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奥运会比赛项目】
田径 篮球 足球
摔跤 柔道 举重
射击 射箭 击剑
赛艇 马术 拳击
手球 网球 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自行车 帆船帆板
体操 (含艺术体操)
排球 (含沙滩排球)
游泳 (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
铁人三项 现代五项 等。
【奥运会吉祥物】
【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
Ⅱ 中国石油大学体育教学部有哪些科研成果
体育教学部积极加强科研工作,承担科研课题65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厅局级奖励25项,专利2项;
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CSSCI收录期刊论文53篇,统计源31篇,被SCI、EI、ISTP检索9篇;
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其中规划教材3部;
在国际重大学术会议报告论文10篇,其中5篇参加了2008年世界奥林匹克科学大会。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正在申报中,标志着石大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又一个里程碑。
Ⅲ 如何进行体育科研课题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否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21世纪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要发展,必须重科研。
一、什么是体育科研课题
体育科研课题是把体育学科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科研课题的研究应有以下几个实施过程:1.科研课题立项;2.成立科研课题组;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4.课题论证评价;5.结题验收。
二、怎样选好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研究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研究问题很多,但并非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因此,如何选好科研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遴选。
1.课题必须具有实用性
课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方向。因此,选题要从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我们在衡量选定课题有无使用价值时,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体育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的专门研究。作为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要关注的是前一方面问题。
2.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课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其次,还要以体育教育的基本科学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具有科学性,必须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所选定的课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范围明,宜小不宜大。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而且不易操作。
4.课题要有独创性
要做到选题新颖具有独创性,就要把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体育学科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体育科学理论基础上。我们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成果,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因此,在选题时,要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弄清所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知道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研究类似的问题。这样才会使选题具有独创性,我们才不至于做无用功。
三、成立科研课题组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靠一两个人的“单枪匹马”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一般课题组最好由4人以上组成,要选出一名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来担任课题组组长。在选拔课题组成员时,应尽量考虑到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以跨学科或聘请一些在这一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来担任课题组的组长或顾问,从而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权威性。由于各校体育教师相对较少,也可以采取几所学校联合或把一个地区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组成课题组。这样既可以保证课题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又解决了学校体育教师少、不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难题。
四、如何设计科研课题方案
一项科研课题,经过选题和必要的论证之后,就可以着手设计课题方案了。课题方案是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解义、课题研究假设、课题的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整体的设计,这样可使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始于问题,某个科研课题总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某类教育教学的问题而设立。要把问题的来源交代清楚,把实施课题的意义阐述透彻,把课题的创新程度表述明白。此外,还要说明一下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明确该课题研究领域所面对的问题状态。
2.课题释义
课题释义是要求阐明课题的含义,是对“是什么”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既要从理论上溯源,又要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所谓内涵,是指这个课题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素;所谓外延,是指这个课题的范围有多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总要有所创新,总要有一些新的内涵,所以尽管有很多课题是用一些普通的词汇来表达,但决非是不证自明的普通概念,都需要课题研究者给以释义。
3.课题研究假设和课题目标
假设是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对某种尚待建立的变量关系的推测。有些课题方案,用课题目标的方式来表达研究假设的结论内容,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常见的表达方式。
4.科研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个科研课题的完成是从理论构想到科研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是一个从准备到操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实施过程。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完成后,并不表明就可完全照本实施了。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还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
五、课题论证评价体系
一个课题研究进行得如何,有没有得到课题假设和结论,有没有达到课题目标,要通过论证评价来检验。课题论证评价体系是根据课题目标和操作定义,由课题研究者制定的具体检验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应课题目标和操作定义的,完成了这些指标,就可以认为已达到了课题目标。一个好的论证评价体系,要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本身要有较好的客观性,指标和课题目标要有较好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获得正确的结论。
六、结题验收
课题按计划研究全部完成后,就进入到了结题验收阶段。课题组应邀请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对其研究成果作出结论性终评。成果形式一般包括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以及实际成果展示等。终评委要对该课题作出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今后在经验推广时收到更好的效果。
Ⅳ 如何提高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能力微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很多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小学生低年级运动兴趣很浓,都很喜欢走、跑、跳、投、攀登、爬跃等基本活动,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兴趣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一点都没了。再加上很多学校缺乏配套的相应体育器材,能上的体育课内容少,又常年重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渐渐远离了体育活动,淡化了体育活动意识,缺乏基本活动能力,学习新技能很困难,还容易受伤。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育要面向
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都更加健康。基于此我校广泛开展校本体育开发,力求多开发学生喜爱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和内容,提出了提高小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性研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快乐成长。
二、理论依据:
近年来,很多体育教师都知道,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点,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一扇门,只有打开才有机会会获得。我校根据学生缺乏基本活动能力,学习技能有障碍,又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生源复杂等实际情况,提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本着“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宗旨,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和项目,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等,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学生发展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新技能和技术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三、研究的内容:
重点是上什么内容和项目、采取什么方法和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上体育课。自己会玩什么,合作会玩什么,会创编新玩法。并在室内外、课内外、校内外都能主动开展、参与体育活动。
1体育运动项目:
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资源,只要是健康的、较安全的、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我们都可以走进体育课堂。喜欢就是有兴趣,有兴趣就想尝试,运动了就会有效果,就会达成目标。
