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质检总局科技成果

质检总局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18 23:24:59

Ⅰ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介绍

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 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
30余年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研究建立了139项国家技术标准和3项国际AOAC标准(其中一项正在组织AOAC协同研究),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著8部(1300多万字),论文80多篇(其中30篇SCI论文)。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5名教授级研究员和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有害物质分析与代谢机理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总局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科技部863专家, 科技部公共安全发展规划、卫生部食品安全专项、亚太地区公共安全特聘专家。
社会兼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质谱学会有机分会、中国色谱学会和中国分析毒理学会会员,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委5个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农大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7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研究方向:食品中未知有害物质筛查技术,复杂基质食品中有害物质分离技术,实验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样品处理设备研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向战略研究、进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技术。 物种鉴定和转基因安全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国家质检总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社会兼职:山东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2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安全(包括:转基因检测、生物物种鉴别、食品真伪鉴别,微生物分子生物快速检测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污染物检测、监测与溯源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学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农产品及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溯源技术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SCI文章27篇,制定国际AOAC标准2项,出版专著8部(1700万字)。
朱水芳
植物病害检疫与预警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动植物检疫研究所所长。
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中央直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质检总局先进个人,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专家,科技部863专家,ISO转基因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发改委生物产业咨询专家。
社会兼职: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委会委员,第九届国际植保大会分会主席,第十届国际植病大会分会主席。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
研究方向:生物安全及检验检疫安全国家战略规划,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规律、成灾机理、侦检与防控技术研究等。 动物检疫与人畜共患病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动植物检疫研究所副所长。
荣誉称号:国家质检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国检科院“先进个人”、中国检科院“先进中层干部”、中国检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社会兼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检疫学分会副秘书长。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工业(消费)产品安全研究首席专家,硕士,研究员,工业品检验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化学危险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
研究方向:工业消费品有害因子检测关键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工业消费产品的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比较研究;工业消费品中新材料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 外来传染病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
荣誉称号:中央国家机关十佳杰出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质检系统先进个人(记一等功),质检总局优秀青年,质检总局优秀共产党员。
社会兼职: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专家委员会委员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研究方向:外来传染病及其媒介生物监测、检测、溯源及预警研究。 检疫处理研究首席专家,学士,研究员,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
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先进个人。
社会兼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常务理事,IPPC植物检疫处理技术专家组成员,国际森林检疫专家组成员,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常设委员会委员。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现场快速检验检疫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
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总局首届中青年专家。
社会兼职: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器应用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谱学学会理事,《现代科学仪器》期刊编委。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小型拉曼、微流控芯片、流式微球免疫筛查等前沿分析科学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化学品安全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进出口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荣誉称号:中国检科院先进工作者,优秀中层干部,国家质检总局应对REACH专家工作组首席专家。
社会兼职:国家认监委检验检疫标准化政策研究工作组组长,全国危标委化学品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
研究方向:化学品战略与政策;化学品风险分析;化学品信息平台;化学品安全、卫生和环保(EHS)评价新检测技术。

Ⅱ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辐射仪器及装置

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专用仪器供应商
公司通过自主开发,拥有辐射与环境监测仪器的自主产权和多项创新成果,部分技术和专利属国内独创。对技术成果实施产业化,目前,公司辐射与环境监测产品已经系列化,包括通道式放射性自动监测系统、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辐射防护剂量当量率仪、环境监测吸收剂量率仪、表面污染检测仪、χ/γ个人剂量仪、食品和水放射性检测仪、测氡仪、多功能氡室、手持式核素识别仪、X光机、车辆扫描成像检查系统以及健康环保仪器等,广泛应用于海关、出入境、环保、核电以及金属冶炼等行业领域。
知识产权及先进性
贝谷公司辐射探测技术及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先后获得专利成果30余项,软件著作权50余项,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检测仪等多项专利成果,属国内独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
◎核辐射探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核辐射探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奖项与荣誉
◎2008年江西省重大高新产业项目◎2009年国家发改委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
◎2010年财政部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11年江西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2012年工信部和财政部物联网专项◎201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2015年江西省战略新兴产业投资项目
●合作交流
公司与中国原子能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团、东华理工大学、上海计量院和解放军防化院等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发展。

