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获“中国医学科学家奖”的李兰娟,她究竟有多优秀
曾经是“赤脚医生”的她,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可想而知她有多优秀,李兰娟院士现在已经是73岁的高龄,在过年期间,突然就爆发了冠状病毒,整个国民都在躲避这次疫情,但是始终有逆行者站在前线为我们遮风挡雨。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往家赶时,她却在春节期间去北京参加了如何应对这次疫情的会议,当我们合家团圆吃年夜饭时,她却一个人在机场吃了一份饺子,这个伟大的逆行者就是我国的李兰娟院士。
但是李兰娟院士并没有理会这些人,依然我行我素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于历经数十载,她成功地研发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以她的姓氏来取名的,要知道她苦心研究出来的这套成果,给很多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因此李兰娟在国际上也享誉“人工肝科研联盟的主席”,而在我国的传染疾病方面,她也享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称呼,当然这些只是她所获得的称呼,但其实她一生还荣获了很多奖项。对于成功后不骄不傲的她,现在又投入到这次的冠状病毒战役,真的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觉得老一辈的他们才是医学上的奇迹。
B. 李兰娟的获得荣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C. 李兰娟突然成为全民偶像,在此之前她有什么样的生涯成就
李兰娟突然成为全民偶像,其实她成为全民偶像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她在多个领域就有不少成就和贡献,她是中国著名的感染病(传染病)专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曾多次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关键作用。
D. 李兰娟在非典时期,创造了哪些记录
李兰娟,1947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在教育方面李兰娟认为,科学科研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大力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还重在德育。她对学生做科研一定要严谨求实,绝对不允许任何虚假。现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困扰着我们,已经73岁的李兰娟院士依旧在一线斗争。希望老人家可以身体健康,在科研方面有更高的成果。
E. 网友激动不已!对于新冠,李兰娟发布了什么重大成果
最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国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一起战胜疫情。近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国家那边又传来了好消息,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成员,李兰娟所带领的团队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发布了针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最新成果,他们发现阿比朵尔(在国家药监局中所规定的名称为阿比多尔)。达芦那韦这两种药物对抑制病毒方面有很大作用。
在300微摩尔的浓度下,达芦那韦能非常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且与未经任何药物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抑制效果高达280倍。李兰娟院士所带领的团队还表示,有些抗艾滋病药物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感染的肺炎效果不良,并且根据研究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李兰娟院士的团队重点向全国人民呼吁,不要轻信网络上所给的偏方,有很多都没有经过临床试验,会产生副作用。
F. 李兰娟,一位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女院士,有什么贡献
李兰娟一位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女院士出生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成就,努力才是一个人走向巅峰的正确道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李兰娟院士无疑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
祖国每次遭遇险境时,李兰娟院士总是冲锋在前,迎战在前沿阵地,也正是由于有这些人的存在,才使我们面对汹汹的新冠疫情时可以维持镇静,不会再害怕,从一位平常大夫到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成就是依靠自已的努力,脚踏实地勤奋得来的。
虽然家世平常,可是,这从没磨去她对知识的憧憬,她用自已的知识解决了许多现代医学的问题,特别是在传染性疾病领域,所做出的功绩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超越,就其对现代医学的功绩来讲,李兰娟院士理应被永载史册,供后世瞻仰崇拜。
G. 李兰娟院士很早就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达成这一成就有多难
非常难。因为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需要异于常人的努力才行。
H.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她为国家做出了哪些奉献
在抗击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我们认识到了无数的医疗战士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前仆后继,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怕吃苦,我不怕困难。即便最累最难,他们也一直在咬牙坚持,始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并不是和军人一样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交锋,但同样他们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扛在肩膀,也是为我们去抵抗病毒,与病毒作斗争。
所以他始终走在前线,为大家做出努力,树立榜样。而且李兰娟院士的相关科研成果也是足够让大家去学习。这样的老一辈医生在自己的岗位坚持了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他们仍然明白自己的任务并不是休息,而是继续为祖国散发自己的每一份光亮。
I.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020年的一场病疫,让我们记住了无数的"逆行者",更记住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的李兰娟奶奶。
"李兰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据了热搜榜单很久,这位慈眉善目又雷厉风行的奶奶,是这场疫情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团队发现了"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病毒。"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可是,脏水也随之而来,矛头直指李兰娟。
"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李兰娟在接受访问时,只是匆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在李兰娟看来,这些谣言总会不攻自破,与新冠肺炎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谣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兰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继日地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研究,不顾疲惫地进入"红区"探视病情,在李兰娟的人生字典上,对自己的标记永远是一个医生。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撤离武汉,但她依旧继续关注着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怎样管理和治疗?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这些问题李兰娟都还在和她的团队一起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李兰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场的巾帼英雄一样,值得人们尊敬。
J. 作为顶级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一生获得过多少荣誉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把“李兰娟”这个名字推到众人面前。她在公益讲座上亲切地教大家“人体微观生态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诉人们“保持乐观”的长寿秘诀……如今,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殚精竭虑、昼夜不分地与病毒赛跑,而这背后,是同为院士的先生一如既往的理解与支持。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也许说的就是李兰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