012年“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与政策国际会议暨国际区域科学学会第三次年会”,2012年度国土资源部国家科技奖推荐成果专家咨询会、探月工程学术报告会暨数据应用成果展示平台捐赠仪式、“深部地下实验与观测站”研讨会等。

五、实验室建设

1.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一个。科技处积极组织省部重点实验室的立项申报,2012年新增“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四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占学校在建运行省部重点实验室总数(10个)的40%。此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2012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积极推进省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学校省部重点实验室院长负责制,积极实行省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制,并完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省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由万力副校长牵头专门组织召开了学校省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会议着重介绍了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今后归口学院建设,实行院长负责制。学校下拨2012年度省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与运行经费250万元。

此外,科技处牵头完成了“2011”计划——深部地质与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申报工作。

六、附录

表1 2012年以来学校科技平台情况

续表

表2 2012年学校二级单位发表SCI论文情况

注:据2013年5月1日ISI数据检索。2012年共有131名教师和172名学生发表SCI论文,其中,外刊论文作者中教师102名,学生104名,榜刊论文作者中教师52名,学生38名。

4. 写一篇以《资助政策,圆我梦想》为题的高中作文。要求:主要围绕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展示国家育人成效,...

我是一个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从小就励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我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于是从小学、中学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 2010年8月,当我领到取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喜悲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考上了大学,可看着通知书上那昂贵的学费,一下让我那颗原本赤热的心跌到了那冰冷的雪库。我该怎么办?难道我放弃自己的求学梦吗?难道我就这样被现实打败吗?我真的就没有了办法了吗? 正当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那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后还附着一本绿色的小本子,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的政策及学院对贫困生的资助的情况。这时,我那颗冰冷的心又重新燃起求学的希望,整颗心暖暖的! 正是怀着这个希望我踏上学校的路途,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我要坚强地活着。因为我知道,唯有自己在学校努力学习,才能报答他们对我的恩情。刚到广西工学院的时候,我害怕因为自己的贫困,学校会因此拒绝我。但很快发现我错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我是幸运的,因为来到广西工学院,学校以他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这个贫困生,给了我无限的关心和爱护;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它不仅帮助我实现了大学梦,而且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学习,不必因为家里贫困的经济状况而为大学的生活费发愁,从而成为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我是幸运的,因为国家助学金帮助了我,它不仅支付了我大半部分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让我缓解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最重要的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大学,我会勤奋努力,不懈怠,不奢侈,不攀比。我要一心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回报我在大学期间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生活上,我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时间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勤工俭学等活动以解决我的部分生活费,这样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绚丽灿烂。