Ⅲ 陈锐的承担项目

[1] 国家质量基础战略研究,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主持人,2014-2016。[2] 科技成果与标准耦合的技术方法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主持人,2014-2016。[3] 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主持人,2014-2015。[4] 京津冀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研究,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主持人,2014-2015。[5] 中国科学院科研经费规模结构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4-2015。[6] 社区管理与服务标准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联合主持人,2012-2014。[7] 基于情景推演的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平台研究和技术实现,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主持人,2013-2014。[8] 综合标准化方法及重要标准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主持人,2013-2014。[9] 北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北京市软科学计划项目,主持人,2013-2014。[10] 中国科学院资金管理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3-201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C类项目,联合主持人,2012-2015。[12] 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A类项目课题,主持人,2012-2015。[13] 城市运行管理中典型问题计算方法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B类项目课题,主持人,2012-2015。[14] 中国科学院后勤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规划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2-2013。[15] 首都第二机场建设临空商务区(ABD)战略规划研究,首都机场集团重大项目,主持人,2012-2013。[16]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信息化发展规划,北京市科委,主持人,2013。[17] 乌鲁木齐城市运行管理三年规划纲要,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持人,2013。[18] 北京城市发展规划指数评价体系的理论及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北京市规划课题,主持人,2012。[19] 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方法研究,北京市规划课题,主持人,2012。[20] 城市环境建设重点问题及信息化决策支持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2。[21] 天安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景观建设保障方案,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2。[22] 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与稳定支持方案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2。[23] 首都城市环境运行管理多部门协调机制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1。[24] 国际标准优势领域评价方法调研及典型案例分析,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主持人,2011。[25]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指数概念内涵与设计方法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1。[26] 北京市“十二五”城市公共设施应急管理规划,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主持人,2010。[27] 北京市热计量决策支持系统及政策模拟平台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9-2011。[28] 首都公共设施应急指挥战略规划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09-2010。[29] 城市运行系统模式及规范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8-2010。[30] 中国未来城市环境问题研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重大专项专题研究,主持人,2008-2009。[31] 区域环境综合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专题,主持人,2007-2011。[32] 中国消费结构变化、城市化与跨越CO2排放高峰的技术经济分析,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课题,主持人,2008-2010。[33] 基于生态重建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2007-2009。[34] 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5-2006。[35] 国家物资储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储备品种战略研究,国家物资储备局战略规划课题,主持人,2005-2006。[36] 中国社情统计预报模型分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联合主持人,2004-2006。[37] 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基础数据平台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课题,主持人,2004-2006。[38]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与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研究专项,主持人,2003-2005。[39]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联合主持人,2002-2005。[40] 城乡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欧盟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第五框架FP5SUSDEV-CHINA项目,技术负责人,2002-2006。

Ⅳ 三一公司所获得的质量奖项,何时何地颁发机构及含金量怎样

2001年

●三一重工获湖南省专利实施金奖
4月6日,湖南省2000年“专利实施奖”评选活动揭晓,三一重工“柴油机转速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两项专利获金奖。
●易小刚荣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9月24日,在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表彰会上,三一重工易小刚荣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梁稳根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10月,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毛中吾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
11月初,三一集团董事毛中吾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

2002年

●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
2002年12月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文波荣获2002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
●全国私企纳税排行榜第三
据国家税务局的统计,在2002年度私营企业纳税50强排行榜中,三一重工排名第三。
●全国诚信纳税先进企业
2002年,三一被全国工商联和国家税务总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

2003年

●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3年10月,由三一自主研发的“SY5390THB混凝土泵车”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梁稳根当选“聚人气企业家”
12月13日,由《英才》杂志、《北京青年报》、新浪网和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03年10位聚人气企业家、10位具价值经理人”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光荣当选。
●五城会赞助捐赠先进单位
12月18日,在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庆功表彰大会上,三一重工被授予“赞助捐赠先进单位”称号。
●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在2003年度全国用户工作会议上,三一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2004年
国家机关

●梁稳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月28日,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评选揭晓,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先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湖南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家。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月9日,湖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湘科奖字 2004 03号公告,三一重工“SY系列混凝土泵车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项目通过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
●湖南省纳税百强、诚信纳税十佳、工业二十强
2004年10月,三一重工荣获湖南省2003年度“纳税百强”企业、“诚信纳税十佳”企业及工业二十强。
●湖南省质量管理奖
12月24日,在湖南省会长沙举行的“湖南省质量管理奖及湖南名牌产品表彰会”颁奖大会上,三一重工荣获“2004年湖南省质量管理奖”及100万元奖金。
●长沙市质量振兴先进集体
12月29日,长沙市政府机关会议厅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三一重工喜获“长沙市质量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专业机构

