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无形资产是出售行为,按税法规定要以转让价缴纳营业税。但在会计处理时不按回全价计算收答入,由于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以取得的收入减去账面价值及相关费用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如取得的收入小于账面价值及相关费用,则确认无形资产的转让损失,将其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
⑵ 不良资产可对外转让 不良资产处置是个什么生意
您好,不良资产处置已是一门规模庞大的生意,市场上的参与主体有银行资产保全部门、法院、持有牌照的四大AMC及地方AMC、律师或会计师、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后面两类也被形象地称之为“秃鹫”。
具体的业务模式是:秃鹫和银行的人商量好一笔不良资产的处置价格,但是秃鹫无法直接收资产,所以借道AMC获得不良资产。AMC在获得不良资产后转手给秃鹫,秃鹫根据资产类型要么自行清收,要么转让给其他有意这个不良资产标的(银行的抵押物通常是房产)的公司。
有券商资管业务部门的人称,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很多玩法。比如,因为银行的不良资产都是打折出售,秃鹫获得的价格取决于他和银行的关系。事实上,在银行普遍降薪的今天,资产保全部门的业务人员更有冲动获取更大的好处。
秃鹫购买不良资产的资金有时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提供,如果秃鹫和银行的关系足够好,银行甚至可以让秃鹫代销,卖出去资金回流之后再给银行。如果秃鹫缺钱,银行还可以给他们配资,银行资金作为优先级,秃鹫的资金作为劣后级。因为这样的投资风险可控,所以银行也乐意给秃鹫配资。秃鹫还可以转手将资产卖给资金雄厚的国企或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如果想迅速收回成本,还可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用这位券商人士的话说,就是“无本万利”。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⑶ 固定资产的出售与转让有何区别
固定资产的出售与转让有何区别?
出售:是为了取得现金为目的的。
转让:不一定是专为取得现金,也可能是为投资、捐赠等等。当然也包括取得现金。转让概念大于出售。
⑷ 不良资产处置的资产剥离(转让)和收购尽职要求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转让)不良金融资产:
(一)剥离(转让)方应做好对剥离(转让)资产的数据核对、债权(担保情况调查、档案资料整理、不良金融资产形成原因分析等工作;剥离(转让)方应向收购方提供剥离(转让)资产的清单、现有全部的档案资料和相应的电子信息数据;剥离(转让)方应对己方数据信息的实实性和准确性以及移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做出相应承诺,并协助收购方做好资产接收前的调查工作。
(二)剥离(转让)方应设定剥离(转让)工作程序,明确剥离(转让)工作职责,并按权限进行审批。审批部门要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向最高管理层负责。
(三)剥离(转让)方和收购方应在资产转让协议中对有关资产权利的维护、担保权利的变更以及已起诉和执行项目主体资格的变更等具体事项做出明确约定,共同做好剥离(转让)资产相关权利的转让和承接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转让)资产不应附有限制转让条款,附有限制转让条款的应由剥离(转让)方负责解除。
(四)自资产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剥离(转让)方应征得收购方同意并根据授权,继续对剥离(转让)资产进行债权、担保权利管理和维护,代收剥离(转让)资产合同项下的现金等资产,并及时交付给收购方,由此发生的合理费用由收购方承担。
第十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金融资产:
(一)收购方应对收购不良金融资产的状况、权属关系、市场前景以及收购的可行性等进行调查。调查可以采取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方式。当缺乏大规模现场调查条件时,应将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相结合,以真实、全面地反映资产价值和风险。当涉及较大金额收购时,收购方应聘请独立、专业的中介机构对收购资产进行尽职调查。
(二)收购方应设定收购程序,明确收购工作职责,按权限严格审批。审批部门要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向最高管理层负责。
(三)收购方应认真核对收购资产的数据、合同、协议、抵债物和抵押(质)物权属证明文件、涉诉法律文书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核对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并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接收转让资产,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第十一条剥离(转让)方和收购方在不良金融资产移交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联系沟通机制,相互配合与协作,有效管理不良金融资产,联手打击逃度债行为,共同防止资产流失和债权悬空,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
第十二条剥离(转让)方在剥离(转让)不良贷款过程中,应当对拟剥离(转让)不良贷款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贷款调查、贷款审批和发放、贷盾管理、资产保全是否尽职等进行认定,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存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并将结果抄报监管部门。
收购方在收购过程中发现剥离(转让)方违规发放贷款,贷后管理、资产保全不尽职,剥离(转让)中操作不规范,弄虚作假,掩盖违法违规行为,隐瞒损失等情形的,应及时向剥离(转让)方反映,由剥离(转让)方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同时,剥离(转让)方和收购方应将上述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并抄报监管部门。
剥离(转让)方和收购方应当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如果剥离(转让)中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报失等情况的,收购方可以要求剥离(转让)方予以纠正,也可以拒绝接受该项资产。
⑸ 在不做债转的前提下。逾期处置权转让能诉讼立案吗
一、债权转让的有效条件包括哪些
债权转让的有效条件
第一、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就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国家、集体的利益受损。
第二、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按照《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第一类是依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
第二类是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从权利依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类而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
第三类是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第四类是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由于债权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⑹ 判断: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
怎么可能直接来计入所有者源权益呢?那就不能反映到利润表中了。应该分别记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因为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损毁,应当将处置收入扣其账面减值和相关税费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⑺ 资产的处置包括什么
一、资产处置的内涵与方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单位对其占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
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无偿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二、资产处置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公开主要是指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采取公开交易的方式进行资产处置;公正是指按照统一规范的处置政策、处置程序进行资产处置;公平是指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给所有竞争者均等的机会。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
(1)闲置资产;(2)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3)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产权转移的资产;(4)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5)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6)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售、出让数量较多或价值较高的资产应当通过产权交易有形市场采取拍卖、招标、协议转让等市场竞价方式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资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