5. 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的协会大事记

2001年12月,中山大学01级关志明、夏爱华、修甜甜和刘福祥共同资助了失学儿童王博、吴夏。
2002年5月,爱心助学协会正式在中山大学注册珠海校区成立。
2002年5月,第一次爱心助学活动“奉献爱心——关注老区失学孩子”在珠海校区展开。第一批25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此批受助学生中,由封志勤认助的黄敏于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大学,并于05、06年暑假参加“爱心助学考察”,以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
2002年7月,第一次爱心助学考察历时10天,中山大学刘福祥、黄飞鹏、王一睿和陈立为自费到老区巴中考察,走遍老区三县一区,走访了30多个失学儿童家庭,目睹了他们家庭的破落和孩子求学的欲望。
2002年12月,第二次爱心助学活动周“情系老区”在珠海校区举行,现场认助30余名学生。中山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李萍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并肯定了我们的工作。
2003年7月,第二次爱心助学考察历时10天, 5名中大学子实地考察20名贫困学生。
2003年11月,第三次爱心助学活动周“点亮希望之灯”在珠海校区举行,40余名贫困学生被现场认助。
2004年7月,第三次爱心助学考察,11名中大学子走遍了巴中市三县一区(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行程逾1000公里,走访了7个乡镇、50多个贫困孩子的家庭,收集了近60份贫困学生资料。
2004年7月,协会发起“高校西部助学交流会”。近10所兄弟院校参与了这次旨在共商“资助西部失学儿童大计”的交流活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派出了19名同学参与暑期联合考察活动。
2004年11月,第四次爱心助学活动周“阳光——他们更需要”在珠海校区举行,现场资助贫困学生达40多人,并有不少同学都有认助意向。
2005年1-2月,第四次爱心助学考察,协会创始人刘福祥前往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发放“陶清网友金”4300余元,中大助学金800余元,调查8名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
2005年7月,第五次爱心助学考察开始, 10天里共考察贫困学生近200名;现场资助贫困学生10多名,并向部分学校赠送价值近千元的体育用品,向贫困学生赠送价值200余元的学习用品。首次有被资助学生参与考察活动。
2005年10月23日 “新闻日日睇”节目采访,对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自2002年起的三年来资助西部失学儿童的事迹作了一个综合报道。
2005年11月,第五次爱心助学活动周以“奉献爱心——关注老区失学孩子”先后在珠海校区和东校区举行,一共资助了330个贫困学生,是有史以来被资助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2006年1月,与珠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手拉手”搭桥活动,旨在为已受到资助的西部贫困儿童找到沟通的好友,以通信或通电话的方式,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一帮一”,“手拉手”的伙伴关系。
2006年7月,第六次爱心助学考察,39位考察队员,分三路分别对四川巴中、广西田林和云南澄江进行实地考察,一共带回300多份贫穷学生的图文资料,是协会有史以来带回资料最多、收获最丰的一次考察。
2006年9月协会社刊创刊号《向西》的首发会在9月23日顺利完成。本刊物得到学校领导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党委朱孔军副书记为刊物顾问。
2006年11月,第六次爱心助学活动周,“爱之愈深,行之愈远”在中大珠海校区、东校区、南校区进行。共资助学生225人,资助金额逾11万元 。截至于2006年11月,协会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97 名,累计捐助金额70多万。
2006年11月30号下午,在南校区熊德龙活动中心广州六大新闻媒体,《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广东主流媒体,对爱心助学协会和我们的活动周情况进行采访,各大报纸以及 大洋新闻网、新浪校园网、新华网 等网络媒体,相继报导了我们的助学宣传周活动并给予肯定评价。同时珠海电视台《视点》栏目为我们做了一期专题《梦想,向西》,社会反响强烈。
2006年11月,珠海校区榕园、荔园超市零钱捐款箱设立。截止2009年3月募得款2700元,款项将在考察过程中为贫困生购置物品,合理使用,公开使用情况。
2006年12月,南校区与校友会合作助学,中山大学某校友企业通过中大校友会向爱助表示,将资助爱助06年助学活动周后剩余全部贫困学生,并且将继续关注爱助的活动进展,有意进一步参与和支持助学工作。
2007年3月,爱心助学协会跨校区常委大会成功召开。
2007年4月29日,爱心助学协会作为全校 24个跨校区学生社团之一,爱助以社团互评展示大会总分第二名、专家评审小组评议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二〇〇六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成为四个跨校区优秀学生社团之一。
2007年5月27日下午,爱助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召开。大会上,由爱助各校区现届负责人分别作爱助五周年工作总结报告、2006年各校区重大活动演讲展示,历届爱助成员及广大关注助学工作的师生、社会人士齐聚一堂,在温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回顾协会五年走过的岁月,体味在参与助学所收获的感动、快乐和情谊,同时就如何继续开展助学工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自由地交流。
2007年7月,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活动圆满落幕。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网站“中山大学爱心助学网”荣获“十佳校园社团网站”称号。本次活动自2007年1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8所高等院校报送参评网站1018个。
2007年爱助作为高校公益活动工作经验登上教育部工作简报。
2007年7月28日,第七次爱心助学考察,44名考察队员考察了四川巴中、广西田林、湖南通道,采集贫困学生资料三百多份。
2007年9月17日至21日,爱助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总有一缕阳光叫爱” 爱心助学考察成果汇报展示活动。该活动旨在答谢中大师生对爱心助学工作的支持,并由此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西部教育落后的现象。
2007年10月,第一次爱心助学图片展“爱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区、东校区、南校区开展。
2007年11月9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学联共同主办的以“绽放青春、梦想校园”为主题的第二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大学城隆重开幕,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代表中山大学学生社团参加了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和社团文化展评活动。经过评委现场评分、网络投票以及终评,爱助在60多个参评的社团中脱颖而出。11月27日晚,在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爱助被评为“2007年广东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
2007年11月26日,第七次爱心助学活动周“爱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区、东校区、南校区开展。本次活动周资助学生286名,总金额逾35万。、