●湖南省“员工信得过企业”
年初,在由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工商联合会、湖南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三一重工荣获“员工信得过企业”。
●上市公司百强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华顿综合经济研究所和《经济时刊》杂志社联合评出的“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上,三一重工榜上有名。
●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
10月2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评选活动在深圳举行了表彰仪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于10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年会上隆重发布了“2004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评选结果,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30家企业获此殊荣。
●年度中国建设机械用户满意度调查
在全国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四届四次年会暨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委员会一届二次年会上,“2004年全国混凝土、筑养路、钢筋等建设机械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正式公布,三一重工获得其中两项殊荣。
●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
在全国工商联主办的“中国企业发展安全高峰论坛”组委会、财经时报等机构共同推出的“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评选活动中,三一重工入选百强,获得“2004年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称号。

权威媒体

●入围2004中国慈善榜
5月12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大陆发布100家中国知名的民营企业组成的“2004中国慈善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名列第四十八名。
●50家最佳运营绩效公司
在2003年度中国最佳运营绩效上市公司综合排行榜中,三一重工名列第八。
●中国工程机械最具影响力品牌三强
2004年6月,在由《中国工程机械》杂志推出的“中国本土工程机械品牌调查报告”中,三一重工名列第三,成为2004年度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
在《新财富》杂志公布的“2004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排行榜中,三一重工名列工程机械首席。
●中国证券市场年度成长奖
11月21日,在由证券日报社等主办的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同时揭晓了“2004中国证券市场年度成长奖”,三一重工荣获此项殊荣。

2005
国家机关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月9日,三一重工“SY系列混凝土泵车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项目在2005年湖南省科技工作会议获得200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在7月19日上午举行的长沙市科学技术大会上,三一重工等10家企业荣获“长沙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称号,并被授予匾牌。
●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7月29日,在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三一重工等30家企业被授予“湖南省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称号。
●首批湖南省出口名牌
在湖南省商务厅公布的首批“湖南省出口名牌”,“三一”等21个品牌名列其中。
●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第二届“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三一重工入围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效益十佳企业,这已是三一重工第二次入围。
●三级配砼泵摘取长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2005年度长沙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上,三一重工共摘取3个奖项,其中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荣获长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业机构

●中国信息化500强行业第二
由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主办,中国信息协会、互联网周刊协办的2004年度“中国信息化500强”排名于年初揭晓,三一在本次评审中的排名由2003年度的第303位提高到201位,在参与评审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排名第二,并获得了“最佳计算机辅助设计应奖”。
●行业十大知名品牌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2004年度“国内十大知名品牌”评比中,三一位列第五,成为唯一入选的民营企业。
●三一工会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
三一工会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梁稳根当选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
2005年3月,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光荣当选由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出的第四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
●中国十大文化推动力品牌
三一重工入选首届“中国十大文化推动力品牌”评选
●2005中国机械500强
7月1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世界企业实验室、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协办的2005《中国机械500强》在北京隆重揭晓。三一重工以89.16分的综合评分进入百强,排序第98位。
●三一进驻中国五百强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三一集团以年营业收入502742万元名列排行榜第463位,这也是三一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之列。
●200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发布了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工程机械行业共有6个品牌上榜,三一重工以21.5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283名。
●水平定向钻机获奖
10月21日,在第八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上,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水平定向钻机倍受瞩目。它以黄、黑结合的大气外表,优异的质量性能从众多的参展产品中脱颖而出,被组委会评为“造型及外观质量一等奖”。
●企业文化建设十佳
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中华两岸三地专家企业家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文化架构论坛暨中华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大会于10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三一重工荣获大会颁发的“2005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先进企业”称号,梁稳根董事长同获“2005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QC活动捧回三项国家奖
在全国第27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上,三一重工共领取了3个大奖。这也是湖南省唯一获奖的民营企业代表。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外,泵送公司胶管车间QC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一重工总经理助理彭光裕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
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上,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制造?行业内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称号。这是本次唯一获奖的湘籍企业。

权威媒体

●三一两条资讯入围行业十大资讯
在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大资讯”评比中,三一两条资讯同时入围。三一此次入围的两条资讯分别是:“国内首套混凝土成套设备在三一重工问世”和“三一泵送设备参建‘中东香港’世界第一楼”。
●年度十大公关事件
12月20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公关事件”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经过专家组严格甄选和公众网络投票,三一重工成为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第一股等10项事件成功获选。

