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位科学家的事迹与成果
【牛顿】
事迹: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成果: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
【爱因斯坦】
事迹: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成果: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
【居里夫人】
事迹: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成果: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
【爱迪生】
事迹: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一千多种成果,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
成果:一生约有两千种发明成果
在网上一个一个查的,然后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炼部分。。希望可以对您有帮助~
Ⅱ 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用碘来掺杂聚合物
A、金属单质是只有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而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回
B、非金属单质是只有答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碘的化学式可知只有一种I元素,则属于非金属单质,故B正确;
C、化合物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而碘只有一种元素,则不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碘只是一种物质,则碘不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Ⅲ 21世纪伟大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天宫二号
天宫二号,即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2016年10月23日早晨7点31分,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
2019年1月14日,天宫二号完成了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
2、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
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
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3、细胞核重新编程
所谓细胞核重新编程,是将成熟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发育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将细胞内的基因表达由一种类型变成另一种类型。
通过这一技术,可将一个体上较容易获得的细胞(如皮肤细胞)类型培育成另一种较难获得的细胞类型(如脑细胞)。
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30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因为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生命体的理解。
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教授山中伸弥,获得这一奖项。
4、神光二号
神光二号是我国2002年成功研制的大型激光装置,目前建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由成百台光学设备集成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内。
可十亿分之一秒的超短瞬间内可发射出相当于全球电网电力总和数倍的强大功率,从而释放出极端压力和高温。
“神光二号”可用作科学实验,释放的巨大能量在实验中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对基础科学研究、高技术应用和确保国家安全的新技术的推出,均有重大意义。
“神光”的未来前景诱人。据专家介绍,核聚变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希望所在,估计到本世纪中叶,科学家可利用激光聚变技术。
把海水中丰富的同位素氘、氚转化为巨大的、取之不尽的能源。“神光二号”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从海水中获得能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5、神舟三号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
Ⅳ 关于日全食科学家的最新发现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只有中科院,和其他少数国家机构才有全部的资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掌握很多内容.只找到了新闻,希望能帮到你.
日全食观测暨国际学术会议首场报告会酒泉举行
2008日全食观测暨国际学术会议首场报告会举行
“天赐良机”的科研与科普平台
酒泉日报讯(记者朱师良裴菊萍实习生魏文青胡贝尔)7月29日,以太阳磁场、日冕与空间天气为主题的2008日全食观测暨国际学术会议在酒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太阳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参加此次日全食国际会议的各国专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报告会上,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延本作了题为《中国古代日食观测》的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日全食最早的记载以及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等内容。之后,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洪起,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日本国立天文台研究员樱井隆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太阳空间望远镜的科学目标》、《中国太阳空间望远镜研制进展》、《与空间项目相关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日出卫星的填充因子研究》的学术报告。
来自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国内的120多名天文专家参加了此次日全食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以日全食为主题,从太阳物理学的太阳物理和空间科学等方面展开了学术讨论。
各国专家在幻灯的配合下解说自己的科研成果,与会者则就展示的相关理论,向研究者进行提问和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洪起说,此次学术交流会的举办对国际国内太阳物理及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稿源:酒泉日报]
[编辑:李冬梅]
网站是http://special.gscn.com.cn/html/rqsbd/9_528.html
谢谢.
Ⅳ 日本科学家再次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何以取得“井喷”式成就
日本的发展自二战之后就非常的快速,他们一直致力于走强国之路。
Ⅵ 有关科学家的成果(简要举例)
1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兰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
2 诺贝尔 诺贝尔奖 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 尔 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3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4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5 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汉族。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6 洪堡 德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是自然地理学的先驱。他用了5年时间,行程近万里,对中南美洲的动植物及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此后又花费13年时间分析和整理考察结果,撰写了达30卷本的《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这套巨著为后人开发中南美洲提供了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洪堡一生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涉及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许多领域。他也完成了许多著述,如《自然全貌》、《中部亚洲山系与比较气候学研究》,还有驰名中外的自然地理学巨著《宇宙》
7 伽利略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后来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8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磁电感应”。实现了“磁生电”,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9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他正确地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著名的还是求阿基米德螺线(ρ=α×θ)所围面积的求法,这种螺线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锥曲线的方法解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并得到正确答案。
阿基米德还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他在计算球体、圆柱体和更复杂的立体的体积时,运用逐步近似而求极限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微积分计算的基础。力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他系统并严格的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阿基米德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提出了精确地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体的中心处支起来,就能使物体保持平衡。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定律,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用圆内接多边形与外切多边形边数增多、面积逐渐接近的方法,比较精确的求出了圆周率。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还首创了记大数的方法,突破了当时用希腊字母计数不能超过一万的局限,并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阿基米德螺旋永动机
天文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仪,他还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
10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11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12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是“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3 门捷列夫(1834.2.8~1907.2.2),俄罗斯化学家生在西伯利亚。元素周期律
14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伟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学大师,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为祖国奉献出一生的前辈,他为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为中国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
15 莱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兄:维尔伯·莱特
弟:奥维尔·莱特
飞 机 的 发 明
Ⅶ 美国和日本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而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
D、非金属单质
Ⅷ 5位外国科学家的国籍以及研究成果还有姓名
1、物理力学大师,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开创了经典物理力学原理,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创立者,德国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提出,详细阐明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使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物质也能完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成为可能。
3、英国内科专家爱德华·詹纳发明和普及了一种预防可怕的天花病的方法——接种疫苗法。挽救了成千上万的人类的生命。
4、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图灵。可以说他就是计算机的灵魂所在。
5、“日心说”的创立者,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打破了统治欧洲乃至世界将近上千年的宗教学说“地心说”。
Ⅸ 科学家们有哪些他们在哪个国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各是什么
科学家哪个国家都有,爱因斯坦。发明电灯。
Ⅹ 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
A、非金属单质是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碘的化学式可知只有一种I元素,则版属于非金属单质权;故A正确;
B、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碘只是一种物质,则碘不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化合物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而碘只有一种元素,则不属于化合物;故C不正确;
D、金属单质是只有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而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不正确;
故选A.