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申报课题时项目已有研究成果写什么
申报课题时项目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指专利、软件著作权、已发表的国内外论文等,所以并不仅限于论文。
比如:科技项目的主要成果如下图。

② 周德仓的主要研究课题、成果
自1999年正式开始西藏新闻传播史研究。
1、课题:
《西藏新闻传播发展史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科研课题。2003年6月立项,2004年7月结项。
2、专著:
《西藏新闻传播史》。西藏史前时期——公元2000年西藏自治区新闻(含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发展历史。独立完成,32万字,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西藏区域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专著。
3、论文:
(1)、《西藏当报业的萌芽》:周德仓,载《中国藏学》2002年第一期。
(2)、《关于西藏新闻传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周德仓,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四期。
(3)、《〈藏文白话报〉的在藏发现及新闻史学价值》: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三期。
(4)、《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确立》: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
(5)、《漫话近代藏文报纸的发展》:周德仓,载《西藏日报》2002年6月13日。
(6)、《扬帆奋进踏征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旺堆次仁谈西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周德仓,载《西藏日报》2002年10月10日。
(7)、《应正视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周德仓,载《教学研究》2002年一期。
(8)、《西藏近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考评》:周德仓,载《西藏大学学报》2003年第二期。
(9)、《民族区域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性跨越和期待——关于西藏新闻传播
事业的调查》: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10)、《关于西藏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基本范式》: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
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11)、《吐蕃时期的信息传播媒介》:周德仓,载《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
第二期。
(12)、《关于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周德仓,载《新闻春秋—
—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 方汉奇),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3)《西藏原始信息传播考》:周德仓,载《新闻春秋——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 陈培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4)《关于加强西藏新闻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周德仓,载《西藏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
(15)《吐蕃时期信息传播模式简论》: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16)、《西藏古代信息传播模式要略》:周德仓,载《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17)、《20世纪西藏葬于大众传媒的历史形态》:周德仓,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四期。 1、由周德仓主持的《中国藏语报刊发展史研究》课题于2004年5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批准号04BXY005]。结项时间为2006年12月。目前已按计划开始项目研究,进展顺利;
2、基本完成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事业研究》之西藏部分的研究和撰写任务。 主编《写作素质训练教程》(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并于2001年6
月获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文章写作素质教程》(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7月);本人参与的写作课教学改革项目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年参与西藏教委科研项目《西藏大中专学校实用写作问题与对策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篇。散文等作品190余篇。其研究成果在写作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在兰州大学(2001、8)、厦门大学(2003、10)、河南大学(2004、4)、香港中文大学(2005、9)召开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2004、7)举办的“全国新闻传播史高级培训班”。

③ 本课题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么写
先要去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主要关注(就是前任主要研究成果):
1.相关研究已专经研究到什么地步。属
2.相关研究进几年来不同流派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叙述。
3.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和不足的。这部分要立足于你自己的课题研究,这是根本切入点,因为课题研究新颖性就在这里,需要你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创新和提高。比如前人研究的不足可以分观点的局限性和研究手段(方法)的局限性等,这样你可以针对前人理论中不足或者没有涉及的方面进行研究。
4.最重要的这部分既要有事实依据,也要简明扼要。就是说要对前人观点进行整合,分析比同流派观点背后的价值取向,可以适当地引用重要观点。当然不要引用太多,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概括,你分析得越清晰,你之后课题研究的思路就越清楚,毕竟这部分只是铺垫部分不能显得太复杂,这样很容易头重脚轻。
④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怎么填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的撰写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是对过去一段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检查。
这类总结主要包括标题、正文与落款三部分。
标题应与内容相符合,一般采取与阶段计划标题相对应形式表述或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以便明确或突出总结的内容。
正文通常包括概述、基本做法与结果、结论与讨论三部分。前言性的概述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全文的基本观点之后,即应陈述研究的内容和具体做法,说明结果,分析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必要的讨论,并提出今后的打算。
具体来说,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1、阶段性研究工作回顾
即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推进计划(进度计划),对本阶段(学年或学期)内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这是课题结题时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重要依据。
具体地讲,应围绕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学校层面开展了哪些活动(如:开展的培训、调查、观摩、研讨等)?采取了哪些组织管理措施?在教师层面,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如何?②阶段性既定目标是否达
2
成?取得了哪些成果、收到了什么成效?涌现出哪些典型?③本阶段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惑?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有何启示?