2006年
国家机关

●中国名牌产品
在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的2006中国名牌产品中,三一光荣入选。中国名牌需具备“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等条件。
●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三一商标(1550868号图形)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
在2006年度中国免检产品颁奖大会上,三一拖泵荣获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
● 中国制造业500强
在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公布的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中,三一集团以44.21亿元位列418名。
● 中国品牌500强
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联合组织,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等专家共同参与的2006中国品牌500强评选活动中,三一榜上有名。
●“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
在2006年度中国免检产品颁奖大会上,三一拖泵荣获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
● 自主创新50强
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公布了“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三一重工位居榜单26名。

专业机构

●三一品牌美誉度速升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06中外品牌美誉度调查报告》中,三一集团以16个百分点的涨幅位列品牌美誉度涨幅百强榜49位,是其中唯一的机械制造企业。
●2006最有影响力品牌
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2006企业•品牌•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三一集团入选2006最有影响力品牌。
●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了《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中,三一以26.52亿元商标价值位列榜单第63名。
●品牌中国华谱奖
在中国品牌界的年度顶级盛会——首届中国品牌节上,三一集团脱颖而出,荣获“品牌中国华谱奖——中国年度25大典范品牌”称号。
●企业信用安全3A企业
在全国企业信用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中国企业信用安全评价中,三一集团被评为AAA单位。
●最具价值民企百强诚信品牌
年内,三一重工荣登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民企百强诚信品牌》排行榜。

权威媒体

●全球工程机械50强
国际建设领域权威媒体——英国KHL集团《国家建设》杂志公布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名单,三一重工位列其中。
●最具竞争力工程机械10强企业
首届“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企业”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三一重工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工程机械10强企业”。
●证券市场十佳品牌
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三一重工等10家上市公司被评为“中国证券市场十佳品牌”。
●上市公司百强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东方企业家》杂志等机构携手推出的“2006民营上市公司100强”榜单在上海揭晓。三一重工再度荣登这一榜单。
●中国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由大众证券报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TOP10”调查活动中,三一重工入选“2006中国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用户满意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
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人民日报、品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市场用户满意品牌”评选结果揭晓。三一荣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用户满意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

2007年
国家机关

●三一液压履带起重机获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4月1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的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三一科技自主研发的液压履带起重机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0万元科技创新贡献奖
2007年11月6日,2007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在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会展中心举行。三一集团首席科学家、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荣获100万元科技创新贡献奖。
●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和全国售后服务特殊贡献单位
2007年12月29日,在由商务部和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牵头,全国数十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售后服务评价活动中,三一重工荣获“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和“全国售后服务特殊贡献单位”两项最高荣誉。

专业机构

●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第63名
2007年1月,中国品牌研究院在广州公布了《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三一以26.52亿元商标价值位列榜单第63名。
●向文波获评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十大中国并购人物
2007年4月,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新浪网、《中国企业家》等机构联合发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高峰论坛暨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获评“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同时,向文波还入选由全国工商联、全球并购研究中心评出的“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全国重点保护品牌
2007年5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获首批由中国品牌研究院评选的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称号。
●中国创新型企业
2007年6月19日,在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城市创新论坛上,三一重工荣获“中国创新型企业”称号。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国品牌高峰会于6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三一重工以品牌价值23.5亿元排行278位。

权威媒体

●中国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2007年1月,在大众证券报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TOP10”调查活动中,三一重工入选“中国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漂亮中国50
2007年4月,三一重工入选由《新财经》杂志社主办、网民评选出的“漂亮中国50”——未来十年中国最具成长性的50家蓝筹A股上市公司。同时,主办方还授予三一重工“优秀管理团队奖”。
●年度商业标杆
2007年7月20日,“2006年度商业标杆”评选奖项在北京正式揭晓,三一竞购徐工案在50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摘取“2006年度商业标杆”荣誉。
●品牌中国华谱奖——中国年度25大典范品牌
2007年8月8日,中国品牌界的年度顶级盛会——首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拉开序幕,三一集团从众多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品牌中国华谱奖——中国年度25大典范品牌”称号。
●梁稳根获评上市公司最佳老板
2007年7月4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07中国上市公司最佳和最差老板》榜单,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位列25名“上市公司最佳老板”。
●中国顶尖企业榜第70位
全球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8月初发布了2007“中国顶尖企业榜”。三一重工进入该榜单,并成为唯一入选的湖南企业,排名第70位。
●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企业
8月26日,2007第二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创新企业暨影响中国百名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三一重工入选最具影响力百强企业。
●高成长蓝筹公司金鼎奖
2007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三一重工荣获“高成长蓝筹公司金鼎奖”。
●民营企业创富榜第12位
11月29日,南方周末发布了2007“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创富榜”和“世界500强企业在华贡献排行榜”,三一集团以414.313分的总得分位居民营企业创富榜第12位。
●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
2007年12月,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名单在京揭晓,三一重工位列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业首位。

