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华新成果有望解决光刻机自研难题,这是怎么回事
SSMB光源的潜在应用之一是将来成为EUV光刻机的光源,这是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清华大学SSMB研究的重要原因。在芯片制造行业,光刻机是必不可少的精密设备,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步骤,光刻机的曝光分辨率与波长直接相关,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波长光刻技术的光源的规模正在缩小,这已被芯片行业公认为是新一代的主流光刻技术是使用波长为13.5纳米的光源的EUV光刻技术。
这就需要对SSMB EUV光源进行持续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专业人士认为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且肯定会引起对粒子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辐射领域的兴趣,该实验演示了如何结合现有的两种主要加速器光源的特性:同步辐射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有望将SSMB光源用于EUV中,是光刻和角度分辨光电子能量的未来。清华大学正在积极支持和推动在国家一级建立SSMB EUV光源项目,清华SSMB研究小组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稳态微束极紫外光源研究装置”的项目提案,并宣布了“十四五”期间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计划”。
② 清华大学学习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有哪些
下载客户端专享最新最全的内容 相关资讯图文极速查找 全部免流量
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成果
六十年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设计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北京宪章》等,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史上的重要成果乃至世界建筑界的标志性事件。
建筑学院承担并完成多项重要的纵向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与典型范例研究”、“住区微气候环境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空气有机挥发物和微生物去除新方法”、“动态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的基础研究”和“乡村建筑热环境和节能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国家“ 十五”重点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模拟分析软件开发”、“室内空气化学污染控制和改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空气VOC/SVOC介观散发和控制机理研究”、863项目“太阳能建筑储能材料研制、性能和应用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项目“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研究”,北京市项目“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学科群建设”等;近五年承担了18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
④ 为什么百年清华没有做出什么世界级成果,产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是说不产生一个诺贝尔获得者,我觉得可能是清华大学没有这种高等人才吧,还不够级别。
⑤ 重大突破!清华大学发布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什么最新意义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简称,对先秦历史、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古文化等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新发布的八篇战国文献,包括《四告》四篇,《四时》、《司岁》、《行称》和《病方》。这是一次对历史研究,对还原历史和古文化研究都非常重要的一次研究。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次发布的意义。
这一次文献中的《四告》把殷王朝的朝政腐败整个数落了一番,这相当于证实了殷王朝的真实情况,也反映出了周朝对于自己这个朝代的看法,这对历史研究非常有帮助。这次发布的《病方》对中国的中医学研究也有很大的意义。
⑥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的项目成果
实验室建成以来,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它们或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如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与识别方法及其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自主式移动机器人和临场感技术等,或者兼具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两方面的重要价值,并已推广应用,取得较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有大时延遥操作系统的实时三维图形仿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多字体印刷汉字识别系统、交互式自学习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连呼多字词大字表特定人汉语语音识别系统和中字表非特定人汉语语音识别系统、THOCR97综合集成汉字识别系统等。 近年来,实验室获得国家级及部委级奖项2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THOCR-97综合集成汉字识别系统)、三等奖1项(地面军用智能机器人)、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关于ARMA模型辨识与谐波恢复的研究)、以及部委一等奖3项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学术专著22本,它们中的一些核心论文已被SCI、EI、ISTP和SA等检索工具数十次地引用。
⑦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成果
航院的毕业生有众多机会在我国三航领域施展才华,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每年都有毕业生前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航天航空航海相关的部门工作。截至目前,共培养本科生近五千人,研究生两千余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六百余人。
清华大学航院的办学目标致力于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培养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家建设与教育事业的骨干,其中已有12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翟志刚等首批航天员经过我院的培养于2010年1月获得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⑧ 清华团队新成果在《自然》发表,这次研究成果有何重要作用
有人说,如果能在《自然》上发表一篇文章,国内高校随便你选。从中可以看出,能在Nature上发刊的难度之高了。
光刻机是制造微机电、光电、二极体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其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板与图样大小一致的contact aligner,曝光时模板紧贴晶圆;另一种是利用类似投影机原理的stepper,获得比模板更小的曝光图样。高端光刻机被称为“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制造难度很大,全世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制造。 因此曝光机价格昂贵,通常在 3 千万至 5 亿美元。
那制作光刻机究竟有什么用呢?
可以说,如今我们使用的任何智能设备,都离不开一个东西,那就是二极体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光刻机就是制造这个东西的。
所以,完全自主生产光刻机也被认为中国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⑨ 清华大学发布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这一次成果有多重要
这一次的成果基本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拥有了最新的技术。
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成果
2001年以来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一、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1、国家级5项:2001年二等奖3项,2005年二等奖1项,2009年二等奖1项
2、北京市级12项:2001年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2005年一等奖3项。 2008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国家级: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1 面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重点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 张绮曼、郑曙旸、
张月、苏丹、刘铁军 2001年 国家级二等奖 2 世界陶瓷艺术史 陈进海 2001年 国家级二等奖 3 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 柳冠中 2001年 国家级二等奖 4 服装学概论(教材) 李当岐 2005年 国家级二等奖 5 综合造型设计基础 柳冠中、邱松、史习平、刘志国、刘新 2009年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市级: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1 面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重点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 张绮曼、郑曙旸、
张月、苏丹、刘铁军 2001年 市级一等奖 2 世界陶瓷艺术史 陈进海 2001年 市级一等奖 3 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 柳冠中 2001年 市级一等奖 4 外国工艺美术史 张夫也 2001年 市级一等奖 5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改革 尚刚、杭间、邹文、
田自秉 2001年 市级二等奖 6 服装学概论(教材) 李当岐 2005年 市级一等奖 7 形态构成学(教材) 辛华泉 2005年 市级一等奖 8 锐意创新基于实践
── 动画设计学科课程系统建设 吴冠英、张弓、王川 2005年 市级一等奖 9 综合造型设计基础 柳冠中 邱松 史习平 刘志国 刘新 2008年 市级一等奖 10 《西洋服装史》(教材) 李当岐 2008年 市级二等奖 11 《陶瓷造型艺术》(教材) 杨永善 2008年 市级二等奖 12 室内设计课程建设 郑曙旸 张月 刘北光 汪建松 崔笑声 2008年 市级二等奖 二、 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 年度 序号 获奖项目 教师姓名 获奖等级 2002年度 1 《传统陶瓷雕塑》课程改革 邱耿钰 一等奖 2 “创意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刘元风、鲁闽、李薇 二等奖 3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改革 黄维 二等奖 2004年度 1 锐意创新,基于实践-《动画设计》课程建设 吴冠英 张 弓 王 川 一等奖 2 创立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田 青 张树新 贾京生
陈 立 杨建军 二等奖 3 文艺复兴美术研究 张 敢 二等奖 2006年度 1 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严 扬 柳冠中 刘志国
张 雷 周力辉 二等奖 2 传统陶艺课程建设 郑 宁 邱耿钰 李正安 二等奖 2008年度 1 《综合造型基础》课程建设 柳冠中、邱松、史习平、刘志国、刘新 一等奖 2 《室内设计》课程建设 郑曙旸、张月、刘北光、汪建松、崔笑声 一等奖 3 《纤维艺术》课程实践性教学 林乐成、洪兴宇 二等奖 2010年 1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训练系列课程》 苏丹、张月、管沄嘉、梁雯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