2、阶段性研究成果梳理
即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推进计划(进度计划),对本阶段(学年或学期)内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提炼。这是课题结题时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重要依据。
具体地讲,可围绕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显性的课题研究成果,包括两类:一是事实类成果,如有效经验(做法)总结、专题研究论文、典型课例(案例)、优秀教育故事或教育随笔;二是数据类成果,如个体或群体的因变量测查材料(问卷统计、成绩分析);②隐性的课题研究成效,包括: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状况、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学校的内涵发展状况、产生的社会效应,等等。
成果的梳理并非简单的成果罗列。对于课题研究而言,上述成果只能视为原始性成果。因此,对于课题负责人而言,还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对上述原始性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去粗取精,剔除无效成果或者无关成果;二是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变量因素,对上述原始性成果进行逻辑分类和提炼,然后以事实和数据为本,对整个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与成效进行必要的整合和提升,从中抽取出科学性、规律性精华,使课题研究成果基于原始性成果,又高于原始性经验。
落款。总结的作者署名写在标题的正下方,总结的日期注明在正文末的右下方。
(由导言与主体两部分构成。导言是根据什么,为了什么目的,对什么问题或情况,作如下总结。正文写做法、成绩和缺点、经验与教训、问题与建议等。)
⑤ 课题 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形式有哪些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的撰写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是对过去一段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检查。
这类总结主要包括标题、正文与落款三部分。 标题应与内容相符合,一般采取与阶段计划标题相对应形式表述或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以便明确或突出总结的内容。
正文通常包括概述、基本做法与结果、结论与讨论三部分。前言性的概述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全文的基本观点之后,即应陈述研究的内容和具体做法,说明结果,分析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必要的讨论,并提出今后的打算。
具体来说,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1、阶段性研究工作回顾
即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推进计划(进度计划),对本阶段(学年或学期)内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这是课题结题时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重要依据。
具体地讲,应围绕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学校层面开展了哪些活动(如:开展的培训、调查、观摩、研讨等)?采取了哪些组织管理措施?在教师层面,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如何?②阶段性既定目标是否达
2
成?取得了哪些成果、收到了什么成效?涌现出哪些典型?③本阶段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惑?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有何启示?
2、阶段性研究成果梳理
即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推进计划(进度计划),对本阶段(学年或学期)内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提炼。这是课题结题时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重要依据。
具体地讲,可围绕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显性的课题研究成果,包括两类:一是事实类成果,如有效经验(做法)总结、专题研究论文、典型课例(案例)、优秀教育故事或教育随笔;二是数据类成果,如个体或群体的因变量测查材料(问卷统计、成绩分析);②隐性的课题研究成效,包括: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状况、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学校的内涵发展状况、产生的社会效应,等等。
成果的梳理并非简单的成果罗列。对于课题研究而言,上述成果只能视为原始性成果。因此,对于课题负责人而言,还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对上述原始性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去粗取精,剔除无效成果或者无关成果;二是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变量因素,对上述原始性成果进行逻辑分类和提炼,然后以事实和数据为本,对整个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与成效进行必要的整合和提升,从中抽取出科学性、规律性精华,使课题研究成果基于原始性成果,又高于原始性经验。
落款。总结的作者署名写在标题的正下方,总结的日期注明在正文末的右下方。
(由导言与主体两部分构成。导言是根据什么,为了什么目的,对什么问题或情况,作如下总结。正文写做法、成绩和缺点、经验与教训、问题与建议等。)
⑥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专利,专著,软著 评职称专著挂名专利申请核心论文 2018-09-0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中规定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专著或研究论文。请根据申请的课题类别的成果要求填写。A.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全划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本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课题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总报告和成果公报;成果附件是指专著和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学规划办对课题成果的界定也都源于此,大同小异。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
对高校而言全规划办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规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校也一般就认可专著和论文。但对于中小学老师,写一本专著、发一篇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部分老师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成果除了专著、论文之外,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此外,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课题成果的要求也适当降低。比如,研究论文不一定要正式发表才认可,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非常混乱,假期刊、垃圾期刊满天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多老师在发表论文时上当受骗屡见不鲜。
而且,课题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为专著和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工具、其他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实践效果的区别
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效果,这些虽然不是课题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写在结题报告的实践成效分析里。
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别
很多老师将过程性材料当做课题研究成果提交,这是将课题成果范围过于扩大和成果泛化。课题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资料,更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否则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导致课题研究不科学、不规范。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过程性、工作性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并没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研究日志、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而不能算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且更应该倾向于实践性成果,并强调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效果。
⑦ 王锋鹏的主要研究课题及成果
1.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1~2003.12)
2. 逆转抗癌药多药耐药性药物构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1~2004.12)
3.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四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一类中药新药化疗药物增敏剂W198的研制 (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2001.1~2003.12)
4. 国产乌头属植物生物碱的化学研究(Ⅱ) (博士点基金,2002.01~2004.12)
5. 一类新药抗癌药增敏剂W198的研制 (与成都康弘制药公司合作项目,横向,2001~2003)
6.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II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