2008年
国家机关

●湖南省首家百亿级民营企业
2008年1月,三一集团被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授予 “百亿企业”称号,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全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2008年7月8日,由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和“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评选在京揭晓。三一重工抗震救灾服务队荣膺“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专业机构

●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2008年1月,由世界经理人集团、世界企业家杂志和世界金融实验室共同评选的2007年“中国100最受尊敬上市公司”评选结果揭晓,三一重工入选此榜获得殊荣。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11位
2008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机械工业战略研讨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排名。三一集团以销售收入突破135亿元的骄人业绩荣登榜单第11位。
●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
2008年5月23日,中国企业教育百强组委会正式授予三一“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荣誉称号。同时,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王务超获得“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培训师百强”荣誉称号。
●行业标志性品牌
2008年6月中旬,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了第二届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名单,三一重工被评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
●梁稳根获评中国十大市值管理年度人物
2008年5月17日,由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起并组织评选的“2008中国十大市值管理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等十人获此殊荣。

权威媒体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
2008年6月19日,由中华英才网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在北京揭晓,三一集团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湖南企业,同时也是3700家参选企业中唯一的工程机械企业。
●最具社会责任十佳上市公司
2008年6月,在由《证券时报》和南方基金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主板价值百强高峰会议暨颁奖仪式上,三一重工囊括了“最具社会责任十佳上市公司”、“主板十佳管理团队”、“主板价值百强”、“百佳董秘”等主要奖项,成为峰会上获奖最多的明星企业。
●全球工程机械50强第20位
2008年7月,《中国工程机械》推出“2008全球工程机械50强”排行榜,三一集团以18.51亿美元的销售额居第20位。

PS:楼主也是三一的吧?呵呵,刚好我妹妹要我帮她查这些,你看对不对。。

Ⅳ 发挥技术优势 创新服务内容

邱晓万

挥技术优势发新服务内容创邱万晓2010年至2012年,中国珠宝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发挥在行业内科技领先的优势,注重珠宝科研创新,加强珠宝行业管理,积极提高检验技术,扩大珠宝培训和对外交流,为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推动了中国珠宝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3.2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1)每年4月、7月、9月和11月,管理中心与中宝协共同主办上海、沈阳、深圳、北京国际珠宝展。管理中心作为展览会唯一指定的检测咨询机构,承担展会期间的免费检测咨询工作。

(2)管理中心下属的《中国宝石》杂志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由原来的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并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发行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利用《芭莎珠宝》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的平台,加大对珠宝行业的宣传力度和消费者科普教育。

(3)管理中心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央视科教频道、央视财经频道、凤凰卫视、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电视传媒,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网络传媒,《高尔夫时代》、《旅游地理》等杂志,制作的节目或文章以科研、标准、教育和鉴赏为内容,引导正确的珠宝文化消费观。

(4)2010年7月,管理中心派首席研究员陆太进博士出席DTC在英国举办的钻石会议,收集了国际最新钻石研究成果。

(5)2010年9月,管理中心派人参观了泰国珠宝展,并与泰国GIT研究所、泰宝协、泰国有关彩宝企业及在泰国的鉴定机构就彩宝分级标准及碧玺处理和市场等进行了调研。

(6)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研究部主任陈华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10东盟博览会-国际彩色宝石名人论坛,并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彩色宝石市场及标准化现状”的演讲。

(7)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人参加了武汉学术交流会,提交了学术论文,其中陆太进作了题为“钻石鉴定和研究的新进展”的演讲。10月底派人参加了在北大召开的岩石学研讨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8)2011年5月11日至19日,管理中心派技术人员赴哥伦比亚进行祖母绿矿山开采、切磨、检测、销售等方面的考察和调研,着重解决祖母绿的优化处理问题。

(9)2011年10月,管理中心派专家参加了在北大召开的岩石学研讨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10)2011年11月,管理中心派专家参加了印度彩色宝石论坛,并作了题为“中国珠宝行业及品牌建设”的报告。

(11)2011年11月22日,管理中心举办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市的珠宝质检机构、珠宝院校、珠宝企业、珠宝评估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约330人参加了会议。编辑出版了《珠宝与科技——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代表了近年来国内外珠宝学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12)2012年9月24日,管理中心副主任、国检中心主任毕立君、柯捷接待了英国DTC公司总裁Varda Shine一行。双方对如何检验CVD合成钻石进行了技术探讨,交流了钻石检测的科研成果,并对如何应对市场上的CVD合成钻石达成了一致,未来双方将会加强合作。