2007年12月,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参加了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民政厅共同开展的全省志愿服务评选表彰活动。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召开的广东省志愿服务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上,爱助“假期爱心助学活动”项目被授予“广东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称号。
2008年7月,第八次爱心助学考察,走访了广西百色、湖南沅陵、广东韶关,带回贫困学生资料近300份。
2008年9月,第二次爱心助学图片展“One child,One dream”在中大珠海校区,东校区开展。
2008年10月,爱心助学考察活动获“中山大学2008年暑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一等奖”
2008年11月“爱心助学暑期考察”获中山大学暑期公益实践活动评审一等奖。
2008年11月,第八次爱心助学活动周于中大东校区、南校区、珠海校区先后开展。在珠海校区,爱助携手中大管弦乐团、中大合唱团,于榕园正厅举办的答谢义演,以音乐会的形式答谢本次助学活动周的资助者。在东校区,协会携手广东工业大学太阳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华工经贸学院团委恒温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在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爱心助学活动,得到两校学子的热情反响。经过各方有心人的努力,本次助学周合计资助学生315人。
2009年3月,中山大学北校区爱心助学协会成立。
2009年5月,协会再次被评为“2008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社团”。
2009年7月18日,第九次爱心助学考察。
2009年12月获评“中山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09年12月,协会获得“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集体)”。
2010年4月,爱心助学协会荣获“中山大学‘舞动青春,激扬亚运’学生团体、团支部策划大赛”二等奖、最佳创意奖。
2010年4月,爱助参加由今日美术馆、新浪网、巨人集团以及优米网联合举办天使助学行动大赛,晋级全国总决赛淘汰赛最后一轮,总成绩全国八强。
2010年5月,协会再次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社团”。
2010年7月,第十次爱心助学考察。
2010年9月,四校区图片展先后举办。
2010年11月,爱助荣获”中山大学暑期公益活动二等奖”。
2010年11月,第十次爱心助学活动周分别于四校区先后开展。
2011年4月,爱助参加”益暖中华”谷歌杯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复赛阶段的团队荣获”全国优胜团队”的称号。
2011年4月,爱助荣获“社团风采大赛”最佳人气奖。
2011年4月21日,爱助慈善店项目获得“星巴克环保实践活动奖项”。
2011年5月爱助“书香传爱”寒假图书角建设调研获中山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二等奖。
2011年8月7日,第十一次爱心助学考察。此次除了广西、陕西、四川三条传统线路项目之外,还随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前往贵州开展“扬帆启航贵州行-青协贵州行”,在团委马佳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广西贺州八步区关爱留守儿童项目”,随同中山大学东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梅州开展助学考察。
2011年8月,中山大学爱心助学暑期助学行动(广西)、中山大学爱心助学之蜀道行考察活动、中山大学紫阳花开助学项目获广东省珠江公益节“千个公益项目”。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获珠江公益节“千家公益社团(团队)”。
2011年9月,四校区图片展如期先后举行,同时为新学年的社团招新拉开序幕。
2011年10月8-10号,爱助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V微乐益公益成长中心等机构承办的“2011广州·高校公益文化节”。该活动旨在为各公益团体提供交流的平台,并加深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让外界更加了解并支持大学生公益。共有“拜客广州”等37家公益机构参展。
2011年11月,第十一次爱心助学活动周于四校区分别先后开展。
2011年11月,在第八届亚德客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评比中,“爱助书香传爱行动之暑假班级图书角建设”项目获得校级二等奖、“爱心助学陕西考察”项目获得校级三等奖、“爱心助学广西考察”项目获得校区三等奖。
2012年3月4日,爱助四校区常委会顺利召开。在会议中,各常委就助学流程的优化、2012年暑期考察队员招募时间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2年4月,爱助获得中山大学2011-2012年跨校区“优秀学生团体”的称号。
2012年5月19日晚,爱心助学协会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爱助十周年“爱心传递 十年并肩”主题晚会。此次晚会有包括爱助创始人在内的各届爱助人及关注公益的师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温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回顾了协会这十年走过的路程,体味在参与助学所收获的感动、快乐和情谊,同时节目组成员亦为大家献上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
2012年6月2-3日,爱助于东校区携手免费午餐、中山大学2011级管理学院2班、由你晒广东省大学生社区、广东工业大学太阳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进行义卖和现场募捐活动。此次活动所得资金总额为5012.4元,并通过免费午餐公益店为孩子们购买了1671份午餐。
2013年12月,爱助携“天使助学”、“慈善书屋”、“书香传爱”三个项目参与“第三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并于广州琶洲会展中心进行项目展示,其中“天使助学行动”成功获得一定金额的赞助。

6.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给出一些建议

一是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是导致我国科技版成果转移转化权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创新认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奖励机制与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
二是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由三方组成,一是由科研机构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等,无法高校的沟通,这个时候就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的,充分发挥其沟通协同的作用。让企业和高校能够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国家财政科技计划成果和科技奖励成果为重点,发布一批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7.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展示了哪些成果

  1. 推进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

  2. 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内

  3. 扩大产容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

  4. 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

  5. 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阅读全文

与资助成果展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