2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了,游戏必定有规则,在规则中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困难、与他人合作、互帮互助、自信心、集体荣誉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等等很多品质。把开发的项目和内容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来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通过研究,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一条乃至更多条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的路子。
3通过研究,构建适合小学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创编具有特色的教师活动用书,制作一些体育器材和建立活动基地和场所。
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拓展体育教学时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课题管理到位
课题管理做到了四到位:
(1)认识到位。
把课题列入教研组教学计划,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课题研究的价值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2)规划到位。
课题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周密安排,设立研究制度,研究例会;设立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学校要定期进行检查调控制,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效的进行。
(3)专业支持到位。
以“课题”为载体,围绕改善课堂教学行为为核心的教研活动,充分讨论,开阔思路,引发思考,合作进行教学研究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4)条件到位。
增加必要的器材经费投入,改善场地设备,挖掘课程资源潜力,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2、校本体育活动四有:
有规则、有情趣、有特色、有创新
学校每学期的体育活动计划详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每年组织全校性的趣味体育运动会。每月一次的小型趣味体育活动,如运水、推轮胎、拔河比赛、毽球比赛,千脚虫大赛等。最吸引学生的是课间小型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几个人一组随时随地地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如:大方块、撒花瓣、转转盘等,这些活动简单、新奇、有趣,还可以填充条件变更形式进行,创新游戏。多样生动体育活动使校园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3、科研成果达到四突出:
突出研究性、突出实效性、突出独特性、突出发展性
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形成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此校本体育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实效,要有独到的观点有研究参考推广的价值,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六、对课题研究的后续思考
1、校本体育的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工程”。校本体育要有鲜明的特色,不能从众跟跑,也不能不切实际的求奇求异,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开发活动内容。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校本课程虽然已具雏形,但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与论证。
2、理论内涵的提高。教科研的高要求与教师自身理论内涵缺乏的现状是一对矛盾,更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当今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新理论层出不穷,努力实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是我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
3、因材施教问题。体育教育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但怎样对个性各异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得到发展,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体育校本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一定会有开发出更多更适合我们学校,适合我们学生,具有时代气息的体育资源来。
Ⅳ 关于体育的课题研究
课题有点类似于智力成果,很难写的,不在行的不知道怎么写起哦。首先,选题就是个技术,然后还有各个环节之类的,建议可以去淘宝上搜搜看吧,应该有专业的哦。
Ⅵ 体育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题报告封面
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Ⅶ 小学体育小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
关于各个省市对于现在的小学体育小课题的研究方面都会有所差异,不过现在的体育课题研究的方面有: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育;体育器材的改革与运用;开展好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的研究;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等等小课题的研究,你可以来亿百出版网看看。
Ⅷ 有关体育的研究性课题
要先有个良好的心态!我相信,心态决定一切!
首先,要学会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或许有人说,我又何尝不想自信呢?可就是自信不起来啊。是啊,怎样才能使自己自信起来呢?我想,还是让我们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多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吧。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潜能。人不能光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和现在,而要学会欣赏自己,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未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落后的人文观念使得多数人用僵化的目光去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认为是很难改变的。而唯物辩证法早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与事,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觉醒,再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自信的人。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跟人家的优点比,那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勉励自己。如果做不到这样,可以想办法,比如,积累自己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坚持写日记,写摘抄;把自己的优点罗列在纸上,同时写一两句能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墙上等随处可见的地方,天天看到它们,激励自己。总之,要想办法让自己自信,自信就能快乐,快乐就能发掘潜能,就能高效。所谓快乐,越快越乐,越乐越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不难拥有良好的心态。
其次,要学会调节。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一次考试的失利,一场伙伴的误会,一句过激的话语,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生活中的不顺心事总是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怎样调节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用积极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当你想说“我不能原谅他”的时候,要很快替换成“原谅他吧,我也有错呀”等等。平时要养成积极暗示的习惯。要对自己说“我能行”,“太好了”。如果把这两句话变成口头禅,那真是太好了!是的,一定要学会积极暗示,光明思维,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黑夜的尽头是黎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第三,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
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我想伟人们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他们有宽广的胸怀。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才有了“刎颈之交”,赵国之强;诸葛亮宽容了周瑜,才有了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共产党发动了全国统一战线,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老师只有宽容了学生,才能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才会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芳香。让我们善待每个孩子,深切地理解每个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样,我们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说道底,决定人心态的是人的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目标,正确的人生观,胸怀宽广,执着进取,挑战自我,不屈命运,坚信自己,积极思想,那么,他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美好的人生
Ⅸ 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课题研究成果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根据本校特点创编的“纪律之星”, “蛇形跑接力赛”游戏等。通过这些手段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体育课的学习,虽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教,还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同时富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和鼓动性,使学生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力争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觅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如“请你出列为同学们做一下示范”等礼貌用语;又如上前滚翻课时,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教师要用“别紧张,想想动作要领,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并亲自给予保护帮助,以减轻其紧张程度。整体教学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鼓励、诱导,不能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个动作细节做的好,也应给予赞扬。要让学生感到教师谦虚可敬,平等待人,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对学生责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抑郁不快的状态,既影响学生学习,又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时心态好,积极性高,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学习游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状态越好,能够使学生经常在良好的心境下体验体育,学生就能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4、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学生的成绩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就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合上述,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