展望2013年,管理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始终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珠宝科研、制修订标准、培训以及宣传和交流,为中国珠宝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应有的力量。

学术交流会现场

Ⅵ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的科技成果

科研方面,开展了电测仪器、环保分析与检测仪器、热工仪表、油田测量仪表、医疗监测仪表等计量标准仪器仪表及国家标准物质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共完成国家质检总局、省、市科技部门攻关和基金项目53项,起草和修订国家(地方)检定规程68个,编写各类标准及规范(国家、地方、企业)10个其中有5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发明奖,有3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是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创建单位。于1999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全国技术监督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通过了CNAL评审, 2002年通过了法定技术机构的 考核,是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所在地,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分站,是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筹建的黑龙江省测试仪器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电能产品中试生产基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批准筹建国家量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质检科[2005]466号)。
该院现有测试计量仪器学科、能源计算与测量学科、(几何量)精密测量学科、光学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分析化学(物理学)与计量学科五个重点学科梯队,其中,“测试计量仪器”学科梯队已成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正在申请升级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第二层次,“能与计算与测量”学科梯队是省局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正在申请升级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

Ⅶ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的荣誉奖励

先后研制了电子回旋加速器、无创血压测量仪检测系统、智能化振动冲击检定装置、钼管保护钨铼热电偶自动检定装置、国家冲击能基准装置、高精度恒温油槽、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计量标准装置等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取得几十项科研成果;先后制修订国家、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和标准120余项。其中电子回旋加速器曾获得国家科技部三等奖,智能化振动冲击检定装置等近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进步奖、地方科技兴检奖或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

Ⅷ 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几个部门

大约有十个部门,分别为: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负责起草综合性文件;承担政策研究、信息、安全保卫、保密、信访、督查、政务公开、后勤管理等工作;承担机关资产管理、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协调应急管理的有关事务性工作。
(二)法规宣传科(案审办)。
负责本系统推进依法行政综合工作;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法律适用方面的指导,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监督和协调管理全市系统行政许可工作;协助省局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和培训、考核发证工作;承担行政复议、应诉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有关备案工作;负责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承担宣传和新闻发布、报道工作;负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和管理工作。负责对行政案件的初审把关工作;组织行政处罚案件的复核及听证工作;组织对下级质监部门报批案件的审查;承担案审办的其他日常事务。
(三)质量管理科。起草本市贯彻国家质量发展战略的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和名牌发展战略;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负责组织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工作,协助省局组织的重大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工作。
(四)标准化科
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负责统一管理全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组织拟订并实施本市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企业(不含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业产品标准登记的管理工作;管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创建工作;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和协调行业、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负责本市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的管理工作,推动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
(五)计量与认证科。
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负责统一管理全市计量工作,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监督管理计量器具,组织开展量值传递;监督管理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负责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监管,依法推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全市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及资格核准工作。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办公室)。
负责本市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进出口;按规定权限监督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资格;按规定权限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及统计分析工作;负责管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监督管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组织推广特种设备重大安全和节能技术成果。
(七)产品质量监督科。
负责本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烟花爆竹产品和纤维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检查、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组织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承担组织协调本市系统大案要案的协查协办和督察督办工作。拟订本市重点监督的工业产品目录;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工作;组织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及后处理工作;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负责管理和指导本市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及市局稽查支队的业务工作。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及仲裁检验、鉴定工作,监督管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全市产品防伪工作。
(八)食品生产监管科。
负责全市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全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对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及后处理工作;管理食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工作;组织实施生产企业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相关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承办本市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的受理及初审和管理工作;承办化妆品的生产许可管理工作;
(九)计划财务与科技科。
组织编制本系统财务预算、决算;管理本系统的各类奖金、专用基金和国有资产、基本建设、政府采购、技术装备设置、信息和统计工作;管理本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承担机关财务工作;承担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拟订本市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本系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和知识产权等工作;制定全系统科研经费年度计划并监督执行。
(十)人事科
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及本系统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社会保险、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及系统工资统发等工作;承担管理权限内的干部任免、考核和下一级领导班子管理工作;承担有关外事工作。
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办公室。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指导直属单位及本系统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Ⅸ 国家质检总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认为是从属关系,

国家质检总局职能和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内设19个司(厅、局),即;办公厅、法规司、质量管理司、计量司、通关业务司、卫生检疫监管司、动植物检疫监管司、检验监管司、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产品质量监督司、食品生产监管司、执法督查司(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国际合作司(WTO办公室)、科技司、人事司、计划财务司、机关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局。另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察部向国家质检总局派驻了纪律检查组和监察局。

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认监委)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简称国家标准委)实施管理。国家认监委(副部级)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家标准委(副部级)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15个直属事业单位,即: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中国质量报社、中国国门时报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为质检决策和实施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WTO/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设在国家质检总局。

经国家民政部批准,10个行业学、协会挂靠在国家质检总局,即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学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为履行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31省共设有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设有近300个分支局和200多个办事处,共有检验检疫人员3万余人。质检总局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垂直管理。

为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全国共设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下设2800多个地、市、省行政管理部门,共有质量技术监督人员18万余人。质检总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实行业务领导。
更多信息:http://www.aqsiq.gov.cn/zwgk/zjjs/

质量技术监督局
机构性质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省政府管理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的直属机构。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出制订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计划,研究起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
(二)组织协调全省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商)品的质量违法行为,制定和实施打假保名优工作方案;查处跨省市、跨行业、跨地区以及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质量、计量和标准化案件;组织并监督质量技术行政执法工作,规范系统内行政执法行为。管理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技术法规备案。
(三)管理全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监督检验计划;组织对重点产(商)品质量实施重点监督;受理质量投诉、举报,管理产(商)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
(四)宏观管理和指导全省质量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研究拟定提高我省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协调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五)统一管理全省地方标准的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组织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管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管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六)统一管理全省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审批和管理四川省计量基准和标准物质;制定计量器具包括商品房面积测量器具的四川省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
(七)统一管理和监督质量、计量和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工作;研究制定并组织执行认证认可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强制性管理的安全认证制度;依法对与质量监督相关的检测技术机构及社会中介组织实行资格认可和监督管理;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假冒认证标志的产品以及违反有关认证法律法规的其它行为。
(八)综合管理全省锅炉、压力容器、电梯、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架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对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
(九)组织制定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信息工作;管理局直属单位,指导挂靠的学会、协会工作。
(十)负责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人事工作、离退休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费和国有资产工作以及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机构编制工作;负责系统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协调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推行质量技术监督行业执业资格制度。
(十一)承担质量、计量、标准化及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境外合作交流事务,组织执行有关国际性协议协定。
(十二)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设12个职能处室和机关党委:
(一)办公室(挂对外交流合作处牌子) 负责系统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局机关文秘、档案、机要、保密、机关财务、信访、安全保卫、基建房产、目标管理、后勤管理等日常政务工作,制定并监督执行机关工作制度;收集、分析和传递信息;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起草重要报告;协调承办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对外合作交流事务,制订和组织实施年度外事活动计划。
(二)人事教育处 负责全系统机构编制及国家公务员管理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提出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省局管理的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和领导干部任免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全省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工作,承办系统人员调配、交流、安置以及备案审查工作;主管系统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保障工作;编制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劳动工资政策、制度;负责表彰奖励和出国、出境人员政审工作;指导有关社会中介组织的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 编制和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管理系统财务、装备、基建、国有资产和统计工作;组织编制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系统财务预决算、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统一管理和监督全系统资金分配和使用工作。
(四)科学技术处 编制和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管理系统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科技项目、信息服务、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评审和奖励工作;负责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的管理、协调,承担全省防伪产品的综合管理工作;研究并指导技术检测机构及相关社会中介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五)政策法规宣传处 研究和指导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体系的改革;研究制定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建设规划,负责组织相关法规、规章的起草、论证、解释;管理与标准、计量、质量有关的技术法规的备案;受理行政复议;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实施监督;承担局新闻发布工作;管理组织宣传报道及局系统报刊出版工作。
(六)质量处 指导和管理全省质量工作,组织拟订全省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草案;组织实施国家有关质量振兴工作的政策措施、名牌发展战略及质量发展规划、计划;组织推广科学的、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建立重点产品开业审查制度;指导省质量管理中介组织的工作;负责全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对外可使用"四川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专用章"。
(七)监督处 负责生产、流通领域中产(商)品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监督,组织协调全省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商)品活动中的质量、计量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企业质检机构的审查认可;负责质量检验机构的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管理质量仲裁检验、鉴定工作。
(八)标准化处 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组织执行国家标准;统一管理全省各类地方标准的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组织拟订四川省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管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监督检查重要标准的实施;承担有关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
(九)计量处 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负责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省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省计量器具(含商品房面积测量器具);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
(十)认证评审处 负责贯彻质量认证、安全认证与实验室认可制度;依法组织对检测技术机构的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负责质量认证咨询机构的备案考核和内审员的评定注册;监督管理质检机构、中介检测机构、质量咨询机构和境外在川的检验、认证、咨询机构;协调认证、咨询、检测等技术机构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十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管理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组织监督检查;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对有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调查处理;负责有关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工作。
(十二)监察审计处(与省纪委派驻的纪检组、省监察厅派驻的监察室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监察、审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政务和财务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审计,查处违反政纪和财经纪律的案件;规范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业作风建设。
(十三)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挂靠单位的党群工作。机关党委办事机构的设置方式,由局党组按照省委规定确定。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5748433.html?si=2

Ⅹ 方法技术试验与成果

为了更好地总结铜绿山铜铁矿勘查技术,为铜绿山矿深部及外围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地质及地形情况,开展了高精度重力、磁法方法技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试验工作。试验工作始于2011年11月,布置在铜绿山4线、15线、19线,完成了剖面长度8760m。

(一)高精度磁法试验

高精度磁法试验采用的仪器是微机质子磁力仪GSM—19T,属高精度微机质子磁力仪,仪器噪声误差及一致性误差很小,满足《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对仪器精度的要求。磁测试验投入1个野外台班,一个日变观测站。高精度磁法试验总有效测点为876点,质检点数为58点,经统计计算磁测质检总均方误差为±2.9nT(小于±5nT),满足规范要求。

(二)高精度重力试验

高精度重力试验共投入2台套CG-5型全自动重力仪,该仪器为加拿大生产,是目前我国引进最先进测地重力仪,完成1000个有效测点。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试验组质量检查随野外生产同时进行,质检点在全测区基本均匀分布。完成重力有效点1000个,完成质量检查点52个,检查率5%。

(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试验

试验研究的场地选择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在已知矿区根据方法理论上的有效性,选择适合于工作区的探测装置;探索有效的野外施工装置、采集时间及软件解释等方面压制强干扰的有效途径,依据试验研究本身的科学规律,研究组选择了铜绿山矿4线、15线、19线作为试验场区,试验剖面长度近8km,试验时间始于2011年11月。

(四)方法技术试验成果

铜绿山4线(CSAMT)试验成果:铜绿山4线(CSAMT)试验工作野外施工时间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历时2个多月,由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共同开展试验工作。根据试验要求,对测量装置频段、频点设置,单个采集循环时间,场源AB长度,发射电流大小,收发距离,接受点距等逐一进行试验。利用试验采集数据,进行系列反演计算,并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及岩矿石物性参数,绘制以下试验成果图(图4-1):

图4-1 铜绿山铜铁矿4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综合成果图

1—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灰岩;2—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二段灰岩;3—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一段白云岩;4—下三叠统大冶组第四段大理岩;5—下三叠统大冶组第三段大理岩;6—石英二长闪长玢岩;7—矽卡岩;8—视电阻率等值线;9—钻孔;10—铜矿体;11—铁铜矿体;12—露采边界

(五)铜绿山铜铁矿方法技术试验成果总结

综合4线、15线、19线高精度重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试验,对其方法技术及应用进行总结。

(1)传统的重磁方法对勘查深部矿依然有效,在解释时,结合地质及矿床特点及物性特征综合解释。

(2)根据铜绿山矿接触交代成矿特征,在寻找深部隐伏矿时,一般表现为高磁异常和较高的重力异常,为深部找矿提供线索。

(3)相对于常规电测深勘探深度浅、分辨率低的特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以其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的特点,其CSAMT方法对地质体的电性变化反应非常灵敏,CSAMT数据经反演之后的资料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界面。

(4)铜绿山CSAMT方法技术试验,勘探深度达到1400m,虽不能直接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但是通过对电阻率剖面电性特征有效的分析,可以推断可能赋存矿体的部位。

(5)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勘查深部金属矿时,重力—磁法—电法组合方法效果较好,并要求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工区的大概地质情况、地层岩性、岩体可能的分布状况,充分了解不同地质体的物性参数特征,如电性特征、密度特征、磁性特征。

(6)通过试验剖面的数据处理,CSAMT法视电阻率剖面仍比较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变化情况,其深部电性结构表现为中高电阻率过渡特征,而过去为非低阻特征。因此,“高磁—高重—中高阻过渡电性异常”是铜绿山找矿方法技术模式,为本区寻找类似矿床指明方向。

阅读全文

与质检总局科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